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22700000020

第20章 仁智礼义论漂杵(下)

驾车的圉奴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心说这曲自己也会唱的。

想到那救命的女娃,又想到接触到的极为和蔼却的适,圉奴心想这些人应该都是好人。

只是既然公子不喜欢,那自己以后便不要唱了,免得公子发怒。

可是公子说此人当诛,这……这要是公子问起来,自己该不该说实话呢?说实话,是害了救命的人;可说假话,又怎么对得起公子?

他这心里一乱,驾车的手难免颤抖,没注意压在了一处车辙之上。

车猛然一颠,身后传来公子的怒骂。

“你是怎么驾车的?停下吧!你去问问那些唱的人,这是谁人所作!”

他自视身份,虽说先生也曾说过要不耻下问,可是要不耻下问的是道理,而不是这样的诛心之言,当然不会去下问。

圉奴一听,心里叹了口气,心说既是公子让我去问别人,终究不是我自己说的,那便怪不得我。

公孙泽的友人很少见他发怒,侧耳听了一阵,笑道:“无非是些村间俚曲,你何故发怒?这曲调虽怪,于乐不合,却也不是什么大罪。”

公孙泽看了一眼友人,正色道:“你岂不闻《诗》言: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凡事需未雨绸缪,及至风雨将落,再去绸缪牖户,那可就晚了。这诗蛊惑人心,使得人心思乱,若此诗流传天下,必使天下祸乱,不可不察啊。”

友人摇头笑道:“无非是些乡人之梦罢了。”

“乡人之梦?你听这诗,似乎是在说稼穑民生之事,可最后说的那些又是什么?”

友人仔细听了听,无非也就是说四海一统、不恒贵恒贱、贵族不稼不穑却有谷物满仓这些事,《诗》中也不是没有类似的篇章。

公孙泽叹息道:“昔日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若是当时便诛了,又何至于出现梼杌之祸?单此一诗,便是顺非而泽,岂不当诛?”

友人知道他是真正君子,也不再多说。

片刻后,圉奴返回,回禀说:“这是墨家一弟子所作。那人隐耕于村社,作了此诗。”

“无君无父之言,非恒贵恒贱以致人心思乱之蛊,我早该猜到了!你去问清楚,这是哪里流传出来的?”

那友人一听,真的急了,慌乱不已。

他是公孙泽的好友,素知公孙泽的脾气,当真是嫉恶如仇,一旦动了真怒难不准做出什么事。

可他也知道,作这诗篇的是墨家子弟,万万不能让朋友想这诛杀之事。墨家之人,纵是庶民,又岂是那么好杀的?

真要是一言不合就杀了,剩余的墨者可是说复仇就复仇的,这真要是墨家子弟传唱出来的,最多可以去和他们辩一辩,杀是万万杀不得的。

公孙泽与友人都知道墨者之中多有剑术高手。

当年卫国勇士骆猾厘号称勇武,但凡听见乡间有勇士就去挑战杀掉,墨子劝说他道你这不是爱勇,你这是憎恶勇,否则为什么要杀勇士呢?

这话说给一位“勇士”听,自然是听不下,墨子弟子公造冶一听此人油盐不进,觉得讲道理有时候不能只靠嘴,于是拿了一根木棍将此持剑勇士打的两个月下不了床,骆猾厘这才醒悟跟随墨子。

这样的故事是宋国士人、勇者都知道的,暂不提那个一根木棍便能打的勇士落荒而逃的公造冶,便是墨家的其余弟子中学剑的,也不是易与之辈。

墨家游走各国,可不是只靠嘴皮子的。他可不希望看到友人一怒之下,最终被人把脑袋割了去。

友人急出了一身汗,又听公孙泽说颛顼之子的故事,知道这已经极大的罪名了,这时候如果劝不住可是要出人命的。

慌乱之中,友人整理思绪,说道:“子曰,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庶人既议,可见心有怨气。子又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天下无道,你又何必出来呢?”

公孙泽一听这话,心头不禁怨怒起自己的友人,心说子曰无道则隐的后面,还有一句话: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你既认为此时无道,可我家中富贵,这样说我岂不是耻辱吗?

那友人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话已经得罪了朋友,又道:“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昔年夫子诛少正卯,那也是成为大司寇之后方行诛杀之事。你既不是司寇,不可行诛杀之事。”

这番话总算有些道理,公孙泽深吸一口气,待怒火渐渐平息,哼声道:“墨家无君无父不知贵贱之辈,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若为司寇,必诛此人!”

