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02300000083

第83章 咱爸妈(给有一套啊+6)

生骨用清水浸泡去掉血水,再用开水焯一下,用少许酱油白糖料酒腌制入味,然后炒一下,加水大火煮,待汤滚开把火关小,撇去浮沫,盖上盖子,什么也不加,就这么炖着,一直煮到汤成混白色,加入大料花椒姜片葱段蒜片,加点盐,然后下菜,豆角啊土豆啊或者萝卜,藕都可以,继续盖盖炖,火不能大了,会扑锅。

等到菜炖倒了,肉也就熟透了,把大料花椒姜片捞出来,这几样东西不能吃,影响口感,最好是放的时候用纱布包上,直接捞出来就行,放在一边还能再用一次。

然后调味,可以放点干辣椒,不能一开始就放,那样辣味太浓喧宾夺主了。

加盐,加少许糖,加味精,调到自己合适的口味,然后加蒜末,葱末,收汤,等汤汁浓稠了加香菜段,就可以吃了,是冷天进补的好东西,喝一口浓汤来一口肉,那滋味美妙极了。

有很多人不喜欢吃香菜或者大蒜,这个实说话应该改一改,香菜和大蒜都是好东西,多吃身体好,感冒绕着跑啊。

吃着现烙的饽饽,大块肉大口菜,配上蒜头,一群人包括陈晓在内都吃的满头汗水,从里到外的热了起来,夏茂盛和小伟外衣都脱了。

就这锅里贴的几个饽饽肯定是不够的,又一人来了一大碗米饭,东北吃饭的碗是二碗,一碗饭能顶南方地区好几碗。把浓稠的肉汤舀到饭里一拌,稀里糊噜的刨进肚里,全身上下都觉得爽利起来。

饭没吃完,老板又给送来茶水,泡的很浓的茶,就是茶叶放的多,这其实不是给人喝的,东北人冷天不论男女都喜欢吃生蒜,这是古老相传的防病手段,吃完饭嚼茶叶可以去除嘴里的蒜味。虽然在现在来看,感冒已经不算什么病,但在过去,感冒是要死人的,而吃生蒜能大大降低感冒的机率,非常有效。

放下饭碗,满足的摸摸肚子,喝口茶嚼着茶叶,美好的一顿晚饭就吃完了。

“真的好吃,老板,你家这菜弄的,这个。”夏茂盛冲老板比了比大拇指,一桌人都跟着点头,确实香浓,好吃。

老板抽着烟一脸淡然的说:“咋样?没哄你们吧?俺家这猪就是好吃,可惜酒糟有数,想多养点不能够啊。”

小伟接过小红递过来的餐巾纸擦了擦嘴问:“老板,你家这猪零卖不?”

老板看了小伟一眼问:“咋?想买啊?”

小伟点点头,老板摇了摇头说:“买不到哦,你要真想要得提前定,我这猪有点不够分,这市场里都没有,骨头我自己用,下货和肉都让这一片饭店抢着分了。我一天两三口猪,这还有买不到的店呢。”

杨铁斌问:“你不会多杀几头啊?”

老板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说:“买卖咋能那么弄呢,所有猪一天杀完哪?以后日子不过了啊?这东西啊,得细水长流,说实话价还能高点,猪也得一茬一茬长啊,你这一下弄断捻了,以后还干不?”

小伟和夏茂盛都点头,老板这话说的在理,是真经,可惜太多人被眼前的利益弄昏了头了。

夏茂盛结了账,50块钱,大伙和老板告别,走出饭店。

小红出来前还扭头看着饭店的招牌感慨:“真好吃,就是离太远了啊。”吧嗒了几下嘴巴,惹得陈晓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那一瞬间面若桃花,陈辉都看傻了,差点被马路牙子拌个前爬,被夏茂盛手疾眼快的一把抓住才幸免于难,大伙哄笑起来,把陈晓整得满脸通红。

天色将晚,事实上已经晚了,整个城市被灰色的阴影笼罩起来,马路边上的路灯已经亮了起来。风也大了,被太阳压迫了一整天的寒气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开始耀武扬威。十月下霜,十月底就开始下雪了,这会昼夜温差非常大,正午和午夜能相差近十五度,早上如果起的早些,路边积水的地方已经有冰了。

