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0000038

第38章 破赵一

彭城大败的恶果还在继续。

魏豹之后,齐,赵也相继背汉和楚。

楚汉战争虽说是处于相持阶段,并不是说双方就是势均力敌。对于汉军来说,相持是保面子的说法,硬扛才是最贴切的形容词。

刘邦真的很苦,在荥阳忍受着楚军精锐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更苦的是,他已经糊弄不住那些诸侯,什么仁义之师,什么楚军残暴,什么背信弃义,统统没有用,那些人混了多少年,人情世故看得透透彻彻,他们认得不是人情,是实力。

实力上讲,汉军远远不如楚军。

刘邦心里面很清楚,对于陈馀,劝都不用劝,他是造反的老资格,当初他是以杀张耳为条件来助战的,现在真想大白,张耳没死,陈馀心里已经怒火中烧,怎么可能劝得动?刘邦也明白,张耳的事情也只是个借口而已,真真正正的原因还是现在楚强汉弱。

算了,人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不愿意,那寡人就只好动武了,这样也好,荥阳是无论如何不会有什么大的突破的,趁这个机会把这些不听话的人全部干掉,也好解荥阳的燃眉之急。刘邦细细地思索着张良的建议,终于下定决心。

这个时候,韩信派人从魏国平阳送来一份奏折。

刘邦匆匆打开一看,心中一惊:韩信,果然是国士无双,竟然与张先生想得不谋而合。

不仅如此,韩信还略有补充,他在信中要求增兵,目的是“北举燕,赵,东击齐,绝楚粮道!”

妙啊妙啊。刘邦心中大喜,下令满足韩信的增兵要求。

不仅韩信的战略构想妙不可言,刘邦给韩信派去助战的将领也是妙不可言,这个将领不是别人,正是陈馀的刎颈之交张耳。

张耳与陈馀的恩恩怨怨,他们相知,相交乃至相恨的故事,早已被路边社炒得沸沸扬扬,一直都是坊间巷子的焦点话题。

这是一招绝妙好棋。

平阳汉军驻地。

韩信自从灭魏后,一有空对着眼前的地图发呆。

拿下代国自然轻而易举,关键是赵国。

赵国在今河北省南部,都城在襄国,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平阳(山西临汾)与襄国(河北邢台),中间隔着横贯南北的太行山脉。

太行山有八大隘口,其中有个隘口叫“井陉道”,西口是娘子关,东口叫做土门关,也叫井陉口。井陉道狭长而崎岖,大军要从此经过,非常危险。

按赵将李左车的话来说就是“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史记》。

正在韩信冥思苦想的时候,张耳领着三万人马日夜兼程赶到平阳。

韩信大喜。

于是,韩信便马上着手部署扫清太行山以西的代军。

果不其然,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代国,公元前205年九月,韩信破代,擒代相夏说。

陈馀在得知代地失守后,迅速聚兵井陉口,兵力号称有二十万。

注意这只是号称而已,实际兵力至少可以打个七五折。

韩信心里明白,破赵意义之重大,已经关系全局。

这不是一个容易打的仗。

正在这时,刘邦派来了信使,见了这封信,韩信差点崩溃。

信中命令曹参火速率精兵南下增援荥阳一线。

刘邦亲自下的命令,韩信自然不敢违背。

只是曹参这一走,几乎把在韩信手下的汉军精锐抽调一空。

对于这道命令,韩信还是很理解的,自己是苦,可刘邦更苦,荥阳面对的是天下最强悍的楚军,压力可想而知。

怎么办,兵力不足?等荥阳派兵来增援是不可能的,破赵必须速战速决,等援兵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我们前面说过,韩信是属于创造思维一类的人,在军事领域内,他的创新能力无人能比。

没有兵力,创造兵力也要打。

于是,他决定创造兵力。

当然,限于克隆技术还没有发明,直接粘帖复制是创造不出来的。

他的办法是临时募兵。

不会开玩笑吧,韩大将军,此战不是要速战速决吗,你也太瞧不起号称二十万之众的赵军了吧,赵军虽然也有新兵,但是老兵油子也还是占多数,而且你是深入敌境,途经山谷,容易两面受敌,你募来的新兵蛋子能担当这种大任吗?

