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来,两个人坐在客厅里都没动,杨恕半躺在长沙发上看电视,秀蔓则窝在一个单人沙发里看一本厚厚的书。
中午,他俩已经把早上剩的饭菜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家里没什么吃的,可又没人主动去做。
杨恕终于忍不住了,在秀蔓身边晃了好几个来回,希望她能听到自己肚子在“咕咕”叫,可秀蔓无动于衷。
“喂,江老师,江大小姐,咱们晚上吃什么呀?”杨恕憋了半天,还是忍不住先开了口。
“你想吃什么就去做什么呗。”秀蔓淡淡地说,头都没抬。
“做饭不应该是女人的事吗?”杨恕说。
“现在男女平等了。”秀蔓抬起头,看着他说。
“那……我是客人,你是主人,主人总不能让客人饿肚子,更不能让客人做饭给主人吃吧?”杨恕可怜巴巴地看着秀蔓说,眼底却有一丝促狭的味道,磁性的声音似乎在屋子里弥漫出一缕缕看不见的电波。
秀蔓的脸不觉一红,赶紧低下头,闷闷地说了句:“等着吧,饿不着你。”
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微妙起来,杨恕没再说话,在秀蔓身边坐下,秀蔓有些不知所措,眼睛盯着书,看了半天,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好在这时外面传来喊声:“江老师在吗?”秀蔓赶紧迎出去,原来是食杂店的老板张老三来了,还送过来一个超大的黑色塑料袋,“江老师,你要的东西都在这儿了,你点一下吧。”
“不用了,放着吧。”送走了张老三,江秀蔓看了看杨恕,指着那个包包问:“今晚,你想吃什么……面?”
“哦?”杨恕有些不解。
于是,秀蔓把包里的东西倒出来,居然是几十包方便面,“每种口味5包,每顿饭你两包,汤圆儿两包,我一包。今天,你想吃哪种口味的方便面?”
杨恕跳起来,“该不会是张嫂不在家的这些天,我们都要以方便面果腹吧?”
秀蔓肯定地点了点头,“今天,就吃红烧牛肉面吧。”说着,她拎着方便面进了厨房,还不忘回头调侃杨恕,“我是女人,还是主人,所以我做饭,不会让你饿到的。”
吃面的时候,杨恕皱着眉,一脸委屈地跟秀蔓商量:“我要吃饭和菜,我是病人,我还没全好呢。”
都多少天了,还病人呢,这算不算撒娇呢,秀蔓心想。她安静地吃面,不理他。
“有这样的待客之道吗?我每天上三四节体育课,很消耗体力的,顿顿吃方便面,我吃不消的。”杨恕可怜巴巴地说,试图让秀蔓动一动恻隐之心。
“那你就多吃几袋。”她不为所动。
“一顿吃100袋也是方便面呀,多没营养呀。你就辛苦点儿,做饭给我吃呗。”他半撒赖。
“可我不会做呀。”秀蔓说的是实话。
小时候爸爸做的多些,稍大些时她也学过做饭,结果把厨房烧了好几次,有一次消防队都来了,她也被妈妈打得半死,后来为了全家人的安全,干脆不用她做饭了。
大学时吃食堂,来当老师后,刚开始她是吃百家饭的,有不少热心的村民主动叫她家去吃饭,所以她和村民的感情很深厚,对大家一直心怀感恩。再后来,就是张嫂在帮她料理家务。
饭,她的确不会做。
“熬粥总会吧?粥也比方便面有营养呀。”杨恕说。
秀蔓想了想,还是答应了,“好吧,我明天试试。”
第二天早上,秀蔓很早就下楼,在厨房里大干起来,锅碗瓢盆叮当作响。
杨恕把头伸进厨房看了看,秀蔓正在水池边上洗菜,干得热火朝天。看来有好吃的了,昨天使用的各种方法没白费,奏效了。
杨恕心里想着,不觉露出笑容,冲秀蔓喊了一嗓子:“加油哦!”秀蔓回头冲他笑了笑。
摆在早餐桌上的果然有粥,稍微有些糊味儿;还有煮鸡蛋,不知为什么都是煮破了的;青菜倒很丰富,黄瓜、菜花、小白菜……都是用水焯了一下捞出来的,旁边摆了一碟酱油,“蘸着吃,要不没味道。”秀蔓认真地告诉杨恕这些菜的吃法,杨恕差点儿哭了。
“你别那种表情,至少营养够,而且,这么碧绿青翠的颜色,看着多漂亮。”秀蔓斜睨他。
“黄瓜也用焯的?还有,这些菜你加蒜蓉拌一下也行呀!”杨恕苦着脸说。
于是,午饭的饭是早上剩的粥,菜则变成了杂拌,“我加了香油哦,颜色味道都一级棒。”江秀蔓邀功似的说。
杨恕尝了一口:“哦,还是白灼青菜,只是把酱油从碟子里倒到菜里而已。”
晚上,当江秀蔓又在那里烧水准备白灼青菜时,杨恕终于坐不住了:“算了,我来吧。”杨恕把她拉到一边,冲她做了一个狰狞的表情低低吼道:“像你这样啥都不会干的女人会有男人喜欢吗?”
