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3600000132

第132章 临事果决

稷下学宫此时只有三家显学,分明是儒、道、法,这三家显学在学宫中居于主体地位,学宫正式弟子一千余人、旁听学子近两千人,倒有七成都属于这三家显学。

百家其余近二十学派,就只能瓜分剩余的三成学子。也正是因此,稷下学宫中设有三大学正,分别是儒家学正,道家学正、法家学正,三大学正地位仅次于山长与祭酒,他们才是直接控制博士、教谕,进而影响稷下学子的关键人物。

三家显学之外的其余学说,这些年来也不是没有争取,其结果便是受到三家的共同打压,时至今日,三家势大,而其余诸家不过是在学宫中苟延残喘罢了。

特别是兵家,在烈武帝驾崩之后,便因为“蛊惑”烈武帝穷兵黩武的缘故,受到强力打压,如今仅剩余两个教谕,连博士都没有,再加上区区六七个弟子。若不是朝廷还需要兵家效力,需要兵法传承,甚至这点规模都不能维持。

如赵和所料,曾灿明面上是儒家弟子兼修纵横家与名家,但实质上,他应该算是兵家弟子,儒家只是伪装。

故此,听到赵和欲以兵家学说,为稷下学宫第四显学,与儒、道、法三家相提并论,曾灿那一瞬间心动了。

不过很快他就冷静过来。

“祭酒何必大言诳我,你是只具虚名的一祭酒,我也不过是在稷下学宫中勉强度日的一少年学子,设第四显学,哪有那么容易?”曾灿道。

“兵家在烈武帝之后虽然式微,但并非没有人,我在咸阳的诸友之中,有一位便是兵家传人,他叫戚虎,字王佐,不知你是否曾听说过。”赵和道。

曾灿想了想:“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从无关联。”

“无所谓,你知道兵家有戚虎即可,他是兵家传人,他的老师便是一位兵家大师,若是我在稷下学宫以兵家为显学,欲请之为兵家学正。”

“朝廷拨钱有限,新设一显学,安插一空头学正容易,可是教谕、弟子从何而来,我不信山长会拨钱给你!”曾灿直摇头。

“你忘了这里是谁家了。”赵和指了指身下的地。

曾灿心猛然一跳。

这里是靡宝的家,靡宝是商家四姓之一的家主,而帝家四姓,各个都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

“我会说服靡宝,每年专给第四显学捐赠二十万贯钱,虽然还是不多,但勉强可以支撑一家显学了。”赵和徐徐说道。

曾灿脸上表情犹豫挣扎,好一会儿,他颓然道:“祭酒你嬴了,只要你能令兵家为显学,要我做任何事情都可以!”

赵和微笑起来:“你答应得太爽快,倒让我不太敢相信了,我原本还准备了许多话来说服你。”

“兵家临事果决,岂是犹豫不定之辈!”曾灿长叹一声:“而且以稷下如此形势,这些年来,诸子百家中被从稷下除名的可不少,先是农家与轻重家,然后是阴阳家与小说家,我们兵家同样不受待见,又不能如医家那般依附别家……兵家再不作殊死一搏,接下来被从稷下除名已是指日可待了!”

说到这里,曾灿心里犹有些疑惑,他抬眼看着赵和:“赵祭酒,你为何会选我?”

赵和笑而不答。

他之所以选择曾灿摊牌,用的是《罗织经》中的识人之术。

曾灿在稷下学宫中有书橱之称,显然是个博学之人,他以儒家为掩护,实际上主修兵家,肯定是有理想之人,他屡次三番挑起与赵和的论辩,下手为难赵和,证明他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诸多因素加在一起,让赵和认定,此人可以利用。

但要利用,就必须找到双方利益的契合点。赵和自入齐郡起,诸事都是不顺,稷下学宫种种乱像,也让他非常不满——他要彻查定陶义仓案,靠官府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一支掌握在他手中的力量。

