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3600000012

第12章 试探

早朝的开场白总是一成不变,山呼万岁之后,明朝公务员们,也就正式开始了自己新一天的工作。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司殿太监的一声高喝,户部给事中杨图手持玉笏板,走出班位,向着坐在龙座之上的张桢行礼奏报。

“臣启万岁,由汉王殿下所主持的可循环生态农业到目前为止,凤阳农业开发区所有试种的庄稼全都涨势良好,蔬菜大棚,生态鱼塘等,新式农业基建项目的建设也基本进入了尾声,而汉王殿下所派驻农业基地的专职农业顾问,也是对每一户参与生态农业试验的农户,都进行了手把手的种植辅导,而河南,山西,陕西的地瓜,土豆,玉蜀黍,等西洋农作物更是长势喜人,甚至说这些农作物是涨势疯狂,也都不足以为过,虽然目前已经快要立秋,但是以那些农作物目前的涨势来看,只需再有两个月左右,这三道之地,便会迎来一个丰收的小高潮,虽然因为种植时令的问题,这些粮食的收成多少会有所损失,但是,即便如此,有了这些救急的粮食,百姓们在今年冬天,便再也不必发愁因找不到食物裹腹,而忍饥挨饿了,并且,此次所富余出来的粮食,不但可以作为明年开春之后所需的粮种,而且我国还有富余,可以与蒙古札答阑部进行贸易。”

张桢一听这话顿时喜笑颜开,虽然这些消息他早已经通过锦衣卫的渠道探知,但是当着所有的大臣们的面前再听到这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张桢还是忍不住一阵剧烈的咳嗽,一口润肺药汤,稍稍止住嗓子里的痒痛,张桢满是兴奋的说:“汉王,你这件循环农业的事情,做的非常好,你让全天下的百姓都有了生活的盼头,朕,替全天下的百姓谢谢你。”

“万岁,这循环农业之事,臣弟万万不敢居功,此事,若是没有吾皇万岁的大力支持,没有户部工部等诸位大人们的鼎力相助,臣弟纵然化身千万,也万万做不成这件大事的,所以臣弟以为,这循环农业之首功,当属陛下,而至于其他的,臣弟以为,户部工部此两部司的大人们,也是功不可没,臣弟之意,当赏。”

户部,天下财富之根本,而工部也是掌管农具军械甲胄制造供给的地方,虽然油水丰厚,但是这权利却是一般般,所以张俭自然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而开始对朝中六部,进行不断的渗透,而户部和工部则成了张俭渗透工作所开的第一枪。

“汉王言之有理,朕准奏了,但是朝中的财政却是紧缺,但又不能不赏,这样吧,尚书,赏银百两,侍郎,赏银九十两,以此类推,诸位爱卿千万不要嫌少,等农业改革彻底成功,咱们的国库充裕了,朕,一定把欠你们的赏银统统给你们补上。”

皇帝说软话,一般都是被群臣给逼的,但是这种贴心窝子的软话,却是所有人都第一次听到的,所以张桢的这番话,把那些那到赏银的大臣们感动的,那叫一个稀里哗啦,不过真心感动的能有几个人,那张祯两兄弟可就不知道了,毕竟,能在朝堂这个大染缸里呆住的官员,恐怕没有几个不是油锅里滚三滚的老油条了。

不论是真感动,还是假谢恩,在一阵稀里哗啦的感动和七嘴八舌的马屁之后,户部给事中杨图继续对张桢躬身说道:“万岁,臣身为户部官员,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天下百姓之生计,但是臣翻看卷宗发现,我国在太宗皇帝之后,便开始实行海禁政策,臣斗胆奏报万岁,天下百姓皆以田土为生,陆地百姓有田地可以耕种,那海上的百姓又该如何生活呢?”

“大胆杨图,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在妄议先皇,实属大不敬之罪,”吏部尚书高平趁着杨图停顿之际,戟指杨图,大声呵斥,然后一个华丽的转身对着宝座之上的张桢深深一躬,“万岁,我大明朝乃是天朝上国,物产丰盈,若是与那些蛮夷小国开海通商,岂不是缀了我天朝上国的威仪,且太宗皇帝陛下,雄才伟略,其做制定的国策定然是为了国家的万代之利,而杨图妄议先皇所定义的国策,此番言论实属为贼,万岁,当杀杨图以正朝纲。”

张桢没表态,杨图却不干了,立刻快步上前几步目视高平与之理论:“尚书大人,您为下官扣得这顶国贼的大帽子,下官实在是不敢认领,不过,曾经先贤有言,道路所致,不止一途,通则行,不通则变,而尚书大人固守成规,不知时代进步,抱着这两百多年前的国策不肯撒手,所以,尚书大人,这国贼的大帽子,您老人家还是自己留着吧,不过,既然尚书大人是上官,既然大人反对,那下官倒是有几个问题,要向教尚书大人请教!”

