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9400000223

第223章 先进11.23

11.2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原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原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先进篇结尾句,应该是《论语》中单章最长的一句话,有叙有议,故事内涵丰富。

本篇首句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首句和尾句,有个共同点,孔子都作出自己的选择,一则“吾从先进”,一则“吾与点也”。曾皙是否有“先进于礼乐”“野人”的风范,所以颇得孔子的称赞呢?

本章值得好好梳理。

《论语注疏》:

子路、曾皙(孔安国曰:皙,曾参父,名点。)、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孔安国曰:言我问女,女无以我长故难对。)居则曰:‘不吾知也。’(孔安国曰:女常居云人不知己。)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安国曰:如有用女者,则何以为治。)子路率尔而对(率尔,先三人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包咸曰:摄,迫也。迫于大国之间)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义方)夫子哂之(马融曰:哂,笑)。“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性谦退,言欲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里小国治之而已。)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孔安国曰:求自云能足民而已。谓衣食足也。若礼乐之化,当以待君子。谦也。)“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原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原为小相焉。”(郑玄曰:我非自言能,原学为之。宗庙之事,谓祭祀也。诸侯时见曰会。殷覜曰同。端,玄端也。衣玄端,冠章甫,诸侯日视朝之服。小相,谓相君之礼。”)“点,尔何如?”鼓瑟希,(孔安国曰:思所以对,故音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安国曰:置瑟起对。撰,具也,为政之具。铿者,投瑟之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安国曰:各言己志,于义无伤。)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包咸曰:莫春者,季春三月也。春服既成,衣单袷之时。我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之上,风凉于舞雩之下,歌咏先王之道,而归夫子之门。)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周生烈曰:“善点独知时。”)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包咸曰:“为国以礼,礼贵让,子路言不让,故笑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孔安国曰:“明皆诸侯之事,与子路同,徒笑子路不让。”)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孔曰:“赤谦言小相耳,谁能为大相?”)

【疏】“子路”至篇末。○正义曰:此章孔子乘间四弟子侍坐,因使各言其志,以观其器能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者,时孔子坐,四子侍侧,亦皆坐也。“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者,孔子将发问,先以此言诱掖之也。言女等侍吾,以吾年长于女,谦而少言,故云一日。今我问女,女等毋以吾长而惮难其对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者,此问辞也。言女常居则云已有才能,人不我知。设如有人知女,将欲用之,则女将何以为治?“子路率尔而对”者,子路性刚,故率尔先三人而对也。“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者,此子路所志也。千乘之国,公侯之六国也。摄,迫也。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方,义方也。言若有公侯之国,迫于大国之间,又加之以师旅侵伐,复因之以饥馑民困,而由也治之,比至三年以来,可使其民有勇敢且知义方也。“夫子哂之”者,哂,笑也。夫子笑之也。“求,尔何如”者,子路既对,三子无言,故孔子复历问之。冉求,尔志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者,此冉求之志也。俟,待也。求性谦退,言欲得方六七十如五十里小国治之而已。求也治此小国,比及三年以来,使足民衣食。若礼乐之化,当以待君子。此谦辞也。“赤,尔何如”者,又问公西华也。“对曰,非曰能之,原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者,此赤也之志也。曰,言也。我非自言能之,原学为焉。宗庙祭祀之事,如有诸侯会同,及诸侯衣玄端,冠章甫,日视朝之时,已原为其小相君之礼焉。“点,尔何如”者,又问曾皙也。“鼓瑟希”者,时曾皙方鼓瑟,承师之问,思所以对,故音希也。“铿尔,舍瑟而作”者,作,起也。舍,置也。铿,投瑟声也。思得其对,故置瑟起对,投置其瑟而声铿然也。“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者,撰,具也。未敢言其志,先对此辞,言已之所志,异乎三子者所陈为政之具也。“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者,孔子见曾皙持谦,难其对,故以此言诱之曰,于义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欲令任其所志而言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者,此曾点所志也。莫春,季春也。春服既成,衣单袷之时也。我欲得与二十以上冠者五六人,十九以下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之上,风凉于舞雩之下,歌咏先王之道,而归夫子之门也。“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者,喟然,叹之貌。夫子闻其乐道,故喟然而叹曰:吾与点之志。善其独知时,而不求为政也。“三子者出,曾皙后”者,子路、冉有、公西华三子先出,曾皙后,犹侍坐于夫子也。“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者,曾皙在后,问于夫子曰:“夫三子者适各言其志,其言是非何如也?”“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者,言三子亦各言其所志而已,无他别是非也。“曰:夫子何哂由也”者,曾皙又问夫子曰:既三子各言其志,何独笑仲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者,此夫子为说哂之意,言为国以礼,礼贵谦让,子路言不让,故笑之也。“唯求也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者,此夫子又言不哂其子路欲为诸侯之事,故举三子所言,明皆诸侯之事,与子路同,其言让,故不笑之,徒笑其子路不让耳。“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者,此夫子又言,公西华之才堪为大相,今赤谦言小相耳。若赤也为之小相,更谁能为大相?

