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5600000135

第135章 民忧

尽管刘泽清现在还不知道朝廷为何要置他于死地,但他却也不是傻子。

牟文绶两兄弟还有邱磊,那都是当地人称的悍将,杨御藩虽然也是个杂号总兵,可却是名将之后,威严比自己也是不逞多让。

刘泽清有自知之明,他们的部下虽然不多,但起码也要比自己属下这些兵油子强多了,平日被压着不过是因为自己兵士众多。

现在这帮人在朝廷一纸诏令下居然尽释前嫌,联合起来与自己作对,再加上一帮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或者早就与自己有仇有恨的人不断煽风点火,临清显然已经不是久留之地。

时逢乱世,刘泽清清楚地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手底下这点兵还在,那便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左良玉就是鲜明的例子,日后自己就算回不来山东,随随便便攻下一个地方当个土霸王还是绰绰有余。

到时候缺钱缺粮了便劫掠一番,若是能有所丰收,还能和左营一样,越扩越大,直到自成一营,让朝廷生不出整治自己的心思为止。

若是运气好,没准还能混个爵位留名青史。

想到这里,刘泽清不经意间露出淫荡的笑容,似乎已经遇见自己不久之后过着皇帝般的逍遥日子。

不过回到现实之中,看着周围异常混乱的部下,刘泽清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无可奈何之下,他也只能不断催促让他们快些行事。

可现状却事与愿违,平日几乎不经任何操训,由各种流民和**临时聚拢在一起的刘部突然经历这种临时的调动,显然不是那么容易。

光召集众将决定撤往凤阳,刘泽清便是花费了快一个时辰,更别提还要将命令传达下去,让各部聚拢兵马一块逃亡。

刘部在临清一带驻扎了半年,临清城被祸害的损失了近三成人口,百姓是又恨又惧,听说其余官军都在朝这里赶来,更是一股脑的收拾行礼开始逃难。

所以听见这个消息,高兴的实际上只有城内士绅与文官,刘部军兵慌乱,百姓更是畏官军如虎,玩儿命般的往城外逃难。

不多时,一名家丁慌慌张张自街边跑来,边跑边喊:“大帅不好了,老爷子那边儿出事了!”

“你说什么?”刘泽清听见这话才忽地想起来,自己家眷还安置在日照,当下便是急切的问道:“我爹我娘他们那儿出什么事了?”

“老爷子...还有老夫人她们...都被贼人给害了。”那兵士说到一半,已经是泣不成声。

据这兵士所说,似乎是本地卫所的一个屯驻千总部下忽然发生哗变,在一天夜里杀了千总,并且趁势闯进刘府之中。

刘泽清留在日照的家人总共十几口人,就连老少都没能幸存。

事已至此,暴跳如雷的刘泽清根本顾不上这兵士是不是在假惺惺的做派,在原地无头苍蝇一般的转来转去,最后却也只能愤恨的一脚踹在墙上。

“若让本帅知道是谁干的,非要活剐了他!”

事情的发展让许多人都觉得十分富有戏剧性,朝廷的旨意还没下来,其它官军还没来得及动手,却是刘部自己的人先乱了起来,将刘泽清家眷屠戮一空还只是其中一件事。

各处刘部的军兵失去了统一指挥,所作所为和数年前流窜各地的流贼无异,若不是有其余效忠朝廷的官军奉旨清剿,早就是成灾成难了。

“日照的参将呢,给本帅叫来!”忽然间,刘泽清好像想到什么一样,瞪着血红的大眼怒吼道。

负责日照一带的参将被家丁叫来,早就听说此事的他实际上已经吓得瑟瑟发抖,不等刘泽清说什么便开始连连求饶,就是怕愤怒之中的刘泽清会迁怒于自己。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满心愤懑的刘泽清此时急需一个出气筒,甚至没有象征性的问出几句话,便是不顾众人的劝阻,亲自动手将这在刘部之中地位不低的参将给砍了,算是出了这口闷气。

看着满地的血迹,周围刘部军将都是噤若寒蝉,各自大眼瞪小眼,就连被视作亲信的家丁队官都是咽了下口水,下意识的远离刘泽清几步。

......

“哈哈哈,这刘贼是自寻死路,杀得好,杀得好啊!”被软禁在驿馆之中的监察御史党崇雅听闻此事当即大笑不已,看样子似乎十分痛快。

的确,党崇雅自从被崇祯皇帝从冬暖阁轰出来之后,还是头一次这么痛快,感觉到连日以来的胸闷都被发泄出去,就好像年轻了几岁一样。

朝廷整治刘泽清的事在锦衣卫的宣传之下,如今已经传遍了整个山东,这些文官自然也是察觉到周围的风言风语和近日刘部军兵慌乱的来回调动。

今日更是反常,平日用来监视他们的人都不剩下几个,官员们都是兴奋不已。

“是啊,这次刘贼就算死不成,今后也不会继续待在山东为非作歹了,皇上这是替地方除了一大害呀!”