路上行人很少,整个市场都在忙着收摊,只有中街里的商铺还在热闹着。

周边的空气中飘荡着饭菜的香味,正是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里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晚餐时间,这会儿电视已经在城市里普及了,千家万户都有音乐声传出来,所有声音集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温馨的喧嚣。这就是生活。

小红一手挽着小伟,一手挽着陈晓,看着远处楼房上的灯光说:“这里比俺家那热闹,但闹的让人不烦,农村太安静了。”

小伟说:“那咱就努力,加把劲,将来把爸妈他们接出来享福。”

小红带着笑意斜着眼睛看着小伟问:“你爸妈还是我爸妈?”

小伟说:“咱爸妈。”

奉天人说话习惯用“咱”,咱爸,咱妈,咱家,咱那块儿,咱孩子,不管关系熟不熟,话里都透着一股亲切劲,90年代流行一首歌曲:“奉天人说话有特点啊,只有媳妇儿不带咱哪。”只有说到媳妇是“我媳妇儿,”肯定,清晰,产权明了。

其实东北人在那个时代来说就是一群傻子,热心,爱管闲事儿,能侃,容易相信人,讲面子,讲信用,说话做事直来直去,就是脾气暴,话没到手先到了,喜欢动手,这是地域文化形成的习惯。

然后因为这种性格特点就被放大了,弄成东北人都是黑社会了,其实老北京还不就是东北习俗,不过就是一群东北人跑到京城混了几百年罢了。这也是为啥东北话和普通话百分之九十相近的原因。

陈晓在一边松开和小红挽着手向边上退了两步说:“我的天哪,你俩可别在那麻人了行不?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赶紧回家。打车,我出钱,再一会儿更冷了,这个点公交也挤,再说太慢了。”

没等大伙反应,陈辉就跳到马路中间去拦车去了,小红叹了口气说:“他俩太配套了,将来一对败家,日子怎么过啊?”

陈晓白了小红一眼说:“咱挣的多,咋的不服啊?”

小红愣了一下,然后就笑起来,大伙都笑起来,笑了一会儿陈晓才时白过劲儿来,恨恨的冲陈辉喊:“打个车也这么慢,你怎么那么笨。”

陈辉站在马路中间抓了抓脑袋,咋了呀?骂我嘎哈呀,又不敢还嘴。

同类推荐
  • 第三波

    第三波

    记述一个在新疆出生成长的江苏支边二代在经过了广州十年历练后,回到新疆发展,在喀什和乌鲁木齐之间进行创业的故事。女主保持单身,故事很典型,反映了70后的一代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故事,创业加上家庭和感情线以及民族线,是一个丰富反映新疆、广州、江苏的当代纪实性质的长篇巨制。所谓最好的编剧和导演就是生活本身,本篇诠释了类似老人与海的价值观:奋斗,就是一种成功。
  • 狼的海

    狼的海

    我在寻找那片海,因为阿月说过,找到大海,就找到了自由……
  • 要遇见温柔的人

    要遇见温柔的人

    我的冷漠里,藏着一半害羞一半自卑,你说你了解我,是真的吗?
  • 21世纪穷窑

    21世纪穷窑

    将来,要有属于自己的小酒馆,过一个平凡悠闲的生活,偶尔与来往的酒客说谈有趣的故事,悠闲下更可以学学乐器,看看书!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活不成周星驰的电影,就只能做张学友的歌!一生最大的遗憾便是,从人海中相遇,从人海中相离!(本书已建群,群聊号码:629306685欢迎各位书友入群探讨!)
  • 时代的灵魂