注“孔曰:皙,曾参父,名点”。正义曰:《史记·弟子传》曰:“曾蒧(音点),字皙”是也。注“方,义方”。正义曰:义,宜也。方,道也。言能教之使知合宜之道也。《左传》曰:“爱子教之以义方。

”注“郑曰”至“之礼”。正义曰:云“宗庙之事,谓祭祀也”者,谓禴、祠、烝、尝及追享、朝享、褅、袷之类皆是也。云“诸侯时见曰会。殷覜曰同”者,《周礼·春官·大宗伯职》文,但彼作殷见,此作殷覜,覜则见也。郑玄注云:“此礼以诸侯见王为文。”时见者,言无常期。诸侯有不顺服者,王将有征讨之事。则既朝觐,王为坛于国外,合诸侯南命事焉。《春秋传》曰“有事而会,不协而盟”是也。殷犹众也。十二岁,王始不巡守,则六服尽朝。朝礼既毕,王亦为坛,合诸侯以命政焉。所命之政,如王巡守殷见,四方四时分来,终岁则遍,是也。云“端,玄端也。衣玄端,冠章甫,诸侯日视朝之服”者,其衣正幅染之玄色,故曰玄端。案《王制》云:“周人玄衣而养老。”注云:“玄衣,素裳。”天子之燕服,为诸侯朝服。彼云玄衣,则此玄端也。若以素为裳,即是朝服。此朝服素裳皆得谓之玄端,故此注云“端,玄端”,诸侯朝服。若上士以玄为裳,中士以黄为裳,下士以杂色为裳,天子、诸侯以朱为裳,则皆谓之玄端,不得名为朝服也。云“小相,谓相君之礼”者,案《周礼·秋官·司仪职》云:“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注云:“出接宾曰摈,入赞礼曰相。”又曰:“凡诸公相为宾。及将币交摈,三辞,车逆拜辱,宾车进答拜,三揖三让,每门止一相。”注曰:“相为主君摈者及宾之介也。谓之相者,于外传辞耳,入门当以礼诏侑也。介绍而传命者,君子于其所尊不敢质,敬之至也。每门上一相,弥相亲也。”是相谓相君之礼也。《聘礼》云:“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玉藻》曰:“君入门,介拂闑,大夫中枨与闑之间,上介拂枨。”则卿为上介,大夫为次介,士为末介也。此云原为小相者,谦,不敢为上摈上介之卿,原为承摈绍摈次介末介之大夫士耳。

注“包曰”至“之门”。正义曰:云“我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者,意在取其朋友十馀人耳。云:“浴于沂水之上,风凉于舞雩之下”者,杜预云“鲁城南自有沂水”,此是也。夫沂水出盖县,南至下邳入泗。雩(yu二声)者,祈雨之祭名。《左传》曰“龙见而雩”是也。郑玄曰:“雩者,吁也,吁嗟而请雨也。”杜预曰:“雩之言远也,远为百谷祈膏雨也。使童男女舞之。”《春官·女巫职》曰:“旱暵则舞雩。”因谓其处为舞雩。舞雩之处有坛墠树木,可以休息,故云“风凉于舞雩之下”也。

