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1700000016

第16章 幽州

现在的幽州城是不是后来的紫禁城,他是不知道的,但肯定是北京地区,说着这话就是个屁话,只是因为此时的他,见到幽州城,就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凭这一句话,朱棣就该超过混混的刘邦,就该超过杀兄囚父的李世民,纵然比秦始皇差点,可他绝对算是震古烁今,一个君王把“国家之重重于君王”的君王,他就是真正的君王!

看着幽州如同看到了北京,李思钰在看到这座城池那一刻,翻身下马,牵着马默默向前,其他人都不明白咋回事,辽东军看到将主都下马步行,他们也不可能还跟大爷一般,大咧咧骑着马,也跟着下了马,默默跟着。

辽东军的态度,其他伴随之人也只能下马步行。

站在城楼远远观望辽东军的李匡威皱了皱眉头,他奇怪这些辽东蛮子这是怎么回事?

庞胖子身子重,走不了几步就气喘吁吁,跑到李思钰身前,奇怪问道:“李兄弟,你这是何意?”

“啊?”

李思钰这才发现所有人都下了马步行,李思钰摸了摸头,不好意思说道:“你们不用这么客气,我只是觉得幽州乃北方防御那些草蛮重镇,每个朝代都会有无数将士镇守这座城市与草蛮厮杀,对他们的表示尊重,这才步行,你们不用这么矫情。”

庞胖子心中暗暗叫苦,心想你这么矫情,别人不想矫情都不成!算了,就当减肥了。

看着胖子步履维艰的样子,若步行到城里,估计得到天黑,李思钰也不再矫情,翻身上马道:“逝者已矣,这都是宿命,咱们也没必要矫情了,兴许下一个就是轮到我等战死沙场。”

庞胖子赞道:“将军果然是豪迈之人。”

看到李匡筹的身影,庞胖子有些担心的小声说道:“李兄弟可能不知,李匡筹将军的妻妾张氏貌如天仙,李节度使……兄弟明白的!”

李思钰看了看前面的李匡筹,犹豫一下,低声说道:“庞大哥,不会吧?这可是亲兄弟,就不怕兄弟反目?”

庞胖子不屑道:“切!兄弟?这个世道如李兄弟可不多喽!”

“李兄弟,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次兄弟你是吃了老大的亏,哥哥也明白兄弟不是蠢人,不过兄弟你志向高远!哥哥呢有个妻兄高思继,极为骁勇,只是妻兄性子高傲,混了多年还只是个小小的城门校尉。”

“不瞒兄弟,若是我那妻兄在,李兄弟不限得能够轻易破阵。”

李思钰好像听说过此人,模模糊糊记不得了,应该是个厉害的人吧。不过他也没在意,这样的人再厉害都没能称王称霸,可见最多也只能为将,为帅应该还差了些。

听庞胖子的话语,是想让高思继跟他亲近些,这也不是坏事,随即说道:“兄弟我就是个蛮子,只知道猛冲猛打,若是高家哥哥不嫌弃,有机会聚聚。”

庞胖了一拍胸口说道:“没问题!这事包在哥哥身上!”

这庞胖子能在幽州占据一席之位,靠的就是高家兄弟,可是他那妻兄是个楞脾气,本事是不错,混的却不咋滴,几乎除了自家兄弟,就没几个愿意跟他打交道的。

庞胖子打仗不行,但他会弄钱粮!幽州兵马的物资大多出自他手,钱粮来来回回进出幽州城,时间长了,他就注意到高思继这个城门校尉了。

一开始他只是想让高思继别来事,别老是把他的货物翻出来,就找人去高家求亲,寻思着自己成了你妹夫,你总不会再找事了吧?