“皇上圣明,我朝之福啊!”

官员们正在议论时,却忽然见到门外仅剩下的几个军兵匆忙跑进小巷子里,看来也是趁乱逃了。

见此情景,官员们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可胆子却渐渐大了起来,党崇雅小心翼翼来到院中,见到街上不少来回逃难的百姓和开始作乱的刘部军兵,面色大变。

党崇雅和官员们拉住其中几个人急切的询问到底发生了何事,起初的百姓忙着逃难,并不会有人去理他们,直到他们找到一个拉着女儿的妇人时,才听见更为振奋人心的消息。

“诸位大人还不知道?”那妇人小心翼翼接过党崇雅递来的几两碎银,害怕地说道:

“朝廷的京营快到了,听说是皇上的旨意,要杀刘泽清呢。”

党崇雅闻言更是疑惑,赶紧拽住要跑的妇人,继续问道:“既是皇上下旨杀刘贼,这是替民除害之事,汝等为何要跑?”

“大人有所不知。”妇人提及此事,也是满脸的怨恨,说道:“朝廷的官军向来是一个德行,杀了这个,还有那个,若不趁乱逃走,日后还不是要留在城内受人欺凌!”

“大人见谅,民女是真的要走了。”

望着抱起女儿头也不回跟随民众逃难的妇人,党崇雅和一种官员都是面容沉重,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激动之情。

是啊,这妇人所说何尝不是党崇雅他们的担忧之处。

刘泽清骄横跋扈,在地方上纵兵弄权,但是谁知道杀了刘泽清,会不会再来个张泽清?

这种乱世之下,找一个黄得功、杨御藩这种为国忠义的将领很难,但左良玉和刘泽清之辈却遍地都是。

同类推荐
  • 盛唐血刃

    盛唐血刃

    武德元年,陈应来到的泾阳,历史因他而变。阴差阳错,他成了李建成的门下——东宫第一大将。他本想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小地主,然而时势却逼着他一步一步登上风起云涌的历史舞台。————————————————————————————新书《盛唐太师》这是一个草根的逆袭,从小人物成长为太子太师。请大家移步《盛唐太师》
  •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盛唐见证:大明宫

    盛唐见证:大明宫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 疯狂的赘婿

    疯狂的赘婿

    赘婿也有情怀一卷:初识练气二卷:神道院争锋三卷:火神山秘境四卷:封号‘屠夫’五卷:巡天使六卷:人王墓七卷:天价悬赏八卷:葫芦岛风云九卷:守护者损落十卷:大结局他从艾府初识练气,进入暗夜森林奇遇连连,成为唐国最为牛逼的天才。而武道院一站,魔修现世,沈腾眼瞎身死。艾家举族避难。尸体被蛊族偷走欲练为僵尸,意外复活开启清光眼。前往大秦王朝寻找艾敏,进入武道院修行,争夺内院名额,历练,火神山秘境重塑肉身,封号扬名神魔战场。成为巡天使后血洗唐国魔修,使得唐国帝都六月飞红雪,人皇墓得到巨额宝藏,被成为人类的移动宝库。天价悬赏成为魔修第一必杀名单。葫芦岛一站成名,圣人损落,王朝内乱,力缆狂澜
  • 混在隋末的那些日子

    混在隋末的那些日子

    一朝穿越,混在隋唐……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将秦叔宝尉、尉迟恭打造成大唐全民追捧的偶像“门神”;将单雄信的非法组织“二贤庄”,改造成隋末最富有的民营企业;将穷乡僻壤的瓦岗寨,改革成隋末经济特区;将李世民的嫡系部队,训练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师;将潜力股李家二郎李世民,一手扶上帝王宝座;君臣同心,将帅同仇,北击突厥,西讨土谷浑、高昌,东征高丽;君臣携手,上下同德,改革科举,兴办书院,整饬吏治;发展农业,兴办银行,盘活商业;迎来万邦来贺,开创一代盛世伟业……
热门推荐
  • 没有任何借口(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没有任何借口(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还是个人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借口”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本书从服从、执行、勤奋、责任、自动自发、方法、忠诚等方面深刻揭示了“没有任何借口”所包涵的职业信念,是职场人士最佳的精神读本。
  • 儒的气场

    儒的气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自修自勉、成功成事之道。大功业、大境界。本书从“修身”开始,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自省、克己、忠恕、慎独、中庸、力行”为中心,形成了一套自我修养的理论,帮助人们修炼好德行、具备仁爱之心,从而在“内外兼修”中成就完美的气场氛围、凝聚强大的气场能量,获得幸福、快乐、健康、爱情以及改变命运的方法和技巧。
  • 一贱钟情