注“周曰:善点独知时”。正义曰: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生值乱时而君不用。三子不能相时,志在为政。唯曾皙独能知时,志在澡身浴德,咏怀乐道,故夫子与之也。

以上为何晏、邢昺《论语注疏》本章注疏全文,供大家一同学习。

下面再来看看朱熹《论语集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坐,才卧反(按朱熹读音cuo,音错),皙,曾参父,名点。〕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长,上声。言我虽年少长于女,然女勿以我长而难言。盖诱之尽言以观其志,而圣人和气谦德,于此亦可见矣。〕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言女平居,则言人不知我。如或有人知女,则女将何以为用也?〕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乘,去声。饥,音机。馑,音仅。比,必二反(音ber),下同。哂,诗忍反(音shen)。率尔,轻遽之貌。摄,管束也。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因,仍也。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方,向也,谓向义也。民向义,则能亲其上,死其长矣。哂,微笑也。〕“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求,尔何如,孔子问也,下放此。方六七十里,小国也。如,犹或也。五六十里,则又小矣。足,富足也。俟君子,言非己所能。冉有谦退,又以子路见哂,故其辞益逊。〕“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相,去声。公西华志于礼乐之事,嫌以君子自居。故将言己志而先为逊辞,言未能而愿学也。宗庙之事,谓祭祀。诸侯时见曰会,众眺曰同。端,玄端服。章甫,礼冠。相,赞君之礼者。言小,亦谦辞。〕“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铿,苦耕反(音keng)。舍,上声。撰,士免反(shan)。莫、冠,并去声。沂,鱼依反(音yi)。雩音于。四子侍坐,以齿为序,则点当次对。以方鼓瑟,故孔子先问求、赤而后及点也。希,间歇也。作,起也。撰,具也。春服,单袷之衣。浴,盥濯也,今上巳祓除是也。沂,水名,在鲁城南,地志以为有温泉焉,理或然也。风,乘凉也。舞雩,祭天祷雨之处,有坛墠树木也。咏,歌也。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而门人记其本末独加详焉,盖亦有以识此矣。〕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夫,音扶。〕曰:“夫子何哂由也?”〔点以子路之志,乃所优为,而夫子哂之,故请其说。〕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夫子盖许其能,特哂其不逊。〕“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与,平声,下同。曾点以冉求亦欲为国而不见哂,故微问之。而夫子之答无贬辞,盖亦许之。〕“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此亦曾皙问而夫子答也。孰能为之大,言无能出其右者,亦许之之辞。程子曰:“古之学者,优柔厌饫,有先后之序。如子路、冉有、公西赤言志如此,夫子许之。亦以此自是实事。后之学者好高,如人游心千里之外,然自身却只在此。”又曰:“孔子与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诚异三子者之撰,特行有不掩焉耳,此所谓狂也。子路等所见者小,子路只为不达为国以礼道理,是以哂之。若达,却便是这气象也。”又曰:“三子皆欲得国而治之,故夫子不取。曾点,狂者也,未必能为圣人之事,而能知夫子之志。故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言乐而得其所也。孔子之志,在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曾点知之,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又曰:“曾点、漆雕开,已见大意。”〕

邢昺和朱熹、程颐各尽心思、各抒己见对夫子点评四位弟子之志进行了详解。值得细读之、品味之。

下面我再画蛇添添足,试着用现代白话释义一下,增加点故事性、趣味性,哈哈。

在一个风清日丽的夏日清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围坐在孔子身旁,曾皙鼓着瑟,琴声幽雅。孔子放下手中的《周易》,对弟子们说:“徒儿们,不要因为我比你们虚长几岁,而有所顾虑,请畅所欲言。平日里你们常说自己的才华不被人所知,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今天就假如你们被知人善用,来说说你们的志向哇。”一向风风火火的子路率先举手回答:“假如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在大国夹缝中纵横,在各国军旅力量中捭阖,受困于谷物、蔬菜常年欠收。如果我来治理,三年之内,可使国民勇敢御敌,民众各得其所。”孔子听了嫣然一笑。

