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8400000029

第29章 返程

话说少女心思如织网,根根条条千千结。仲逸与田二终于结束了在田间的艰难对话,而小浵则早已将儿时的玩伴聚到一起,她知道仲逸无法以“难难”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却又想与他们见一面的心思,这才弄出个“给大哥捎话”的场面来。

村中不少人知道难难的大哥回来后,也纷纷来小浵家看看热闹,原本就不甚宽敞的小院里立刻人满为患。

只是这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好多人概念中,其实更多是听说过难难这个名字,至于模样,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倒是那些儿时的玩伴们却格外的热心,面对仲逸嘘长问短。

“难难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难难还会回来吗?”

“难难现在长高了吗?有,这么高吗?……”。

仲逸已暂时将田间的谈话忘却,毕竟这些伙伴们毫不知情,而当年神婆的闹剧也与他们无关。

面对这份淳朴的牵挂,他只得一一回复,虽不能道明其中原委,但多年的未见的好友此刻就在眼前,也算是圆了他的相聚之梦。

至于村中其他人他只得连连道谢,无非是:多谢对难难的照顾,多谢义中村人的包容之类。

关于难难何时回村,他们并未多问,仲逸亦没有答复,权当大家心知肚明一个默认的理由:难难还在为当年的事耿耿于怀。

月亮慢慢爬上树梢,小院中的人影渐渐散去,周围也安静了许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难难没有见到,不过却见了难难的兄长,云大、雄二等几个玩伴竟喝的醉意上头,小浵吩咐小文将他们各自送回家。

众人离去之后,屋内终于是安静下来,小浵的父母与兄长一大早便到姑母家喝孩子的满月酒去了,今日家中就她一人,饭桌上乱七八糟的,看样子一时半会也收拾不完,仲逸只得挽起袖子来帮忙。

来到厨房,却只能站在一边看着小浵忙前忙后,这幅场面犹如在凌云山时与穆大娘相处的场景。

只是,眼前这位女子心里想的,绝不仅仅是为他做一桌饭菜而已。

“你就不要在这儿碍手碍脚了,先回房呆着,我马上就好”,小浵终于还是打发了他这个不称职的帮工。

此刻仲逸可以静静的看看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的小院,熟悉的小屋,甚至于那熟悉的厨房,虽小有修葺,但细细一看,还是有之前的感觉。

虽是简朴了些,但仲逸觉得这里就是他的家,若老姑在的话,那个小院也就是他的家,有人的地方才有家,有人的地方才有那久久难以忘怀的情愫。

不大会的功夫,仲逸便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

那脚步声一直到衣柜前才停下:“我给你准备了几件衣服,走的时候带上……”,小浵不知该说什么,只好借口打开柜子一遍遍的叠着那些原本已经很整齐的衣衫。

虽个子比自己矮了半头,但昔日一起采摘野菜的小浵姐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一身崭新的白衫青裤明显是刚刚才换的,一条浅色束带合腰而围,头上圆髻间一支轻簪垂下一束珠饰,举手投足间微微摇曳。

小浵知道身后那双眼睛,但他并不回避,偶尔回眸二人对视之时,双颊却绯红一片,白皙的肤色中一双明眸甚是清澈明亮,没有一丝杂念,虽无胭脂水粉相饰,但唇红齿白,双眉淡扫,乌发披肩,一种淡雅的素美之感沁人心脾。

良久之后,小浵终于坐到桌前,房中一阵安静,安静的连树叶落地之声都能听见。

此时无声胜有声……

柔柔的月光静静照在窗户上,中秋之夜月正圆,月圆之夜情正浓。

一阵沉默之后,仲逸终于开口道:“我看小文对你不错,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知根知底的,若你能与小文成为……”。

仲逸自己也没想到自己首先说的竟是这大煞风景的话。

一直静默的小浵终于忍不住道:“我的事不用你管,你是我什么人?真以为自己是知县大老爷了?管天管地还管我的终身大事?”。

他们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在清水里戏水的小孩子了。

此刻,小浵心里确实委屈:好你个难难,从见面至今,我忙前忙后的张罗酒菜,又是告诉田二叔你回来了,又是陪你上山,此刻二人独处一室,就为了听你说这么一句?

而小浵的这番心思仲逸又何尝不知,但他始终认为当年那只是一句戏言,这么多年都未见面,怎么可能再到一起?

