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5000000085

第85章 组建护卫力量

孙享福到皇宫的时候差不多是晚饭时间,便拿着穿宫牌子,直接去了御膳房,让罗阗帮忙给李世民夫妇递了个话,便在御膳房吃喝起来。

令他意外的是李世民夫妇并没有召见自己,而是让他趁着宫门尚未落锁,赶紧回家去,他想要奏报的内容,李世民已经知道了,自会处理。于是,顺了御膳房几斤岭南送过来的蔗糖的孙享福出宫回府了。

次日一早孙享福便带着席君买等一干侍卫出了门,十多天过去,一号大水库的建设已经完毕,马周来信让他去验收,孙享福就顺便去规划一下水库周边明年的农耕事宜,于是还带了孙二力一起。

对于自己旗下人才的性格,孙享福一直有所观察,石宝是那种天生能够安下心来做事的人,所以,即便是他年龄比孙大力两兄弟小了不少,孙享福也最先将他推出来独当一面,孙大力吃苦耐劳,对自己忠心且言听计从,想的少,是留守根基之地的最佳人选。

孙二力,则是擅长伺候庄稼,在幸福村的时候,孙大力经常指使他帮忙照顾孙享福种植的那些作物,照顾的还不错,所以,孙享福想将自己农耕方面的本事传些给孙二力,这些日子让他读书的同时,在后花园里找了块地方,盖了个暖棚,让他学习种植反季节蔬菜,不过现在那些菜已经出苗,不用怎么打理,孙二力却是闲了下来。

“二力呀!知道用针刺穿种子表皮的好处了没有?”

“知道了,被刺穿过的种子出苗比没有刺穿的种子快了好几天。”

“可不仅仅是如此,最快的让种子的胚胎与土壤中的养分接触,能够让幼苗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只要初期肥力跟的上,那么幼苗的整个生长周期都会缩短,成苗也会比普通方法种植出来的要更茁壮,果实也会更多,如果提前在暖棚育种,即便是在关中,我们也有可能实现一年种两季······”

一路讲解着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用了半天时间,一行人便来到了老龙山大水库。

“呵,这水库可比咱幸福村的大了十几倍。”孙二力和孙享福等人一同登上水库大坝之后,看了一眼下方光秃秃的山谷道。

“是啊!只是水坝一次过建的太高了,蓄水却是难题,马周先生啊!以后要注意,水坝最先建个两三米高就行了,往后开始蓄水了再逐渐加高也可以,陛下拨了五千突厥俘虏到渔业司,以后没事的时候,就由他们慢慢干这些活计。”孙享福目测了一下水坝十多米的高度,有些郁闷道。

架设十多米长的水车往水库提水的效率恐怕不高,中途就会漏掉一大半,而且这水库面积又超大,往后只怕用几十架水车浠一个月的水都难以将水库注满了。

马周闻言羞愧的抱了一拳道,“是在下思虑的不周了,这大坝的地基修完,就应该一边注水,一边加高的。”

孙享福朝他摆了摆手道,“不怪你,事先你也不知道有几千突厥俘虏会被我要过来,另外,现在冬干,也没办法浠到多少水,还是等春雨时节再考虑注水的事情吧!”

“呵呵,在下受大人所托,办事的时候也应该多动脑思考的,后面,在下会让人将水坝的根基筑宽一些,方便以后加高即可。”马周闻言一笑道。

看到马周的笑容,孙享福眉头一挑道,“我怎么感觉你筑这么高的水坝是别有用心的呢!”

“呵呵,村长有所不知,马周先生这些日子调动突厥人给附近几十里的村庄开了九条大沟渠,还挖了数百口深井,挖出来的泥土太多,是以,才将这水坝建的如此之高。”石宝在一旁笑道。

“原来马先生是借着这些突厥劳力,为当地的百姓做好事啊,也罢,回头,我会想一个从低处往高出提水的法子出来的。”孙享福笑着指了指马周,他可是将这七万多突厥劳工的劳动力利用到了极致。

一行人往水坝下面走去,很快,大队伍就起行,移师往下一个水库工地,相信,有了建设第一个水库的经验,后面的水库弄起来速度会快很多,而且,经过马周的这一通规整,老龙山这方圆数十里,除非碰到百年一遇的大旱灾,一般不会绝收。

了解地质结构演变的孙享福知道,关中的繁华最多还能坚持个两百多年,因为人口太过密集,砍伐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破坏了这里的生态,导致这里从天下粮仓变成了天下负担,最终负担不起,从而消亡,后面再没有那个朝代考虑以此为国家中心。

但是,如果现在孙享福就帮关中,甚至上游留下丰盛的水源,林木,和植被呢?或许将来的一切将会大变也未可知。

巡视了一遍水库,孙享福便让孙二力以皇庄管事的身份留了下来,他会在此发展一些村庄成为老龙山水库渔场的下线,也就是为渔场提供鱼草,金花菜的农户,再之后,他会成为指导这一带百姓农耕的技术员。

当然,看完水库,孙享福也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去巡视了牧业司的牧场,林业司的林场,至尊皮货和皇庭家私已经在筹备中了,孙享福在这边确实有许多工作需要指导,直忙活了三天,才带着从牧业司拐过来的十几头奶牛去了幸福村。

“怎么样?大力,这段时间跟媳妇的互动很多吧!有没有把握明年生个儿子?”