秀蔓笑了,“不用你提醒我,我妈已经跟我说了一万遍了。对了,你的口气怎么跟我妈一样?你是我妈吗?妈——”
杨恕哭笑不得。
把冰箱、厨房翻了一遍,一阵叮叮当当后,杨恕端出了四道菜,凉拌黄瓜、黄花菜炒肉、蒜蓉生菜,最后一道菜居然是鱼香肉丝。“我就着现有的食材,在最短的时间内只能做出这些了。吃吧,我这两天都快饿扁了。”
“没看出来,你还有这一手,相当熟练呀,经常做吗?”秀蔓问。
“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我妈工作忙,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饭了。”杨恕说。
“对不起。”提到别人的伤心处,秀蔓感觉很抱歉。
“没关系,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所以倒也没什么受伤的感觉,好像父母分开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杨恕说。
家里有个帅哥厨师,养眼又养胃,很好。杨恕居然有一手好厨艺,这让准备吃若干天方便面的秀蔓很是惊喜。
……
周六,镇里大集。一大早就有几位年纪大的村民等在门口。每周秀蔓都会开车送他们赶集,中午再和他们一起回来。
“你去不去赶集?”秀蔓问杨恕。
“当然去,买点鱼肉什么的回来改善生活。”从那天起,做饭的事就落到杨恕的头上,他很自然地开始为柴米油盐操心了。有时,秀蔓会觉得他俩现在有点儿像小两口过日子的感觉,她曾暗暗地想,一般人结婚后过日子是不是就是这种感觉呢。
“对了,集上有照相馆吗?能不能洗照片?”杨恕问,这是他到这里后第一次赶集。
“有照相馆,能洗照片。”一位老农说。
于是,杨恕把相机也带去了。
一路上,村民们唠着闲嗑儿,互相打趣着,满车欢歌笑语,倒也热闹。
到了集上,秀蔓把车停好,跟大家约好了回去的时间,就各自逛大集去了。杨恕在照相馆里挑片儿,等着洗片儿的时候就出去溜达,和秀蔓一起采购,随意拍些集上的市井风情,待回去的时候,各自都颇有斩获。
“想看照片吗?”回到家里,杨恕扬着两大叠照片炫耀地问她。
看!必须的!
秀蔓细细地翻看那些照片,技术不错,照得相当专业,乡村生活常见的小场景在他的镜头里自成风景,有晚霞映红的山峦、挂在树梢的初升的太阳;有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明亮的眼睛;有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仔悠闲地散步,一位老人坐在树下微笑地看着这一切;镜头里有校长、学校的老师、有张嫂,当然,还有……她。
秀蔓在镜头里出现的次数最多,有一张是她在树林里捡起一片落叶,对着阳光细数叶子上精致的脉络,斑驳的光影打在她身上,图片的比例、光线都选得非常好,整个画面看起来美得像幅油画;还有一张是她跟学生在院子里笑闹的照片,小姑娘孙彤抱着她的腰仰头看着她天真地笑着,她则双手托着孙彤的头,低头微笑着望着她的眼睛,亲密得像一家人,远处的背景是一群笑得非常开心的孩子;还有一张她在厨房做饭的照片,照片上的她一脸苦大仇深的表情。
“我做饭时有这么痛苦吗?”她问。
“有图有真相。否则你以为呢?”杨恕笑。
秀蔓最喜欢的是这张照片——她静静地站在一片绿油油的菜地边上,望着不知名的远方,像是在等什么,也许是春风吧。而春风真的来了,拂着她的脸庞、她的发丝,鼓起她的衣衫。天那么蓝、那么高远,在阳光下,她的脸仿佛是淡金色,睫毛、发丝纤毫可见,眼神明亮、清澈,整个人散发着动人的光彩,周身似乎笼着一层朦胧的光晕。
“哎呀,真美。”秀蔓由衷地赞叹。
“有这么夸自己的吗?等别人夸不行吗?”杨恕跟她开着玩笑,其实他知道她夸的是他的摄影技术。
她也配合地顺着他的话回答:“别人夸总觉得隔靴搔痒,夸不到点子上,自己夸多到位呀,想听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能自己做的事情我从来不麻烦别人。”
杨恕哈哈大笑,这真是个有趣的女人。
平时,早上秀蔓照常晨练,杨恕负责早饭;白天,两人则各上各的课,各忙各的事。
秀蔓不知整天在忙什么,常常见不到人影。杨恕把洗好的照片给村里的老人们送去,课后常常在村里转悠,什么都好奇,处处都拍照,玩儿得不亦乐乎。
一次,他溜达到村口的蔬菜基地,和那里的陈经理聊天时才知道,这是秀蔓帮着招商引资来的。
嗬,这女人。他有些不知说什么好,包养女不都是拜金的吗?像她这样心甘情愿住在农村,还能帮村里办实事的也真是少见啊。
这个项目是她那位金主投资的吗?杨恕想起张嫂说的话,“只要江老师开口,她的朋友就掏钱”,即使不是他掏钱,至少也是通过他的关系吧?看来那个人对她还是蛮看重、蛮大方的。杨恕忽然觉得心里酸溜溜的,她又不漂亮,居然也……可是现在漂亮的女人那么多,但像她这么有趣、这么吸引人的女人可不多。
好吧他承认,她的确挺吸引人的。
“听说学校那面江老师也出了不少力?”他问村长,那天村长恰好也在基地。
“是啊,江老师为村里真是做了不少贡献呢。拉赞助、修校舍、买桌椅、招商引资……”村长掰着手指头数着,“这个蔬菜基地投资了几百万元,解决了村里七八个人的就业问题,这就等于七八个家庭生活无忧了。只是现在刚建成,还没有产出,陈经理说快了,以后效益好还会招人,就用俺们村的人。”村长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