登陆注册
790500000008

第8章 不自知的狮子与绵羊 (8)

生命是种恩赐,纵然它在人们的脸上,身上留下了这样那样的痕迹,但他同样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生活”。生活是种磨难,但他同样赋予了我们厚重的生命。岁月如歌,如歌的岁月,它的公平不在于脸上的几条皱纹,他的公平在于它从你生命中走过后,沉淀下来的东西。

一个人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才会在年华老去后,在脸上生命里写下智慧。一个女人,无论是否穷困,只有抱着一颗热爱生命,感悟生活的玲珑之心,才会收获爱情。一个男人只有不去在意女人的脸蛋儿,感受了解身边的人,才会在收获江山的同时收获爱情,而不至于成为“孤家寡人”。一对夫妻,只有彼此相守,用一生去相识,才会收获橡树与菩提间恒久的爱情。

◎知耻近乎勇

在所遇到的怪事中,我们没有听到一句承认错误的话,没有听到一句表示歉意的话,完全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硬碰硬做法。不知道我们祖先做了多少坏事,造了多少孽,竟触玉皇大帝之怒,罚使我们这些子孙,一个个横眉怒目,嘴硬如铁,坚不吐实,死不认错。天乎,中国人何时才能赎罪完毕,再恢复一团祥和——一副笑容和勇于认错的嘴巴也。

——续《大男人沙文主义》

某日兴起,随手翻开小学时的德育书籍,看到一则关于第一任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故事。那是华盛顿还是小华盛顿时发生的故事。一天,小华盛顿的爸爸给了他一把斧子,要他把影响果树生长的杂树砍掉,并且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小心自己那两棵心爱的樱桃树。小华盛顿拿着斧子开心极了。答应了一声,他跑到院子里,快乐的挥舞着手中的小斧子。等树砍完了,他才发现自己把爸爸心爱的樱桃树也给砍倒了。到了晚上,爸爸一回来就看见了被砍到的樱桃树,愤怒的说:“如果让我发现是谁干的好事,我一定要严厉的惩罚他。”他把家里的人都叫了出来,问:“是谁砍了我的树?”小华盛顿,偷觑了爸爸一眼,低声说:“对不起,是我砍了你的树,我不是故意的。”华盛顿的爸爸看了他一会,笑着抱起他说:“我的好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要你说一句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小朋友,要诚实,要勇于认错。

相类似的说法还有《礼记·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孟子的“知耻而后勇”等等。只要有心,翻阅古今中外的那些智慧格言、典故、神话会发现,与这类似的故事多不胜数。在我们古代先哲的眼中“知错能改”毫无疑问的被视为人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品质。

但是这种品质在我们中国人身上却极为罕见。中国人的特点之一,按柏杨先生的话说就是“死不认错”。基本上,中国人头可断血可流,唯这认错二字的实现,是难上加难。而且,自己不认错就算了,即便看到人家错了,也不能直说。没什么关系的选择默而视之,任其发展。关系不错的,才要说上两句,但说的方式要委婉地劝之诱之,使他自己发现错误,万不能一语道破。否则,嘿,只怕犯错者会面上一红,接着脸色一白,咬紧了牙关,大有要跟你辩上三天三夜的架势,以证明错的是你而不是他。这还是碰上君子了,你要是再一倒霉说破了小人的错处,得,从今以后你可就危险喽,要时刻提防此类人的秋后算账。学术上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

设想一下,假如你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美丽娇俏的小姐,她生得一张芙蓉面,身材苗条若柳,从头到脚无处不美好,就是没拉上裙子的拉链,春光外泄。你会怎么做,告诉她“诶,你拉链开了。”那她得多不好意思啊。要是万一您再是位男性,恐怕你这仗义直言的后果,不是要挨一个大耳瓜子,就是要被啐一口,怒曰:“臭流氓!”您要是不说,等这位小姐发现了,羞得满面通红,举目四望,却发现就你一人在那,若有所思的盯着她没拉上的拉链,您怕是还逃不了这“流氓”的嫌疑。我们两相权衡之下,决定将眼睛调开漠视到底。至于,那外泄的春光谁爱看谁看。于是,她就挂着这种“错误”在大街上招摇。扬着修长洁白的颈子,迈着自信高傲的步伐,将人们的侧目归结为为她伟大的魅力所倾倒。直到她自行发现,或是终于碰上个不怕死的,神秘兮兮地对她说:“小姐,对,就是你,你拉链没拉上。”

由上,我们不难想象,做一个中国人,一个懂礼仪的中国人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小到别人没拉拉链,大到学术研究、政策实施。只要你想告诉他“你错了”,就必须思前想后,计量一番,再去实施。否则即使你是好意,也一样得挨人家的埋怨。

呜呼,若论中国上下,也只有幼稚园里的小朋友会清晰直白的说出别人的错处吧!