    一贱钟情

    她抛爹弃友跑了大半个地球,在即将结婚的暗恋对象的别墅前大嚎表白,最后流落异国街头被陌生男子拎回家。于是他和她成为了史上最诡异的搭档,专司拆人姻缘,挖人墙脚。一个是外表温润内心奸诈,一个是性格固执思想别扭。兜兜转转,是他先沦陷?还是她先迷失?
  • 系统农女种田忙

    系统农女种田忙

    【新文《农门娇女有点田》已发布】穿越成最穷猎户家的大闺女,余暮暮内心没有半分波澜,毕竟瘸腿老爹憨厚老实,善良娘亲蕙质兰心,一双弟妹也乖巧懂事。可莫名其妙被绑定一个系统,让她发家致富也就算了,那什么强制撩夫任务是什么鬼,她的人设是高冷女猎户好吗?!只是说好的撩夫,为什么她才是被撩的那个?!“暮暮,余生我只愿与你朝朝暮暮。”(系统种田文,巨宠巨甜,女主二次穿越)
  • 写给女人的哈佛情商课

    写给女人的哈佛情商课

    对于女人而言,智商可以让女人成功,而情商不仅能让女人成功,更能让女人幸福。一个幸福的女人不但要有高智商,更要有高情商。本书以哈佛大学情商课的观念为核心,将女人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中的所需要的智慧娓娓道来。结合生动实用的例子,教女人开发自我潜能、拓宽思维方式、掌控不良情绪,巧对人际关系、学会处世的智慧。
  • 极品小女佣

    极品小女佣

    她风挽思的未婚夫竟当着她的面劈腿,胆子倒不小。好吧好吧。虽说他们是包办的,而他也还不知道她到底是哪根葱,可这当面被人抹面子的仇她可是记下了,这滋味总有一天也得让他尝上一尝。他是蓝氏总裁,遇到这个丫头是他这一生的劫。从来游戏花丛的他心不知道什么时候竟失落在了这个丫头身上。待到回头去寻时,那人已了无踪迹。她到底是谁,竟然玩弄他蓝大少的感情如儿戏。他定要让他知道,他的感情可不是那么好玩的。人人趋之如骛的他,只有她避之无影踪。**********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竟抱着别的女人说不要她。哼,他不要娶她,她还不想嫁了呢!就当她从来没见过他这个人。话虽是这么说,可她还是很是伤心。你蓝泽宇不要我,有的是优秀的男人来爱我,你滚吧,抱着那只肚子里有了你的崽的女人有多远离我多远,最好一辈子再也不见!伤透了的心从此远离了他,也许跟一个爱她宠她的人过一辈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吧!可到了临了她却有些迟疑了,那个温润的男人她好象也是蛮喜欢的,脑子一热,好象不该说的话也说出了口。哎呀,这个也逼他,那个也要她,她到底要跟谁啊!她还小,这个那个可不可以不要逼得这么急,给她再几年的时间好好的考虑清楚!完了,那个不要脸的直接把她打包扔到床上去了,要她跟他造出小一号的人出来才肯放了她!于是,于是,她苦难的软禁生涯从此无限凄惨地开始了!即使肚子里有了小一号,她也不肯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有了小的她自己会养,不要他也是一样,一想起他对不起她的那些烂事,她就满心的不舒服。她觉得不舒服,总不会就这么地放过他,那样就太对不起她自己了。婚纱,不要啊!那个天杀的小日本也来掺合个什么劲,想侮辱她,门都没有!直接把他给绑了,拿鞭子抽!没想到人家不仅不叫痛,还嗷嗷叫得痛快!既然他有这种爱好,那她也不劳动她的贵手来奉陪了。乘了个空,跑到了船舷上。不好,那贱男人追过来了!脚下猛被人一勾,暗地里的一只手使劲把她直直地推跌到直往后退的大海里。她水性不好,这下子谁也来不及救她,看来是死定了!..........................................后景一:“小妈妈,你说我爹地长什么样子,会不会像我一样帅?!”某个可爱有型的小帅哥仰头问着她,她咋看他那双亮晶晶的眼睛越看越想起脑子里一个模糊的印象来。
  • 迟到的救赎

    迟到的救赎

    我常常想,一个人死去后,灵魂应该是不灭的,只不过不再受地球引力的约束,飘飞在宇宙中;或者说,宇宙的空间里,有无数的灵魂在飘动,它们也会与某个星球摩擦,或产生某种关系……刘凯这个人早已经不在了,他死在四十年前的一个冬天。四十年以后,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某些人的意识中,好像他的幽魂莫名其妙地又飘回了这个地球,飘进了他生前曾与之有过关系的某些人的意识中。那年冬天,来自全县的各个公社的青壮劳力都集中在一个大水库工地上,热火朝天地挖泥砌石垒堤坝,除了白天大干猛干拼命干,还要挑灯夜战,工地上展开了各种方式的竞赛。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道德真经集义

    道德真经集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