高思继天天跟他打交道,这死胖子是啥人那是一清二楚,自是不愿。

高思继三兄弟都会武,老大高思举是个文人,读书很厉害,可也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会武。

这文人有文人的道理,又是高家老大,家族利益考虑的要多些,庞胖子会弄钱粮,在幽州也算一号人物了,哪怕别人都看不起,可也离不开他,就想要答应这门亲事。

高思继不愿意,两兄弟为此还大吵了一番,闹得挺不愉快。

要说他们两家就是天生一对冤家。

高思继的妹妹高婉与庞胖子一样,是个财迷,与高胖子私下见了面,聊了几句,两人就看对眼了,非要嫁给庞胖子不可。

这种情况下,高思继也只能捏鼻子认了,谁让他娘临死前,特意交待要他们三兄弟好好照顾小妹呢?

庞胖子与高家结成了亲家,这地位就稳固了许多,至少军方他也算有了人脉,哪怕只是个城门校尉。

李思钰是不清楚这些的,在庞胖子隐晦提到李匡威好色,他就悄悄让人把崔秀秀这个准媳妇藏了起来。

幽州这次闹了这么大的风波,差点把天都翻了过来,最后又诡异的平静下来,这就让人不得不对辽东军产生了好奇。

前来迎接观看的人很多,这些人既有好奇,又有些畏惧,站在最前面的是李匡威,他这个节度使这次不得不放低身姿前来迎接,吃了这么大的败仗,最后还是人家辽东军轻轻放过,这要是还高高端着,以后再发生此类事件,别人岂会再给他面子?

“辽东军指挥使李思钰见过大人!”

看着面相与李匡筹相差不多,一身银亮耀眼铠甲,不是李匡威是谁?纵然李思钰不认识李匡威,也能猜出个一二来。

“李将军镇守辽东,居功至伟,本节度使正要上奏朝廷,请封李将军为平卢节度使呢。”

这平卢节度使主要还是镇守辽东,只不过把平州那块小地方囊括了进去,平州是辽东南下的必经之地,是东北防御的东大门,把平州囊括进去是合适的。

平卢节度使不是幽州节度使,卢龙节度使才是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是幽州节度使,也就是卢龙节度使,他的地位要高于李思钰,算是李思钰的顶头上司。

平卢节度使控制的地盘主要是辽东,辽东苦寒,物资主要还是依靠幽州提供,吃人家嘴短,你不听人家的都不成!

辽东苦寒,也不是说种不出粮食,这天下,尤其是古代,一般都是一年种一季粮食。在没有化肥的年代,土地不施肥,产量是很低的,别说古代,就是刚解放后,六七十年代,一亩地也还是一年种一季,一亩田收麦子三四百斤而已。

古代施肥靠的是农家肥,一家人,你就是天天蹲厕所,你能拉多少屎?一个古人,一顿至少要吃五两到一斤粮食,一天吃两顿,一年多少粮食?你拉屎上地,你能拉够种地的吗?能用农家肥种两三亩就不错了,至于其他的土地,一年只能种一季!

辽东天气寒冷,也只能种一季,从这看,辽东跟关内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甚至辽东土地还要肥沃些。

事情却不能这么算,辽东是什么地方?天天不打上几架那就不是辽东!部族众多,民族成分混杂,土匪、胡子满地跑,种点地,三天两头的找你要粮食,这要不穷那才怪呢!

辽东穷,攒不住钱粮,就只能问幽州要,只要你伸手,那就得听人家的,除非你去当幽州的主人!

这种情况,千年来一直是如此。所以李匡威不怕李思钰做平卢节度使,李匡威别的不怕,怕得是李思钰抢了他的幽州节度使。

让李思钰就任平卢节度使,这只是一个试探,看看李思钰是不是满意。

听到李匡威如此说,李思钰心里清楚这些,于是赶紧说道:“此次属下犯了大错,大人还如此关爱属下,行乾感激之至!”

李匡威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此事,扶起李思钰笑道:“行乾快快请起!此次乃刘窟头欺上瞒下之过,只恨那刘窟头逃脱。”

李思钰说道:“只要大人不怪罪属下就好。”

李匡威拉住李思钰手臂同进幽州城,一边走一边说道:“说来不怕行乾笑话,你的到来可是解了幽州之困呐。”

李思钰奇怪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李匡威叹气说道:“还不是沙陀人李克用!”

