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5600000016

第16章 以张世泽代吴襄提督京营

周奎说这话的时候虽然面上在笑,但心里却将崇祯骂了个千万遍,自己说种地明显是推脱之言,居然还要刨根问底,都是自家人,还真派锦衣卫去查地?

他刚说完,王承恩再次出班,躬身说道:

“陛下,老奴这多年以来积攒了不少积蓄,当今是朝廷需要,捐输白银三十万两。”

锦衣卫都指挥使李若链紧跟着站出来,抱拳道:

“启奏陛下,自打任了这个差事,京城的各个老爷们就给卑职送了不少银子,卑职一件没动,全都封存在内库,算一算也该有十几万两,这次全部捐出,为国尽力!”

王承恩赞赏的看了李若链一眼,从前儿他还觉得崇祯让李若链代替骆养性为锦衣卫都指挥使,是因为这个坐堂官没有任何背景好控制。

现在看来,却是自己想得简单了。

李若链这话一说出来,兵部尚书张国维还有其余几个东林文官立刻将脸低下去,手紧紧攥住,显得十分紧张。

暖阁就这么大,每个人的小动作崇祯皇帝都收在眼里,但是并没有多说,想等等看他们接下来的动作。

平时一毛不拔的周奎虽然捐了一万两出来,但相比他那个家财,实际上也算不得是多大方,估摸着就连十之一二都没有。

其他人都明白,现在的崇祯皇帝可不再是从前那样两眼一抹黑,叫自己来之前应该早就让厂卫查过,这次要是不多捐点,那不是等着被抄家吗。

吏部尚书郑三俊首先跳了出来,大礼参拜之后说道:

“启奏陛下,臣为官多年,父母妻儿,一家老小都靠臣的俸禄供养,家中属实无财,略尽绵薄之力,捐银三万两,实在惭愧。”

工部尚书薛凤翔看了郑三俊一眼,出班奏道:

“陛下,臣家中难以为继,只得出银一万两。”

几位尚书或多或少的都捐了一些,崇祯皇帝其实手里早就握着这些大臣各自家财的实际情况,在整个过程中一声不吭,只是在心中不断冷笑。

在这里面,除了国丈周奎以外,捐银最少的就是内阁次辅魏藻德,堂堂一个阁臣,竟然只拿了不到三千两,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没钱。

魏藻德这个人,实际能力没有,嘴炮倒是挺强,在历史上的结局略为悲惨,被刘宗敏夹死也才拿出几万两银子,这在京官中并不少见。

崇祯皇帝强忍着怒火,心道还是要把正是办完,侧颜问道:

“倪爱卿,国库现有银粮多少,若贼兵围城,又能坚持多久?”

户部尚书倪元璐听到问话,站出来道:

“启奏陛下,户部存银不足五十万两,一旦贼兵围城,臣估计,粮草最多只能维持半月。”

倪元璐说起话来一板一眼,虽然知道崇祯皇帝现在的心情可能不太好,但这种危机关头就不能顾及个人安危,既然皇上让自己掌管天下钱粮,那自然要实话实说。

“嗯。”

崇祯皇帝闻言点了点头,倪元璐方才所说委实和东厂查到的相差不多,转头说道:

“粮草居然不够维持半月,这可不行。倪爱卿,附近粮草存备不少,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来办,时间不等人,一定要尽快筹集到足够支撑一年以上的粮草。”

倪元璐抬头看了崇祯皇帝一眼,赶紧跪在地上,叩首呼道:

“臣遵旨!”

如果说崇祯皇帝之前心中还有些顾虑的话,那么倪元璐方才的回答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此人是在场这些重臣中屁股最干净的一个。

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建奴入寇,在直隶一带呼风唤雨,外无大将御敌,内无良臣献策,明军数路皆溃。

倪元璐本是对朝堂心灰意冷,决意不再入仕,但听到消息后却忧心如焚,散尽家财招募兵士来北京支援,向崇祯皇帝献策退敌,这才又被拜为户部尚书。

崇祯皇帝对倪元璐很是放心,以他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怪不得和群臣闹不到一起,转头说道:

“既然如此,朕没什么事儿好说了,王承恩、李若链、张世泽、方正化你们留下,其余的人就先散了吧。”

崇祯皇帝无话可说,群臣也是松了口气,待他们一一离开暖阁之后,崇祯皇帝这才是将脸色沉了下去。

......

