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3600000024

第24章 全球经济的雏形1

每年的季风不单单带了太平洋上丰沛的雨水,同时带来的还有海盗,或者说是来自日本的浪人和流寇应该会更准确一些,东南沿海的灾情战报,如同雪花一般飘进了京城,飘进了皇宫,飘进了这庄严地金銮大殿。

张俭对待苏州一地官吏的血腥屠杀,彻底镇住了朝中所有想与汉王为敌的大臣们,毕竟,悬挂在苏州城外的上千颗头颅中,有不少人跟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当人们在性命攸关之时,一切与自己性命无关的事情,都是狗屁。

“苏州官吏的空缺,吏部,你们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有效的审核以及填补,毕竟苏州可是我大明重镇。”

张桢已经不再上朝,沉重的病体,已经让他连下地都变得十分的困难,灼痛的肺腑,更使得他每一次的呼吸都变成了一种煎熬,尽早的面临死亡,或者才是他心中最希望的一件事情了。

“回禀汉王殿下,老臣筛选官吏填补苏州空缺,乃是老臣的职责,但是殿下,老臣已是年近八十,实在是没有精力再担负起吏部的重责了,所以老臣恳请殿下恩准老臣告老还乡。”

天子不坐朝堂,自然就是汉王张俭当家,而此时的张俭与那帝位之间,只差一个名字而已。

而张俭对于苏州官场的惩办,更是直接将吏部尚书高平给吓破了胆,在他的固化印象里,皇帝,只不过是大臣们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玩偶而已,大臣们一但集体给皇帝试压,那么皇帝就会退缩,甚至是下诏罪己,毕竟这诺达的江山,还需要自己这些所谓的大臣们去为皇帝保扶,可是,张俭的所作所为,直接打破了以高平为首的大臣们的印象,甚至直接超出他们的理解范畴,脑仁不够用,脑洞容量小,说的或许就是他们吧。

“高老尚书想要告老还乡,这也并不是不行,毕竟为帝国奋斗了一辈子嘛,只不过,孤王在查抄苏州知府衙门的时候,查到了些许关于您事情,散朝之后,您老人家先去锦衣卫衙门做个笔录,完事之后,你老就可以告老还乡了。”

张俭说的很轻快,仿佛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而已,只是所有人都知道,锦衣卫的衙门,那可是留在人间的活地狱。

没有理会已经瘫在大殿之上的高平,张俭则继续一套组合拳打出,“洪武二十五年,日本北朝统一扶桑,结束了扶桑的南北分裂时代,而战败的南朝,他们诸多的武士以及士兵便沦落为了浪人,甚至成为了强盗,漂洋过海劫掠我大明沿海,成化年间,即日本应仁年间,天皇以及幕府的控制力急剧下降,各地大名纷纷裂土称王,日本自此进入了战国时代,诸多战败的大名,或者是地方的小势力,他们扬帆过海,来我大明谋生存,可是他们却选择一条烧杀抢掠的道路,倭寇之灾难,自此肆虐。”

张俭背着手,不断的在大殿上来回的走着,只是简单的诉说着,可是,所有的大臣们却都是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因为张俭所诉说的内容,其解决的方法便只有杀戮,不管杀得是明廷大臣还是扶桑海寇,毕竟苏州城头上血还没干透呢!

可张俭却并没有理会那些满身冷汗的大臣,背着手继续说道:“倭寇的肆虐,其归根结底,乃是我大明的闭关锁国的国策和没有强大海军的保护的原因所致,是想,若是我国不断的与他国进行贸易,并且,有强大的海上力量保证着我们商船的安全,走私?哪里还有他们生存的空间!海盗?那不过也是一群秋后的蚂蚱,还能蹦跶几天。”

对于这些整日混迹朝堂的老油条们来说,开海贸易的好处他们并不是不知道,更何况他们很多人自己的家里也同样做着各种各样的贸易,甚至不乏海上走私的直接参与者,但是对于海上皆由宦官掌管的这件事情来说,却便成了让这些大臣们拒绝开海贸易的直接根源。

但是,对于国家财政收入的扩大,这最高兴的一个人,自然是户部尚书韩广盈了,作为一个游荡在朝堂之上,并且掌管天下赋税的老油条,他自然是十分清楚张俭这些话的价值,就算不算张俭的这些话,就单算那一船船商品出口的价值,就让整天为一分银子都得掰成八瓣花的老韩兴奋的浑身打颤了,于是,我们老韩同志立马拉着工部尚书赵耀,走出班位应和张俭,虽然赵耀不懂经济,听不太懂张俭所说的这些东西,但是韩广盈懂啊,这老哥俩关系好的本就是一个鼻孔眼出气,所以这户部和工部的官员们,也是出了名的两班人穿一条裤子,所以,两个部门的狗腿子们一见了自己老大已经出班应和了,自己这些做小弟的也是赶忙出班应和不是,所以整个朝堂之上便一下子走出近三分之一的人力挺张俭。

