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3600000015

第15章 棺铺诡声

“将门重新掩上,虽然夜里没有什么人,但被更夫看见也不好。”

一个声音低低地说道,听上去有些疲惫。

“该死,若不是外头这么冷,谁会躲到这该死的棺材铺子里,呸呸,这里有不少木材,要不我们烧点火取暖?”另一个声音响起。

“休要做这种蠢事,今日魏九做了蠢事,想要在这边掳走一女童,已经被杀了,你还想和他一样么?”那个有些疲惫的声音道。

“魏九那蠢货,若不是他,哪里要咱们进来?”另一个声音抱怨道:“这么冷,还得跑这来,该死,这些棺材里会不会有死人?”

那人一边说,一边拍动棺材,正拍着赵和躺的这口棺材上。

砰砰的响声中,赵和紧紧握剑,只待对方掀起棺盖,便要拔剑突刺。

好在拍了两下之后,旁边又有第三人道:“钟缺耳,你别拍了,拍得人心里怪怪的!”

“至少有三个人,可能会更多!”赵和心中想,他悄悄挪了挪身体,让自己久躺而麻木的身体能够更放松些。

他心里其实也很害怕,就象他此前几次遇险时一样。但害怕没有用,在铜宫中,那些教养他的老人们可能会为别的事情争吵,却在对害怕的态度上完全一致。

唯一值得害怕的,只是害怕本身,若能战胜害怕,那么无事值得害怕。

那个钟缺耳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除了魏三这误事的,熊大,侯三,你们俩也误事,落不是你们被人告发,咱们在丰裕坊里自有据点,也用不着躲到这棺材铺子里来了!”

听到“熊大、侯三”,赵和的心又猛然一跳。

他记得半年前落脚丰裕坊时,那个诱拐他的恶丐还有两个同党没有被抓住,那两个同党便被称为“熊大、侯三”。

他相信这不是巧合,这伙歹人,蓄谋已久,他们潜入丰裕里,一定是别有打算。

“怎么怪得我们头上,谁知道半夜走水,会让咱们据点被官府查到?”一个隐约有点熟悉的声音响起。

“呵呵,若不是你们不小心,又怎么会走水?”那个钟缺儿冷嘲热讽。

“都别吵了,咱们先在此休息一下,轮流值守,丑时三刻动身去打开坊门!”那疲惫的声音道。

“要我说,咱们应该去崇贤坊、尚冠坊,那里才是富贵人家所居之处,要是破了那里的坊墙,哪怕只抢得一二家,也胜过在这丰裕坊百十家了!”钟缺耳又在抱怨了。

“崇贤、尚冠二坊都是权贵居所,哪个权贵之家中没有几十数百的青壮奴仆与私兵?而且北军盯着那边,权贵们看顾自家定然会出十分力气。相反,丰裕坊这边没有权贵,到时城中四处火起,北军忙着替权贵们看家,有谁顾得上这?”那疲惫声音的主人倒是有耐心:“丰裕坊虽然尽是平民,但也有些豪商,还有些世代小吏,其家中富足,不逊二千石的高官,只怕你钟缺耳惟有两只手,抱不得这么多的财帛!”

众人都笑了起来,声音极是贪婪。

棺中的赵和,则是浑身冰冷,双眼圆睁。

他已经猜出了这伙歹人的来意!

他们竟然要乘着除夕夜来劫掠丰裕坊!

虽然这些年天下不是很太平,盗匪多如牛毛,但是这毕竟是咸阳,是大秦帝国的帝都,仅城内就驻扎着足足八万精锐大军——三万北军、一万南军、两万羽林、两万虎贲,再加上杂牌军超过十万。

这等情形之下,区区盗匪敢入城作乱,背后肯定还有隐秘。赵和可以想象得到,当他们得逞之后,无论是要满足这些盗匪的贪欲,还是要掩盖其背后的阴谋,丰裕坊,必然化为火海,而处身坊中的他,将再无容身之地。

哪怕躲在这棺材之中,一时不被人发觉,也未必能撑到最后。

必须自救!

要自救,首先得从这棺材里脱身。

赵和开始回忆棺材铺里的情形。

棺材铺子里聚着七八个贼匪,即便他们个个熟睡,想要脱身也不容易,更何况他们还安排了人轮流值守。

整个棺材铺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后边的院子,院子里有个堆着木料的草棚。另一部分是前面的铺面,而铺面又分成前堂与后屋,前堂接待客人、陈列已经造好了的棺材,后屋则是工房。前堂与后屋之间,并没有隔墙隔开,只是由一些堆起的木料起到隔断作用。