“哼。”

看到高平的态度,杨图也是完全能够预料的到,遂对高平拱了拱手说道:“尚书大人,您说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百姓富足,可是在前不久,我国似乎还是饿殍遍地,乱匪横行,这也多亏吾皇万岁英明,汉王殿下神武,已经使得现在百姓得以安居,乱匪基本消灭,可是这些这所有的一切,却基本都是在陆地之上,内陆百姓有田土可以耕种,那沿海一带的百姓又拿什么来耕种呢?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的百姓他们没有田土,那么大海,自然就是他们的土地,他们无法收获稻米,更加无法获得者循环农业给他们的带来的福利,难道大人您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如此的孤苦无依,生活困苦,甚至卖儿卖女,而得以苟延残喘吗?更甚至有些渔民实在是活不下去,直接拖家带口,扬帆出海做了海盗,这样您就觉得他们过得好了吗?而已下官看来,过分的不是他们,而是那些不知时代变迁,只知抱着那些老去的国策,而加以正义之名的老学究们。”

高平大袖一甩,双目圆瞪怒视杨图,“杨图,此乃大殿之上,你如此指桑骂槐,老夫一定要向皇上参你一本,而你刚才所言更是荒谬,他们在海边没有田土,那完全可以往内陆迁移,迁移进来之后,不是还有江河湖泊吗,难道朝廷还能缺了他们耕种的土地和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成,且祖训如此,难道你想让吾皇万岁成为那背弃祖宗忘恩负义的昏君不成。”

应和高平的人完全不在少数,在场所有的官员中有大概四分之一的人都赞同高平的言论,而应和杨图的却是寥寥无几。

这完全在张俭两兄弟的预料之内,而这次的呈报本来就是一场简单的试探,看看朝中都有谁是开海通商的反对派,也好让张俭在将来的反击战中,做到有的放矢,甚至也是为锦衣卫的重点侦缉方向打好基础。

而当听到如此之多的的反对之声后,张俭也是大致做到了心中有数,他悄然给杨图递了一个眼神,试探行动,也就此告了一个段落。

散了朝之后,朝中的数名大臣齐聚吏部衙门,而高平也是已经换下朝服,与来此的几位大臣商量起关于对付开海通商的策略。

“今天辛好老大人反应快,要不然还真让杨图那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得逞了。”吏部左侍郎曲风扬见高平从内室走出来,率先出声说道。

而兵部尚书马卫平同样符合说道:“不错,今日确实多亏老高,不过说来奇怪,杨图区区一介给事中,芝麻绿豆大小的官,他怎么突然提出这么个尖锐的问题来,就算是他想提高自己在朝堂上的政治影响力,那他也不至于抖这么大一包袱,再说,他今天所奏报的这个问题,准备的也是十分的不充分,完全没必要将自己变成众矢之的,受群臣弹劾呀。”

“老马这话很有道理,士储(高平的字),你觉得会不会是有人在这背后主使,用杨图来打前站呐?”大学士欧阳礼捋着自己花白的胡子,眯着眼睛说道。

“这个可不好说,我唯一能联想到的,就是汉王,毕竟张俭行事,总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让人摸不着头绪,但是这事如果是汉王主使的,那皇上也就一定知道,可是如果皇上要想推行这件事情的话,断然不会只找一个给事中来来呈报这事,怎么着也得是韩广盈那个老小子,而且今天赞同杨图言论的,也不过都是几个小官,六部九卿之中那些有分量的官员,更是一个都没站出来帮杨图的腔儿,所以我觉得,皇上和汉王对此事不一定之情。”

同类推荐
  • 长江传

    长江传

    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 琥珀之国

    琥珀之国

    一座传说中黄金玛瑙的城市,一个光怪陆离的大陆,一个浩荡的时代。
  • 大宋狂医

    大宋狂医

    能用双眼就看出身体里面的病症,找到病因,对症下药。王政带着医疗之眼回到大宋,立志成为神医,救死扶伤,以医道兴国。小医医人,大医医国。纯历史小白文~~~喜欢的书友请进。。。。。。。。
  • 汉时明月何时归

    汉时明月何时归

    她只身向汉,桓帝庶女,曾以麒麟女之名闻达天下,后封五原长公主却在河套种着田。她一身蓝衣,执杖刀,舞长戟,赤马座下将过十万汉家铁骑。北却胡人静羌笛,西扫西域收乌孙,东平幽燕占三韩,只是为能够安宁度日,维持身后一地太平。汉末三国,天下纷扰,中原诸侯打得热火朝天,而她北境几十载东征西讨却显得格外安静。她曾失望过,因大汉之明月渐渐残缺。也痴喜过,为庆幸看不见血染山河破碎。行路茫茫!踏在满布硝烟之汉土上,最后该如何抉择?这是一个盲女的大汉往事。轻松的历史架空文,单身向的,最后变身慎入。
  •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下册蒙哥上台后继承祖辈事业,发动西征和南侵,兵锋波及整个西亚、大半个欧洲及北非,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实现了最大的一次民族融合。不过,蒙哥在发动征伐的同时,汗位却受到了来自二弟忽必烈的巨大威胁;同时,他的亲征又遭到了弹丸之地合州钓鱼城长达七个月的阻击。蒙哥能否突破重围,再展雄风?蒙古大帝国的超级版图能否保持完整?
热门推荐
  • 事师法五十颂

