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9400000006

第6章 文比获胜

周围注意到杨弘远的人,不禁议论起来。这文曲殿擅长猜灯谜的也不是没有,有个别厉害的,也是一路势如破竹。但没有和他一下就点出谜底的。

杨弘远却没理会这里,一路往文曲殿里头行去。文试并不全是猜灯谜,到了十五层以上,就是考究对联功夫了。这几层出的对联,根本没有什么难度。执起笔,杨弘远几乎是不加思考的将这些对联的下联写出。不过,到最后一个对联却出很有水品。

“学诗类高适,老来犹作凤凰身!”

看到这个上联,杨弘远怔了怔

“公子,这副上联,是朝廷的监察御史常大人出的。目前来过的士子,还没有人能对出来。公子如果能对出来,那就能进入最后一关了。”

负责这一关的,是一名翰林的儒生。一身儒衣,四十多岁,脸皮白净,颔下留着三缕胡须,流露出很高的修养、学识。

杨弘远沉默了。这高适是前朝大周的礼部尚书,转散骑常侍,进封靖海县侯,时称高常侍。此人留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又写了许多歌颂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还由此转入军队因功封侯。

“这常大人是想走高常侍的路,由文转武啊。”

杨弘远这段时间醉心武道,文事已经很久没碰了。但他毕竟有一世的学识放在那里。冥思苦想一阵,杨弘远终于提笔写下了自已给的下联。

“遗世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

这个对联,却是杨弘远根据前世今生都存在的一个人物庄子写的。传闻中,这庄子是圣人一级的武者。他所创的大梦仙经乃是由梦证道的武学典籍。据说此功可梦中习武,醒来之后真的如现实延续在梦中。此人善文善武,留下莫大的传说。而杨弘远前世也有庄子这么一个人。这人同样由梦出名,梦中他变成一只蝴蝶,醒来后竟不能分别梦中与现实。

“不错,不错!学诗类高适,老来犹作凤凰身。遗世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好对子!好对子啊!”

这位翰林儒生吟唱了一遍,眼中显露出神采来。

“好对子,好对子!这一关,你过了。想必常大人看到你的下联,应该会非常高兴。我先给他送过去。”

他此时显得急不可耐,似乎恨不得马上动身。

“大人去吧。”杨弘远道。

目送儒生离开后,杨弘远进入了下一关。只见门槛上,写着两个字“诗词”。杨弘远心中若有所悟。这场文试的前几关猜谜,考的是思维敏捷程度,中间考对联,则考的是聪慧和粗浅的作诗能力。到了这一关,就是直接考究文学修养了。

“今年的文试不同凡响。希望下一关,不要太过叨难。”

杨弘远对文试第一志在必得,可并不好拿。至少杨弘远已经隐隐感觉到下一关不太好过了。深吸了一口气,走了进去。

房间很暗,中央有一张木桌,木桌上竖着一只灯笼,用灯罩罩着。木桌的前方,有一面幕布,幕布后一片通亮,黑色的幔布上隐隐映照出一个高瘦的人影。那人静静端坐,投射的阴影,散发出一股浩大、方正的味道。

“杨弘远?”淡淡的声音,透露出一柄执掌生死权柄的威严、气度。

“是。学生见过大人。”杨弘远低头行了一礼。这人投影散发出的气度,说话的威严,都在隐射一个事实,这位主考官位高权重,来头很大。

“这个房间,你是第一个来的。很好!”幕布上的人影,微微的点头,表示赞赏。

“这位主考官,不知是朝中的哪位大人。”

杨弘远沉默不语,心里微微有些紧张。不过前世他自小开始学习唐诗宋词,怎么说也是胸中锦绣文章万万千,可不能露怯。

“木桌上有笔、墨、砚,你揭去桌上的灯罩吧,这最后一关的题目,灯罩里。”

“学生领命。”