    时代的灵魂

    主人公宁声涛是一名年少立志,希望成为家族新骄傲的书痴,但学习并不十分成功。艰难的考入大学,艰辛的工作不断的考量着他的灵魂,眼见四十不惑却又更加困惑。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发生巨大变迁,计划生育政策、入世出世、西部大开发、奥运影响、民主意识、和谐社会、足球产业、生态文明、航天事业、豪门寒门、一带一路、房地产繁荣、创新驱动、老年社会、汽车社会等等对于改革同龄的一代中国人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宁声涛、张连城、江泳博三个改革一代分别走上了不同道路。张、江二人先后辞职自主创业,宁声涛仍然在寻找着坚守的理由。改革开放改革了制度和环境,开放了思想和灵魂。
热门推荐
  • 这个明星来自地球

    这个明星来自地球

    尚在拼搏奋斗的影视小编剧韩觉,一觉醒来发现不仅自己变了,连世界都变了。这里的华夏,娱乐产业之发达超过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华夏金牛奖已成为全世界含金量最大的电影奖项。《歌手》作为歌手顶级赛场,已经出到第十季;《华夏好声音》三年一季,每次都是全民狂欢;《蒙面歌王》每周一期永远不缺被埋没的声音。街上很容易可以看到:拍节目的剧组,举着手机的主播,恶作剧路人的视频网红……这里是文娱从业者们最好的时代。现世作为一个过气偶像明星的韩觉,身处这娱乐盛世的边缘,已经完全不想当明星了好吗?他只想美滋滋地在精神粮食的海洋中徜徉,做一个安静的宅男。群1:579483758群2:160824139
  • 帝君,我要和你生猴子

    帝君,我要和你生猴子

    魂穿千年,成为人人厌弃的废柴。渣妹算计,公主挑衅,未婚夫暗杀,母亲软弱……这些都没有关系,龙甜表示:一龟在手,天下我有!直到……某龟破开封印,变成了俊美无双的男人。龙甜捂脸,让天天和他一起泡澡的她情何以堪!“本帝会负责的!”“帝君,你要和我生猴子?”“不!是乌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女从良

    恶女从良

    族中姐妹,费心费力帮她出谋划策,她以为是真心待她,不过是一步步将她推进恶女的深渊,毁掉她的名声,成了勋贵世家眼里的恶女。重生回到开始,她要改过自新。任她如何贤淑,恶名仍与京城的恶少们并肩而立,元喜抚额感叹:闺秀难为啊。恶女从良翻身史,更是恶女与恶少们的故事。新文《女配是重生的》前世她被荣华富贵迷花了眼,堕落一生。今生不想再重蹈覆辙,势要将那颗虚弱的心泯灭掉,重生后就算当个女配也要拥有精彩的人生。大家多多支持
  • 诛天魔神录

    诛天魔神录

    应预言出世,顺天道出生。本是受命于天道,却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逆天道而行,入魔道,灭天道,少年不败热血!
  •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养花要养根,育人要育心,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心理问题,那么学校就不可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心理问题是德育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善德的人,才可能使学校真正落实德育为先的办学目标。
  • 寂寞笙歌凉

    寂寞笙歌凉

    她的一生,就如失去自由的旋转木马。似乎所有的下一站都是终点,也都是原点,寒来暑往,晨昏更叠,总也转不出命运安排好的苦难。
  • 最遥远的南边

    最遥远的南边

    几十个英文单词储备就远赴海外,是头脑发热还是......?跨越半个地球来到这遥远的南端,不同的风景、不一样的文化、想象不到的食物、身周不会说中文的朋友......在这完全迥异的陌生国度,收获着一路的酸甜苦辣、快乐悲伤。
  • 师父求你放过我吧

    师父求你放过我吧

    她是一只十六尾狐,在青丘几亿年出一位十六尾狐,她的家族世世代代是九尾狐。她成年后上昆仑山拜师,他和她纠缠三生三世的故事
  • 大云无想经

    大云无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说说,你听听:Toastmaster演讲精选

    我说说,你听听:Toastmaster演讲精选

    本书是作者演讲稿的汇集,大多针对生活中有趣的见闻有感而发,比如男女之间吃什么的”随便”话题,比如《那些年我不明白的事》从成人的角度讲述了懵懂的时候,小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作者的演讲稿小处着笔,却立意深刻,小小的论点却能有深刻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在里面。每一篇独立短篇都可以视为是优秀的散文随笔,视野独特,文笔幽默,令人不忍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