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22700000084

第84章 仙药共品皓首悬(四)

适知道,若无意外,墨者接过祭祀的权力已成定局。

这意味着墨者也将承受可能的天灾带来的民众的愤怒。

这是在赌。

他读过一些史书,不精,没听说今年有大旱。

再者这几年各国都在忙着打仗,从南打到北,乱成一团。西域地区的大月氏也逐渐从部落变为早期国家,连西域以及草原都过得不错,足见这几年风调雨顺气候湿润温暖。

赢面极大,世上也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有八成把握就可以赌。

再回头,见禽滑厘已经和那年长巫祝退到后面密谈去了,那些年轻的说错话的巫祝也不再说话。

适猜测,禽滑厘应该是先说一些看似要退让或是分利的话,让他们相信,给他创造更多的时间。

既是如此,适便不想浪费。

看着下面躁动的人群,知道为长久计现在要稳住这些愤怒的民众。不然事情就会变得不好控制,后续的一系列计划也就无法完成。

他大声地喊了几句让人静一静,那些混入人群中的墨者一直盯着适的动作,这都是提前计划好的。

见适挥手,明白适的意思是先让人安静,那些人便一起发声喊。

十余人各自占据方位做传声筒,不多时众人也安静下来,只看适接下来要做什么。

适趁机叫墨者帮忙,又支起来一个大陶罐。

陶罐的下面装着半罐醋和石灰石,一旦加热石灰石就会和醋反应冒出气泡,看起来上面浮着的植物油就像是沸腾一样。

下面生火加热的同时,适又道:“你们一定奇怪,这些膏脂为什么如水一般。先不说这个,可能还有人不知道我们是谁。”

他指着旁边的一众墨者道:“或许有人听说过,或许有人没听过,今天就说一下。我们是墨者,我们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弊。祭祀也好、做事也罢,都是为了天下大治。”

“这些脂膏,我们取自菽豆,得自天志,也是为了大利天下。刚才那些油炸的祭祀的天梯好吃吗?你们以后想要常吃吗?”

那些已经品尝过的,纷纷点头。

没机会品尝的,纷纷询问是什么味道,或是希望下一次炸出来的自己能常常。

芦花带着几人不再只在跟前发放,而是深入到人群当中,挑选那些孩童给他们吃。

众人自发地让开道路,谁也不会去抢孩童的东西,心中只有感谢。

待那数量不多的小麻花都发出去后,适便道:“我们墨者,就是希望有一天啊,人们想吃就能吃上这些东西,不必等祭祀之后神明享用之后才能尝尝,你们说这样的日子好不好啊?”

大人们还没回答,那些孩子们便先喊了出来。众人或是爱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或是感激地看着那些墨者,总归知道了墨者到底是要干什么——好像就是让天下人过上好日子的。

至少现在看起来是这样的,而且听起来浅显易懂。

适面前的假油锅此时也已“滚沸”,他装作无意的摘下手套,将手伸进油中。

不少人惊呼一声,随后想到这人手如金乌之翼,怎么会惧怕这些滚沸的脂膏呢?

果不其然,适就像是在洗手一样,在锅中装模作样地搅动了几下,说道:“这东西味道很香,这样吧,每个村社便选一人,拿回去一些让众人品尝一下。虽说不能烹炸,但是烧热后加入到葵菜腌菜上,也有几分膏脂的味道。”

旁边的墨者赶忙用很小的小陶罐将适搅拌过的那些油装好,适又道:“此物除了能吃、能祭祀之外,还有一用。但凡能够沟通神明的人,必能得到神明的赐福,这物便可以区分这人是不是真正可以沟通神明。”

“一个人到底能不能沟通神明,并不是靠嘴说的,而是要你们用眼睛去看。难道那些假装能沟通神明的人还少吗?所以,若再有人说他能沟通祝融,那就烧热这些膏脂,将手放进去,看看到底得没得到祝融的赐福。”

一边说着,那些墨者已经将他搅拌洗手的油装好,并没有立刻分发,而是仔细地分开是油还是下面的醋。

适的话,又在含沙射影。

那些年轻巫祝中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大为不满;那些真正笃信的则希望自己也能得到那样的赐福。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是最大的敌人,他们根本不信这些东西,所以最难对付。