所以,他决意借刺杀之机,在稷下学宫进行洗牌。

想来学宫也是看到这一点,才会在事后令曾灿带稷下剑士来靡宝家,目的一是判断他的伤势究竟是否致命,二是将他软禁控制起来,防止他借机生事。

双方议定之后,赵和又将被子给自己裹上,但是曾灿知道,那锦被之下,暗藏着军用制式弩。

他回头开了门,下令几个剑士小心翼翼将赵和的床榻抬出。那门有些碍事,他干脆命令将门框拆了。如此将佯作昏迷的赵和抬到了外边,又让靡宝家中人赶来马车,将赵和连人带榻放上马车,这才算是了事。

没有人注意到,跟在曾灿身边,多了一个黑瘦的稷下学宫剑士打扮的人。

大队人马“护送”赵和去稷下学宫,自然也被人注意到了。在距离稷下学宫极近的一座酒楼之上,管权低头下望,看到这队人的行踪,微微一笑,回头道:“好多管闲事之人总算被收拾了。”

“朱郡守尚且困不住他,学宫能不能困住他,还很难说。”在他对面,一个小吏模样的人脸色没有他那么轻松。

这小吏正是曾经以驿馆中试图软禁赵和的徐钰徐元晖,他皱着眉,又看向管权:“事情比较紧急,你这边必须加快了。”

“元晖兄何必担心,人手我都已经调齐了,只等时机成熟。”管权微笑着起身:“此处的热闹也差不多了,我先回去,元晖兄如果有事,就让人去颖上堂寻我。”

徐钰起身弯腰拱手:“管兄,千万要谨慎,此事若成,胜过你家十年获利,但若是出了问题,那么你家百年积蓄,只怕尽化为乌有!”

“我们商家,无利不起早,只要有一倍之利,我们就敢做任何事情,若有三倍之利,便是绞死我们自己的绳索,也会去卖。”管权一摆手:“但我不会让那绳索真正套到自己的头上去!”

他说完之后,转身下了酒楼,但在背对着徐钰的一瞬间,他脸上的笑容就全没有了。

徐钰同样如此。

在酒楼上看到管权带着潘琢等远去,徐钰冷冷哼了一声:“作梦。”

他看着桌上几乎没有怎么动的酒茶,又坐了下来,在自己面前斟了一杯,又在对面放了一个空杯子,然后给杯子里倒满了酒。

回到自己这边,徐钰端起酒杯:“太寒兄……我敬你一杯!”

说完之后,他举起杯子,将酒一饮而尽。

然后他又来到对面,拿起那酒杯,用另一个声音道:“元晖兄,请!”

若是赵和在此,肯定能听出来,这个声音与公孙凉的声音一模一样!

徐钰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凝视着座位对面,仿佛公孙凉真坐在那里一般。

“太寒兄,你怎么会死在那样的跳梁小丑手中……”他喃喃自语,脸上泛起愤怒的红潮。

自斟自饮之间,时光飞逝而去。一个时辰之后,这间酒楼包厢之外,传来轻轻的敲击之声。

“进来吧。”徐钰说道。

门推开了,一个人影走了进来。

“学宫中情形如何,赵和受的伤是否致命?”徐钰问道。

“曾灿将赵和送回学宫之后,赵和便落到了儒家学正段回手中,我想办法进去探听,但是他们戒备得异常森严,根本无法接近。”那人低声道:“不过,赵和伤势虽重,却不致命,只是这段时间行动会有些不便。”

徐钰冷哼了一声:“他命倒大,刺客究竟是谁,有没有打听到?”

“都说是管权所遣的潘琢等二人。”

“胡扯,潘琢二人原本是去弄死黎应那蠢货好给赵和找麻烦的,他们怎么会有弩?”徐钰摇了摇头:“这是学宫放出来的假消息,目的不过是掩盖真正的凶手!你想办法将这个消息传给赵和身边的那个樊令,那厮是个火爆脾气的憨货,没有什么脑子,他得知之后必然会闹事。”

“我说谁是真凶?”那人问道。

“学宫三大学正,任意一人都有嫌疑,毕竟赵和跑这来担任祭酒,实际上是夺了他们的职位!”徐钰说到这,眉头突然一皱:“唔,管权刚才去了学宫……这厮定然知道真凶是谁,他与学宫中的某方还有联系?”

