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5000000102

第102章 精耕细作的好处

场面很尴尬,孙享福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跟李世民答话,稍微冷静了片刻,孙享福想到了人群中的秦琼,如果自己拿这些地出来种别的东西会影响李世民的布局的话,秦琼不可能不提醒自己,还任由自己把他家全部的地都种上。

所以,李世民这货又在他面前演戏。

想清楚了这一点,孙享福便安心不少,找了个过的去的理由道,“启禀陛下,微臣记得,大臣封地或职田的产出,是算在大臣的俸禄里面的,并不需要交税,所以,不管微臣这十万亩地种出来的是什么,貌似也短少不到朝廷头上啊!”

李世民闻言一愣,却是继续不悦道,“每年的粮产和消耗都是有定数的,你少种了十万亩,大唐的粮食就少了二三十万石,市面上少了这么多粮食,朝廷到时候势必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才能买的到可供用度的粮食,这你怎么解释?”

“呃,陛下忘了渔业司加大后宫的鱼货供给之后,后宫的其它粮食蔬果的用度便减少了么?微臣种的西瓜,胡瓜,香瓜,亩产或可达数千斤,十万亩的产出,何止百万石,到时候这么多的瓜果流向市面,百姓们去吃瓜,吃的粮自然就少了,而且,瓜藤在收割之后还能作为牲畜饲料,可比那些桔梗要好的多。”孙享福解释道。

“如此,后宫中的蔬果用度,以后便由你提供,朕倒是要看看,能省下多少粮食。”李世民一副不信邪的语气道。

孙享福却是知道,这货绕这么大个弯子,就是想免费吃自己的瓜,当真无耻。

“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孙享福哀叹道。

“这诗是好诗,被你嘴里念出来,却是失了韵味。对了,你这是在向朕抱怨吗?”李世民先是在诗句的意境里面陶醉了一阵,又想起了孙享福念这诗时的样子,顿时瞪眼看向孙享福道。

“呃,没有的事,没有的事,陛下,扶正了,别跑偏······”

孙享福指着犁把手喊了句,总算分散掉了李世民的注意力。

四个头的曲辕犁简直是耕地神器,几亩地,被李世民几个来回就犁完了,这时,满靴子泥的李承乾和李恪等皇子便拿着个粮袋子在田地里撒起来,李世民自然要亲自去教导,给大臣们做表率的。

“你们可觉得这农耕之事辛苦?”李世民一边撒着粮种一边向几位皇子问道。

“嗯,泥巴沾在靴子上,走都走不动,还有,这粮种袋子好重,儿臣提着吃力,要是这么大一块地全部由儿臣一个人种完的话,儿臣只怕要累死。”李承乾老实的道。

旁边,几个比他年纪还小的皇子也是一脸赞同之色的看向李世民。

“呵呵,这才几亩地而已,你等可知,我大唐百姓每户人家光永业田就有八十亩,似这般辛苦的劳作,他们通常一做就要持续好多天,日后你等当政,应该体恤百姓辛苦,珍惜一饮一食的来之不易。”

说到这里,李世民想起了刚才孙享福念的诗,目光看向了犁完田,在一旁无所事事的孙享福。

“你小子,怎敢在一旁偷闲?”李世民朝孙享福恼道。

“呃,微臣就是觉得,地不应该这么种,所以,想等陛下忙活完之后,微臣会将这块地再种一遍。”孙享福郁闷道。

刚耕完的地,泥巴还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呢!就开始往里面撒种子,也难怪这个时代的田地产出那么低,孙享福觉得,本应该收三石粮食的田地,只收两石,就是一种浪费,尤其是李世民刚才耕的这一块,还是百里挑一的良田。

“哼,你是说朕不懂耕种?朕操持农耕可有十几年之久了,岂会不知这耕地播种之法。”李世民面色继续不悦道。

“那个,陛下,您的耕种之法是之前一直流传下来的,自然是不会错的,只是,这么耕种的话,产量最高也不过是跟以往相当而已,微臣觉得,如果将这些刚耕起来的大泥块用耙钉耙碎,再施上粪水之后再下种,产量或许能更高。”

