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罢了饭,待小娃娃们洗了锅碗,青年们也劈好了不少的柴。
把柴捆成一摞摞的,乔大郎点了两个小家伙背着两捆小的,又叫了个同龄人一块儿背着两捆大的,出了门,就朝着罗三郎家去了。
昭文跟着一起背着柴朝着罗三郎家走去,离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就看到他们家正热火朝天的样子。罗家的厢房在外开了门做了铺子,不拘什么人来了这,大多用豆子换了腐乳和红枣糕。他家的豆腐倒似是并不多畅销,毕竟几乎这里家家做豆腐,罗三郎家的豆腐虽是鲜美却也价格不低,多是卖与那些脚夫郎,送去不太差钱的镇子县城去了。
乔大郎看着罗三郎的生意不错,便与他说道:“三郎,生意不错嘛。”
罗三郎把生意交给了弟妹,一边拿了帕子擦手,一边向乔大郎笑道,“乔大哥谬赞了,咱这小铺子不过是先来置物,都是村里人捧场了,”,罗三郎说着便放下帕子,抬手致意,“背着这些柴火,恁的沉,大哥快院子里放下吧。”
看着二人毫不见外的模样,昭文眼里似有思索,又似毫无波澜,神色无常地随着前面的青年人进了院子。
放下了柴火,又将解下的绳子记在了腰间,昭文与元二便被双双打发去同罗六郎玩儿了。
罗六郎也是读了几年私塾的人,谈吐自是也受些罗三郎的影响,许是幼年父母不在,被姐妹兄长抚养长大的缘故,罗六郎说话并无些酸腐气,几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在一起倒也是有的聊。
等到乔三郎出来吩咐两个小的去跑腿去叫人的时候,几个相差不了几岁的少年竟都相处的不错。
三个少年相约一起行动,一边闲聊一边走路去了昭文这一路人暂时歇脚的的院子,还未进门,便能看到山坡上离着院门不远处闲的逮蚱蜢闲聊的几个少年,元二此人甚是活泼,他抬起了双臂,挥舞双手,招呼着伙伴们。
即便心里的小人在抹脸,面上仍是不动声色的林昭文让萌牟幻化了一个不失礼貌的微笑。罗六郎同林昭文相视一笑,眼里皆是无奈。
跑得快的元二叫着凑齐了壮实的同乡,走得慢的林昭文陪着罗六郎进了院子,也听到了元二言语间说明了乔大的意思,几人也俱都准备好了,主要劳力也都认得路,二话不说便都招呼着去往了罗家。
不出意外,院子里的小推车和大推车都被带着走了。
元二和林昭文一大早便跟着乔大郎去了罗家,也未全收拾好,回来了院子便也没跟着走,先是收拾好了自己的包袱,又带着乔大与乔三早已准备好的包袱,与罗六郎一起,关了门窗,又锁了院门,轻快地朝着罗家去了。
到了罗家,众人早已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罗三郎一介书生被乔大郎挤在了一边,罗六郎要帮忙,也被元二几句话说的同罗三郎待在了一起,又被罗三郎笑着支去了铺子。原本并不十分明亮的天色慢慢变成了湛蓝,别了依依不舍的新认识的朋友,林昭文和元二便也同着改头换面的车队一同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