这一声叹息,隐藏了太多的无奈。当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那友人暗暗擦了一把汗,心说劝住了就好,这墨家的人岂是说诛就诛的?莫说是你,便是司寇、大宰那样的人也招惹不起啊。

你要是把天下墨者都杀绝了还好,可杀不绝便有性命之忧啊,墨家之中专诸这样的人物可不少啊,都是些死不旋踵的人。

公孙泽也明白,刚才只是一时怒言,可耳边不断传来的歌声让他越发厌烦,许久才道:“既然不能行诛杀之事,我倒要去看看此人。墨家重信,我要将其辩的口服口服,让他立誓再不行这些使天下无道、人心思乱之事。”

“也好,我随你同去。”

车即转向,叫圉奴问清楚在何处之后,便驾车向那边驶去。

圉奴开始听公子说诛杀之事,心中大为不安,可又听到有了转机,也终于放了心,专心驾车。

待到村社附近的时候,有一队孩童路过,口中哼着歌诀。

“一一如一、二二如四、三三如九、四四十六……”

这歌诀既长,听了一阵后,公孙泽微微点头道:“如此看来,此人倒也不是全无才智。只是,纵然会九九之数,不懂仁智礼义廉耻,谁又敢用他们做府库小吏呢?”

此时已有九九歌诀,不过是从九九开始到二二结束。数学此时尚是贵族六艺之一,公孙泽也是学过一些。

但他始终坚信,这些都是小道。如果不知道如何做人,那么就算会了这些东西,也不能做事。万一偷抢呢?万一私藏呢?所以如果不能学会仁智礼义廉耻,还不如不学算术之类的东西。

友人却道:“这里的庶人之子也能粗通算术,已算是难得。又何必苛求太多呢?况且,墨家本是无君无父之辈,让他们懂得礼义廉耻,岂不是如同磬钟丝弦与畜生听?”

“那倒也是。”

公孙泽点点头,继续向前,待看到一处院墙的时候,急忙叫停车。

院墙上面,用木炭写着一行字,一共八个,字体丑陋,而且天残地缺。

他仔细看了看,认出了几个,却也都被改的不成模样。

猜测之下,他估计上面写的八个字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只不过这字写的极简,非是大篆,比划僵硬笔直,他竟从未见过这样写字的。

大篆是流通的文字,各国的文字又各不相同,但纵是这样,公孙泽也没见过本该数百年后才出现的汉隶,更别说更加简化后的楷书。

正巧这时候一个孩子从旁边经过,公孙泽便指着上面的八个字问道:“你可识得这字?”

那孩子右手六指,相貌平平,穿的破破烂烂显然也是个庶农之子,手中提着一个背筐里面装这些狗屎。

公孙泽问过后,那孩子冷冷地看了一眼他,点头道:“认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他也是没想到这种地方会有孩子认字,虽然这字极为奇怪,便又问道:“下面的你也会诵?”

孩子点点头,公孙泽又问:“你可知道是什么意思?”

那孩子再次点头,冷笑一声道:“当然知道啊。适哥哥讲过这诗,就是一句话:穿丝绢者、非养蚕人;食肉糜者、非牧羊人;饮醴酒者、非种粟人。一个字,苦。两个字,求活。三个字,凭什么?”

那孩子说完,施施然离开,留给公孙泽一个背影。

公孙泽大怒道:“看看,这就是他讲的诗?他有什么资格将诗?他曲解诗之本意,竟还敢讲给这些孩童听,岂不是惑乱天下?这诗明明是在说女内男外之事。男子狩猎种田、女子纺麻送饭……这……这……这怎么能把诗讲成这个样子?”

怒气之下,下了车,也顾不得缓步而行的礼仪,叫了个孩子喊出了适,便要当场辩的这人无可言语,以正视听,也让这些村野氓夫知道这诗的本意。

这么一乱,顿时引来了许多人,也早有人去找适。

待适问清楚这人没有携带弓箭和铜剑之后,咧嘴一笑,心中的底气也就来了,将一把石制的小匕首藏在衣衫内,慢悠悠地走到外面。

礼不下庶人,况且还是个曲解诗意的人,公孙泽也不和适见礼,直接问道:“你有什么资格讲诗?这些人又有什么资格听诗?当年子曰绘事后素、子夏悟出礼后乎的道理,方可闻诗,这些人如何能懂诗中之意?你又是从何处学的解诗?是何简文上记载此诗是这么解?”

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适看了一眼一身直裾满身玉佩的公孙泽,撇撇嘴道:“对简文上的理解,就一定是对的吗?尽信简文,而不加以分辨,只是道听途说便以为得道,那还不如没有简文。”

公孙泽一听这话,大笑道:“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啊!便是墨翟,也不敢说这样的话,你又算是什么,敢说这样的话?”

适心说,这话可不是我说的。

他也没有直接回答这句话,而是趁着公孙泽情绪激动的时候,忽然问道:“你既然觉得竹简上的话都是可信的,我且问你,武王仁乎?”

公孙泽一听这话,更加愤怒,心说便是你的先生墨翟也不敢说这话啊,当即回骂道:“当然仁。”

“这是竹简上记载的?”

