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9800000015

第15章 道阻且长

翌日清晨,沈昭驾着骡车出了府。

归善县是惠州府治所所在地,比起别的县城来要繁荣许多,方圆百里都是村落。罗会赶着骡车直接出了城门,又往西边走去。

西边人烟稀少,只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因着平日里来往的人甚少,竹林里铺满了落叶,层层叠叠的不见底,偶尔有清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倒有一番幽幽绿意,一条铺满竹叶的小路曲折而入。

很普通的景致,寻常人都没有一探的欲望。却也有不寻常的地方,竹林里面岔路甚多,不懂点奇门八卦的基本出不来。

罗会也是被人带了好几次路才学会的,他赶着骡车往里走,过了好几条分岔路才寻到一间竹屋停了下来。

“姑娘,到了。”

罗会掀起帘子。

沈昭便让析玉扶着下了车。

竹屋还是原来的样子,数年如一日。小小的院子里摆着石桌石凳,干净如新,另一边则摆放了一堆木头,时常会有青衣小童在一旁劈柴。

这就是她的先生关老先生的住所。

她虽然喊了关老先生数年的先生,但是除了知道他姓关以外别的并不清楚。

她第一次见到关老先生是在承恩寺的后山。

那是他们刚到惠州府的第二年,她父亲听闻承恩寺寂本大师的佛法精湛,又颇有几分窥破天机的本事,便在初春时节带着一家人去了承恩寺。

她知道自己身份特殊,并不敢拜见寂本大师的尊容。听说承恩寺的梅林是岭南一绝,就避开下人的耳目一个人偷偷去了后山的梅林。

那会儿还有一些雪没有完全融化,衬着朵朵红梅,层层叠叠的煞是好看。忽然就记起很久以前的将军府里也有一片小小的梅林,因为她的祖母最喜踏雪寻梅。

她仰头看着点点红梅,片片白雪,忍不住吟起了一首很应景的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只可惜红梅依旧是红梅,寒雪依旧是寒雪,她的故乡却不再是故乡了。

“这诗是好诗,景也应景,就是不该从你嘴里说出来。”身后突然有一道略微嘶哑的声音传来。

沈昭转过身去,就看到一个身着布衣,手柱竹棍的老先生站在她身后。

虽已是两鬓斑白,身形消瘦,但是周身却隐隐透着闲云野鹤的潇洒气质,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很像那些避开红尘隐居山林的高人。

沈昭正了正神色,“老先生此话何意?”

“小女娃说这话做甚!要说也该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沈昭听闻笑了起来,“老先生说得对,是晚辈庸人自扰了。”

“你这女娃年纪挺小,懂得倒是不少。”老先生往前走了几步,跟她并立。

“你瞧这雪是雪,梅是梅,雪不能是梅,梅也不能是雪,世间万物皆有它本身的因果,世间万事也皆有它原有的定数。世事轮回,万古定理。”

说着,他拿起竹棍敲了敲树干,梅瓣带着雪花一起落下,纷纷扬扬的,沈昭的心也跟着纷纷扬扬起来,之前那点缅怀之意倒是少了大半。

沈昭扭头看着老先生消瘦的身影,眨了眨眼,问道:“老先生跟我这女娃谈这些做甚?”

老先生也看着她,笑容朗爽,“这不是你要听的吗?”

沈昭听他这么说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老先生倒是很懂晚辈的心思。”

“你这女娃也是有意思得很。”老先生笑道,又忍不住叹了口气,“老夫原先也遇到过一个人,比你聪慧,也比你有意思。”

说着,他又看着沈昭,很认真地问,“女娃,老夫且问你,可愿做老夫的学生?”

沈昭也很认真看着他,“老先生能教晚辈什么呢?”

“你想学什么?”

“古有张仪众横捭阖,今有宋衍策平天下,晚辈想学的自然是权术谋略。”

老先生双目一凝,紧紧地盯着她,“历来谋士三六九等,谋财者为下,谋权者为中,谋国者为上。你可知你口中的张仪宋衍皆是为国谋划的上等谋士。莫非你是想做那上等谋士?”

沈昭淡淡的笑了笑,尚且稚嫩的声音却带着几分深沉之意,“晚辈并不想做谋士。晚辈只需学得那谋国之术。老先生可有那本事?”

