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记起,这里离镇上还有老远呢!步行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而外婆他们一般为了省那一块钱车费,很多人都是选择走路。
四舅与小姨平时去理发店,都是步行到镇上。
“他起来了,快点洗脸,吃完早餐准备出发了。”
“嗯!”易悠摇了摇有些模糊的头,还没睡醒呀!轻拍了拍脸颊,让自己强打起精神。
早餐是昨天晚上外婆提前醒好的小麦馒头,自家种植的小麦细磨出来的面粉,面粉是白色可做出来的馒头并不是白色,而是棕色。
因为是原麦粉,并不是市场上精细分类的面粉,分什么高筋,低筋,中筋面粉等,所有卖相上黑黑的并不好看,可味道却是不差的,且健康,有机纯天然,后世在城市里根本就买不到这样的面粉。
什么转基因呀!或有打着有机面粉的广告,可是谁知道那是不是呢?
热气腾腾的馒头,散发着一股浓郁微带着甜味的小麦原香。
易悠刚拿上手,并左手倒右手,来回的折腾,因为还有一点烫手,好似这样倒腾馒头便能冷得快一些。
“好了,别倒腾了,边走边吃吧!快要来不急了。”四舅把装有一早便清洗干净带着水汽的背篓背在肩上。
“你们两个带着侄子侄女注意安全,小心点看着他们俩,别把人给弄丢了。”外婆一边帮舅舅理了理衣服,一边关切的唠叨着。
“行啦!知道了妈!你快回去歇着吧!”四舅有些不耐烦的回道。
眼看着大家都准备出发,易悠忙啃了一口馒头,跟上脚步。
外婆把几人送到门口,直到人走远了,才慢吞吞的往堂屋里走。
天还没亮,山路上漆黑一片,路边草丛野花沾满水露,四舅打着电筒走在最前面,易超与易悠走中间,小姨也拿着一根电筒殿后。
一个小时后,总算是到了镇上,而天色才刚刚放亮。
而镇上已开始繁忙一片,不时有菜农挑着自家种植的蔬菜有些匆忙的从几人身边路过。
四舅的理发店在镇中心一个三叉路口,地理位置看起来还算是不错。
拉开理发店的闸门,便有生意上门了,不时理发店内便开始忙了起来。
易超拉着易悠想到市场的方向找个摊位卖地果,却被眼尖的小姨一把拦住,又是劝又是吓的“你们就在门口卖吧!店里现在有点忙,可不要乱走,等会儿被人拐走了,可就麻烦了!”
看了看理发店门口来往的人们,易悠与易超对视一眼,这地方也算不错,便点了点头。
两人抬着背篓到理发店门口,放了一张报纸在地上,用小砖头把四个角边压实,抓了一部份地果在放在上面,摆起了小摊。
不时有农民路过不由笑道:“小朋友,这个东西没人会买的,随便上山找点解解馋就是了,谁会费钱买呀!”
听得易悠不由一阵郁闷!
易超本来兴奋的笑脸被打击得沉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流失,眼中的信心逐渐消失。
终于一个穿着洋气的女人带着一阵香风站在了易悠面前“小妹妹,这个地果多少钱一斤?”
“一块钱一斤。”
女人一听价格,脸上闪过一丝犹豫,终是摇了摇头走了开去,显然是觉得太贵了。
“我们会不会卖得太贵了?”见这样的情况,易超不由轻拉了拉易悠的衣襟,脸上明显有着一丝焦急,好不容易来了个顾客,却没有交易成功,难道真的像老乡们说的一样,没人会买。
易悠不由淡定的摇了摇头,死咬着道:“一点也不贵好不。”
易超见易悠不听劝,不由生起了闷气,幼稚的把小脸撇向一边,好似需要人哄一般。
而易悠却并不理会他,只又人理发店里找了张报纸悠哉的扇起了风,这炎夏实在太热了。
没一会又来了一位长相斯文带着眼镜的男人询问道:“这个多少钱一斤?”
“一块。”就在易悠以为男人会又一次离开时。
男人蹲下身来“有袋子吗?我挑选一点。”
“叔叔,没有袋子用报纸给你包起来,可以吗?”易悠一听,忙露出笑脸回道。
一旁本来生着闷气的易超一听有门,很是激动的转过身来,当起了小助手。
“好!”
一旁的农民很是诧异的看着这场交易,没想到这野生的地果还真有二傻子买呀!不由低头看了看自面前的蔬菜,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那玩意儿怎么就值一块钱一斤了。
自家辛苦种植出来的蔬菜,才卖一毛钱一斤,人家那地果一斤抵他十斤蔬菜了,要知道这年头人均工资才一百多一点点。
不由轻声低语了一声“人傻钱多!”
一个上午大概十斤地果,零碎的卖了四斤多一点,时间缓缓来到正午,太阳也在头顶上挂着,蒸腾的空气也越来越热,眼看着街上的行人开始慢慢减少,集会开始散场了。
一般的集市都只有半天。
易悠与易超看着面前还剩下的地瓜不由纷纷叹气一声。
易超早已不在生闷气了,可看着眼前一剩下的,不由露出苦瓜脸来,悠悠说“看来是卖不完了,我们收一收吧!”
易悠看了看忙了一上午的四舅与小姨,他们正在打扫着店里的卫生,店里现在也没有客人了,而理发店每天也只营业半天,待散场后便会收工回家。
不由有些失望的点了点头。
算了,能卖四块多算是不错了,没瞧见旁边收拾着菜框的菜农,所有菜卖完也才几块钱的收入么。
俩人蹲下身准备收起摊位,准备回家。
“这个是什么?”一个处于变声期的声音在俩人头顶响起。
而口音明显不是本地的,带着一股子的京腔。
易超与易悠缓缓抬起头,便瞧见一个长相精致,却剃着一个不符合气质的小平头,一脸冷峻,穿着一身在这年头看起来很潮的黑色夹克衫,身高一米七左右,大概十五六岁的英俊少年。
易超一听对方说的是普通话,说习惯了本地话,只偶尔在课堂上朗读时才会用到普通话,便也想要回以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