在村口一见面,孙享福就调侃起了新婚蜜月期的孙大力,冬天吃的饱,爱长膘,所以这家伙越发的胖了,整个人看上去居然有了点魁梧的感觉。

“应该没问题吧!”孙大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道。村里各方面都已经理顺了,他这个管事的也没多少活计,所以,这些日子他没少往媳妇的地里下种子。

一伙人到了村公舍,马上就有不少村民围了上来,先是问了自己的儿女在孙府可还听话,又给孙享福讲了讲村子里的事情,总体一切平稳,放鸡的放鸡,喂猪的喂猪,养鱼的养鱼,开春之后要播种的种子,也按孙享福的要求选好,没什么巧,就是挑选个大饱满的而已。

明年幸福村其实并不种多少粮食地,因为孙享福自家屯了几百斤棉花种子,还有从农业司库房里淘来了许多胡瓜,寒瓜,葡萄等西域特产的种子,明年,孙享福都会种在幸福村的田地里,这方面大概是要孙享福亲自来教导的。

再有就是捕捞队要扩大了,外村雇工也要加入,明年二月以前各地的水库就将建好,到时候会需要大量的鱼苗,幸福村养殖的是三种繁殖比较快的鱼,但明年顶多能够给几个大水库提供鱼苗,所以,主要还是得靠捕捞。

之前有御史弹劾渔业司捕捞过甚,伤鱼,孙享福却不这么认为,以这个时期的捕捞技术,远远做不到伤鱼的程度,恰恰相反的是,合理的捕捞,能使渔业更加发达,将一条大鱼捕捞出来,可以让数十条小鱼的食物更丰富,成长的更快。

而且,别说这个时期的生态比后世好了多少倍,就是在后世那么污染严重,电鱼机横行的环境下,华夏这块大地出产的淡水鱼也能够供给十几亿人民食用。

现在大唐才多少人?一两千万而已,百分之几百的产出对应百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就算孙享福不搞人工养殖,只要捕捞技术够,这个时代的人一日三餐都吃鱼,也未必能够伤鱼。

比较让人放心的是鸡场,自从开始在田地里放鸡,母鸡的产蛋率便开始有微弱的提升,目前鸡场已经有数万枚高产母鸡下的蛋,只等天气稍暖之后,就会开始孵化,就算成活率只有一半多,鸡场的规模也会翻一倍以上,而往后的几年里,这里只怕会成为专业的鸡苗培育基地,各处水库要开设养鸡场,都会来这里进鸡苗,可以预见,幸福村的账本上的数字,将会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带着从没来过幸福村的席君买在村子周边逛了逛,入夜时分他们便回到了孙享福在幸福村的房子入住。

“怎么样?布置能够防卫全村范围的力量,需要多少人?”

幸福村就是孙享福的根基,之后,他会有很多机密的东西要从这里弄出来,所以,他要尽量的守护好这里,至少报保证,除非是朝廷正规大军,一般的山贼流寇,或者世家子聘请的武师家奴,不能对这里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席君买闻言好生的想了想才答道,“如果是像大内侍卫那种实力的军汉,百余人足以,要是招募普通壮丁训练的话,至少三百人。”

闻言孙享福点了点头,大内侍卫的训练他看过,强度算比较高了,放到街面上,一人对付三五个泼皮壮汉没有问题,成队之后,百人对上千人的军阵也未必会输,就像秦府的家将,三百人,轻易就碾压了两千多叛乱的突厥乱兵,当然,这里面有马匹之利,还有猛将带队的原因,但孙享福目前是肯定招募不到这么多强手的,所以,只能自己训练。

“就三百吧!你来负责招募,要秘密些,免得被人安插了钉子,另外,待遇从优,开始训练之后,伙食给足,装备造的精良些,尽快的让他们变强,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孙府的总账上,不算物资,光现钱就有小两万贯,其中有一万贯是虞秀儿的陪嫁,另外一万贯,可是孙享福来到大唐这半年里,实打实的凭本事挣的,而且后续来源会越来越广,养几百个专职护卫自然是不在话下。

“你要给的起钱,挑三百个好汉不难,这次跟着尉迟将军打了一个多月仗,在军中认识了不少府兵,他们大多有底子,能够骑战,比普通民夫强多了,不过战争结束之后他们就返乡了,只要你能帮忙解决他们军户身份的问题,那么,拉他们来你这村子,问题应该不大。”席君买眼珠子一转便道。

“行,回头我找尉迟将军想想办法。”孙享福闻言觉得很靠谱,便点头道。

同类推荐
  • 战国策全鉴

    战国策全鉴

    是一部汇编而成的国别体史学名著,由西汉末年的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全书共分为十二策,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所提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展示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本书精选了《战国策》中的名篇,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加以注释,并用现代白话文翻译,以利于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经典著作。
  • 大宋海贼