东方人和西方人的交往,往往存在着很深的沟,尤其是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这种文化鸿沟就更为明显。而排在西方人最不能理解的行为之首的,还要属中国人的“面子”观。在亚瑟·亨·史密斯的《中国人的脸谱》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

“面子”之于中国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这听起来似乎有些难以理解。然而在中国,“面子”不仅仅指人的脸面,它更是一个复杂的复合性名词,其含义远远超出我们所能表达的范围,或许比那些心领神会的词语的意义还要广泛。

想要弄清楚“面子”的含义,就算只是要理解其中的一部分,也要事先明白“作为一个种族,中国人富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戏剧本能。几乎可以说,戏剧是这一种族唯一的全民性娱乐方式。中国人对戏剧的痴迷程度,同英国人对体育、西班牙人对斗牛的狂热不分上下。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触动,中国人都会沉迷其中,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戏剧中的人物。置身于戏剧的场景之中,中国人会像戏中人物一般行礼、下跪、躬身、叩头。”

而这些行为在西方人眼中,即便不被认为是荒唐的举动,也会被看作是种无趣的表现。然而它却是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核心模式。

柏杨先生认为,当一个中国人的“自我防御心理启动的时候,即便只有两三位听众,他们也会像面对上百万民众一般,慷慨激昂地说:‘我不仅要对你说、对他说,我还要对你们大家说。’假如麻烦得到了解决,他们就会像绅士般自称自己是在一片赞扬声中‘走下舞台’的;假如这些麻烦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他们就‘下不了台’。如果你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你就会发现,这一切与现实毫无瓜葛。”

他们只是像演员那样,预演自己事先写好的剧本。并且要求剧本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得到完美处理,以达到他们戏剧心理的需要。至于现实之中,台下的观众是怎么想的,事实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只要你给了喝彩,就完全与他们没有关系了。而那些诸如行礼、下跪、躬身、磕头之类动作的产生,道理亦同,因为使用它们可以增加那些戏剧的戏剧效果,使剧情更富感染力。感染力上升到一定阶段,也就成为事实了。

在这样一种情结下,但凡是在中国长大的中国人,几乎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戏剧情结。他们在他们预先给自己设定好的舞台上,走出自己自认完美的舞步。并且无时无刻不在揣测着台下的观众是怎样的热切、怎样的欢呼。同样的台下的观众也在自己的舞台上,只不过他们这个场次的内容是看戏,于是他们设想着这场戏是如何的精彩,演员演得又是如何的认真,到了结尾,自己又是如何激动的鼓掌等等。然后他们就按他们想的做了,从来没有人关心戏的本身,戏外的现实。所以中国人的眼中,总是充满了“邪不胜正” “有情人终成眷属” “功成名就”等这样美好的幻想,并认为它们切实存在。

一旦有一天,你的话让他们从那些美好的幻梦中醒觉,或者让他们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足以破坏剧情完美的错误,他们就会觉得“下不了台”,观众喊了“倒好”没面子了。于是他们恼羞成怒,非要与你争辩一番,直到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争回了面子。

而我们这些可爱的国人,将这种祖先流下来的传统十成十的继承了下来,并发挥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那些昔日的(诸如“天朝上国”这出戏的)教训,并没有将我们从戏剧中将自己拉回现实。这也成就了今天的“死不认错”中国人。所以,我们的德育教材中,那个关于小华盛顿的故事,只是挖掘到了“诚实”这一层面,却没有将它挖掘到“勇于认错”这个深度上。

当然,中国人不愿意认错并不代表他不会认错,当他被逼到人生的某个死角,一些聪明之辈还是会认错的。正所谓“死不认错”,不死就认错。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过这么一位偷生“认错”的枭雄。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要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军在太湖一带交锋。越军败北,勾践召集国民,当众认错:“寡人无能!”并且听从范蠡的建议,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后来文种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送了一批美女和珍宝给他,请他在夫差面前讲好话。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的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勾践知道后,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了吴国。在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大坟旁边的一间石屋里,给自己喂马。范蠡则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都要给他拉马。

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践毛遂自荐,说自己能治夫差的病,可是夫差不让勾践接近他,勾践说只能尝夫差的屎来治病。果然,夫差的病被勾践治好了。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了。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问道:“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甚至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褥子。

从策略上说,勾践在民众面前主动认错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做法。他通过国君认错这一戏剧情节,将还在自怨自艾,自认将成亡国奴的国人们从预设的悲剧中拉了出来。接下来的尝屎治病也好,送美女西施也罢,都成功的将吴王夫差引到了他的迷魂阵中,消磨掉他的戒心和斗志。最后一招十年磨一剑,终将这部于他应以悲剧结尾的戏,变成了一出大喜剧。由此看来,恐怕正印证了那句“众人皆醉我独醒”吧!