“口气不小。”老先生大笑起来,略微嘶哑的笑声在这荒山冷雪间倒显出了几分苍凉来,“老夫原先也遇到过一个人,口气跟你一样大。”

沈昭闻言心里一动,直觉告诉她这老先生前后说的都是一个人,便忍不住问道:“后来呢?”

“后来啊……”老先生叹息了一声,声音低不可闻,“后来自然是权倾天下……”

沈昭还想问他那人是谁,却瞧见老先生眼底隐隐约约地落寞之色,到底是没有再问一句话。

劈柴的青衣小童见到沈昭的身影,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赶过来行礼,“沈姑娘。”

青衣小童是关老先生身边服侍的小童,打小就跟着关老先生。

听说他是关老先生在竹林入口捡到,当时的他尚在襁褓,还是个幼儿,却不哭不闹,一双乌沉沉的眼滴溜溜地转着,机灵得很。

他躺的地方恰好有一小截竹笋冒了尖,青青翠翠的,可喜得很,关老先生就给他取了个名叫竹笋。

沈昭点点头。

竹笋便领着几人往院子里走去,“老先生正在里边下棋。前些日子一直抱怨姑娘许久不来,连个对弈的人都没有,一个人无趣得很,只得自己与自己手谈一局。”

沈昭笑着道:“倒是我的不是了。”

竹林湿气重,竹屋并不是依地而建,而是用木头架了起来。

踏着竹梯上去,进门便是堂屋,说是堂屋却未免过于简陋,好在桌椅板凳样样不缺,又胜在干净,看着也很舒服。

房间的两边还挂了几幅字画,又在简陋里平添了几分风雅,字画都是寻常隐士喜爱的泼墨山水,怪石残雪,中间题了一幅字。

上头写着:

且将白鹿与清风,笑言千古兀自归。

落笔是拂云居士。

正是出自李长吉的“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诗是好诗,字也是好字,只是这幅字用的是台阁体,而非寻常的狂草行书,倒让人不禁觉得遗憾。

自古以来所谓隐世者即避世者,避的是官场,关老先生也不例外,从白鹿二字便可知其意。

诗里抒发的也是松风山月淡泊名利的隐逸情,但所用的台阁体却明明确确是士子科举官场文书才会的,一向以端正拘恭著称的台阁体如何能显出诗句的潇洒豪迈?

任谁见了也不免要可惜一番。

沈昭也曾问过关老先生缘由,却没有得到答案,想来也是有难言之隐。

“丫头来了。”关老先生指了指对面的坐垫,“快过来跟老夫手谈一局,许久不曾对弈,心里倒是痒得很。也不知你最近棋艺如何?可有退步?”

“先生真是说笑,哪有变得这么快的?”沈昭跪坐在他对面,将棋盘上的棋子均取了下来。“不如手谈一局看看?”

两人便对弈起来,一下就是好几个时辰,连午膳都来不及用。

直到分了胜负,竹笋才又将热好的饭菜端进来,一面布置一面抱怨。

“沈姑娘往后可别这么惯着老先生了,他的身子可撑不住的。”

沈昭一面替关老先生布菜,一面带着歉意笑道:“今日是我忘了时辰,实在不该。先生身边有你服侍倒教人放心许多。”

竹笋倒也不说什么,他是由关老先生带大的,如父如母,情分自然非同一般。

伺候两人用了膳,又端来了热茶。茶倒是普通得很,淡淡的也不浓,不过也有几分值得回味的清香。

“你这棋风比起之前倒是变了许多。”关老先生跪坐在小几前,指着那棋局道。

沈昭的目光也落在黑白错落的棋局上,问道:“那依先生之见,学生这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关老先生沉吟少许,“你原先棋风是步步紧逼,锐不可当,如今却步步为营,迂回婉转,倒教人瞧不出你的走向了。沉稳了许多,倒是好事。”

沈昭眼底也露出了笑意。

她性子一向好强,上辈子过得倒也如意,从将军府的嫡长女到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其中虽有波折,可到底因为年轻,并未受多少影响,也算是顺风顺水。