“此前李克用侵占云州,虽无功而返,可是晋军势大,若不消灭李克用,天下必被晋军所害,所以本将军与赫连铎将军一同上奏朝廷征伐不臣之辈。朝廷同意了,共同围剿乱臣,前几日朝廷已经下达了旨意,就等幽州兵马了。”

原来,二月,李克用率军侵占云州,赫连铎自知打不过李克用,就向李匡威求援。这云州就是山西大同,算是幽州与李克用的缓冲带,这样的战略位置是很重要的,李匡威无论愿不愿意也是要出兵帮助的。

最后由于申信的叛变,导致李克用军心大乱,不得不无功而返。

李克用在河东是最大的军阀,又因为地理位置,对长安的威胁太大了,赫连铎和李匡威这边上奏,那边就同意了,更何况里面还有与李克用有仇的朱温。

朝廷搜刮长安上下,组建了十万禁军,由宰相张浚为河东招讨使,京兆尹孙揆为副使,朱温为南面招讨使,李匡威为北面招讨使,赫连铎为副使,其余大小地方节度使十数个,共计三十万,共同讨伐李克用。

此时的大唐已经丢了川蜀,河套、河东、河南皆不受控制。河套还好些,实力最弱,可是河南的朱温和河东的李克用时不时就杀进长安,这让皇帝对二人最是忌惮,可又没有很好的机会,身处四面临敌的皇帝境况由此可见有多凄惨。

现在李匡威给了朝廷借口,天下大小节度使又担心晋军的强势,同样希望对晋军打压,这才有这一次的联军讨伐晋军的机会。

皇帝因蜀地落了老大的面子,很想借此涨涨大唐李家威风,拼死凑出十万人马,想要一战定乾坤。

同类推荐
  • 日本简史

    日本简史

    《日本简史》以统治主体的演变为主线,从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律令国家、武人政权、前近代社会、明治维新、对外侵略与扩张、变革与战争、占领与战后体制、经济大国、转折时期的改革等方面,清晰地勾勒出日本的政治演进过程,兼及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经济发展、大众心态等内容,清晰、完整地绘制出日本历史的鸟瞰式全貌。《日本简史(增订版)》曾荣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新版除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外,又增补了大量插图、原始史料、进一步阅读书目,大事年表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日本历史的线索和脉络。
  • 隋唐庶子为皇

    隋唐庶子为皇

    重生隋末李渊庶子李智云,父亲造反,被大哥李建成抛弃,生命危在旦夕,打碎宿命的死亡,在隋末展现不一样的风采,开创属于自己的盛世。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 多面中国人

    多面中国人

    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展示和剖析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作者与中国各个阶层的人都打过交道,他发现,越是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内部,越是被他们深深吸引。在作者看来,中华民族有着明和暗两个方面,复杂而令人惊叹。
热门推荐
  • 落地一把98K

    落地一把98K

    【2018最爽吃鸡文】刘子浪,人称浪子刘。当然你们也可以叫他钢琴手,帝国鹰眼,爆破鬼才,战神Vic,绝地狙神。一个在“诸神之战”FPS世界大赛上陨落的国产天才少年,原本不愿再碰FPS游戏的他却意外地接触到了绝地求生。于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刘子浪捡起了那把98K。在这个故事里,有热血的比赛,有温馨的日常,有逗比的队友...还有一个深陷二次元做直播的妹妹!......(书友群:284132344,可以进来一起开黑恰鸡~)
  • 离开一座城

    离开一座城

    第二天,当飞机从北郊机场起飞飞到城市的上空时,田梅透过机窗俯视着身下的这座城市,突然觉得陌生起来,这就是自己生活中的城市吗?此时此刻,她想不起还有谁还在这座城市里……周晓曼去了印尼,刘天水回东湾过年去了,叶一凡逃避得无影无踪,连老蓝也去了另一个城市的拘留所。原来,离开一座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离开后,想想一点儿也不复杂。只是,每个人离开的理由不同。
  • 痴儿夫君