略一沉吟,他轻轻拍了拍桌子:“去吧,彭教谕,辛苦你了。”

他口中说辛苦,神情中却没有什么敬意,来自稷下学宫的彭教谕彭绅,对此也不放在心上,只是微微点头:“份内之事,谈何辛苦,你才要多加小心!”

说完之后,两人相对拱手,彭绅当先离开酒楼,径直回到学宫之中。

他不紧不慢在稷下学宫中踱步,渐渐来到了学宫的西北角。

赵和一行便被安置在这里的一处院落中。

彭绅缓步接近,但还没有到院子门前,便有人喝道:“止步!”

两位稷下剑士抱拳向彭绅行礼,态度虽然恭谨,但有意无意,将彭绅通往院子的去路挡住了。

彭绅停在那儿,微微摆手:“里面是赵祭酒?”

一位剑士点头道:“正是。”

“可知祭酒伤势如何,那个黎应毕竟是我的学生,若是伤势不重,我想登门向祭酒道歉。”彭绅皱着眉,略带担忧地说道。

两名剑士对望了一眼:“山长有令,赵祭酒伤势过重,不许任何人打扰,还请教谕恕罪。”

彭绅露出无奈之色,他退了两步,但又转回身来:“既是如此,可否请赵祭酒身边之人来一叙,我可以托他转达我之歉意。”

同类推荐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 贞观魔王

    贞观魔王

    贞观年间虽说成就千古一帝,但是灾难颇多,史献计载,除了贞观五年外几乎无一年不是水灾、旱灾、蝗灾频发,饥民遍野,更有渭水之盟的耻辱。主角重生在贞观年间,这一切自然便不再是问题,饥饿不存在的。大唐帝国版图必定会更大,多灾多难的大唐必定不再需要帝王罪己诏来安民心!欢迎加群qq:941534781
  • 日本人与中国人

    日本人与中国人

    邻人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不熟悉的自己。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经典,带你走进“菊”与“刀”之外的日本。这是一部独特的日本论,也是一卷东瀛与神州大地古往今来的趣闻怪谈史略。日本华裔作家陈舜臣一生在两个故乡、两种文化之间徘徊,边缘人身份让他领受命运的桎梏,也使他以绝无仅有的生命经验和生动的“复眼”视角,洞见两国历史传统的差异与交叠,遂成妙语连珠、谐谑天成的中日文化随笔。他从遥远的古代折返现代的中日文化接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随意驰骋;要以“遗书”的心情,写下阻碍中日两国相互理解的原因。重新认识邻人,亦是抽丝剥茧地审视自己。我们这对邻居——长短相补,此为天命。
  • 扶明录

    扶明录

    穿越到了明末一太监身上又怎么了?尸山血海的战场尔虞我诈的朝堂腥风血雨的江湖,尽览大明风华.
  • 三国猛将集团

    三国猛将集团

    天下在手,大军在手,美人在怀,猛将如云。抬眼一看手里大刀。我的刀在不出哨,都生锈了。“战皇,李存孝请战!”“岳飞请战!”“李靖请战!”“赵云请战!”“薛仁贵请战!”“吕布请战!”“卢植请战!”“王彦章请战!”“哈哈哈哈哈!”“我陶松有如此多猛将,天下谁人能抗!”陶松冷目一瞪,我有李存孝可挡魔界。我有薛仁贵,吕布可战二郎神。我有鬼谷祖师能挡太上老君。仙界不惧之。“战皇白雪请战!”“哈哈哈哈!”“九尾天狐,妖皇白雪,你想挑战我的神枪?”“请战皇赐下东皇钟,白雪愿意服侍战皇!”“你想要东皇太一的东皇钟,帝俊的震天剑?”“呵呵!”陶松轻声一笑,妖界的神器在我手上,以后我不但是人皇,我还是妖皇。
热门推荐
  • 所有的梦想都需要全力以赴

