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45400000200

第200章 三策援荆北,归洛会佳人

“臣,督司隶总军、前将军左缙之,拜见吾皇!”

“缙之免礼,”在洛阳皇宫大殿中焦急的来回踱步的慕容皓一见左缙之到了,赶忙亲自上前将其搀了起来,“可算来了!孤且问你,南阳战况如何了?襄阳方面如何了?楚军能挡得住汉军的进攻吗?”

“请陛下稍安勿躁,臣为您一一解答,”左缙之好声宽慰道,“南阳确实已经丢了,但好在梁何都已经在南郡集结了大批楚军主力,更有襄阳坚城在握。只要,只要梁何都不犯全滵那种轻敌分兵的错误,短时间内,汉军是无法攻克襄阳的!”

“宛城之坚,不逊色于襄阳,纵使预先准备的再充分再齐全,孤也怕。。。也怕梁何都不是那赵俞的对手啊。”想起楚国内部的种种不合,以及梁何都手底下的那些货色,慕容皓就感觉前途一片昏暗。

“这个。。。陛下所虑甚是,”左缙之尴尬的挠了挠头,楚军那点斤两他也是知道的,“陛下,臣觉得,咱们应该适当的给汉军施加点压力,至少,不能让赵俞那么容易就急败楚军。”

“怎么施压?”

“臣已经想得差不多了,就等陛下决断了,”左缙之清了清嗓子,缓缓说出在自己心中排演已久的计划,“赵俞在京兆驻兵,一直以来,臣和他都是彼此忌惮僵持。但这次他居然敢直接率大军离去,丝毫没有把臣等放在眼里,这就说明他们在京兆肯定还有驻军,从弘农出兵估计起不到什么作用。臣建议,请陛下下令让晋阳王从上郡出兵,假借巡边之名,威胁左冯翎!”

“其二,陛下当在洛阳竖起皇旗,并亲自点阅三军。这样一来,既可以用行动告诉赵俞,我军对汉军伐楚这件事十分重视,还可以让楚军知道,我们作为盟友,并没有抛弃他们!”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左缙之深吸了口气,面色逐渐凝重起来,“敢问陛下,昔日洛阳的汉家小皇帝玉玺,可还在陛下身边?”

“当然,这种东西,孤从不离身!”慕容皓有些奇怪,“缙之问这个作什么?东汉亡国久矣,莫非还能在上面做什么文章吗?”

“是的!陛下,赵家所打的旗号,叫做‘奉诏讨不仁’,但是,何为不仁?赵家想吞并楚国,才利用汉室傀儡皇帝谴责他们不仁,这种花招,天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要陛下能找到,或者捏造一个赵家威胁汉家天子的证据,来证明这封“奉诏讨不仁”完全就是赵家攻伐的一种手段,那南郡之围,立解!”

“这。。。赵家既然敢这么做,肯定是把小皇帝抓得死死的,怎么会露出把柄呢?再者说,就算真的找到证据了,只要赵家不承认,或者是阳奉阴违,该怎么办?”慕容皓还是很疑惑。

“陛下,您手上不还有汉家的玉玺吗?”左缙之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当初东西两汉对峙,其实就是赵、高两家对峙,皇帝都是摆设,其国内所通行的都是大将军印、丞相印。皇帝所持的玉玺无用武之地,自然也就没人去特意做区别。只要您找到了证据,拿您身边的玉玺一盖,它假的也是真的!至于赵家买不买账,那是另一回事了,他们若是识相,乖乖退兵,那当然什么事都没有。若是一意孤行,那。。。”

“那就是。。。给孤一个完美的借口,西征长安!”君臣二人对视一眼,会心的笑了起来。

“正是如此!只要陛下能把道德这一东西抓在手里。。。那管他楚国胜还是败,最终和西汉对弈的,只会是陛下一人而已!”

。。。。。。

洛子门在世国皇室的财力和人力支持下,已经从原先默默无闻的二流江湖门派,变成了笼罩天下的情报巨网。除此之外,洛子门在暗杀、窃报、护卫等方面也慢慢的成熟起来,再与暗香阁相互配合,几乎就是勾魂使般的存在。

而阎王,自然就是慕容皓。

随着慕容皓一声令下,大批潜伏在长安及西汉诸多城池的细作、杀手、歌姬们开始向上渗透,他们的出色工作也的确起到了作用,至少很快,慕容皓就得知赵俞为什么会急吼吼的出兵汉中以及荆州了。

据潜伏进宫中的洛子门密探报,西汉朝廷自赵德死后,就一直不太平。保皇党终于挺直腰板、扬眉吐气了,长久以来,赵德就是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现在大山倒了,该是还政于天子的时候了吧?