他甚至想着,若自己没有去凌云山,或许真能在义中村度过一生,但若说到儿女情长,一个身影是他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自从第一次见仲姝时,他就认定这个小姑娘简直就是在梦中才能出现的,但后来这个小姑娘却成了自己的师姐,一起相处十年,仲逸知道:师姐在他心中的意义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小浵所做的一切仲逸心里明白,但今日才知自己的身世竟是如此离奇,背着复仇之心的他,恐怕连义中村这种简单而又规律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世事难料,原本以为再也不会见到难难了,但今日却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起初小浵感觉自己的世界都要变了,但一番激动后,才渐渐的发现难难真的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小男孩了。

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令她不知该说什么:“难难,我发现你变了,你变得不说实话,伪装隐藏自己,谁都不相信,就拿田二叔来说,我知道你老姑临终前叫过他,所以才告诉他你就是难难,不然你连他瞒过去了吧?”。

这个举动着实把仲逸吓了一跳。

片刻后他却问道:“那,你知道我老姑给田二叔说什么了吗?”。

小浵苦笑道:“我倒是想知道,可惜我没与某人真的定下那门亲事,你老姑会告诉我吗?”。

天真的小浵当然不知道此话到底是何意,她只顾继续道:“从小你就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但我曾想你长大后即使再折腾也不会离开义中村,至少不会离开咱们蠡县。但此刻我才发现不要说义中村、蠡县城了,恐怕保定府也容不下你,你的心已经不属于义中村了”,说完小浵竟是满脸泪水。

看来她终于想明白了,一个普通的女子,义中村就是她的世界,不管怎么样,她不能离开这里,不能离开爹娘兄长,即便是嫁人,也不能离开与义中村相似的世界。

而显然,难难已不属于这样的世界……

良久之后,小浵起身拿出一个包裹,递到了仲逸的手中。

几双崭新的布鞋与一块刺绣,做工很细……

仲逸从身上取出一个小玉坠,这是当年随师父云游四海时在济南府买的,他拉住小浵的手道:“小浵姐,难难再也不能陪你出现在义中村了,和小文好好过日子,相信我,义中村的生活是最美好的”。

**********

离开小浵家后,仲逸只得去找龚家柱,为了避嫌,他只能住在这里,毕竟在众人的眼里:即便是难难的兄长,他们也是远方的亲戚。

窗外月光正明,仲逸却毫无睡意,他一遍遍看的小浵给他的刺绣,心里却是在想着十八年前的陆家庄。

……

次日清晨,义中村那久违鸡鸣声响起,村中大部分人依然在睡梦中,一个身影连同一匹快马出现在村口,仲逸再次回头看着这里一草一木,片刻后一声马鞭声起,他的身影便很快消失在黎明的曙光之中……

或许他不曾想到:村口那棵大树下,小浵正目送着他离开,尽管早就不见了他那模糊的背影……

陆家谜案发生于十八年前,现场、人证、物证……,若奔着破案而去,简直是大海捞针。

仲逸想着:蠡县衙门的仲先生去陆家庄,自是正常不过了,可若是陆本佑的孙子,陆岑的儿子回陆家庄,那就不是告诉别人陆家人回来了?可是自己的爹娘呢?

此事已处于一种遗忘的状态,就暂时让它继续下去吧。

仲逸决定快马加鞭追上罗氏兄弟,因为耽搁数日,他们可以分开走访各村,而自己就不便再去陆家庄。

前方草滩十字路口,斜斜歪歪的摆着一张桌子,上面两个水壶几只小碗,高高的木杆上一面小小的旗帜,旁边的木桩上拴着几匹快马,几个差役模样的人正在喝茶歇脚。

一名男子看到他后立刻起身道:“仲先生,樊知县请你马上回去,我们一路打听,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

仲逸跳下马,不慌忙不忙道:“那罗氏兄弟怎办?我们约好在陆家庄会和,发生什么事了?”。

那名差役接过他手里的缰绳急忙道:“我会派人通知罗氏兄弟,城中宋家发生窃案,有人受了重伤,请先生马上回县衙”。

同类推荐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乱世珏公子

    乱世珏公子

    一纸荒唐,一笑轻狂,一身戎装,一杯酒凉。岁月匆忙,如梦一场。在这场注定不平凡的大梦,功名与富贵总在欲望中摇摆。楚家:天下是强者的战利品,道义是平庸之辈的牢笼。江大虎:我不做你故事中的宋江,我是万寨之王。突厥:待我百万铁骑踏入天朝,定让尔等灰飞烟灭。吐蕃:一个自相残杀的国度,别跟我谈情操,可笑。皇帝:保住山河,朕封你做王。儿子:今晚我要睡你女人,你可以出去了。(……)历史的轨迹已经扭曲,危机四伏,战火纷飞的国度,一刻静赏闲云的安宁也是奢侈,那就用自己喜欢的姿势且听风吟吧。
  •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国文20多年来专心于通俗历史文化笔耕,从当下着眼,书写中国古代个人历史得失的代表作。本书在熟读大量史料——正史野史稗史、史札丛著笔记的基础上,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为鉴,为今天中国人的现实人生提供足以可操作的借鉴。它按历史顺序排列,以历代各类人的生存状态、心路历程、命运遭际、为人处事、才华成就、时代影响为依托,既写了他们的努力耕耘、人际关系、开拓创造、实至名归、名垂青史,也写了他们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从而组成中国人宏大的往事历程。它告诉读者中国人应该把个人的历程、往事视作珍贵的财富,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今天及以后的现实人生中,生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更明智一些。本书更顾及大众的阅读习惯,语言不失幽默、诙谐,看严肃的正史作品犹如看小说那样淋漓酣畅。本书在“历史大散文”里独树一帜,俨然一大家之作。它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富有人生智慧的畅销书。本书让读者在认识中国古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认清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评论家名高度评价:“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
  • 大明帝王的三张面孔