哪怕后来因中人奸计,被一箭射死在城墙下,仍旧有着满腔热血。

后来因外祖父一家尽忠职守却遭奸人算计,落得如此污名,家里又突遭变故,才让她两辈子的愤恨都难以压抑。

所以不管是行事还是下棋,她都势如劈竹,锐不可当。

直到后来关老先生发现她心性不稳,又素有才智,生恐她长此以往会变得暴戾恣睢,横行无忌,便有意引导,让她懂得压抑自己,使她的行为举止都变得沉稳。

为人处世改了许多,性情也更加平和。就连下棋也渐渐成了隐而不发,止而后动。

“也多亏了先生时刻教导,学生才不忘平心静气。”沈昭低眉颔首。

关老先生打量她半晌,又伸手将棋盘上的白子一颗颗取下来,缓缓说道:“你可知佛家一直流传着生而知之者的说法?”

沈昭心里一惊,也低下头去将黑子一颗颗放回棋罐,虽说自己也是活了两辈子的人,可她这位老师活得比她两辈子加起来还长,怕是早就看穿了那些东西。

她沉声回道:“学生并不知晓。”

“不必惊慌。”关老先生轻声笑了起来,又意有所指地说,“老夫可从未见过什么生而知之者,当年在承恩寺的后山老夫只见到过一个很聪慧的小女娃。”

沈昭低着头没有说话。

关老先生也不甚在意,“老夫年轻的时候,大师曾跟我们师兄弟说过,这世上聪明人有聪明人的活法,糊涂人有糊涂人的活法。

老夫当时年轻气盛,并不认同这句话,人要是太糊涂了,活着岂不无趣?因此老夫这大辈子都过得清醒得很,倒是看了许多不该看的,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便是如今也走不出。

师兄就比老夫糊涂多了,一辈子就想守着大师留下来的东西讨活,日子过得也是无风无雨,顺顺当当的。

说起来,老夫当真几分羡慕他,不过这话要是让他听到了怕是会笑掉大牙。”

沈昭知道关老先生口中的师兄是承恩寺如今的主持寂本大师。

他和寂本原先都是承恩寺老主持门下的俗家弟子,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们俩师兄弟后来一个出了家彻底做了和尚,一个便下山去那锦簇红尘寻自己的劫了。

那劫有没有寻到,沈昭尚不可知,不过这锦绣红尘倒是看得半破不破了。

关老先生又笑了起来,只是笑容里带了几分唏嘘感概,“老夫现在想想,大师的话当真是有理的,人还是过得糊涂点好,看得太分明,总归要付出代价的。

老夫的代价便是一生所求皆不可得,只能在这偏远之地的竹林里了却残生。”

说着,他又看向沈昭,眼里带上了些许关怀与欣慰,“老夫这一生收的学生也就只有你了。你是个很聪慧的孩子,老夫第一眼看到你时便知道。

可还有一个道理是太聪明的人所求的必不简单,你所求为何物?老夫不清楚。但记得你当年说过你要学那谋国之术,却不愿做那谋士。

自古以来,谋国者几何?成之者几何?你可知晓?”

“谋国者数不胜数。成之者……少之又少。”

“正是此理。”关老先生颔首,抚了抚下巴的长须,“虽则你是老夫的学生,可你要走那条路老夫也无法决定,更不可能阻你。

老夫知你心中有恨有怨,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解的,也不求你能消解。所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自古不变。但求你无愧于天地。

老夫入世时,见这红尘虽锦簇,却抵不过太苦太污;这国朝虽泰平,却抵不过奸者邪心。老夫终归是一介凡夫俗子,见这红尘污浊,国朝动荡,也无力挽之。

以致今朝,权臣当道,罔顾民生,虽则天下政修人和,却已隐现灾祸。你且瞧瞧,近来有多少地方因天灾致使田地荒芜,因人祸致使流民不止。

所谓的海晏河清,国泰政通也不过是高居庙堂之士掩耳避之罢了,那些久居江湖之人更是深知其害。而掌权者尚不自知。”

说到这,关老先生沉沉地叹了口气,“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认,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是时候出个有魄力的晚生后辈的搅一搅这朝堂风云,拨乱反正,钳制权臣,也好让国朝江山缓一缓。”

听到这些话,沈昭站了起来,朝关老先生行了个大礼,“学生何德何能,得此重任。”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但求勿忘初衷,为生民立命。”