    痴儿夫君

    她本无意入宫,却在父亲所谓的责任和荣光下,不得不选择承受。宫门似海,她早已有了觉悟,无心争斗,皇后或宫女,对她来说并无太多区别。不曾料到的是,自己也是宫中重重秘密的牺牲者,她竟是嫁给了一个痴儿,然而是痴儿便是不懂了感情了吗?“我叫洛琪,你呢?”她好像显得有点兴奋。然而,面对洛琪的热情,白衣男子却只是怔怔地站在那边,不吭声也不说话,只是嘴角挂着淡淡的弧度。她想,她无法忘记他的笛声,无法忘记他模糊带着笑意的脸庞,无法忘记他的眼神,无法忘记关于这个叫东方遥的少年的故事。是投入了情感,放入了真心,然而事实却残酷地让她发现,一切并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般。心痛的背后,更有欺骗和背叛。而最后的事实,竟是谁都不曾预料到的不是结局的结局。。。。。。
  • 九连环之白老虎

    九连环之白老虎

    华阴县城南的坊市中,一家新来的马戏班子正在演出。大帐篷内挤满了看客,人头黑压压,却鸦雀无声,人人屏息静气,紧张地注视着舞台上。从幕布后,响起一声低沉而凶猛的咆哮,紧接着,一只土黄色的斑斓猛虎走了出来。它体躯庞大、眼若铜铃,顾盼间威风凛凛,人群中不由得一片惊呼声。在舞台两侧各摆放有一个四尺多高的方墩,之间搭着一条宽不足半尺的长木板,在木板下方,是一溜熊熊燃烧的火盆。老虎轻盈地跳上方墩,走上细木板。木板颤巍巍下沉弯曲,似乎承受不住分量,快要断裂,老虎将跌入火盆。
  • 重生归来:邪王宠妻上天

    重生归来:邪王宠妻上天

    前世,她是将军府最受宠的三小姐。虽位及皇后,却有名无实。为保家人,忍辱偷生,终落了个鸟尽弓藏,抄家灭门的下场。当一切回到原点,她翻然醒悟。一心在手,天下我有!拜师学艺,接受传承;机关算尽,运筹帷幄;纵横朝堂,驰骋江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为随心所欲,逍遥九天。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在战后的废墟之上,帝国浴火重生,为了无上的荣耀,逐鹿天下,称霸全球。之前那个被封了,新的交流群:30147223
  • 绝代帝君:我给陛下管宫廷

    绝代帝君:我给陛下管宫廷

    穿越成记录陛下后宫生活的史官,苏锦年表示压力很大啊,每日每夜地观察着陛下的私生活,还得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事情暴露。“苏爱卿长的很清秀啊。”“呵呵呵,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苏爱卿是受伤了?”“呵呵呵,小伤小伤。”本官明明是来大姨妈了好吗?“苏爱卿还有画春宫图的爱好?”“呵呵呵,业余业余……”“苏爱卿昨日给朕上的奏折……”“陛下没事就不要往后宫里跑了。”【笑】“那朕就往苏爱卿的府邸跑吧。”“……”
  • 这个皇妃有点毒

    这个皇妃有点毒

    一朝国破,她携恨而亡。“肖战天,我云瑶下辈子为鬼为畜也不愿再遇见你。”错了吗?云瑶,我逐鹿天下,不过想要与你共赏。他在她死后仰天长啸,悲声不绝于耳。再次醒来,看着陌生的面孔,她坐在镜前暗暗发誓.“我云瑶定要颠覆江山,搅乱天地。”
  •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夹缝

    夹缝

    杨穆青每个星期都会轮到一次值日。每次值日,他都是最后一个离校的老师。他除了尽好值日老师应有的职责,还会把办公室打扫一遍。这一天,杨穆青前脚刚踏出办公室,兜里的手机就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二哥杨丹青打来的。杨穆青接起电话,听见丹青对他说,穆青啊,我想和你商量个事。杨丹青同住在县城里,平日里见面次数频繁,很少打电话,偶尔通通电话,也是因为母亲的事情。这一次,也不例外。电话里,丹青对他弟弟杨穆青说,我想这个月妈妈先到你家里住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