且不说让碎土大面积接触空气会使得农作物的养分更加充足,植根更深,光是后面会被大泥块深埋无法出芽的种子,就起码会多出一两成,再有提前施肥,帮助幼苗快速提苗的效应,这样,一亩良田种出三石多麦子,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哼,这些《齐民要术》上有写,朕岂会不知,若是每一亩地都似你这般复杂的耕种,民力也要成倍的消耗在田地里,整个天下那么多田地,农夫何时才能耕种的完?”李世民虽然不知道耙几遍田,再提前施肥的具体好处,却知道能提高些产量,不过,在他看来,些许产量,与整个耕种事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于是哼道。

“那陛下为何非要大家把所有的田地都耕种上呢?微臣来给陛下您算一笔帐,一万亩良田,亩产两石,是两万石,七千亩良田,亩产三石,却能收获两万一千石,这其中还能省下三千亩良田的种子,大约也就是一千石,也就是说,陛下实际只需要精耕六千亩地左右,就能与粗耕一万亩地的产出相当。另外省下的三四千亩地,大可以种树,挖鱼塘,或者让土地轮流修养,使其囤积肥力······”

“哼,纸上谈兵不足为据,你若是能将这几亩地的产量提高到三石以上,朕便考虑你所说的精耕之法。”

孙享福闻言拱手道,“那便请陛下暂且停止播种,并且,让人将这一块田做好标记,等秋收之时,看了产量,再考虑要不要在全国推行精耕之法。”

说罢,孙享福让人将耙钉套好,赶着牛在田地里走了几遍,没一个时辰,田垄里被耕起来的大土块便全部碎成了鸡蛋大小的泥疙瘩,这时,孙享福叫人将事先准备好的粪桶挑了上来,先洒了粪水,再将粮种稀疏的洒在了地里。

“你撒这么少的粮种,如何能收获到粮食?”看着孙享福只用了准备好的一小半粮种,在一旁歇息观看的李世民问道。

“有时候,不是种的越密越好的,田地里本就肥力不足,种的太多,只会让作物之间相互竞争,长势反而不好,稀一些种,不仅能让作物的肥力更足,日照也能更足,风吹的时候摆动会更大,授粉亦足,有这三足在,增产是必然的。”

看孙享福说的头头是道,李世民不明觉厉,当下便让侍卫给这块田做的标注,秋收的时候,他要亲自来这块田里看产量。

孙享福却是不以为意,今天的麦种全部是他提前挑选好的个大饱满的,再加上肥力以及科学的种植方法,只要今年不是大旱,这块田的产出虽然还是不能和后世一块普通田地的产出比,但出个四五百斤麦子还是小意思的,那可就是四石左右,比大唐现在两石多的产量能够高出一大截。

返程的路上,孙享福毫无例外的被李承乾喊到了自己车上,一路上跟他聊了聊音乐方面的东西,并教会了他一首新歌,这孩子才肯罢休,回到长安城后,孙享福没有马上回家,先跟几大股东在望江楼的办公室开了个小会。

洛阳,扬州,益州的农庄已经买好,好几万亩地,就算动用了不少关系,也花费了十几万贯才拿下,现在需要派人过去抓建设和管理,孙享福只得从幸福村的原居民中挑选一些人出来,另外,还有各家的佃户,也要按股份比例抽人,毕竟这些农庄是几家的联合产业。

再有就是几个世家子的动向,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很老实,但是秦琼查到了他们同样在洛阳,扬州,一周等地大量购置田产,并且同时在三座大城内兴建起了大酒楼,看来,他们是想避开长安,提前在大唐的另外三大城复制望江楼模式,将山寨进行到底。

孙享福闻言却是一笑,望江楼可不是那么好复制的,因为,它是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而在这个时代比创新,谁能玩的过后世来的孙享福,既然这些世家子还想玩,那么孙享福不介意让他们在长安之外也栽一个大跟头。

“翼公,我听陛下今日口气,似乎有什么不顺之事憋在心里?”讲完了产业规划方面的事情,孙享福问了句题外话道。

“嗯,庐江王造反,似与太上皇有关。”秦琼点了点头道。

“藩王造反?”