    事师法五十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桥屋

    高桥屋

    盎然的初秋,田野上的稻草任一片嫩绿,万年温暖的稻野上有一座不高不矮的屋,牌匾上写着“高桥屋”,故事发生在这里……
  • 奚水巷

    奚水巷

    六月盛夏,烈日中天,蝉鸣声从繁茂的枝叶间倾泻而下。树底下有间茶肆,铺面不大,但环境清幽。正是晌午时分,茶肆里来了不少客人,三三两两坐了几桌,一边饮茶一边听着窗外的蝉鸣,倒是十分惬意。茶客中有两个年轻女子,靠窗而坐。其中一个不过十七八岁,天真烂漫,正是柳云湘。另一个比柳云湘稍年长几岁,约摸二十出头,容貌淡雅,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她叫檀师师。檀师师的父亲檀殊在朝廷任御史中丞,跟柳千叶常有往来,因此她和柳云湘自小便相识。两人桌上摆了一盘花生,还有三碗茶水,另一个座位上没有坐人,茶水却喝掉了一半。
  • 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朋友对科学的热爱,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这些小故事中既有讲述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努力学习并最终成才的,也有讲述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发明是如何诞生的。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读了此书以后,也能够像书中的主人公那样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科学……
  • 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同名电影11月4日上映。从《手机》的真话之难寻与说谎之必要,到《我叫刘跃进》人际间的偶然与必然,鬼才作家刘震云费时三年创作《一句顶一万句》为生而为人,“觅知音”之必要。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个出走,一个回归,他们寻寻觅觅,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试图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无助。从荒野的乡村到繁忙的大都会,由20世纪中叶到新世纪初,不论是高高在上的县长、镇长,还是老师、理发师、屠夫、染坊工、传教士等寻常百姓,当说话成了唯一的沟通管道,语言又无法直达核心,孤独便永远如影随形!寻常人的事件,串连成不平凡的故事。刘震云说这是目前为止,他最满意的作品。
  • 传奇叟的故事

    传奇叟的故事

    李承雨1959年生于韩国全南长兴。毕业于首尔神学大学。1981年《Erysichton的肖像》入选《韩国文学》新人奖。1993年长篇小说《人生的背面》获得第一届“大山文学奖”。2006年《传奇叟的故事》获得“现代文学奖”。出版小说集《具平木氏的蟑螂》《关于日食》《推测对于迷宫》《木兰公园》《人类不知道在自己的家有什么东西》《我真长寿》《寻人广告》等,长篇小说《Erysichton的肖像》《我的里面又是谁》《人生的背面》《植物的私生活》等。重复相同的事或相似的事,这就是日常。人人都如此。那个时段,每日必做之事就是把五本生活情报杂志和两份免费新闻翻个遍,一边又画圆圈又画下划线,一边打去电话,确认登在情报纸上的内容是否属实。
  • 我家有个白娘子

    我家有个白娘子

    白紫烟不是白素贞,何逸也不是许仙。白紫烟没有白素贞温婉,何逸也不像许仙懦弱。公元2008年,修炼1000年的白蛇化成人形,取名白紫烟。不上天庭反入人间,因为她也要跟她的偶像前辈白素贞一样,寻找人间真爱。何逸,三十三岁,美籍华人,身份国际刑警,有一个七岁的天才儿子。常年在外奔波,儿子何威在美国念寄宿制学校。何逸一直追查世界刑事犯罪,由于表现出色升为小组队长。自从和白紫烟结婚之后,忽然之间发现他所接触的案件越来越离奇,有的甚至超出犯罪的范围,他能力之外,如果不是白紫烟暗中帮他,他早已不知死过几回。
  • 逃婚笔记

    逃婚笔记

    易天峰是是一个不婚主义者,但是他有爱的女人,可是女人需要婚姻作为保障,因为这不是他心甘情愿的婚姻,希望能有人帮自己解脱,原来新娘的背景能帮他在金钱和权利的世界中提升自己的地位,但是心里还一些不甘心,于是他才会在咖啡屋买醉中找到那份久违的爱情,他能找到吗?
  • 寡夫从良记

    寡夫从良记

    大好女青年郝澄穿越了,成了个穷得叮当响的酸秀才。好在厨艺精湛,可以借此发家致富。马上就能出任CEO,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看上的高富帅,却是个身份尊贵、心狠手辣的寡夫。
  • 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

    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