    大宋海贼

    海盗?那可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何况是在大宋时代!当然,前提是别被官府抓住!想纵横天下,想啸聚大海吗?想不要官府的束缚?不成问题,当海盗好了!加入这个一片光明的职业吧!这是一本波澜壮阔的大宋海盗奋斗史,一个小船员到了大宋落为海盗,他能带给这个时代什么改变呢?东进袭扰扶桑,北上直击高丽,南下占据台湾,横扫整个海上,当金兵铁蹄踏入中原之后,他又该如何选择?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写下这首诗词的那位忠烈又该有何命运?所有全在此书之中!海贼群:68155719疙瘩群:85300589
  •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本书以追求历史的原本和真实为职志,以历史发展的重要进程为线索,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人物、重要事件和焦点问题为主题,即从沙皇俄国覆灭、十月革命爆发、苏俄政权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和集体化时期、苏联卫国战争、战后开启冷战、美苏全球争霸到最后的苏联解体,从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到最后的戈尔巴乔夫,条理清晰地叙述了1917年至1991年这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即苏联的历史。
  • 唐中有术

    唐中有术

    于岸一脸懵逼,穿越到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唐朝。后靠茅草屋,前面一条河,难道他要白手起家?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星辰航海之武神赵子龙

    星辰航海之武神赵子龙

    车祸,重生常山赵子龙,龙皇之力再现,异魔入侵,赵云貂蝉夫妻携手重人,无尽星辰之中寻找传说中各大空间宇宙星系行星的异能者。
  • 藏地密码4

    藏地密码4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全面揭开西藏密宗修炼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2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黑煌大帝传

    黑煌大帝传

    我,生不为人。我,化不得神。我,修不成仙。贪欲之念佛不容我,可惜那一颗向道之心却无半分天赋,终无法踏足修真,这一身凶戾却也称不上魔。我是谁?我只是一条狗!一条名副其实的恶犬!汪汪汪!
  • 初晨,是我故意忘记你

    初晨,是我故意忘记你

    少年李洛书出生没多久,父母就双双离世。他被奶奶赶出,只能借住在舅舅家,沉默地当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本以为人生会一直灰暗,却在最孤寂的日子里,遇到了最灿烂的黎家姐弟。从此心里装进一个人,再也拿不开,抛不掉,扔不走……当她失去最爱的弟弟时,他愿意放弃姓名,永远当她的弟弟。当她深爱着别人的时候,他决定默默相守。当她被挚爱惨痛背叛时,他拿出自己所有的温暖与爱……当她被围困在死亡边缘时,他情愿替她躺在血泊之中。可是,他早已失去了爱她的资格……
  • 江表志

    江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叔且息怒

    皇叔且息怒

    先帝临终前将未满月的独女托付给异性王爷沈君蔺,自此夏氏王朝的百姓日日惶恐不安,生怕沈氏谋朝篡位。
  • 偷窥无罪(上)

    偷窥无罪(上)

    一个退伍的战士为了替自己姐姐报仇,不惜以整容的代价混进了国强乳业,他凭借职业之利在公司各个部门中暗自调查,随即牵引出一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切拷问道德现实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尽在偷窥无罪!
  • 冷酷冰山总裁:老婆别太拽

    冷酷冰山总裁:老婆别太拽

    五年后,她神秘归来,成了商界精英,艺术界大师,成为星城最耀眼夺目的钻石,精英男士趋之若鹜,然她只是言笑晏晏,毫不在意。五年之后,再次重逢,他恨她恨得透彻心扉,恨不得吃她肉,喝她血,让她此生永远沉沦在不幸当中。当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究竟是福还是祸?
  • 电竞王者:外挂夫君已上线

    电竞王者:外挂夫君已上线

    震惊!王者荣耀竟然给顾小谁派发了一个男朋友!从此顾小谁的大学生活不但开启了升级打怪的逃命副本,还要辅修男朋友的三观教育课程!“女人,给你五百万,做我的情妇!”他说。肯定是被他手机里的总裁小说祸害的,删掉删掉!“爱妃,朕坐拥天下,恐不能独爱你一人,但是朕心中是有你的。”他说。电视什么的也得关掉!“亲爱的,我去偷电瓶车养你。”他说。尼玛,这是连新闻都不能看了吗?这日子没法过了!(╯‵□′)╯︵┻━┻
  • 铁网铜钩

    铁网铜钩

    《铁网铜钩》描写20世纪40年代鄱阳湖渔民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以两大渔村持续数百年的械斗为基本线索,描摹了宗法制度下,社会底层的人们以祖姓、祖业、祖地为经,以仁义、情感、暴力为纬的生活图景,叙述了他们在生计、官府、敌寇、礼法制度等重压下的苦难与抗争。塑造了一群打上时代和地域烙印、具有鲜明个性的渔民形象,连同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和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情,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特征和人物命运。作者还在书中不停地暗喻和追问:谁能冲破传统观念的铁网,挣脱现实利益的铜钩?在今天,我们依然不难见到那个年代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子,社会需要在深刻的变革中弃旧而图新。因而,这部作品有着它特有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