杨弘远揭去灯罩,只见木桌上,竖着一个白纸糊的八角灯笼。这灯笼分八面,朝着杨弘远的一面,全是空白的。就在揭去灯罩的一刻,这只灯笼底座发出一阵机括声,接着,白纸八角灯就在杨弘远眼中缓缓转动起来。

杨弘远聚精会神的盯着八角灯笼。第一面灯笼白纸上写一行细瘦体的古篆小字,如水流一般,

“河边对足舞流萤。”

看到这一行细瘦的字体,饶是杨弘远心性坚定,这会儿也不禁动摇了一下。他想过一关的题目可能会很难,但没想到第一行诗句就是这样。这一行,只要读过书哪怕洗衣女看到河边有孩童嬉戏也可以做出来。

“这……”杨弘远不解的盯着幕布后那道身影。

看了一眼幕布后的那道身影,那人一动不动,似乎化成了木雕般,毫无声息。

“咯——咯——”

机括转动,八角灯笼上出现了第二行字体:

“忘却学堂诵书声。”

这一行字,依然毫无变化,依旧没有新意。心里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让杨弘远几乎怀疑,自已是不是进错了房间。

“一首诗有八句,对应八角灯笼的八个面。已经有两面出现了诗句,可能是出现四句不完整的诗,让我接后半部份。暂且看完再说。”

杨弘远深吸一口气,强打精神。

第三行诗句终于出现:

“百兽威势练在身。”

这句诗一出现,整个诗的意境立刻一转,一股万兽朝苍的其实扑面而来,震慑心魂。

杨弘远脑海里,猛然嗡的一下,轰鸣起来。恍惚间,双耳听到了山林中百兽争先嚎叫,眼前似乎看到了兽潮扑面,自己被淹没的场面。

咯——咯——

机括依然在运作,八角灯笼缓缓转动,第四行诗出现了:

“夫子改念诸子经。”

这七个小小的细瘦体古篆一出,整首诗的沸腾气息突然变化,好像万民被教化,聆听夫子教诲的气象站现在眼前。

杨弘远接着看八角灯转动。果然剩下的四面都是白纸,等待着别人为他们提上合适的诗句。

过了不久,机括声终于停止。但杨弘远却依旧盯着白纸八角灯,他的心神沉浸刚才万兽奔腾转向万民教化的气象,脑海里则不断的浮现着这四句诗。

杨弘远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四句诗,可不简单!——这是杨弘远的第一感觉。

大乾文武分治,武不问文事,文不问武事。文武自古相轻。儒家瞧不起兵家,兵家也瞧不起儒家!这是天大的道理,几千年都不会变!不过,这几年四荒边境常有摩擦,战事有不断升级态势。兵家势力抬头,儒家也丝毫不退。白纸灯笼上的这句诗,正代表着近些年来,在朝廷里开始抬头的,文武之间的一种摩擦。

这最后一关的考题,表面看,是考究学生的诗词功夫,但诗中诵书,夫子等显示了儒家。而武学源于远古先民学习百兽和参悟世间景物真理。所以,百兽奔腾代表武学相互碰撞的军事战争。更深一层次,这是让文试中脱颖而出的,最优秀的士子摆明自已的立场、态度。上京城的士子,基本都是既学文又学武。这最后一关,分明就让这些文武双全的士子,在儒家和兵家之间,做出自已的选择。确定自己将来是封侯还是拜相。

“中秋节,每次结束后。当天文试的题目就会被流传出去。这道题目,若是正常的做下去,儒家、兵家必然要得罪一个。无论哪一个,对于家里来说,都是祸不是福。我必须得好好思量才行!”

