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45400000160

第160章 汉军围灵州,凉军送人头

当赵俞接到长安方面勒令他退兵的诏书时,正在和众将吃早饭。原本大家都很高兴,但从使者走进大帐、宣读诏书的第一个字开始,赵俞就像被电击了一样,呆滞在了座位上。等到使者终于读完后,赵俞才慢慢的反应过来,二话不说,抄起面前盛汤的器皿,对着使者劈头盖脸的泼了过去:

“他妈的老子打到现在了,现在叫老子撤退了?早他妈干嘛去了?”

也无怪赵俞会发这么大的火,早在几天前,他刚刚修筑好了包围圈的最后一段工事,本来还指望它能困死世军,结果现在突然来了这么一手。这也就代表着,前面赵俞和凉军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沫。

使者明显被吓到了,站在原地瑟瑟发抖,头上挂着的菜叶也不敢去拨,任由汤水滴滴答答的往下流。赵俞把诏书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确定这的确是赵德的笔迹后,最终还是无奈的叹了口气,黑着脸挥了挥手,示意亲卫将使者带下去。

“赵将军!”使者虽然胆小,但也不傻。眼下你连个明确回复都没给我,我怎么能走呢?急忙挣脱了亲卫的拉扯,不顾一切的冲了上去,“还请赵将军退兵长安,共保千岁平安!”

“。。。知道了!滚!”赵俞翻了个白眼,把诏书狠狠的砸在了使者的脸上。后者虽然心中怀恨,但见赵俞最终还是答应了,自己此行也算成功了,便识趣的在赵俞亲卫的带领下离开了大帐。

。。。。。。

灵州的世军被围了差不多一个多月了,但至今为止,还没出现什么大乱子。原因有二,其一,世军在灵州并不缺粮。先前准备进攻武威的时候,就已经有大批的粮车进驻灵州了,所以世军虽然有十万大军,但只要每天稍微节制一点,坚持一两个月不是问题。其二,直到现在为止,汉军和凉军都没怎么顾得上去对付这被围的十万世军,在汉军看来,这十万人就是一块香饵,怎能一次性就消费掉呢?而凉军这边。。。倒没什么其他的因素,纯粹就是不敢。

但眼下大军即将班师,这块香饵既然没有鱼再来咬了,就只能自己收入囊中了。

在被围的三十多天后,汉军开始走出围困工事,向着灵州全线推进。与此同时,早已得到消息的凉军也开始进军,合计三十五万的联军朝着灵州压来,周边百姓商旅纷纷逃窜,想要避开这个战乱漩涡的中心。

灵州城内,世军士兵人人面色凝重,两军联手来犯的消息早已传到了灵州,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连往日骁勇善战的并州军心里都泛起了一丝波澜。灵州并不是什么大城市,它的城防也不怎么坚固,死守待援是不现实的,想要把这三十五万人给应付过去,就必须要另想他法。

第五日,汉凉联军抵达灵州城下,并顺利完成会师合围。

赵俞并没有给自己手下太多的休息时间,围城第二天便安排各营轮番攻城。投石机、弩车等巨型攻城武器如同一个个巨大的拳头,狠狠的砸在灵州城上。城上的世军也不甘示弱,在各将的指挥下纷纷反击。双方全都拿出了十二万分的精力,已经到现在了,哪怕是最低级的小兵,也知道“进则生、怯则死”的道理。

“呜~”随着一声号角响起,灵州背部的凉军阵地也开始缓缓出兵。与汉军不同,他们并没有动用什么攻城武器,而是直接冲着城墙就扑了过来。应该是看汉军那边打的炮火连天,想偷偷的攻下城墙,先占优势。

但凉军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本事,前锋还没摸到城墙呢,灵州这侧的城门就轰然大开,阵阵兴奋的尖啸声从城内传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大世万余名手持马刀、身披精甲的奴骑兵和匈奴骑兵。而率领他们的,就是横扫雍凉二州、令凉人闻风丧胆的慕容赫!