但赵俞等人不乐意了,大爷当久了,再去当孙子,怎么也说不过去。于是,赵俞就联合了一批忠于赵家的官员和关中世家,齐齐上书,恩赐赵俞兼领丞相一职。

注意,不是升任,是兼领。此时,赵俞已是西汉朝廷的大将军、武将之首。若再兼领丞相一职,那就只代表着一个信号:他想做第二个赵德。

小皇帝刘旻已经成年了,被赵德管教了那么久,几乎是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赵德死。现在愿望终于实现了,无上的权力即将到手,怎么还会拱手给别人呢?但赵俞却不同,前面说了,他在当武将前,是个文官。即所谓的“儒将”,说难听点,就是文化流氓。

你不给我批是吧?可以,反正这封奏疏已经进了宫殿了,只要它不出来,那就还算没有最终拍案!赵俞二话不说,直接命皇城禁军把皇宫给封了,别的殿还不封,就单单把小皇帝的那座宫殿给封了,每天吃饭洗澡都派自己人去伺候,你说晚上太寂寞,想要妃子侍寝?不好意思不存在的,您用手也一个样。再说的直白点,除了环境比较优美,服务比较到位,刘旻已经和坐牢没什么区别了。

刘旻不是囚犯,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虽然这个金钥匙可能有点苦,但他也不愿意就这么一直僵持下去。无奈,他只好对赵俞妥协了:古来封将又兼相者,必是上马领军下马治国之才,另怀大功于身者,大将军尚缺三分。

要功劳是吧?我给你。

遍观天下,北方世国不能惹,蜀国地形险峻,更有剑阁天险,只要关起大门,赵俞就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江南大小七八家诸侯混战,虽然好打,但太远了,不现实。唯一能下手的,就是自己卧榻侧的汉中和荆州了。

于是,裴三甲假借议和之名,绑了王其后突袭汉中;赵俞则另率一军对楚国宣战,一战下宛城。至于襄阳,赵俞可能原本没打它的打算,但没想到进展如此顺利,如果不打,那就白瞎了这么好的局势。在和手下众人商议之后,赵俞临时决定:攻克襄阳,再班师回朝!

一切都照着左缙之的计划进行着,慕容函接到命令后,立刻派慕容宝打着自己的旗号,拉了三万兵马到上郡边界巡逻,专挑汉军人多的地方绕圈。同时,慕容皓也大张旗鼓的赶赴弘农点阅三军,意在让汉军和楚军的斥候都看到自己,才好进行后面的事情。

。。。。。。

洛阳城东,赵府。

已经退休的赵济站在紧闭大门的绣楼前,不住的拍门央求道:“闺女啊,算爹求你了,你都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再不吃,真就要饿死了啊!”

“饿死就饿死!陛下来洛阳,爹您不和女儿说也就算了,怎么现在女儿想去面见陛下,您也要阻拦?”屋内传来赵清气愤的声音,“既然您不让女儿出门,我就饿死自己,看谁亏!”

“哎哟,闺女啊,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啊!”赵济这几天都要被赵清给折磨疯了,见女儿还是这么一根筋,赵济也不知是该气还是该无奈,“爹和你说了多少次了,陛下当初连个正式的名分都没给你,你还指望陛下念着一夜鱼水之欢吗?更何况你还嫁过人。。。你不要脸,爹这张老脸还要呢!”

“我不信!陛下才不是这种绝情的人!”

“傻丫头,帝王家才是最无情啊。。。”赵济幽幽的叹了口气,倚着门外栏杆缓缓坐了下来,“爹姓赵,你也姓赵。。。爹的官咋没的你心里不清楚吗?现在外面又乱,四处在打仗。。。好闺女,咱安安稳稳的,不求那凤凰命了行不?”

不只是不是说到了赵清心里去了,此话落了,屋里屋外都再没了言语。父女二人就这么隔着木门沉默着,耳边只有寒风呼啸来去。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从前院传来,紧接着,家中老仆战战兢兢的跑了进来,慌张到:“老爷,不好了!外面来了好多官兵啊!还有咱洛阳的不少文官!”