    大明帝王的三张面孔

    《大明帝王的三张面孔》主要讲述了明代的三位帝王朱元璋、朱棣和朱厚照的一生,围绕他们的人生经历、治国理念与性格特点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三张不同的面孔背后是三个性格与处事方式迥异的人,而他们对明王朝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随之不同。从开朝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铁腕肃清,到夺了侄子帝位的明成祖朱棣,再到明朝盛时的明武宗朱厚照,三位个性、眼界、手腕迥异的帝王,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定义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大明朝的这三位皇帝,在历史的迷雾与烟云中,面目早已朦胧模糊。作者以犀利、生动的笔锋,扭转时空,还原历史。三张面孔,三种人生,带领读者走进大明三位帝王的传奇经历!
热门推荐
  • 小清华园诗谈

    小清华园诗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品农家女

    一品农家女

    揪紧被血浸染的衣裙,感受着腹中生命一点点流逝,苏子墨一脸绝望,哀求的看着面前的丈夫和闺蜜。“看在我们认识十年的份上,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丈夫和闺蜜均一脸冷漠看着她苦苦挣扎。苏子墨泪涌眼眶,绝美的脸蛋惨白如纸,恨咬破唇,“为……为什么?”对她这么狠,对无辜的腹中孩子这么残忍?!“哎呀,陈尧,你没有告诉苏苏吗?咱们一直以来为的可只有她苏家的钱哟。这孩子……本……
  • 鱼篮宝卷

    鱼篮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会做人,能左右逢源,不会做人,四处碰壁;会做人,做事有人帮;不会做人,处处碰壁;会做人,办事有捷径,不会做人,命运多舛。如何行动,如何去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局面。做人有差距,做事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智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如何行动,如何去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就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局面。有的人不贪图安逸,从来就没想过要有所作为;有的人虽然有远大的抱负,但没有孜孜以求的耐力;有的人刻苦发奋,但始终抓不着努力的方向,有劲用不到对的地方。成功属于会做人的人。本书既是通过:自强不息,做命运的主人;精挑细选,不断扩大朋友圈;勇往直前,追求心中的爱。
  • 荞麦花开

    荞麦花开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我被鞭炮声吵闹得无法写作,就到阳台上去看,发现我们小区旁边的那块荒地上停了好多车,还有推土机……我赶紧跑下楼,一口气跑到父亲的那块荞麦花地旁,阳光下有蜜蜂和蝴蝶在那些烂漫的小白花上飞舞着,我伸了双手,想要阻挡向着荞麦花开过来的推土机,我看着那些飘扬在阳光下的白头芦苇纷纷倒下,我听见机器的轰鸣声离我越来越近……我终于被劝到了一边,因为这块地早被卖了,要开发成住宅小区的……
  • 宠妻手册:王妃今年十八岁

    宠妻手册:王妃今年十八岁

    传说中万年不遇的修炼废物?她云思暮控神火降神兽医毒双绝天赋逆天!什么?家人欺我辱我?看本小姐如何让你们万劫不复!什么?有人想杀我?好啊扔只神兽送你上西天!等等!那个冰块一样的男人是什么鬼?有话好好说脱什么衣服!这种事....至少要等到十八岁吧!
  • 佛说无希望经

    佛说无希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痛

    佛痛

    他是伸手渡她出黑暗恐惧卑微的温暖神佛。可命运安排给他们的是漫长寻找,无尽等待和彼此伤害。哪怕嫁为他人妇,她也想用尽每一丝力气成为他的羁绊,将他带离佛门三尺净。短暂一生里,他吝啬得不给她任何回应和承诺。但在失去他的最后一刻,隔了莲花宝座梵音禅钟,她终于读懂他的心音和告白。辩机(619-649)唐婺州人(今浙江省金华市)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因风韵高朗,文采斐然,被玄奘选为缀文大德,又因才德兼人,深受玄奘器重,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后因与唐太宗之爱女高阳公主私通发案,被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
  • 日月

    日月

    安意如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本书也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主人公索南次仁(尹长生)的此生,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仓央嘉措虽未在书中真实出现,但却像一个符号,贯穿了全书的始终。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亦把书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和感悟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哲理内涵……
  • 南有临安北有生笙

    南有临安北有生笙

    在陈生笙13岁那年,遇见了顾临安。如果要给她青春取一个名字的话,那便叫顾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