“殿下,扩充水师固然应该,可是这军费方面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就算是军费随着开关贸易而解决,那军队的训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作为守旧派中坚力量的兵部尚书马卫平,双目圆瞪,趾高气昂的走出班位来对张俭说道,那一脸不可一世的样子,完全是一副我就不支持你工作,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架势。

马卫平是守旧派中的一个大BOSS,手下的小弟自然也是遍布朝堂,再加上大学士欧阳礼等那些在翰林院里遨游学术海洋的所谓的清流,汇集到一起,那也是一股足以动荡帝国根本的力量。

虽然,张俭的血腥屠杀,已经让他们的嚣张气焰削弱了很多,但是当有人见到自己一伙的人站出来反对帝国统治者的时候,那些蠢蠢欲动的灵魂,似乎又有了春风吹又生的架势。

提问:自诩高洁无私,忠君为民的大臣,他们最怕的是什么?

回答:他们最怕的是触犯谋逆,叛国,弑君,害民等沾染他们洁白羽毛罪状,即使犯了,也不能让别人知道,而别人一但犯了这些罪状,且被公之于众,那么他们这些所谓的清流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正义的卫士,将那些犯了事的战友们,毫不留情的一脚踹向无尽的深渊。

“军队训练的事情马大人无需担忧,而军费的事情,马大人也尽管放心,一切,孤王自有办法。”

“老臣斗胆,还请殿下言明,老臣毕竟身为兵部尚书,在兵言兵,而殿下不让老臣管,也好,正巧老臣近来多感身体不适,正想多休息休息呢,但是,倘若殿下说不出其中的缘由来,恐怕也是难以让朝中大臣和士子百姓们叹服吧。”马卫平打着跟张俭死磕到底的决心,双眼狠狠地等着张俭,丝毫不见退缩。

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呢,更何况是脾气本就不算太好的张俭,马卫平只见张俭对着自己邪魅的一笑,虽然知道张俭这是要整自己的,但是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张俭慢条斯理的走到马卫平面前,伏在他的耳边轻声的说道,“老马,汪为明刺杀孤王的这件事情,你知道吧。”

张俭声音虽轻,但是在这寂静的大殿里却还是清晰的传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去了。

“殿下,汪为明刺杀亲王,其所犯之罪,已经被诛灭九族,就连汪为明三人也在押解京城的途中遭到了歹人伏杀,已被乱刀砍死,所以这件事情老臣自然了然于胸,故而,还请殿下切莫转移话题,以为臣等解惑。”

张俭看着马卫平这张义愤填膺,且正气盎然的脸,仿佛整件事情与他无关似得,张俭突然有一种想笑的冲动。

“老马呀,这个苏州卫的指挥使似乎还是你的妻侄对吧。”

“老臣不敢隐瞒殿下,说来惭愧,王凯那畜生却是老臣妻侄,老臣对他家教不严,还请殿下治罪。”

同类推荐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

    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始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这些方针政策所产生的结果,客观清晰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这些事件所带来的新的社会变化。
  •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国文20多年来专心于通俗历史文化笔耕,从当下着眼,书写中国古代个人历史得失的代表作。本书在熟读大量史料——正史野史稗史、史札丛著笔记的基础上,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为鉴,为今天中国人的现实人生提供足以可操作的借鉴。它按历史顺序排列,以历代各类人的生存状态、心路历程、命运遭际、为人处事、才华成就、时代影响为依托,既写了他们的努力耕耘、人际关系、开拓创造、实至名归、名垂青史,也写了他们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从而组成中国人宏大的往事历程。它告诉读者中国人应该把个人的历程、往事视作珍贵的财富,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今天及以后的现实人生中,生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更明智一些。本书更顾及大众的阅读习惯,语言不失幽默、诙谐,看严肃的正史作品犹如看小说那样淋漓酣畅。本书在“历史大散文”里独树一帜,俨然一大家之作。它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富有人生智慧的畅销书。本书让读者在认识中国古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认清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评论家名高度评价:“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
  • 抽奖系统请放过我之三国

    抽奖系统请放过我之三国

    且看一个平凡的学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无缘修仙,只得随了坑货机器回了群雄并起,民不聊生的三国时代,而他又将怎样开始这个新的生活,又将在此活出怎样的精彩?还请各位看官拭目以待。
热门推荐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快穿:刺杀男主计划