世军针对汉军准备了许多的守城计划,甚至还为巷战做好了准备。而对于凉军,世军只有一手准备,那就是:你敢来,老子就把你打回去!

世军敢不做准备,那是有这个资本的。首先世军骑兵军队远超凉军,兵员质量也比凉军的乌合之众强上数倍。再加上有慕容赫这个标志性的人物,哪怕是新入伍的凉军士卒都知道他的赫赫凶名,更别说被他揍过的那些老兵老将了。

有将如刃,一往无前!

随着慕容赫的旗号出现在凉军士兵的眼帘中,原本气势汹汹的凉军前锋瞬间萎了,慕容赫一马当先,长枪在乱军之中如同吐着信子的毒蛇,拨挑刺砸,杀的凉军人仰马翻。其身后的奴骑兵和匈奴骑兵大受鼓舞,也都拿出了自身的狠劲,追随者慕容赫一通乱冲。很快就将凉军的前锋冲的溃不成军,纷纷败退。

在后面压阵的八位王爷也看到了慕容赫的旗帜,有三位的腿当场就软了,其他几位也好不到哪去。别看他们在国内作威作福,但真到了关键时刻,又全都怂了。

罗恕虽然心中也是十分的畏惧,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心里并非只装着自己。当他看到出城的世军只有万人时,心中才稍稍安定了一些,对着周围同僚打气到:“诸位,敌不足万,我军十五倍与之,望诸位携手并肩,共歼世军!”

这句话倒是起到了一点作用,敌人不过才一万,自家却有十五万大军,人数优势,还有啥好怕的?几位王爷这才恢复了点斗志,指挥各自手下的军队合力围歼慕容赫。

慕容赫清楚,自己如果正面和凉军硬刚的话,绝对会被凉军给耗死的。所以他并不是瞎冲一气,而是不断地在寻找着凉军的“大脑”,也就是那八个倒霉王爷。只要杀了他们,凉军最后的一丝气势就会顷刻间土崩瓦解。但周围层层叠叠的凉军,严重分散了慕容赫的注意力,无奈之下,他只好将手下士兵分为几队,分头冲杀,若是有哪一队先找到了,也好及时通知自己。

另一边,就在慕容赫寻找着凉军大脑的时候,汉军和世军已经开始短兵相接了。赵俞亲自擂鼓助威,汉军各营将军在赵俞的严令下,身先士卒,扛着巨盾站到了第一线,汉军士兵见状,士气大振。仅是第一波攻城,世军就差点没守住,密密麻麻的汉军往城墙上爬,世军士兵一边要提防着城下的冷箭,还要与爬上城楼的汉军交战,一时间,城墙上杀声震天,两军士兵都已经杀红了眼,倒下一个,后面的人就立刻补上,继续搏杀。仗打到现在,任何战术战略都已经失效了,能左右胜负的,就是士兵们的战意和求生欲了。

随着战局的推进,汉军人多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几万人为一队,轮番上阵,打完一波还可以回来休息,让另一队上。世军却不能,他们只有那么多人,打完了就没了,休息也是绝不可能的。在这种超负荷的作战下,世军开始大规模的死伤,随军军医都快要忙疯了。有许多伤兵都是被抬下城楼,等待军医治疗的时候慢慢失血而亡。还有的士兵中箭后要拔出箭矢,由于缺少止疼的药物,只能咬着自己的手臂来让自己不发出声音,最后箭是拔出来了,但手臂又被自己咬的血肉模糊了。

战争是残酷的,但再残酷也要打下去。到最后,就连慕容宝、唐胜等高级将领都纷纷顶到了第一线,与士兵们一同杀敌。此时此刻,世军真的是已经到了最后一口气了。

看着城下如同潮水般退去的汉军,以及远处正在集结的下一波攻城士兵,慕容宝气喘吁吁的瘫坐在了地上,一股沮丧感油然而生。他明白,现在不仅自己,身边每一个还活着的人,都已经到极限了,灵州城墙也是千疮百孔、岌岌可危。如果汉军再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自己就真的是回天乏术了。

与他对峙的、远在汉军阵地的赵俞,此时也陷入了两难之地:是接着打,还是就此撤退?