本来崇祯皇帝对这些大明的重臣还存有一丝希望,自己摆摆皇帝架子,提醒这些东林臣子自己握着他们的把柄,希望他们能顺顺当当多出点银钱,也好省了后面的麻烦。

但实在是没想到,自己还是高估了他们!

周奎就不提了,家财万贯,又身为当朝国丈,从前就是个街头行医算命的,一不小心混成了皇亲国戚,从大明朝这里得到的好处着实不少,但就是贪得无厌。

崇祯皇帝方才已经不止一次的提醒他,本意表达的再明白不过,你我算是一家人,要是能痛痛快快出钱,自然没必要闹的太僵。

周奎果真是不愧于历史赠予的铁公鸡之名,无论崇祯皇帝怎么示意,到最后也才抽着脸拿出一万两。

至于那些东林诸臣,也好不到哪去!

就算在自己的面前,捐出几万两银子都和要了老命一样难受,魏藻德堂堂的内阁次辅居然能拿出不到三千两糊弄自己,等腾出手来,都要一个个收拾了。

这件事以后,崇祯皇帝对这些人的感觉完全成了绝望,算一算,这些银子总数也才五十多万两,还是自己提拔起来的人捐了一大半。

王承恩、方正化这些可都是东林诸臣口口声讨祸国殃民的阉党,可真到了这种危机关头,出来为了崇祯和大明粉身碎骨的,恰恰就是这群阉党。

说到底,还不都是这群‘正人君子’用笔墨给黑成的这个样子,在崇祯皇帝眼里,阉党比起东林党不知靠谱了多少。

“李若链,你今日做的不错,朕心甚慰!听闻你家中尚有老母要照料,这些银子就留下三千两填补家用吧。”

李若链闻言,赶紧出班道:

“臣出身低贱,未曾立得寸功却屡受隆恩,定为皇上效死!”

崇祯皇帝不耐烦的摆摆手,心里实在是怨愤难平。

“英国公,知道朕叫你来是所为何事吗?”

张世泽稀里糊涂的被叫到暖阁看了一出好戏,心中对这些东林党更加厌恶,本来以为结束就要离开的时候却又被留下,早就有些犯蒙,这时候赶紧站出来恭恭敬敬的说道:

“臣不知。”

“方才你也看见了,这些人将朕这个皇上放在眼里吗?”崇祯皇帝对东林诸臣们彻底绝望,态度逐渐开始强硬:

“张世泽,即日起由你提督京营,朕将这些银子全都交给你,要用在刀刃上,兵不需精,但一定要敢战!”

英国公一系世代掌管京营戎政,是勋戚中最坚实的保皇党,若按历史上发展,现任英国公张世泽一个多月后就会代替崇祯出征战死在城外。

张世泽长相英武不凡,但却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自然知道那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战斗,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

最开始过来的时候,崇祯皇帝脑子处于当机状态,正巧吴襄前来觐见,就顺水推舟的让他提督京营,但这些日子观察下来,吴襄的动作还是有些畏畏缩缩,实在太慢!

历史上就是吴襄掌管京营,然而等到李自成大举进围京师的时候,京营还是毫无战斗力,再让他搞下去无非还是这个结局。

虽然说距离任命吴襄整改京营才过去不久,忽然间换人有些用人多疑的意思,可能会传出去闲话,但崇祯皇帝显然顾不得这么多了。

现在除了张世泽,也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了。

同类推荐
  • 风起大宋

    风起大宋

    大观四年,随着一声惨叫,一个少年在四个顽童的面前从天而降,从此这个世界多了一个变数。这一年,蔡京离开了东京,高衙内还没学会调戏人妻,白山黑水中的壮汉孤傲的看着天空,耶律延禧不停的赶向下一个狩猎处,开封府里的皇宫中,到处都是从江南运来的奇花异草和飞禽走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叫陛下,叫官家的时代,这个是一个文采飞扬的时代,这是一个钢铁产量超过整个欧洲的时代,这是华夏文明的鼎峰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一纸黄贴便可倾家荡产,随手一划便可失去田地,盖世英雄被莫须有的话折磨至死的时代,一个华夏文明堕入黑暗之始的时代。变数有了,一切还会是一样的吗?一群(1937):464970199
  • 汉冠