赵和睡着的棺材,放在了后屋,架在两条长凳之上。哪怕只是掀开棺盖,那声音也会惊动贼匪。

必须把贼匪赶出去……这恐怕不比从贼匪中杀出去容易。

赵和等了好一会儿,外头贼匪们一直在说话,那个钟缺耳的抱怨声始终不停,有个受不了的盗匪扬言要将钟缺耳塞进棺材里,贼匪们的话才稍少了些。

赵和听到他们呼吸的声音稍稍急促了些,而且接下来的话题,都有意避开了棺材。

外头更夫打更的声音传来,他们彻底安静了。

赵和屏住呼吸,心中犹豫了会儿。

已经是三更天,这可能是他唯一的脱身机会,他可以想得到,贼人现在的注意力都在那更夫身上,害怕更夫发现棺材铺子里的异常。

这个时候,赵和弄出点细微的声响,外头的贼匪不敢仔细查看,以免闹出动静。

但这样做也会让对方意识到棺材中有情形,只待更夫一离开,他们必然要来掀棺盖。

赵和并没有犹豫多久。

在铜宫时,他没有选择的余地,故此只能被迫地接受命运。现在他至少还可以选择一下,稍稍掌控一点自己的命运。

赵和将剑拔出了一点,手指在剑刃上抹过。

手指顿时破了。

他将伤口在脸上画了画,给自己画出七窍流血的模样。

然后,他吸了口气,开始用手指抓挠棺盖。

吱吱的抓挠声不大,可此时棺材铺子里一片安静,因此立刻引起了众人的怀疑。同时,也让这些人心中瘆得慌,毕竟,这古怪的声音来自于一口棺材之中。

深更半夜,乌漆么黑,几口棺材,诡异声响。

“这……这……是什么声音?”那个钟缺耳牙齿有些打颤。

越是凶狠的人,往往越是胆怯,他们只是伪装出凶狠来掩饰自己的怯懦。

赵和停下抓挠,他尖着嗓子开始喊:“冤……冤啊……”

他的声音在在狭窄的棺中形成了回音,那声音回荡之后再传出棺外,更显得沉闷压抑。

“谁……谁在喊冤?”钟缺耳不仅牙齿打颤,连双脚都战栗不止。

“别怕,别怕,是有人在装神弄鬼……生起火把,生起火把!”

那个声音疲惫的首领这个时候也顾不得许多了,下令点起火把。不过看到众人都要举火把,他又怕火光太亮,给外边人发觉,因此补充道:“只亮一支火把就行!”

借着那支火把的光芒,众人向发出声音的棺材望去。

这口棺材没有上漆,木纹理在火把照耀下显得极诡异。

“熊大,去推开棺盖。”首领下令道。

熊大愣了一下,对上首领阴沉的脸色,只能上前。

他步子不是太快,满怀警惕地盯着棺材。不过从刚才的喊冤声之后,棺材里就没有了任何声息。

可越是没有声息,就越让熊大心惊胆战。

他的手终于摸到了棺材盖上。

他正要推开棺材盖,突然间,棺中又传来奇怪的声响。

吱吖,吱吖,象是磨刀的声音,在这声音之外,还有隐隐约约的哭喊:“别刮我骨头了,别刮我骨头啦……”

熊大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忙退了几步,脸上惨白,几无人色。

“一起,一起去!”

首领再次喝令,众人迫于其威,只能勉强上前,一起将棺盖推开,然后举高火把,向棺中望去。

棺中一具少年的“尸体”直挺挺地躺着,七窍都带有血迹,在跳跃的火把光照之下,少年的脸狰狞可怖,让人望之生惧。

“只是一个死……”首领见此情形,开口为盗匪们鼓气。

但他话才说到一半,突然间,棺中少年死尸猛然瞪开眼睛。

那怒张的眼睛几乎将眼珠都瞪出来,火把光从眼中映出,让两只眼里似乎也有火焰跳动。

“啊!”钟缺耳怪叫一声,扔了手上的火把转身就跑。

火把落在地上熄灭,那些盗匪们注意力全在“尸体”上,本来就被这“尸变”吓得心惊胆战,此时火把熄灭,又有钟缺耳的惨叫不绝于耳,盗匪们顿时大乱。

也不知是谁起头,砰的一声撞开虚掩的门,向着外头逃去。外头大雪飘飘,雪地反射的光照入棺材铺子,让棺材铺子更显阴森。本来慌作一团的盗匪,借着这光,纷纷逃向屋外,转眼之间,棺材铺中为之一空。

装成尸体的赵和一声不吭,从棺材里跳出来,双膝不弯,一跳一跳地向着后院跳去——这模样象极了民间传闻中的僵尸,因此有两三个盗匪正回头看,也没有生出什么疑心,只当是这尸变的恶鬼跳出来索命,脚下逃得更急了。

他们逃走的同时,赵和已经来到后院,借力前冲然后搭在棚子上一跃,整个人翻上后墙,跳下墙后的小巷,然后扬长而去。

(《国史?太祖本纪》:太祖年少时为群贼所困,避于桅厂,窘迫无计。有异物鸣于棺中,群贼惊惧奔走,以为有鬼神佑也。)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五千年黄金传奇