“什么?!”赵济闻言大吃一惊,急忙站了起来,在原地犹豫了几息,低声冲着门里道,“闺女,你把细软收拾好!要是外面情况不对,爹会大喊大叫给你发信号,你马上从后门跑出去!知道了吗?”

“爹!外面是。。。”

“别出来!”赵济猛地顶住屋门,复杂的说道,“好闺女,听爹的话!至少这次听爹的!要是听到爹的喊叫声,立刻从后门跑!”

“。。。是,女儿明白了。”

“在这,照顾好清儿!”赵济见女儿总算妥协了,这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回身拍了拍老仆的肩膀,随即整理了下衣襟,一脸视死如归的向前院走去。

“各位军爷!”赵济打开院门,也没看清楚外面是谁,就直接闭着眼睛一躬到底,“小人认罪!小人愿随各位军爷回去!请各位军爷放过小人家中的仆人们吧!”

赵济就这么闭眼准备等死,但准备了半天,也没有等到预想中那七八个世兵把自己按在地上的场景,反而静悄悄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赵济偷偷睁眼瞄了下前方,顿时懵了。只见十七八个身穿世国官服的文官正跪在地上,而对着的方向。。。好像是自己。

“国丈,咱们可又见面了。”一双有力的大手慢慢的将赵济扶了起来,赵济这才敢睁开眼睛,见到面前这个身穿金色甲胄的人时,不禁愣住了,他依稀记得,自己好像见过这个人。

“赵济,天子亲临,臣子仰面视君,可是死罪啊!”一个声音冷不丁的窜进了赵济耳中,赵济这才猛地反应过来,这是慕容皓!

“老臣。。。不不不,小人拜见陛下!小人死罪!死罪!”赵济看着搀着自己的两只手,顿时整个人都软了,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不住的磕起头来。

“爹!”赵济一激动,声音自然就大了些。这下可就让绣楼里的赵清给听了个正着,当下急忙推门跑了出来,三步并两步的来到前院,等她终于看清楚来人后,整个人都呆住了。

“清儿,来。”慕容皓笑着张开双臂,示意赵清到自己这里来。

赵清宛如魔障了似的,双眼紧盯着慕容皓,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但脚步却慢慢的向着门口挪去。直到两人之间不足五步距离的时候,赵清终于憋不住了,哇的一声哭着跳进了慕容皓的怀抱里。

“好好好,别哭了别哭了,”慕容皓无奈的安慰着怀里抽泣的不停的美人,“那么多人看着呢,要哭,咱们回家哭好不好?”

“呜呜。。。我不回家。。。你别想把我再扔下!”赵清死死地抱着慕容皓,也不管他身上的甲胄有多硬。慕容皓看着瘦了好几圈的赵清,越发的心疼起来:“清儿,我的意思是,跟我回我的家,咱们再也不分开了,好吗?”

“。。。当真?”赵清这才慢慢止住哭泣,抬起小脸来,满怀期冀的望着慕容皓。

“当真!”说罢,慕容皓对着赵清的樱桃小嘴狠狠吻了下去,丝毫没有顾忌其他人的意思。

同类推荐
  • 皇帝培养手册

    皇帝培养手册

    皇帝培养手册:第一,姓刘就行。第二,从低做起。第三,欢迎反叛。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这段时间里,有一个奇葩的军师,做出了一个奇葩的决定,最终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把原本的三国争霸引向了更为奇葩的歧路。
  • 宗华

    宗华

    一个现代人穿越虫洞到一万年前,教导中国原始先民种植农业。他并不知道因为自己基因突变,以至基因能遗传现代记忆到自己某一个后代身上……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吐火罗人……古埃及,赫梯,巴比伦……居鲁士大帝,亚历山大……希腊,印度,中南半岛……这本书的主角是因穿越者而与华夏有相同也有不同的文明,国家以及民族。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汉祚高门

    汉祚高门

    沈哲子来到东晋初年,化身江南豪宗之子,良田万亩,家财万贯,仆役成群,起点罕见之高配穿越,可惜老爹是个造反惯犯。衣冠南渡,五胡乱华,华夏之哀曲,汉祚之悲歌。世家大族不靠谱,北伧南貉,两窝坏种,只求苟安。神州沃土汉家地,岂容胡虏作文章!穷我一生,要建一支杀胡虏、复神州、兴汉祚的北伐义师!本书群:608646355
  • 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第二版)

    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第二版)