孔子眼光转向子有,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看见老师对师兄子路治理千乘之国雄心壮志一笑而过,一向谦退的他不敢妄言,于是乎说:“方圆六七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三年之内,可以使民丰衣足食。然后以礼乐文化教育之,让每个人都如同文质彬彬的君子。”

这回孔子没有表态,紧接着问公西华:“赤啊,你的想法是什么呢?”公西华回答:“我不敢自夸其能,凡事愿意去努力学习。宗庙祭祀的事情,如诸侯相会、诸侯朝见国君等,穿戴礼服礼帽,愿意做辅助的傧相。”

孔子还是没有露声色。问曾皙:“点,说说你的想法?”正在专注鼓瑟的曾皙渐渐放慢奏乐的节奏,在恰当的时候戛然而止,离开瑟面对老师回答说:“我的想法和三位师兄弟不一样,没有那么高大上。”孔子说:“那有何碍、何妨?只不过各言其志而已。”曾皙这下放心了,喜笑颜开道:“春天到来时,春暖花开,穿上春天的盛装,和五六个已经冠礼、二十岁以上的成人,带上六七名十几岁的孩子,到沂河中去沐浴,然后载歌载舞去祈求春雨的到来,咏唱着欢快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踏上回家的路途…”

夫子微笑着点点头,感叹道:“我和点的志向一样!”子路侧目,冉有惊奇,公西华疑惑。

等仲由、冉求、公西赤三人撤席走出厅堂,曾皙在最后,问孔子:“老师,他们三个人的表述,您觉得如何呢?”孔子说:“只不过各言其志而已”曾皙问:“老师为何对仲由说的付之一笑呢?”孔子说:“治国之要在于有礼,仲由的话咄咄逼人,看不出礼让的精神,所以笑了。”曾皙又问:“那冉求的回答不符合治国安邦之策吗?”孔子说:“方圆五六十里的城邦,自治都井井有条,何谈对其民礼乐教育、文而化之?”曾皙点点头,又问:“那公西赤的回答不符合治国安邦之策吗?”孔子笑答:“宗庙会同这样的事情,诸侯为之,公西赤过于自谦,他为小相,谁为大相呢?”

曾皙顿悟,点头称赞。

同类推荐
  • 似水流年.如果时光还在

    似水流年.如果时光还在

    如果时光还在,你还会爱他吗,我们都以为时间会把最爱的人带到身边,但似水的流年,却把最爱的人带走了。
  • 一只蠢鹿

    一只蠢鹿

    写写蠢路不真实的脑洞。小故事,小假想,小童话,小奇思,很短,很坑,很无聊。
  • 暖阳化冰

    暖阳化冰

    她冰冷如画,他热情似火,她鬼马精灵,他狂放不羁。
  • 大龄女青年的百抓挠心事

    大龄女青年的百抓挠心事

    经历在于年纪。爱情在于折腾。大龄女青年迟小米在自己‘年纪一大把’时,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情变,被一个女骗子把她近在咫尺的婚姻美梦折腾的鸡飞蛋打。从此,迟小米的生活再也不安静了。迟小米先后经历了爱情童话里的完美情人-外企CEO,又遇见了游戏人间的痞子情人-酒吧老板陆浩。而当真爱降临时,迟小米又会以怎样无厘头的方式去迎接生命中‘迟到的春天’?谁说大龄女在情感世界里‘坐过站’之后,就再也遇不上真爱?大龄女迟小米就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平民爱情童话。京派写作手法,嬉笑怒骂间,为你呈现近在咫尺的平民爱情童话。
  • 海马天堂