“杨弘远,你有一柱香的时间,将这首诗的补齐。”

幕布后,那道威严的人影开口道。声音一落,便有一名太监从幕布后转出,将一柱刚刚点燃的檀香插在香炉里。

灯火摇曳,那人一动不动,心中一动,杨弘远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抓过墨条,在砚台里细细磨了会,杨弘远提起细毛笔,蘸了蘸,立刻在白纸八角灯空白的另外两面,写下几句诗:

“文成武就未可期。”

“参军入阁当能谋。”

这两句诗文武兼有,兵家儒家各沾。杨弘远接着又蘸了蘸墨,笔势一转,在另两面写下了尾联:

“边疆翰林不自选。”

“圣上哪需必往前。”

这两句一出,整个诗句的意境变化。始终写出我自己武学文学都学习,但未来想哪里发展不由我。圣上,朝廷哪里需要我,我一定去哪里。如此一来,这首诗就变成了一首立志报效朝廷,向圣上表忠心的诗了,无形的化解了那股文武决择的意境。

“大人,学生已经做完了。”

放下毛笔,杨弘远对着幕布后的人影,拱了拱手道。此时,香炉里的檀香,才燃烧不到一半。“哈哈哈,好一个‘上圣那需必往前’!……”

幕布后,那人瞧了一眼,突然大笑起来。笑罢,突然起身,大袖飘飘,转身离去……

“公子,恭喜了!你过关了。”

幕布后的黑影离开后,一名太监转了出来时,手里已经多了一幅画卷:“这是这次的奖励,因为你第一个到。所以就归您了!至于人皇的奖励待会领赏吧。”

“有劳公公了。”

杨弘远接过包袱,也没打开,拱了拱手。直接转身走了出去。

同类推荐
  • 笑傲九天系列四

    笑傲九天系列四

    在这五花八门奇装异服的行客当中,有一位行客特别地特别地引人注目,此人身高八尺,满脸横肉,浓眉大眼,那眼神透着一股杀气,高高的鼻梁,足踏木屐,走起路却毫无声响,尽管路面质地很硬,稍微有一点见识的人一看便知道此人不是中原人士……
  • 掌舵山河

    掌舵山河

    有人窥天机,得天启,有人阴险毒辣,剑照大江。到最后,又是谁人纵横无阻?谁能掌舵山河?
  • 射雕乱世行

    射雕乱世行

    谁是刘奇?郭靖:我师兄,不过人好像有点痴……黄蓉:少放盐……六怪:……周伯通:这人好玩……欧阳锋:老救这个,救那个的,累不累啊?………………………………南宋末年,乱世起,英雄出,到底谁可执掌这万里河山,到底谁还想着逍遥江湖,是保家卫国,还是归隐田园,那就让刘奇带着你们去寻找答案吧
  • 三杰剑

    三杰剑

    明代晚期,局势动荡,武术大兴。张淳风张大人清正廉明。张家的三位公子本该在家享受童年。怎奈天灾人祸,遭到陷害。被满门抄斩,三位公子劫后余生,习得一身武艺,但志向不同。从此各自踏入了一条别样之路。
  • 千年白夜

    千年白夜

    北宋宋真宗咸平元年,即公园元九九八年,宇宙的一个黑洞坍塌,使得时空扭曲产生了一个奇异的空间,这一年,一部分死去的人类意外流入了此一空间,故事也由此开始......
热门推荐
  • Euphoria

    Euphoria

    A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Winner of the 2014 Kirkus PrizeWinner of the 2014 New England Book Award for FictionA Finalist for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A Best Book of the Year for: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Time, NPR, Washington Post, Entertainment Weekly, Newsday, Vogue, New York Magazine, Seattle Time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Wall Street Journal, Boston Globe, The Guardian, Kirkus Reviews, Amazon, Publishers Weekly, Our Man in Boston, wkkk.net, SalonEuphoria is Lily King's nationally bestselling breakout novel of three young, gifted anthropologists of the '30's caught in a passionate love triangle that threatens their bonds, their careers, and, ultimately, their lives. Inspired by events in the life of revolutionary anthropologist Margaret Mead, Euphoria is "dazzling … suspenseful … brilliant…an exhilarating novel." Boston Globe
  • 爱在恨的边缘:放逐