世军元气大伤,汉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世军的强悍和难缠超出了赵俞的预料,要论往城墙上堆人命,世军必败无疑。但胜了之后呢?要知道长安方面还需要自己的这支援军啊,如果自己在这里伤亡太多,长安方向的世军该怎么解决呢?

再者说了,每一仗打的都要有利可追,这场仗打完,虽然让世国损失了十万大军,但北地这么大的地方自己也腾不出兵力来防守,最后只能弃地而去,算来算去,对自己来说根本不划算啊。

战场上突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赵俞做梦也不会想到,就是自己思考的这一点点时间内,战局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凉军阵中横冲直撞的慕容赫,终于找到了凉军的中军大旗,此时的慕容赫,全身已经伤痕累累,大不如前了。但当他看到凉军大旗的时候,还是激起了自己身上最后的一丝战力,率领着千余残军嗷叫着冲了过去。罗恕等人看着突然杀出来的慕容赫,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一边指挥亲卫拦住发疯似的慕容赫,一边仓皇后撤。慕容赫挥起长枪,几下便打散了阻拦自己的亲卫,随后摸出长弓,对准逃命的那八个人,张弓搭箭,大喝一声“着!”,狼牙箭如同流星赶月,直奔最后面一个披红袍的大汉而去。随着一声惨叫,正中大汉后颈!大汉全身抽搐了一下,便被坐骑甩了下来,化为一具死尸。

此人正是凉国“红角王”苏奎,当年,他是第一个杀进凉国皇宫,也是第一个或封的人。如今却也是第一个死在慕容赫手上的人,从巅峰到死亡,处处都能争到第一,倒也挺不容易的。

“撤兵!撤兵!”苏奎的死大大刺激了其他人的神经,几个胆小的王爷立刻瞎嚷嚷起来,想要自己的士兵来保护自己。但就这么一嗓子,立刻把原本就乱的战场搅的更乱了。本来就不想打的士兵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纷纷弃戈逃难。撤兵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凉军就开始大规模撤退,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抱着同一个想法:不管这撤兵命令是不是真的,反正老子不想打了,谁爱打谁打去!

凉军撤兵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汉军这边,赵俞听闻后,怔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特别是当他知道世军仅用一万人就把十五万凉军打退的时候,赵俞终于忍不住了,当着众将的面破口大骂,把凉军上下十八辈祖宗都骂遍了,才觉得心里舒坦了点。

“将军。。。咱们。。。还继续攻城吗?”等赵俞骂完了,一名偏将才小心翼翼的问道。

“攻城?攻你妈!”这话一出口,赵俞火气又上来了,一巴掌把这名偏将给扇倒在地,恨恨道,“传令,撤兵!”

同类推荐
  • 史鉴录(新—南北朝)

    史鉴录(新—南北朝)

    《史鉴录》丛书共五册,从夏朝到清朝近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拣选了数百则经典历史故事和与之相应的上千位历史风云人物,尝试帮助读者丰富自己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知层面。这套丛书严格尊重历史事实,文字中正平和而不失趣味性,是老少皆宜的历史普及读物。
  • 晋颜血

    晋颜血

    搬铅运汞修性命,满船载宝过漕溪形意通天打万界,地下海潮天上月这是战后的废土,也是希望的家园,这是污染的天地,也是黎明的前夜,一双拳,一杆枪,漫漫长路任我闯,自完足,不假外,逍遥彼岸只身渡!自小练拳修道,一朝灿若夏花,身穿千年,回首望,归无路,万里仙途始于足!天地如若囹圄,形意拳枪无双,生杀并发,夺造化,觅长生,一蓑烟雨谁相迎?新书《形意通天》发布,求收藏推荐,多谢支持,边上有直通车前往,谢谢~~
  • 烟雨红颜