    海马天堂

    这只是一个辛酸,温暖而平凡的故事。它就象一个悲伤的旋涡,泛起一圈又圈的涟漪。主人公冯浩然经营一家规模庞大航运公司,并且妻子贤惠美丽。看起来是如此得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往常的一天,他突然收到封奇怪的家书,即而得知了老父亲的病危。离别25年后,冯浩然再次踏上了梦中的乡土。多年未见的老父亲已病入膏肓。为了了却他的心愿,全家人回到了度过冯浩然童年时期的旧渔村。于是,回忆的幕布被徐徐地拉开了,丝丝入扣的疑团交织着熟悉的旋律与苦涩的片段被缓缓地解开了..........故事以主人公一家为原形,娓娓地讲述了遥远的小渔村里整整三代男人的梦想。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质朴的渔村生活,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巨大变迁。我不期待每位读者都能为此热泪盈眶,但至少故事让我们有了久违的那种感觉:关于童年,关于家庭,关于那些消逝的梦想。
热门推荐
  •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为丛书之一。《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内容涉及日食与月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马云在纽交所敲响上市钟前穿的T恤前后各写着一句话,这两句话是:“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很多人也有梦想,也为梦想打拼,而打拼了多年,可离梦想成真的日子却渐行渐远。于是,很多人累了,倦了,困惑了,迷茫了……是选择坚持梦想,还是选择放弃?是向左还是向右?如果你有梦想,心中却有些许的迷茫、困惑,那么,就多读一下我们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本书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向大读者解读了树立梦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向读者朋友提供了实现梦想的一些锦囊妙计与各种智慧。本书如春天的明媚阳光,给有梦想的人,不尽的温暖,它如寒冬的一把紫泥炉火,给有梦想的人不竭的动力与能量。
  • The Cry of the Owl

    The Cry of the Owl

    In a small Pennsylvania town, Robert Forrester is recuperating from a nasty divorce and a bout of psychological trouble. One evening, while driving home, he sees a pretty young woman framed by her bright kitchen window. Soon, he can't keep himself away. But when Robert is inevitably discovered, obsession is turned on its head, and he finds himself unable to shake the young woman, nor entirely sure whether he should. From Patricia Highsmith, once called "the balladeer of stalking" by The New Yorker, The Cry of the Owl is a modern classic ready to be reborn.
  •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共分为六卷,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认识、走山、岁末水仙录、我是蔡其矫、罗兰印象、闲游记微、我与诗人同种花等。
  • 竹叶亭杂记

    竹叶亭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记忆里

    在记忆里

    本书是王宪东的诗歌集,收录了王宪东几年来创作的一系列诗歌。分为在记忆里、化剑为犁、前方没有站。
  • 昙花壹现

    昙花壹现

    一现遇春风,睁眼观众生。众生皆糊涂,谁不在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昙花一现》,带你走进一个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他的过去,现在,未来。了解他精神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一个80后理想与现实之间迷茫与执着。
  • 三国之巅峰召唤

    三国之巅峰召唤

    看惯了老套的三国争霸,现在来点不一样的。东明、西唐、南汉、北元、中宋……项羽大战五虎上将,张良智斗鬼谷子,白起VS韩信……最强大的诸侯阵容,最巅峰的文武群英,最艰难的一统之旅。请记住,这不仅仅是三国,更是新战国,华夏史上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观看者可以坚持看完黄巾篇。QQ书友一群(已满):605505658;二群(已满):335289419; 三群:641415271。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加入。】
  • 卡耐基当众演讲的艺术

    卡耐基当众演讲的艺术

    开发你所拥有但却不曾利用的潜能,这正是这本书要教会你的东西。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詹姆斯曾这样说:“和我们所应该取得的成就相比,我们只是处于半醒的状态。现在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一部分。从广义上来说,人类现在还只是生活在自身潜能远远没有得到开发的狭小天地中。人类具有各种潜力,但却不曾开发和利用。”卡耐基曾坦言,这些年来他维持生活的,不是靠教授演讲术的收入,那不过是偶然而已。他说,他主要的工作是帮助人们,怎样展示他们的勇气,克服自身的恐惧。通过本书的强化训练,可以强化你的勇气、自信和热情,并很自然地将所学应用到私人谈话中,你将会发现,当众演讲将不是一件难事,自己也将可以展现魅力口才。
  • 蚀骨情深:恶魔总裁别乱来

    蚀骨情深:恶魔总裁别乱来

    两年前她是陆衍之的心尖宠,如今同一屋檐下,她是陆衍之的心头刺,由刻骨深爱变成锥心仇敌。她屡次退让,他步步紧逼,“求我,我或许会饶了你。”她冷笑:“求你没用。”他霸道将她占据,“你敢嫁给齐家傻子,我就剥了你的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