    爱在恨的边缘:放逐

    “喝酒不要超过六分醉,吃饭不要超过七分饱,爱一个人不要超过八分!”……对他,她心甘情愿的付出了十二分的爱。她是众人捧在手心里呵护的公主,可她的城堡里始终只有他一个。一个宠溺的捏着她鼻子,叫她‘菜菜’的人。他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认为他始终都是要做她丈夫的人。执拗的认为,用力的去爱,努力的追逐……最后才发现,自始至终她都是一道不合他胃口的菜。
  • 凤舞九天:倾世宠妃舞天下

    凤舞九天:倾世宠妃舞天下

    一场莫名其妙的暗杀,杀手之皇穿越成废柴?什么?!爹不疼娘不爱?地位不如下人?太子爷休妻?这些都不是重点,最最重要的是——废柴?!她?真是笑话!且看她如何打众人脸。废柴?不好意思轻轻松松喝口水就能升级。没背景?九千年神女轮回转世吓不死你?穷?哈哈好冷的笑话,她家神级丹药地位不如糖豆!凤眸微挑睥睨天下荟荟众生。冷眼笑观世间红尘。可……她没说她想入红尘!旁边这紫眸美男子怎么搞?!她是好色没错!但这谁顶得住啊?某男“你想要天下?那还不简单!来,有了我不就有了天下?”
  • 惊悸怔忡健忘门

    惊悸怔忡健忘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的106个细节

    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的106个细节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做人都很难,做好人更难。纵观历史,大凡能成就伟业者,无不是深谙做人之道,知道做人何时应该进,何时应该退,何时应该发脾气,何时应该深藏不露。那些成大事者,多能方圆通达,在危难时刻总能把做人的机智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
  • 给反派当妹妹

    给反派当妹妹

    爱财如命的华鑫穿到男主YY文里,成了身无分文的乞丐,摸不到钱的她,每天都痛不欲生。后来华鑫不小心发达了,被迫伪装成青阳公主和丞佐公的女儿郁陶。如果华鑫没记错,郁陶是原文里渣货男主的老婆。如果华鑫没记错,郁陶是原文里大反派的妹妹。
  • 海盗提督

    海盗提督

    一觉醒来叶浩,忽然来到一个奇怪的世界,还没来得及搞清楚情况,就被一个十分美丽的御姐一拳打昏了过去,再次醒来时他已经成了舰娘口中抛弃镇守府和一大群婚舰的渣提,出于种种原因只得做起了勾结深海,打劫舰娘总部商船的海盗提督,,,,
  •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是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义者,顽固地坚持着报导摄影。他还有一项在摄影家身上很难见到的特质,那是能以批评的态度来整理、编辑自己的作品。这本书是阮义忠以及夫人一起旅行欧亚的摄影随笔。他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欧亚一些小城市的人情冷暖、风土民风。语言平实朴素却渗透着深刻的力量。通过他的文字读懂一代摄影大家的情怀。
  • 综漫之奇妙的旅行

    综漫之奇妙的旅行

    东南陌陌,华夏第一个女特种兵队长,只是睡一觉却发现自己穿越在一个二次元世界,随即发生一系列温馨平淡的故事,带着自己的男人穿越各个异世界,完成自己灵魂的修复......1V1,绝对宠溺宠文,不要被简介吓到了啊!
  • 努尔哈赤的咒怨

    努尔哈赤的咒怨

    四百多年前,东北的长白山下和松辽平原的辽阔大地上,生活着许多女真人(满族先人)的部落王国,主要有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个部落,元代至明初,这几个部落主要活动在松花江下游的辽阔区域,松花江下游古称海西江,所以历史上称他们为海西女真。又因他们的始祖共同发源于今哈尔滨市以北的呼兰河流域,所以又称海西女真为扈伦(呼兰的谐音)四部,亦称扈伦国。在海西女真东南方的浑河流域(辽宁省),还有一个比较强大的女真部落王国,叫建州。建州的首领,就是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明代时他们附属于大明王朝,朝廷在东北设立辽东奴尔干都指挥司(相当于现今的大军区),管理东北的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