本帅也很无奈,难道还有什么好办法吗?韩信无奈地摆摆手。

把两军的情况分析来分析去,越深入分析只能越令人抓狂。

打这种仗,能有胜算吗?

应该说胜算微乎其微。

只能说韩信够胆色,够洋气。

虽然困难重重,但让韩信撤退或停滞不前那是不可能的,他记起淮阴小儿羞辱自己的时候,在那一天,他就默默地对天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建立不朽功勋,让一切曾经嘲笑自己曾经看低自己的人后悔。

不管怎样,这一把他是赌定了。

韩信坚定地领着三万杂凑的部队踏上了东征的路途。

张耳的妙用现在就显现无遗。

秦末大乱之后,张耳就一直在赵国混,现在虽然跟刘邦混了,可是人脉还在,赵军当中不乏他的眼线。因此,赵军的一举一动都逃脱不了他的法眼。

张耳的线人给韩信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让韩信吃了颗定心丸,韩信下令汉军行进至井陉道三十里外的地方驻扎。

据线人报告,陈馀部将广武君李左车建议趁韩信远来疲敝,自告奋勇愿率三万人马抄小路截断汉军的粮道。而陈馀拒绝了李左车的正确建议。

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有效地策略,难道陈馀会不清楚?

不,他很清楚这是个良策。

陈馀是喝过墨水的,一介平民能封王拜相,没有点能耐是不可能的!兵法权谋虽然不能说是精通,但经历的大仗小仗也不在少数,他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他太看不起韩信了,不管韩信搞什么鬼名堂,陈馀都坚信自己必定会获得胜利,所以他没有必要去跟后辈费那么多脑筋。在他眼里,韩信乃跳梁小丑尔。再则,打胜这一仗,只会在自己战绩簿上增加一笔:某年某月某日,灭汉军来犯之敌三万,仅此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那要是败了怎么办?

怎么可能败呢?陈馀已经仔细地在心里算过一本帐。

韩信真的敢来,陈馀想从这场战役中获得的只是仁义之师的名声。

所以他的准备很简单,派兵严阵以待就是了,别的什么都不用忙活,等汉军来袭,以逸待劳,一举歼灭。

但这一仗,对于韩信,意义却大不一样。

他若能打胜,第一是声援正面战场;第二是以少胜多,打败名人,从此扬名立万;第三锻炼新兵,培养嫡系部队。

所以此战,一定要胜。

可是无论怎么看,汉军都毫无胜算,这些新兵很多都没上过战场,哪来的战斗力?

不能力战,只能智取。

这是唯一的办法。

韩信盯着眼前的地形图,深深地陷入了思考。

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井陉口外有两条河流,这两条河流,一条东西流向,一条南北流向,看起来几乎成为直角,直角之间,有一块半岛型的狭窄地带。

奇正相间,两河相交。韩信嘴里喃喃自语,突然之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又急急忙忙把思绪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理了一遍。

只见韩信皱紧的眉头慢慢变得舒展开来。

终于,他一声大笑。

妙呀,妙呀,天助我也,如此一来,我军胜矣。陈馀老兄,等着吧,我给你准备一盘精彩的赌局,赌注是你的命!

此时已是深夜时分。

来人!韩信唤道。

是!侍卫高声应道。

传张耳,靳歙,傅宽,张苍四人前来议事。

是!

不一会儿,张耳等人来到帅帐。诸将望着韩信的神色,一脸迷惑,遂洗耳恭听。

大帅有何破敌良策否?张耳问道。

韩信笑笑,眼神里充满着自信。

靳歙听令!

末将在!

命你夜半时分率二千轻骑兵,手持红旗,乘夜爬上山头隐蔽好,随时观望我军与赵军交战,如若我军撤退,赵军空巢来追,你则率军迅速冲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插上我军红旗。

得令!

傅宽,张苍听令!

末将在,命你二人为前锋,率一万人先通过井陉口。行至两水之间,列阵以待我后军前来。切记,此前不可妄动。

末将得令!

韩信对张耳说道:常山王就与本帅一起为后军,坐镇指挥!