“是。”

“既然仁,为何《武成》中有会于牧野、流血漂杵一言?既是仁,吊民伐罪,纣王失德,缘何那些人不拱手而降?《成武》中又载,前徒倒戈,以迎王师,既然已经倒戈以迎王师了,武王却杀得兴起以致流血漂杵,又怎么能说是仁呢?你也是士,驾过车打过仗,杀多少人才能流血漂杵呢?”

适伸出两个手指头,哼笑道:“既然竹简是不可能错的,由我墨家的辩术,可推出两点。要么,武王不仁;要么,你得承认你们理解的未必就是竹简上的本意。”

“你要是觉得你们理解的一定对,那就是武王不仁;如果你承认你们理解的有错,那武王可能还是仁的。你选一个吧。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们认为仁,就是杀得血流成河、杀得越多越是仁,你要非这么说,那也我没办法。你选一个吧。”

同类推荐
  • 三国如烟

    三国如烟

    那胜利之酒,芳香扑鼻、清冽甘醇,不知用多少鲜血酿就。孤高王座,累累白骨,留名者又有几何?功名利禄、酒色财气、仁义礼信、一生一愿,何为?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

    如果你想要一本书看完人类音乐的历史,崔佳编著的《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是你最好的选择,本书几乎囊括了人类音乐范畴内的几乎全部的历史。如果你想学习音乐思维,陶冶情操,增长见闻,本书更是你的不二选择,音乐家的轶闻、名曲诞生的过程、各流派音乐的兴衰史,本书都有详细的讲解。
  • 秦吏

    秦吏

    (新书《汉阙》,求收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死,天下将分。身为秦吏,又当如何抉择,是推波助澜,还是力挽狂澜?
  • 我是崇祯帝

    我是崇祯帝

    穿越成了明末崇祯皇帝!(无系统,无金手指。)到处是饥民,天灾,后金,流寇,皇帝还非常的穷,明末地狱的难度啊!(崇祯帝):朕既然受命于天,天降朕于大明,朕一定要做一位圣明的天子,爱百姓,爱大臣,爱国家,简称三爱。(众大臣):呸,这皇帝脸厚心黑,还忒不要脸。(众富豪):俺们赶快捂紧钱袋子,装穷的走起!(众宦官):皇帝陛下?呵呵,一言难尽。……(崇祯帝):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朕思之所极,也皆是我大明的国土,朕乃世界大皇帝!(众大臣):臣等一脸懵逼,陛下您咋不上天啊?
热门推荐
  • 重修台湾府志

    重修台湾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明星音乐家

    重生明星音乐家

    音乐教师带着记忆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秦放歌身上,这里没有贝多芬,没有肖邦。有着巨大音乐知识宝库的他,会在这个世界创造怎样的奇迹?流行天王?歌唱家?钢琴家?作曲家?民乐家?不,他的目标是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没有之一!
  • 千秋不负君之情

    千秋不负君之情

    慕晚车祸醒来发现穿越到了古代,还成了慕府三小姐,被两个大佬哥哥护着成了个小霸王,偷看小姐姐洗澡,手撕白莲花...最后却被某无敌腹黑男收入房中,自此某个王爷家里被闹的鸡犬不宁...
  • 全能世子妃

    全能世子妃

    昔日特工之王,穿越成相府最不受待见的庶出小姐!亲爹不疼,嫡母暗害,还有一个白莲花姐姐想把她送给病痨鬼!没有人同情,还都说她是庶女,牺牲是应该的!可是她偏偏不服。开商铺,办秘营,八方来财,势震天下……世人都说庶女卑贱,她偏偏要以庶女之身,俯视这天下!但……谁能告诉她,当病痨王爷化身总爱壁咚她的大灰狼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虫群法则

    虫群法则

    (新书《神话宠物》已发布)西斯特姆,音译自system,翻译成中文为系统。忘记了名字的他,醒来之后成了一只名叫西斯特姆的小蚂蚱,一蹦能蹦好几米远的那种蚂蚱。十几天过后,就在他适应了蚂蚱的生活,蹦跶的欢快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天空中落下了一片枯黄的树叶——秋天来了。……这是一只秋后蚂蚱带着一窝蚂蚁种田的故事,故事始于利尔特森林的一个十分平常的夏末初秋时节……读者群:473051046
  • 美女不美

    美女不美

    什么?我重生了??可是这重生的身份……竟然是个乞丐,先找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再说,什么?一切都变了,哪里蹦出个帝师!
  • The Bacchantes

    The Bacchan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人行

    四人行

    本书收入70后女作家滕肖澜的6个中篇小说,《四人行》《姹紫嫣红开遍》《倾国倾城》《小么事》《美丽的日子》《又见雷雨》。皆为作者近年来引起广泛影响的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全国大奖。小说以优美细腻的文笔,书写了普通上海人的生活。
  • 破解企业市场营销风险

    破解企业市场营销风险

    本书指出了营销中最常见的十种风险,精确分析了风险发生的原因,并结合营销成功案例,给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集专业化和通俗化于一身,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一本可读又不拗口的营销读物。
  • 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

    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