    三天读懂五千年黄金传奇

    跌宕起伏黄金历史,错综复杂财富传奇。黄金历史发展脉络、趣闻故事、黄金开采冶炼过程等奇闻异事,让您从历史、文化、宗教、生产、生活诸多方面领会黄金的魅力,了解真正的黄金时代。
  • 史上最强日本史

    史上最强日本史

    以通俗流畅的笔法讲述了从1543年到1868年这三百多年间日本的战国乱世,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任务为主线,并且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江户幕府十五代将军和其他武士,商人等命运进行全景展示,比较注重对当时日本战争历史的叙述,对江户(东京)的“町文化”则着墨最多,并加入了对当时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百姓生活的演义。第一部是从德川家康的出生开始写起,直到日本被丰臣秀吉统一为止,叙述了德川家康从一介人质的身份起家,其奋斗过程中最为坚苦卓绝的人生岁月。在讲述人物跌宕起伏命运的同时,更严密地揭示了日本战国史上最大的谜团——明智光秀谋反、本能寺之变以及织田信长的最终结局。
  • 温故(之八)

    温故(之八)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每年出版四辑。《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本书表达了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历史的投影有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的渺然足迹,近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
  •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 三国人臣

    三国人臣

    水镜先生:曹操不敢称帝。曹操:朕呸!朕就称帝了。孙权:朕靠,朕也称帝。刘备:本来我也应该称帝的。汉献帝:朕还没死,你等逆贼竟敢称帝!张爱卿,给朕削逆贼。张起:陛下息怒,臣去去就来。
热门推荐
  • 夫君请接嫁

    夫君请接嫁

    前世拒嫁,她撞死在新房之中;再世为人,她克母,克兄,克祖辈;庙宇十年,方圆百里,鸡飞狗跳。她人小言微,本想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游医;却鬼使神差的救了他——从此她救他一命;他宠她一生。
  • 桂花树

    桂花树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恋上极品未婚夫

    恋上极品未婚夫

    入学第一天,她强吻了美男。几天之后,无数绯闻传出:“神马?新来的那个范诗瑶和奕少关系很不错?两人上课有说有笑的?”“神马?那个范诗瑶又亲了奕少?”“神马?范诗瑶成了奕少的女朋友?”“尼玛的那范诗瑶这次又对咱们奕少做了什么不纯洁的事情!”“厄……据说范诗瑶的身份是奕少的未婚妻……一个很牛B的世家的继承人……”众花痴默……她们好像得罪了某位美女……可恶!都是那女人的错!一开始进学校干啥的不说明自己的身份,还在那里装穷!谁知道她是厉害人物诶!
  • 凤回巢

    凤回巢

    新书《一品容华》发布了,欢迎老读者们跳坑。顾莞宁这一生跌宕起伏,尝遍艰辛,也享尽荣华。闭上眼的那一刻,身心俱疲的她终于得以平静。没想到,一睁眼……--------小情建了书友群,群号六九三九二六八四九,欢迎大家加群~(#^.^#)~
  • 皇朝大人们

    皇朝大人们

    一直在犹豫踟蹰,怎样才能向今天孜孜以求的年轻人准确地说明创作的用意,选取历史上二十多位声名显赫的大人,堆砌起这几十万字,并非志在作传,——叙写他们生平的文字早已汗牛充栋,我只是像本山大叔小品里那个光头的王小利一样,抢过话筒来要往祖坟上刨。功名利禄人人向往,有人所向披靡,有人却捉襟见肘,在这条荆棘遍布的仕途上奔突驰驱,是需要些内力和手段的。信仰固然重要,谙熟政治的波诡云谲,厘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才是宦海弄潮的基本功。我们都被正统的文字蒙蔽误导了,信以为“天生我才”。剥开灵魂给你们看看,但求后来人少走些弯路。这或许正是书写他们的初衷。为不致寂寞生涩,我不时伴着现时的影像前行。
  • 辽志

    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就完了

    花就完了

    孙浩宇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系统终于来了,而且还是个暴爽系统……所有……花就完事了
  • 哈佛经典讲座

    哈佛经典讲座

    学习的最大成本,是时间。如何在最短时间里了解更多的知识,尽可能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的高尚品位?哈佛大学校长邀集30位世界顶级教授,就人类社会的9大核心知识领域,进行了42堂深入浅出的讲座,最终集结成这部《哈佛经典讲座》。此书一经问世,便风靡世界,不仅美国大学人手一册,也几乎成为美国家庭的必备藏书。本书包括历史、哲学、宗教、诗歌、小说与传记、评论与随笔、戏剧、教育、旅行等9个门类,囊括了3000年来的人类知识精华,涉及的原典达百部之多。读者通过这一本书,能轻松踏入人类知识的殿堂,尽情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使自己拥有广博的视野、深度的思维和不凡的品位。
  • Strife

    Str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湾志略

    台湾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