沈昭退后一步,一揖到地,“学生谨遵先生教诲。”

同类推荐
  • 重生之重回侯府

    重生之重回侯府

    五年前,外公战死、娘亲病逝、兄长漠视,她以不敬继母之恶名,被赶出顾侯府。五年后,凭着一纸婚约重回顾侯府,顾芳灵暗自发誓,定不重蹈覆辙。前世,认错人报错恩,任由她被奚落、被嘲笑,受尽屈辱最终枉死。这一世,卫清墨决议,定要为她保驾护航,佑她一世尊荣华贵。
  • 嫡色生香

    嫡色生香

    黄粱一梦,终究有醒时。再睁开眼,她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辱的侍郎府嫡出大小姐。前尘旧事纷至沓来,很好,当年的心怀叵测之人,今生定让你们自食恶果!只是没想到,随着重生,一个最大变数也悄然出现……
  • 王爷的白痴情奴

    王爷的白痴情奴

    冬季,一阵寒风刮过,地面上的垃圾随风起舞,漫天飞扬。刺骨的寒风不断的呼啸着,三三两两的人开始往家赶,这样的天气,没事,谁都不想出门喝西北风的。一个女孩站在路边,茫然的看着归家的路人,两眼空洞,呆滞的神情一看就知道是个没有自主思考的主!身边的穿着倒不错,缎面的棉袄,绒皮的虎鞋,可惜,都已经几乎认不出原来的颜色了。女孩面貌秀丽,精致,仔细端详那五官,长大也是一个魅惑人的主。可惜,两目无神。天……
  • 当重生撞上穿越

    当重生撞上穿越

    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渣李查德一朝穿越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是个人渣的小叔李宏查,面对前头便宜大哥家重生归来的小侄女那来势汹汹的复仇,李查德表示,所(深)有(仇)事(大)儿(恨)都(必)可(须)以(用)有(爱)商(来)有(摆)量(平)!小侄女:爱?你确定?!于是,李查德的日常变成:1.努力啃书考科举——让学渣考八股文言文,这个课题……2.努力赚钱过日子——哥的强项,但首先必须得找个二十四孝(?)好搭档,大哥家的小侄女好像就挺能干来着。3.努力培养接班人——一日三逗小侄女,偶尔栽培一下笨侄子,真真是极好的课题。某心心念念想复仇而不得的小侄女,忍无可忍终于掀桌子:我家小叔果然是三查渣!
  • 天命独宠:狐媚王妃,轻点撩

    天命独宠:狐媚王妃,轻点撩

    乱世风云,江湖阴诡。她,弃红妆扮儿郎,做起喜怒无常的暴虐王爷,被下毒,被刺杀,被陷害……为生存,她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为报仇,她搅弄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是她,也曾有过女儿柔情,惊鸿一瞥。是谁?能一揽她的绝世风华。是温润如玉却心思敏感的翩翩公子,是信马由缰却身份成迷的爽朗少年,还是强悍神秘却屡屡帮她的隐士高人……“你有天下臣民,有千秋功业可歌可颂,她只有我…”“若早知今日,我倒希望我们从来不是知己,不是亲人…”“我这一生只害过一人,后来,我穷尽所学踏遍疆土只想她能活着…”拨开云雾,那个能得她一世牵挂的人,会在何处?
热门推荐
  •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一卷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祇园正仪

    祇园正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变身二次元便当少女

    变身二次元便当少女

    当你喜爱的二次元少女在你面前闭上眼睛,坐在屏幕前的你是否会感到遗憾?坚持住,我来了!拯救这些领了便当的少女刻不容缓!……画风本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状况?……「喂,送外卖的,麻烦领一下你的便当。」「不领,滚!」……总之,这是一个化身那些领了便当的少女,在二次元里自救♂的故事。
  • 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1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1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山药蛋派作家的人生经历与创作成果也最为典型地表现了作家的社会良知。这是一些真正热爱人民,特别是普通民众的作家。他们没有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宠儿、精神的贵族,而是认为自己就是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他们为民而喜,为民而忧,为民而作。他们感时忧世、心怀天下,对人民的冷暖寒苦牵挂于心,对国家的未来命运殷殷于怀,对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旗帜鲜明。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总是倡导那些美好的情操、奉献的精神,并给人以向上的力量。他们并不回避生活中的艰难曲折,但从来没有丧失对国家、民族的希望。虽然他们个人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但无论如何,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热爱我们民族的痴情一如既往。
  • 重生之明月何皎皎