    从晚清的涉外人物谈起,重新梳理了晚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并由此对历史和现实中的中外关系进行论述,希望中国能真正地“走出晚清,走向全球化”。《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第二版)》史料翔实,论说犀利,无论是对这段历史有独特情怀的读者,抑或研究此领域的学人,都会带来一定的启发和认识。此次修订的幅度大约在30%。
热门推荐
  • 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上下五千年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华夏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巨变。本书为你解读中华五千年。
  •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在唠叨的叙说里还原岁月,在恳切的絮语中沉淀美好,在谆谆的叮嘱中叩响心扉。无论世事多艰,你都可以从作者痴痴的低语里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有了更好的自己,便有了笑对幸福的力量。
  • 宇宙探谜

    宇宙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宇宙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道士不想下山

    道士不想下山

    清心观小道长叶汐年满18,听从师父之命下山历练。叶汐:“师父,我不想下山。”老道长:“知道你舍不得这里,但是你需要下山磨砺成长。”叶汐:“师父,其实是因为下山这么多台阶好难走,你背我下山好了。”老道长:“滚。”
  • 玲珑曲

    玲珑曲

    喻家三小姐出生的那天,雪花漫天飞舞,千树万树梨花开。喻家老太爷正意态闲适把玩着一个玲珑剔透的手把件,听说添了个小孙女,随口说道:“是个丫头,叫玲珑吧。”喻三小姐便叫玲珑了。玲珑心肝,幸运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人情商全攻略:拥有高情商的女人最幸福

    女人情商全攻略:拥有高情商的女人最幸福

    人生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旅程,带上情商这根魔棒,每个女人都是情趣盎然的旅行家。对于女人来说,情商是不可缺少的幸福资本。本书针对女性所独有的性格、情感模式、思维方式进行全面的而精辟的论述;从快乐情商、自信情商、自省情商、逆境情商、人脉情商、职场情商、爱情情商、家庭情商八大方面告诉女人如何利用情商的力量、如何开发自己的情感潜能,从而获得力量去争取幸福而成功的人生。
  • 花开千夏葵

    花开千夏葵

    主角生长在单亲家庭,还被爱赌博的父亲漠视,却依然努力成长,并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而努力奋斗。她为了替父亲还债,成为一个富二代的替身,女扮男装去上学,遭遇了同样孤独却温柔的男主角。在解开男主角和富二代的心结时,却得知了身世的秘密。就在她陷入绝望时,被她帮助过的人纷纷给予温暖的援手,是一个非常甜蜜温馨的故事。
  •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身处黑暗,光照世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道者无心·海内篇

    道者无心·海内篇

    《道者无心(海内篇)》这是一部降妖术士题材的奇幻巨著。前部海内篇共分为《伏魔》《辟邪》《斩鬼》《搜神》四卷,每卷独立成篇,却又隐然串联为一篇幽暗惊悚的血色传说。乱世多魍魉,人鬼不殊途。黑暗的元朝末年,世道离乱,人鬼邪魔混杂而处。原为色目人祭拜的五显灵官庙传出以活人献祭之事,一名不忌荤酒嫁娶、属道教符箓派的正一教小道士,与一名密宗小僧结识,不期然卷入了这事件中,与此同时,密宗高僧也来到了附近……故事主人公无心是个年轻的火居道士。道法高,心思敏捷,虽然有贪财好色的毛病,但大关节无亏。他被逐出龙虎山后,浪迹天涯,虽然信守“法不空施”的原则,但见义仍旧勇为,历经重重凶险,破螭龙咒、闯龙眠谷,伏魔辟邪,
  • 弗洛伊德12:文明及其缺憾

    弗洛伊德12:文明及其缺憾

    纪伯伦生命中曾有两位红颜知己,对他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这位年长纪伯伦的异国女性,在纪伯伦生命最艰难、最晦暗的时候给了他巨大的帮助,注入给纪伯伦的绝不简简单单是金钱,而是一种高山流水的能量。在所有纪伯伦的通信中,从来没有这样巨大数量的书信写给特定的一个人。纪伯伦蒙受她的照顾,迅速在异国成长。因为命运的安排,这对高尚的精神情侣未能在一起。纪伯伦临终前,把所有的画作全部送给了玛丽。因为这些画全都来自于玛丽的精神指导。本书收入了纪伯伦致玛丽的信179封,玛丽致纪伯伦的信72封,纪伯伦日记3篇,玛丽日记34篇。读者今日有幸一睹他们之间的通信,真是莫大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