众将虽然领了命令,却半信半疑,

韩信见他们一脸迷茫,又说道:陈馀定想一举将我军全歼,我军若全军一齐进入井陉口,赵军则必定来攻,若我军分兵通过井陉口,赵军定不会出击。

一切安排妥当,韩信又下令全军于半夜时分埋锅造饭,稍微垫补下饥肠,等明日消灭赵军再饱餐一顿。

虽然韩信的军令里饱含着他的自信,但是汉军将士却半信半疑。谁都明白,明日之战不管胜负,都避免不了一场恶战,他们中的很多人刚刚加入行伍没多久,就要面对这样一场力量悬殊的殊死较量。

能活着回去吗,也许明天就是自己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天!汉军将士们细细地打点着自己的物品,遥望着亲人的方向,默默地感受着这人世间最难熬的夜晚。

深夜,狭长的井陉道已经扎满了汉军的营寨,小道里的风刮得呼呼作响。

韩信照例一丝不苟地巡查着军营,听着战士们的窃窃私语,看着前锋列队有条不稳的行进,韩信怎能不心绪万千,想起年少时的四处漂泊,饥肠辘辘,寄人篱下,想起淮阴城胯下之辱,漂母一饭之恩,想起在楚军军营中的默默无闻郁郁寡欢,想起萧丞相的大恩大德,想起贫病交困善良可怜的母亲,想起温柔可人美丽贤惠的樱桃。

明日一战,要么战死沙场,空留一具骸骨,要么一战成名,成就不世之功。我不会败的,不会败的,汉王给我这么大的恩宠,我岂能有负于他,若是败了,让天下人耻笑,我韩信还不如一死了之。千难万险走到今天,我要让那些曾经嘲笑过我的人,那些曾经蔑视过我的人,那些曾经辱骂过我的人,一听到我的名字便瑟瑟发抖。三万新兵又如何,我照样能让他们变成战场上的猛虎,沙场上的雄鹰。陈馀,你就看看吧,看看我怎样将你的梦想化为泡影,看看我怎样将你的军队分割蚕食。为了自己,为了母亲,为了樱桃,为了汉王,为了天下,也为了梦想,我一定要胜利。韩信在心中暗暗发誓。

井陉道上的汉军紧张地准备着,赵军察觉到汉军的异动,在陈馀的命令下也加强了戒备。

但是,此时此刻的陈馀并没有过多地担心明天的战事,他没有担心的理由,在他的生涯中,这不算什么。按他的预计,若要打起来,不出一个时辰,就可将汉军悉数歼灭。

我陈馀什么大阵仗没有见过,小小的韩信,能奈我何?不自量力的臭小子,自以为灭了个魏豹,就了不起了,敢来太岁爷上动土,爷爷定叫你有去无回。

赵军大营对于汉军的调动,作的反应只是稍稍加强了戒备,其余一切如常,没有一丝大敌当前的气氛,更没有一丝大战在即紧张担忧的情绪。

安静如常的赵军大营,只有那轻轻的一声叹息,像落叶飘落在泥土上一样,很轻也很无奈。

那人正是李左车。

荥阳汉宫,还有一个人难以入眠,他已经收到韩信将不日攻打赵军的消息。

也就在这几天了,寡人很无奈,抽走你的精兵,寡人知道你有千难万险,寡人也苦啊,荥阳是万万不能丢的,若你战败,寡人也难逃万劫不复之境地。不管怎样,你要替寡人打赢这一仗!刘邦在心里不断地祈祷。

这一晚,注定漫长!

同类推荐
  • 北京往事

    北京往事

    本书作者用北京人特有的方位感,以时间为横轴,从远古的青铜时代到近现代的革命运动;以空间为纵轴,从中心的紫禁城到郊区的明十三陵,层层铺开,娓娓道来。
  • 治蜀要览

    治蜀要览

    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回答历史与现实提出来的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不断探求新的答案,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过“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的著名主张。他认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历史。”从历史提供的经验中汲取于现实有用的智慧和知识,这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史学和中心母题。
  • 满地江湖吾尚在:章太炎与近代中国(1895~1916)

    满地江湖吾尚在:章太炎与近代中国(1895~1916)

