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权建立之后,城区就一直有禁飞令,不过近七十年过去了,这条禁令的约束力也日益降低。只要修为足够驱动飞剑,绝大多数人选择贴地飞行。毕竟,即使是刚刚达到御剑门槛的后天四层修士,驱动起下品法器来,速度也要比先天修士全速奔跑快得多。
李怀安不属于那绝大多数人。虽然他家离学校并不近,他执拗地每次走路回家,多花在路上的这一个半小时,能让他体会到他和他脚下的这片土地这种息息相关的感觉。
相比于做别人眼中的天才,怪咖,李怀安更喜欢做这片土地上的一个普通行走者。他觉得,他能在高一,十五岁这个年纪达到另无数成年人羡慕的先天境修为,不是因为他自身的天赋,而是,脚下这片土地的馈赠。
今天是西吴市第一中学一月一度的假期。放学的铃声一响,三千多个少年人从校门涌出,然后祭出飞剑,化为一道道幻影散开。等人流散去,一个高瘦的少年才悠然走到了校门口。上身白T恤,下身黑色牛仔裤,脚蹬白色帆布鞋,这样的打扮在普通中学实在是再普通不过,放在只招收中品灵根以上的第一中学就有点怪异。全身上下连一件法器也没有而出现在第一中学的,要么是普通中学溜过来看新鲜的普通人,要么,就只能是高一一班那个怪胎天才李怀安。
看他和门口保安打招呼时熟络的样子,显然,他是后者。
保安看着少年慢慢变小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艳羡。身为一个后天九层的修炼者,他摆脱了普通人和底层修炼者这两个阶层,可是在这个年纪只有自己一半就达到自己可能这辈子都达不到的境界的少年面前,他起不了任何自傲之心。
尽管新政权建立之后,人人都可以修炼,先天境界依然是九成以上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二十岁之前能进入先天境界的,就是世人眼中的天才;未满十八岁就能达到先天的,几乎百分百可以进入一流高校。而李怀安,是在中考前夕,他还没有满十五周岁的时候就达到了先天境界。高中开学一个月,据说李怀安就已经再一次突破,达到先天二层了。这样的修炼速度,是绝对的超级天才,即使那五所超越了一流高校的存在——宗门,也会抢着要李怀安这样的天才。
李怀安却不是人们心中想象的天才的样子——意气风发,甚至飞扬跋扈。除了相貌比较英俊,李怀安看起来和那些后天三四层修为,资质一般的普通同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而这,放在一个超级天才的身上就越发显示出他的不平凡来了,也是李怀安在第一中学这样聚集了同龄人中佼佼者的地方显得有些特立独行。碍于修为的差距,当面大家不敢议论他,背后,却总是用怪胎这两个字来称呼李怀安。
开学一个月了,这种背地里的称呼李怀安不是不知道。可是他从来不去辩驳什么,甚至内心是认同这个称呼的,他觉得,自己可能确实是个怪胎。
“又到一个月了,今天晚上,大概又要做到那个梦了吧。”李怀安步履平稳地走在空荡荡的人行道上,内心却并不平静。
自从三岁那年上幼儿园,开始接触到修炼这件事情,李怀安每个月都会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他是一个叫李是的人,生活在一个和此时完全不同的世界。十五年来,梦里的“自己”已经度过了二十九年光阴。梦里的二十九年自己过得非常凄苦,尤其是从今年年初起,每次的梦境都是被奴役的日子。九个梦,梦里的李是却已经经受了十年的苦役。
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这个梦是连续的时候,李怀安五岁,他这吓坏了,却最终谨慎地没有把这个梦告诉任何人。最初是害怕,害怕自己会被别人当成怪物。后来,李怀安就渐渐意识到了这个梦可能是一个了不得的机缘。尽管至今那个梦里的自己都还只是一个凡人,二十九年的阅历就已经让李怀安拥有了超乎同龄人的心智。更何况,很明显,那个世界同样有这修炼体系,李怀安很确信,那个梦里会出现与修炼相关的内容。
“怀安放假回来了啊。”小区门口乘凉的大爷们远远地看见了李怀安,热情地打招呼。李怀安小时候就长得可爱,又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调皮顽劣,后来又展现出超高的修炼天赋,使李怀安在这小区大爷大妈之间拥有超高人气。
“秦阿公好,吴阿公好,刘阿公好,两位郑阿公好。”李怀安一口气向五个大爷打了招呼。能准确地认出小区里的每一个老人,也是他被大爷大妈们喜爱的一大原因。
“怀安呐,每次打招呼到我这就偷工减料了。”两位“郑阿公”之一的郑西关郑大爷笑道。没有真的不满,这已经是很多年形成的一段必然的对话了。
李怀安笑着停下,又认认真真地说道:“东来阿公好,西关阿公好。”
“这才像话嘛,好了怀安,快回家去吧。你爷爷奶奶从上午就在准备饭菜了,你爸妈也刚下班回来,现在估计就等你吃饭了。”另一位“郑阿公”,也就是郑西关的亲哥哥郑东来一边说话一边还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扇子。虽然是九月底了,秋老虎一来,西吴市的傍晚还是有一丝闷热。
“那我就先回家了,阿公们再见。”李怀安很有礼貌,还对大爷们鞠了一个半躬,这才转身走进小区,往自己家走去。
“怀安是个难得的好孩子,现在像怀安这样的孩子可不多了啊。”秦大爷也是边摇扇子边说道,自然地把话题转到了李怀安身上。
想想自家孩子,和李怀安同龄的,要不就是自高自大觉得自己将来必能成一方巨擘,要不就是玩心太重,根本不肯把心思放在修炼上。平常看着也就算了,一对比,瞬间觉得自家孩子不能要了。
两个郑大爷对望了一眼,眼里有一丝其他三个大爷没有察觉到的意味。两人很快收回目光,最终,郑东来大爷点头说道:“是啊,这样的少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