    所有的梦想都需要全力以赴

    没有人、没有文字能真正够教会你如何生活,因为没有千篇一律的人生,这不是一本小清新类的心灵鸡汤,而是一本能让你好好思索生活的有趣书籍。有趣的人,有趣的经历,有趣的想法,那些成功失败里,是不是都有你的影子?真的,人生没有一种努力是不美的。也许,你初始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愿你勇敢找到更好的自己,向着梦想行进!
  • 德宝其人

    德宝其人

    德宝一直怀疑自己跑特区来是不是生命中的一个错误。“我生命中的一个错误”是他在深圳黄田机场买的一本畅销杂志上的一个栏目。专栏下面的文章一般般,可是这个专栏名吸引了他。他觉得很矫情,很做作,同时很滋润,也很熨贴,使他不由得想起种种难忘的往事。德宝读大二的时候,暑假去黄山,从九华山去黄山的途中,邻座是一个模样俏皮的姑娘,爱说话,但始终没跟德宝说,而是不时反转身去与同伴搭话,只在转过头来的一瞬,快速地扫了德宝一眼。德宝登时就脸红心跳。他几次想开口跟她说话,到底是没打起勇气来。车到黄山,终于连姑娘的姓名地址都没有搞到手。
  • 午夜兰桂坊

    午夜兰桂坊

    旅美女作家吕红的新书《午夜兰桂坊》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午夜兰桂坊》、《怨与缘》、《微朦的光影》等中篇小说。吕红的小说书写中国人在美国的寻梦经历,尤其是情感和内心价值观历经的冲击。在故事的背后,不只是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还有中国文革后的社会变动在这代人身上留下的深刻烙印,表现了跨时空、跨视域的爱情与人性纠葛,涵盖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以及不同社会背景下人性的深刻透视。除了小说之外,本书也收录了其它文体作品,展现她多方面的才情。
  • 蚀骨圣爱,失忆宠妻不简单

    蚀骨圣爱,失忆宠妻不简单

    每一次的奋不顾身,每一次的悲伤逆流成河,每一次的爱恨纠缠,都让她难以释怀。没有人告诉她真相之路究竟该往哪里走,有的只是一次次的欺骗和隐瞒。如果她每次都做了扑火的飞蛾,那么此时的她恐怕早已经灰飞烟灭了。真相彻底被揭开的那一刻,爱情竟如此恐怖,再纯真的一段情也会变成贪婪的魔鬼,一步步逼人走向深渊。幸好转角遇到了他,他深情款款,拥她永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King Henry VIII

    King Henry VI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局部地区阴有阵雨

    局部地区阴有阵雨

    老了就是老了,哪有枯树长出嫩芽的?牛刚就长出嫩芽来了——别人老了掉牙,他却长了两颗新牙。夫人吴影一边把眼睛递到牛刚的嘴边,一边像看国宝那样鉴赏着,笑得前仰后合。很多人退休后,眼光暗淡了,腰板弯曲了,没老的老了,老的更老了。可牛刚却像打春的天气,阳气上转,老树新枝,旧貌新颜。这一点,他的夫人吴影体会最深——牛刚在任时,吴影像侍候大孩子似的,三天喂药两天打针;可退下来后,这头老牛,血压正常了,病也没了,真的成了能拉套能爬坡的老黄牛。吴影偷偷地对她的知心小姐妹:你有意思吧,我们老牛返老还童了,白天忙一天,晚上还不让你睡个消停觉。
  • 质疑录

    质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曙光纪元

    曙光纪元

    灵气复苏,武道兴起,地球出现一个个连通异度空间的通道。无数超凡生命进入地球,神灵入侵、法则降临、怪异再现,人类开启进化纪元少年认主知识之书,推演功法,优化秘籍,第三视角,属性异能,踏上超凡之旅。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