    章太炎配得上一部伟大的传记,配得上那些苦难。这些苦难在他的文字中愈发纯粹,从未遗失:从《訄书》、《中华民国解》到《俱分进化论》、《五无论》、《四惑论》,之后融入了《齐物论释》,融入了鲁迅的平民性、农人傲骨,在《破恶声论》、《阿Q正传》、《孤独者》中,雄赳赳地联手打败了时间。章太炎人如其名,有一双火眼,游侠气质的火眼,这双火眼是如何观望中国的法律变革的?章太炎是谜一般的革命家,学问好,又有佛学的底子,每以道家文体,写出佛家慈悲,这是怎样的一种风格?章太炎迷恋旧时文化,仿佛一个落难的富家公子,隔着窗棂望见别人在自家旧宅宴乐,总怀着深刻的尊严感。如何看待这种中国知识人阶层常有的尊严感?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 水浒游记

    水浒游记

    (残次品,新书水浒之汉颂,同样是水浒同人。)一朝入水浒,千般会好汉。水浒,无数鲜明的好汉承载了我儿时的热血与愤怒。且看罗恩以梁山为根基,改写一个个好汉的命运。(新人新书,简介无力,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热门推荐
  • 涅槃魔君

    涅槃魔君

    一位失落的少年,意外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那里,他将成为特殊的存在......打破人性七罪,突破成魔自古阴阳终须平衡,神魔两道终须共存光明笼罩的世界必定会被打破人为主观的光明将会被重写,虚伪的世界将会消失。涅槃之时,即魔君降临之日,万魔齐聚,与命运抗争!
  • 物种:越来越多的物种

    物种:越来越多的物种

    在东部非洲肯尼亚的东部,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水果,果实呈扁圆形。奇特的是果子前面是银白色,后面是赤黄色。果实上有些突出的果疤,巧似人脸上的眼、鼻、眉,而且分布的也如人的五官一样匀称。因此整个果实看起来仿佛是一张小孩的脸。人们称它为“人面果”。人面果是一种叫“婆其格利德树”的果实。这种树每年3月开花,5月结出拳头大的果实。每当收获季节,那压满枝头的累累果实犹如枝叶扶疏间的一张张小脸,特别惹人喜爱。
  • 谦斋文录

    谦斋文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击浪生涯:李宗仁和郭德洁的执手岁月

    击浪生涯:李宗仁和郭德洁的执手岁月

    本书着重讲述了李宗仁先生的私人情感生活。详尽记录了他和郭德洁女士风雨共济、相知相携,共同走过了四十余年的生活历程。书中还记录李宗仁先生人生履历和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的生活状态。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世上最美的感悟

    世上最美的感悟

    父母的爱,如山如川;父母的爱,血浓于水;父母的爱,刻骨铭心;父母爱,净化灵魂;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颠簸之路,父母呵护我们应对人生的喜怒哀愁,从这一刻开始收拾情怀,用心感悟无声无形的爱!
  • 剑道邪尊Ⅱ

    剑道邪尊Ⅱ

    至尊觉醒,剑道通神。剑道邪尊,天地不朽,万古不灭,唯我独尊!
  • 我的女主很优秀

    我的女主很优秀

    茫茫人海中,他遇见了她,哪怕只是惊鸿一瞥,便让他沦陷,即使因她而死,他也不曾后悔。
  • 人在江湖,婚不由己

    人在江湖,婚不由己

    作为一个合格的财迷,为了讨回自己的损失,惩罚那个偷了自己东西,挡了自己财路的混蛋,宁上陌不惜上京告御状。可是,为什么,一道圣旨入手,她却成了那人的媳妇?
  • 叙说微风

    叙说微风

    踮起脚尖,伸展双臂,感受自由,微风吹过,是你的诉说
  • 三国之群雄逐鹿

    三国之群雄逐鹿

    他,穿越至三国成为八岁孩童被童渊收养,与赵云,张任和张绣称兄道弟,于洛阳凭借卓越的见识获得蔡邕赏识,并成为蔡邕的门生,在虎牢关之战与吕奉先大战两百个回合,从此声名鹊起。他麾下谋士猛将无数,能与当世枭雄曹操一较高下。他终将成为统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