    快穿:刺杀男主计划

    系统:你的任务就是诛杀男主,不断升级,完成数量后,就可以自动解除绑定获得新生!冯奚:啥?刺杀男主?一来就这么刺激?可是等一下,这些男主个个都是大佬级别,我一个小虾米?系统:你本身已死,横竖都是死,不妨垂死挣扎一下?冯奚:玩我呢???现在连死都不能痛快点?系统:不玩换人!冯奚:等一下!玩!死都死了,还怕啥?
  • 给我一个爱你的理由

    给我一个爱你的理由

    她是卑微的贫穷女孩,他是高贵的有钱富商金钱游戏,一场长达六年的囚禁爱无非是看谁成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黄土地 乡亲们

    黄土地 乡亲们

    1970年5月到1975年10月,我在晋东南度过了5年半的插队生活。那5年半,让我认识了中国社会,了解了生活底层,奠定了我以后人生的基础,留下了一生最难忘的记忆。我始终认为,没有那一段生活经历与磨砺,就不会有后来的我和我的人生。这里记述的是我所生活的农村现实,可以说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样本,或许有助于现在的人们了解那个年代。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隐去了某些地名、人名,同时尽可能少写与农村现实关系不大的知青生活,但这里记述的人和事都是真实的,并且许多依据是我当年留下的日记或书信。
  • 宠妻无限之家有憨妻

    宠妻无限之家有憨妻

    他是当红的天王巨星,她是乡下来的憨丫头。现代版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奈地接受这段令人揪心的婚姻。婚前,她竟然向他提出婚前约定,一年后她净身出户,婚嫁各不相干。婚后,她就像病毒一样扩散,让每个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她感染上。说她傻吧,她不傻,可她竟然为了他跟别的女人约会,站在雨中等了他一下午,被淋成落汤鸡也毫无怨言。每一次他怒吼之后,她总是一副好脾气的样子,站在他的身旁无怨无悔的支持着他。在不知不觉当中,他竟然莫名地爱上了这个他曾经鄙视的女人。*揪心版雨一直下着,淋着,湿透了她的衣服,凉凉地裹着她那瘦弱的身子,她重重地打了一声喷嚏过后,缓缓地抬起头看了一眼他,傻傻地笑着:“你回来了?”“你是笨蛋吗?”他心一揪,“这么大的雨不会回家吗?”“我…”她委屈地看着他,眼眶中的泪水跟雨水掺和在一起,分不清前方的视线,“如果我提前回家的话,爸爸会怪你没陪我去买衣服的,到时候…”二话没说,他有些自责地上前,紧紧地拥住她,“傻呀,我大不了被骂一顿,反正也习惯了。”“可是我不舍得。”她轻轻地默念着,将头埋在他的怀里…*吃醋版“你去哪儿了?”他一脸怒意地坐在书桌旁,狠狠地瞪着她。她不以为意,“去大哥那帮他了。”“大哥是什么人需要你帮,你顾好你自己就行了,别给人家添乱我就烧高香拜大佛了,还有呀,下次这么晚回来要提前备案,电话一定要保持有电状态,还有一看到我的号码要无条件接听,不许你…”他的一大堆话还没说完,她那一双大眼紧紧地盯着他那张俊脸,许久过后,上前摸着他的额头。“病了吗?”“你是猪呀,看不出来我是在关心你吗?”他压低了声音嘶吼着。“我还以为你在吃醋呢!”她忍住内心的一阵狂喜,故装冷淡,谁让他以前那么对她来着。“吃醋?”他不屑地冷笑几声,沉下脸来,“别臭美了,你是谁呀,我会…对,陈年老醋。”…简介无能,入坑才是硬道理。
  • 我有一把神秘之剑

    我有一把神秘之剑

    夜幕下的倒影,黑暗中的刀光,舞台上的身影,血泊里的尸体。刀锋起舞,影子杀人。刀下生,刀下死。要么拥抱暗影,要么死于黑暗。......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拥有LOL神秘之剑(系统)的主角穿越到异界的刺客(狂战士)故事。
  • 农家小家

    农家小家

    21世纪的老太太寿终正寝,睁开眼时以为是地府,却没想到看到的是两个小萝卜头。
  • 连城璧外编

    连城璧外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消失于人世间

    我消失于人世间

    活着,是很困难的选择,即便如此,仍旧有很多人选择活着。如果可以,我愿意消失在人世间。而这每个故事,都守护被一首歌所守护。如果你曾听闻哪一首,再听闻,已然是曲终人。
  • 王小波全集(第六卷)

    王小波全集(第六卷)

    王小波,一代人的精神标识,他的作品蕴含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现。他创造的文学美,他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像透过时间阻隔的强光,给无数有思想、爱智慧的青年入带来光明。《王小波全集:似水柔情(第六卷短篇小说)》收录早期作品,唐人故事,似水柔情。故事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