孙享福不知道太宗朝有多少人造反,但知道,没有人造反成功,像李世民这种善于计谋的人,不被他惦记就算是幸运了,还想谋算他?这位所谓的庐江王,应该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不过,他刚刚起事,就被幽州大都督王君廓给平定了。”秦琼又道。

“嗯,意料之中。”孙享福放松下来笑道。

“可现在陛下又收到密卫消息,这王君廓可能要造反。”秦琼又道。

“呃,难怪陛下适才说什么朝廷若是要动兵,没有粮草之类的话。”孙享福郁闷道,这个时代的人也是太无聊了,没事就爱玩造反的戏码,很容易死人的好不好。

同类推荐
  •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本书对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详细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历史背景、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若干特点、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虽然主张各异,表现形式不同,却有共同的政治诉求,即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对此我们应该警惕。
  •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本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本书作者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您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 历史的乡愁:中国文化演讲录

    历史的乡愁:中国文化演讲录

    该作品是熊召政先生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演讲的讲稿结集,涉及历史、文学、人生、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演讲,是作者多年来读书与思考的成果,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渗透着忧患的意识,比如作者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的盛行、传统文化的断裂、敬畏感的丧失等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传达出一位历史学家与作家的担当意识:让历史复活,使今天的人们能够从遥远的过去审视当下,洞察未来。
  • 回到宋朝中状元

    回到宋朝中状元

    千年难得一见的流星雨,把他送到了南宋末年,蒙古即将灭宋,华夏民族将要第一次亡国,他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宋理宗最喜爱的瑞国公主看中,并因此考取了状元。。。
  • 三国之化龙

    三国之化龙

    【身穿】【不文青】【无毒无郁闷】待天下英雄俯首,待世间红颜折腰,待万里江山如画,我便化身九天真龙,护我华夏万古长青!建个书友群吧,622086700作者更新慢了大家可以有个地方怼一怼~~
热门推荐
  • 一乘决疑论

    一乘决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灵魂一起守夜

    和灵魂一起守夜

    《和灵魂一起守夜》为短篇小说集。作者于建新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写了行医二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泪笑掺杂,悲喜交织——有冒险违规用偏方从死亡线上拉回病人却受到院方处分的人情味医生,有公费医疗考虑到单位效益不好硬挺半年不入院而加重病情的倔老头,有偷换医疗器材从中牟利而致严重后果的黑心医生,也有不被利益诱惑坚持揭发中药供应商假药的“储疯子”,有太平间工作人员不为人知的辛酸过往,有违规帮病人完成遗愿的良心大夫……写尽人生百态,世事无常。
  • 奥特曼之禁忌领域

    奥特曼之禁忌领域

    (这是本即使没看过奥特曼,也能无障碍轻松阅读的同人。)主角升级路线:戴拿(前中期)→赛罗(中后期)→赛迦(后期)这不是勇者的传说,不是英雄的故事,这是人类的物语。当怪兽降临,当世界充满绝望。人类:没有光我们自己创造,没有光之巨人我们亲自诞生!染指禁忌,以人之躯获取奥特曼的力量!人类与怪兽,不死不休的争锋之下,究竟隐藏多少暗手,究竟内有多少真意?PS1:前四章是序章,埋伏笔用,看不懂很正常,可以直接跳到第一章看。PS2:原创世界观,多魔改,无原创奥与原创怪兽PS3:燃向,打斗细节向,伏笔串流向
  • 快穿攻略之黑化BOSS请淡定

    快穿攻略之黑化BOSS请淡定

    【甜宠1v1。虐渣攻略,两不误,欢迎入坑!】猫筱筱意外契约系统,穿越大千世界攻略黑化boss。自从绑定系统之后,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不但输了人,还丢了心......? 新书发布! #大佬的戏精夫人成了顶流# 敲甜巨宠,记得支持我喔~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锦衣昼行

    锦衣昼行

    他想死,因为惨烈的悲痛和无尽的绝望。他想活,因为强烈的不甘和决绝的恨意。他听不到外面的任何声音,似乎天地之间只剩这二人,一死一活。千仞绝崖,尸骨无存。
  • 情歌

    情歌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巨星宝贝影后妻

    巨星宝贝影后妻

    亲生父亲为了利益把她送给了霸道总裁?可谁知,榜上金主之后反被抛弃不算,还差点丢了性命!四年后,她带着儿子强势回归。超模辣妈,巨星萌宝,火遍娱乐圈无敌手……可总裁突然找上门虎视眈眈要追妻?萌宝pk酷爹,“走开,妈咪是我的!”
  • 失忆女王

    失忆女王

    叶蓁蓁又失忆了,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摆在她面前的是——1.惨遭杀害的外公。2.一大笔遗产。3.深情中二的未婚夫。4.殷勤过头的舅舅舅妈。5.老实巴交的下人。6.高冷的主治医生。7.看上去很难缠的警官。一秒化身名侦探的叶蓁蓁,瞪谁谁可疑。凶手会是他吗?她吗?它……吗?真相只有一个,但犯人远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