一个生活在梦幻中靠剧本生活的人,是很容易迷失掉自己的,只有那些既清楚现实,又十分善于用剧本勉励自己的人,才能凌驾这出戏之外,并利用人们的戏剧心理,将这出戏导演到自己预设的结局上,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那些“死不认错”的主,就只能“打肿脸充胖子”的在那死磕,直到历史的车轮碾过,证明了他的错误。

其实,错误本身并可怕,谁不会犯几个错。承认它,改正过来,它产生的问题就会解决。可一旦你否认他,嘴硬的硬说错的是对的,那到头换来的就只是为了掩盖这个错误而产生的更多的错误。就像一个贪污犯,他刚开始可能只是从公款中拿点钱去炒股票,数目并不大。可是偏他倒霉,每支见涨的股票到了他手里就赔。他越看越急,心想“坏了,挪用的公款怎么赔呀!”想着,想着,心一横干脆再挪一笔,他就不信下次他还会这么倒霉。结果款子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到他再也还不上这笔钱,直到他因此进了监狱。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错误也是如此,就像水管向下滴水,你忽略它并对自己催眠说,水管漏水是正常的。那么你只能做好屋子被水淹的准备。当有人告诉你做错了时,承认错误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人们才不会走上“蔡桓公”的老路。

古人云“知耻近乎勇”,其意义就在于此。人们只有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才会在未来改正它。人们只有为它感到羞耻,才会将它彻底的根除掉。同样,人们只有将错误改正过来,才能在未来的岁月里走得更加平稳。可惜我们多数人没有这种直面错误的勇气,不管是面对自己的错误还是面对别人的错误。

看着窗外的暖阳,记忆中勃兰特那震撼世界的一跪再次浮现在了我眼前。1970年12月7日,一个属于勇敢者的日子,在这一天,一个总理给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从这天起世界上空一直回响着这样的声音——知耻谓之勇。

同类推荐
  • 其实你就是人物

    其实你就是人物

    有一个词叫“缘份”,有一个词叫“机会”。前一个词很中国,很自圆地说。任何事情,成了叫发,缘分,不成叫无缘。后一个词永远很酷酷地走来,对,如果这个词具象的话,也许是用一半的头发遮住一只眼睛那样的?一副我是机会我怕谁的牛样。谁都希望得到他的眷顾,他的青睐,他才是偶像,是大众情人。明星明星,明天指不定是不是星。而机会,是人们永远要追逐永远拥有的。
  • 恐惧无爱

    恐惧无爱

    因为他们真的太需要你的爱了,我想谁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你要想让另一个人爱你,那你自己起码应对自己亲人爱,不然你从别人身上获得的爱最终也会失去,因为你不是真正懂得什么叫爱。作为独立的人,我们可以丧失婚姻,可以丢掉家庭,可以抛弃财富,可以没有名誉,可以没有一切的一切,但却不能没有亲情。没有亲情,人类就将停止繁衍,就将迅速彻底地毁灭……
  • 我最初的日子

    我最初的日子

    《我最初的日子》是青年诗人杨子婴的诗集,收录了90余首中文诗歌和4首英文诗歌,这些诗歌有的曾发表于《星星诗刊》,有的在美国文学刊物上发表过。这本诗集带给人不小的惊喜,作者的语言干净剔透,既有少女情怀的书写,在诗歌和语言技巧上也有有意识的训练和实验。作者的优点非常明显,语感轻松如鹿,意象选择有少女的清浅,如发表于《星星》诗刊的《白鹤语录》一诗,“雨后的棚屋杏花泥土浅浪”“蚕豆粒只等七分饱才摘来吃/黄瓜南瓜刚摘来尝时新”,用词和语感清新仿佛带有清香。字条系列的几首诗散落在诗集中而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体现了作者的用心和匠意。《海岛数日》充满童话色彩,颇富想象力。
  •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露出一大节黑色纱袜子。他的身段适中,很健壮。走路是用了许多劲,又快。那一双宽大的黑皮靴便接连地响着,靴底翻起了北京城特有的干土。他走到这狭胡同第三家,便一脚跨进大同公寓的门槛,转身到左边的大院子里去了。
  • 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徐悲鸿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却并不是一个圣人。他有他的博大的精神世界,也有我行我素的独特个性。他的随笔作品,流露出的正是他喜怒哀乐的性情,还有他那立体的人格魅力。
热门推荐
  • 大唐传奇合集

    大唐传奇合集

    大唐传奇系列包含了《侍卫新娘》、《丞相娘子》、《侍寝护卫》等一系列故事,每个人的爱恨情仇都不一样,在书中都会一一展现。
  • 哈佛不眠夜:你见过哈佛凌晨4点的图书馆吗?