    汉冠

    一个历史系高材生,不小心到了西晋末年。 清谈论玄,纵横捭阖。 王敦、卫阶、江应元。 潘安、贾谧、贾南风。 这是理智与荒唐并存的时代。 这是一个寒门在高门大族中崛起的故事。 (前期种田,后期争霸。).......................作者已有百万字老书《曹魏》,人品有保证,可放心收藏!轻松作,勿较真。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大宋遗民

    大宋遗民

    当今天下,宋国偏安于南,西夏国雄踞西北,西南之大理国,土蕃国寻衅不断,北方草原上有蒙古人虎视眈眈,金国站立中央,天下四分五裂动荡不定,群雄争霸致使民不聊生,正需要一位明主一统天下建万世之功业,为众生开太平!我高弘毅生而不凡,卓而不群,我不要这天下,尔等何敢!!!
热门推荐
  • 秀丽江山3(玄武卷)

    秀丽江山3(玄武卷)

    为立阴丽华为后,刘秀使计斩杀了真定王刘扬。郭圣通设套,让丫鬟胭脂怀上了刘秀的孩子。一怒之下,丽华离宫。刘秀无奈,只得封郭圣通为后……四方未平,刘秀却亲征,将丽华接回……阴丽华为刘秀诞下一儿两女,却因多次随军亲征,渐渐引来朝中非议。建武九年,阴丽华遇刺受重伤,阴母和阴丽华的弟弟也不幸遇害。就在阴丽华万分悲痛之时,刘秀公然下诏,向天下人说出当今后位乃是丽华所让……
  •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这是一本当代最为传奇的诗人海子的诗传,主要讲述了诗人海子的一生,从他生命的开始讲到最后留有许多疑团的自杀。里面穿插了海子的诗,增加了此书的可看性和收藏价值。是每一个海子迷不可错过的传记。
  • 重生之盛世佳人

    重生之盛世佳人

    前世她遇人不淑,十年生死相随,只换来一杯毒酒,三尺白绫。劫后重生在异域他乡,誓要步步为营,让那些欠她的都付出应有的代价,决不再做傻乎乎的小白花,却意外卷入了另一场漩涡之中……
  • 快穿宿主别玩惹

    快穿宿主别玩惹

    一句话简介:这就是一个找不到乐趣女主×被不走套路女主逼疯的小系统的快落故事。这就是一个小系统每个世界都吃醋,每个世界都掀桌,而女主日常逗系统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女主日常无聊,日常找事逗系统的故事。PS:脑洞时大时小,原创文,如有雷同,纯属偶然,不喜勿喷。
  •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开花落等你归

    花开花落等你归

    简介:她和他在铺满白雪皑皑的古城相遇,那天她在深夜突然心脏病突发。她住的客栈老板夫妇急得不知要怎么办时?他出现在女孩身边,并且救了女孩的性命。从此,女孩爱他如星星爱着月亮。
  • 爱情体

    爱情体

    在一个大城市里,有这么一户人家,家庭人口很多,关系有点复杂,生活圈子又是极其之广,可是就是因为互相都息息相关着,才会有那么多的趣事,其乐融融,也是因为整天都聚在一起,一些惟妙惟肖的感情就出现了,几对情侣从刚刚的不在意到日后的相处,经历过重重的困难险阻,抵制了一切的外来者的侵犯,这样的他们能否日久生情,最后修成正果呢,这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发挥了,而一直看着这几对小情侣的长辈们又会怎样来撮合他们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吧。
  •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旨在追寻南水北调工程历史的渊源,回顾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到2002年动工建设期间的历程;介绍南水北调总体布局和东线工程规划,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东线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尤其是对江苏的影响,阐述江苏受水要领,并回答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展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探讨东线工程建设、管理变革的主要方面,以答谢人们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关注。
  • 人中画

    人中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囚犯”的救赎

    “囚犯”的救赎

    这是一个未掺杂任何水分的原版故事。去年冬天一个雪花飘飞的夜晚,笔者与几位律师朋友在京城一家酒楼小聚。酒酣耳热间,一个缠绕已久的问题浮上脑际,笔者斗胆发问:“各位,你们都是知情人,当今究竟有多少冤假错案?”朋友们先是一怔,继而不假思索地抢答起来。A律师:“没有作过统计,10多年我辩护的近百案件中占大多数。B律师:“我的几乎是全部!”C律师:“我的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