    重生之明月何皎皎

    生不逢时,爱而不得,皆是命数。她死在他怀里时,他信命了,这辈子他未曾珍惜过她,也没有好好对过她,而这次呢,他活该,他彻底丢了她。后来人人都说他疯了,抱着一个尸体满世界跑,散尽家财去找让人复活的方法
  • 非常道:突破困境的另类法门

    非常道:突破困境的另类法门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规矩”的民族,“无规矩不成方圆”更是成了挂在人们嘴边的金科玉律。于是,我们每个人从小接受的最多的教育就是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循规蹈矩”。任何不合常规、标新立异的想法和做法都会受到父母、老师、领导的呵斥,朋友、同事的讥笑,认为你是在异想天开、离经叛道,他们会迅速地把你的思想和行为拉回到“规矩”这个冠冕堂皇的“监狱”中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们身边充斥的都是一些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老实人。他们无论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会严格按照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既定程序来进行。这样的人多了会有好处吗?我们来看一看。 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往往惊慌失措;面对难题的时候,他们常常无计可施;言谈辩论的时候,他们总是哑口无言; 谈判博奕的时候,他们处处陷于被动; 商战竞争的时候,他们经常输多赢少;……够了,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已经够多了。套用“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一句口头禅:“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昨天的真理在今天就有可能是谬误。如果一个人的躯体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思维却还停留在遥远的从前,就会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怎么能为人处世、经商赚钱呢?所以,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就需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去打破那些束缚你的所谓“规矩”。不要总是跟在别人的思想后面。重复别人走过的道路。当然,本书所说的“非常道”,并非是要你去违背国家的法律、社会的公德以及做人的原则,而是要你鼓励自己的头脑产生各种奇思怪想,促使自己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是要你敢于经常地离开人群拥挤的常规道路,到那很少有人的小路上去探寻一番。没错,大胆地去试一试吧。也许,当你在“非常道”上勇敢地跨出第一步以后,困扰你许久的问题会迎刃而解,你的人生从此将与众不同。而这个,也正是我们编写此书的最终目的。
  • 我的秃头老师

    我的秃头老师

    在一个恰当的时候,某一位老师的出现,对于一个懵懂的学生来说,多少会有些影响。多年之后,在记忆和梦境里,“我”回忆着那段过往——一个有趣的老师,把自己的历史课变成了小说课;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拉瓦锡和商伯良的暧昧情感;历史和现实交替结合,作为学生的“我”能否与老师达成和解……
  • 心的舞台

    心的舞台

    本作品集主要收录作者倾注了半辈子心血的八部中短篇小说,一部戏曲剧本,三篇散文。其中小说,如《汉奸无冤》,虽然是抗日战争题材,却独具匠心地从一个心地善良的知识分子入手,在“汉奸”的身份中挖掘人性的可贵与无奈,读之无不让人拍案叹息;《玉骄凤》取裁于五代十国时的西楚王朝的宫斗故事,人物命运迭宕起伏;《龙儿》则是为纹川大地震而作,近似于奇幻,又象是新神话类的故事……
  • 烽火绝代

    烽火绝代

    末法已过,万物回归。有一个年轻人脚踏风雪来到人间。剑斩天神,拳破万法。在漫长的悠久岁月中,他曾一人一剑,无敌于天下。如今,他来到都市。
  • 红色禁卫军(一)

    红色禁卫军(一)

    1945年初春,几度延宕的中共第七届代表大会,终于召开在即,中央保卫部门决定从各部队抽调一批军事技能过硬,政治可靠的人员,以补充和加强会议的警卫力量。当时我们晋绥六分区忻崞支队,刚刚打完宁武县东南日军的一个据点,正在做战斗后的调整,我突然接到去军分区学习的通知。支队里和一起被抽调的,还有于旭伟同志,他来部队还不到一年,但表现很好。大约是3月20日前后,我们到了驻在兴县蔡家崖的晋绥军区,住进了政治部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