    烟雨红颜

    本书主要是从女性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上100位女性的爱情、命运的大致勾勒和简单评介。书中的人物大多为人耳熟能详,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100位女性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对历史走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字晓畅,幽默活泼;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人的命运和爱情,给人以启迪,视角独特。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皇宫情殇

    皇宫情殇

    《皇宫情殇》是国内第一部突出皇家情感悲剧的图书、“妒火”燃烧的皇宫、剥夺他人情感的皇家“试婚”、皇帝和女人们的裸泳馆、中国古代最早的红灯区、皇帝的难言之隐和断袖之癖、丑恶的性贿赂和性奏疏、“采阴补阳”的火骗术、让你更深层次地认识封建社会。
热门推荐
  •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多少流光换取多少忧伤

    多少流光换取多少忧伤

    三年前,她却决绝而残忍地选择了与他分道扬镳。他的人生瞬间跌落谷底。三年后,她却突然回到他身边,不计时间和金钱,不顾距离和仇恨,苦苦守候。
  • 原谅我,依然爱你

    原谅我,依然爱你

    我用了十年的时候,一直试图忘了你。再遇,我只看了你十秒,我又如那些年般,看到绚烂的夏花,澄澈的溪水,看到单纯美好的日子,这世间只要你在,那便只有你,也只会是你。所以,原谅我,依然爱你。
  • 红绿盘

    红绿盘

    一个海外归来的神秘人物带着大笔资金杀入国内股票市场,股市内顿时硝烟四起。金融机构和庄家之间尔虞我诈,为获取暴利不惜坑害散户。小股民成了任人鱼肉的牺牲品,在以逐利为目标的股市中,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被忽视。本书不仅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股票战,也融入了作者对当今股市内一些不正常现象的思考。
  • 关汉卿杂剧散曲鉴赏辞典

    关汉卿杂剧散曲鉴赏辞典

    本书是本社中国文学名家鉴赏辞典系列之一。精选关汉卿代表作,并请当代研究者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其中诠词释句,发明妙旨,有助于了解关汉卿名篇之堂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关汉卿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色彩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 大明总督

    大明总督

    沉睡的恶魔再次唤醒了战争,旧的国家开始分裂,新的国家形成。世界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卡拉迪亚正在等待英雄的降临。路被浓雾遮蔽,没有人注意到你的出现。路的尽头,是卡拉迪亚的未来。而你,将亲自经历这一切。在这个即将巨变的时代里,你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 登基为皇之皇叔哪里逃

    登基为皇之皇叔哪里逃

    一个是乡野丫头,一个是冷血王爷,一个驻守边疆,一个低微朴素,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却因为一道圣旨,相互之间的命运紧紧的交织在了一起.......
  • 权妃重生,庶女也倾城

    权妃重生,庶女也倾城

    前世夜轻云轻信家人,却是给嫡兄仕途铺路被推入深渊。以为是老天垂怜觅得良人,倾心相待,最后却落得千刀万剐含冤惨死的下场。重活一世,必当眼明心亮,灭仇敌,抱大腿,力争权贵荣华。视仇敌如蝼蚁狠狠碾于脚下,让他们求而不得,生不易死不得!为了复仇,她毅然走出深闺小阁,上沙场入朝堂,锋芒毕露绝世风华。一朝重生为复仇,从此良心是路人。幸而有那白衣铅华之人,始终含笑相陪,不离不弃。她说:“我助你盛世江山,你许我一世荣华!”他说:“成交!”
  • 鹅湖新绿

    鹅湖新绿

    《鹅湖新绿》编辑推荐:鹅湖,因了一位长者的文化反哺,因了一群思想活跃,执着勤奋、怀抱梦想的鹅湖传人的激情创作,重又绿意青葱、鸟语花香。
  • 盛宠奸妃

    盛宠奸妃

    他是罪无可赦的奸臣,她却是大清官的庶女,不料他一指,就选中了她!“本王要娶这个女人!”洛宁磨牙,想娶她,那就要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了!自此,奸妃之名盛传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