    哈佛不眠夜:你见过哈佛凌晨4点的图书馆吗?

    你见过哈佛凌晨4点的图书馆吗?每当节日到来,你是否盼望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有的礼物精致华丽,可以装饰你的房间;有的礼物实用,可以方便你的生活;有的礼物稀奇少见,可以开阔你的眼界;有的礼物看似普通,其中却包含了对方满满的心意,可以成为你美好的回忆。今天虽然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我们也要送你一份特别的礼物。
  • 重生极品弃女

    重生极品弃女

    ◆◆爽文+升级流+逆天复仇+金手指+美男营◆◆风夏,豪门千金大小姐,却被众评是放浪形骸下贱货。名流宴会,行为粗鄙的放屁炸破裙子,当众出丑,竟还敢厚颜无耻的拿着戒指当众向燕京第一美男子求婚?遭鄙夷!求婚不成竟心思歹毒绑架燕京第一美女名媛以求报复威胁?引众怒!气的爷爷吐血,母亲昏倒,父亲跳脚!疯人院内豁然醒来,却已非昔日花痴千金小姐!仙鸣大陆赫赫有名横扫三界的毒手女皇,从来只有她辣手摧花,何人敢动她分毫?什么第一贵公子,第一美女名媛?统统都是蝼蚁中的蝼蚁!什么黑道大佬,一个半隐身吓死你!什么古武世家,一把毒药一锅端你全派!昔日欺我辱我害我者,统统勒紧腰带捂紧菊花,待本小姐千刀万剐吧!
  • 雨季先生

    雨季先生

    在这坐城市最高的地方,是我们故事开始的地方你问朋友:“我有没有说过我是颜控”朋友回答:“没有-_-||”“那我有没有说过我是声控”“没有?_?”“那我有没有说过……”“停,你说过,你就是单纯的好色”“←_←”别人问你:“你以后的梦想是什么”“我想拥有一个花店”别人问他:“你以后的梦想是什么呢”“帮助别人实现梦想”有人在朋友圈写过,不开心的时候,麻烦给我一颗草莓味的棒棒糖“手伸过来,快点”看着手里的棒棒糖“……”“我不会包粽子”“我教你”她看着窗外“下雨了”“笨蛋,我想你了”(双向一见钟情)
  • 快乐的知识

    快乐的知识

    《快乐的知识》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其大病初愈之后,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本书又名《快乐的科学》,尼采意在将哲学经由犀利的批判而升至与科学同样严谨的地位,这也是他的经验主义热血达到鼎沸的表征。
  • 独守一座孤城

    独守一座孤城

    双胞胎姐姐亲手毁她容,把她卖给穷山沟的傻小子当媳妇,害她被囚禁整整两年,成功夺走了她帅气多金的未婚夫。不想三年后的一场意外,让她沦为了未来姐夫的禁脔。江堤上,她抿唇苦求:“姐夫,放过我。”可换来的却是他冷漠的白眼。“严雨泽,你赢了。希望下辈子,别让我再遇见你!”带着愤恨,她奋不顾身的跳进了滔滔江水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夫谋

    夫谋

    亲爹杀了自己最心爱的人,跟着他去死落了个不孝!活着再嫁又负了他的深情,落个不义。那就仗着南宫千金的身份找个身份下贱的人来个名义夫妻,成全了爹的脸面,自己又可为心爱的人守着身子。可是那个绣球好像飞错了方向。他怎么就是那个死了多年的他呢?
  •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爱男闺蜜

    我爱男闺蜜

    将父亲气死的前男友消失已久,突然传来死亡的消息,去填坟的路上遇到男神总裁从此爱的一发不可收拾。婚礼前夕,新郎突然消失,无奈请帖已发,酒店已定,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只缺新郎一人。取消婚礼?不……挣扎过后,拨通多年未见的巨星男闺蜜电话:“张汕宇,明天我结婚,新郎暂无,你愿意娶我吗?”他是她的男闺蜜,她是他多年来隐藏在心底的秘密。岁月变迁,阴谋被戳穿,男闺蜜与男神总裁签署的黑暗协议浮出水面。一场华丽的爱情纠缠,从这一刻开始重新洗牌。
  • 邪魅女上神

    邪魅女上神

    撕裂般的疼痛让安馨不由得呻吟出声。太他妈的疼了,安馨挣扎着睁开眼睛,职业本能令她快速扫了一眼。入目的是一间病房,50平米左右,正前方的墙壁上挂着液晶电视,身下是雪白的床单,手上挂着吊瓶。这是哪?她获救了?被谁救了?最后她只记得飞机爆炸了,她还没来得及跳下去,那么高的地方爆炸了,她竟然还没死。安馨支起身子一把拔掉手上的针头,双手撑在床上想要下去。“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