此时巫祝们也没有见过植物油,适说这是脂膏他们也不信,觉得指不定是什么东西来骗人的。

包括之前的那些手段,他们也相信一定是用了什么诡秘的手段,他们才不信有人真能沟通神明。

适刚才那样说,分明是在指桑骂槐说这些人都是假装能沟通神明的骗子。

如今适已经得了势,人心向背很显然,不相信有神明的巫祝知道再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主祭和那个年长的墨者在谈什么还不知道,可这时候自己也要做些事。一个中年巫祝走到适的身前,看着旁边那个正在炸麻花的油罐,冷笑道:“这样的膏脂,我还从未见过。猪狗膏、牛羊脂,哪里有如水流动的?真正滚沸的脂膏你当然不敢碰,可是这样的‘脂膏’只怕每个人都可以有什么‘金乌之翼’”。

适故意做出一些紧张的神情,那巫祝更信其中有诈,因为他是那种根本不相信有什么神明的巫祝,所以信有诈信的更深。

看起来挺吓人,可或许有什么秘法,这种装神弄鬼的事他也做过,若是常人不知道肯定以为神迹。

他想,今日便就揭穿此人,好让众人之心重回自己这边。

说完径直走到了还剩下的唯一一口油罐前,伸出手道:“按你这墨觋所言,我要是也没事,是不是我也有金乌之翼啊?”

嘲弄地看了适一眼,适冲着公造冶点了一下头,公造冶悄悄来到了那巫祝的身后。

巫祝相信有诈,因而自信,嘲笑之后,想要将手深入沸油之中。

可刚靠近,里面崩出的油花便狠狠地烫了他一下,这原本已经伸到油面上的手感受到炽热的温度,心中一惊急忙想要缩回。

然而公造冶早已来到了他的背后,眼见他要缩手,用力一碰,直接将那巫祝撞得重心不稳。

这是军阵中冲阵之术,这巫祝哪里能经得起撞击,登时站立不住,双手全都按到了沸油之中。

惨叫声还没喊出之前,公造冶大声道:“那就看看你是真是假吧!”

他刚喊完,手中用力暗暗顶住了巫祝的腰窝,让他腰间酸麻难以发力站直,随后一声惨绝人寰的叫声从巫祝的嘴中发出。

公造冶暗骂,心说好好的一锅油就这么没了,自己可是费了好大力才榨出的,混入人油还怎么吃?

旁边的骆猾厘更是恨得直拍自己大腿,心说那炸豆虫配上适弄出的烈酒正好,这东西本就不多,实在浪费。

两人所想时,巫祝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滚沸的吞噬着巫祝双臂的生机,公造冶又在后面悄然用力不让巫祝站起身,不多时功夫,一股极为诱人的炸人肉的味道就飘出。

不少人抽了抽鼻子,适一想这是炸人肉的味道,强忍着恶心,挥手请公造冶帮忙将那个巫祝拉出来。

适心中暗暗瞧不起这巫祝,据说后世天津卫的小混混们比狠抢地盘,人家为了帮派自己跳进油锅只为证明自己帮派最狠,片语不声,这巫祝可比那些小混混差得远了。

巫祝的惨叫声极为瘆人,可是在场众人见多了生死,或在战场或在灾荒,也没当回事,只是觉得很直观地证明了适的观点:这人明显是假的。

两条手臂被炸的黑漆漆的,惨叫声让其余的巫祝瑟瑟发抖,不敢直视适,心中却不解适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真有什么金乌之翼祝融之血?这不可能啊,世上哪有什么神明?

公造冶用一些草堵住了还在惨叫的巫祝的嘴,拉到一旁用力将其击昏。

适摊手,强忍恶心做出笑容,笑道:“你们看,这就是假的。这脂膏也没法吃了,太恶心。我就放在这吧,以后再有说自己能沟通祝融的,你们别听他们说,直接烧好这些膏脂到滚沸,把他扔进去看看。”

“要是在里面犹如沐浴,那应该是真的。要是死了,那肯定是假的,不能信。”

说完他指着那些听到惨叫后瑟瑟发抖的巫祝们道:“要不你们谁来试试?”

听着这样的惨叫,谁人敢?一个个跪在那里,不敢作声,却也不敢有一人说自己就是行骗。

若是最开始承认,也没什么。

可现在这么大的罪孽全被适扣在了他们身上,民众的情绪也已经被煽动起来,他们知道这时候承认就是死路一条!

而且很可能会被那些愤怒的民众扔进油中炸熟。

既然无法回答,便只能用沉默来做回答。

几名巫祝悄悄看着在后面正和几名墨者交谈的头目,知道这件事想要解决,只能从说服这些墨者入手。

只是,这些墨者到底想要什么?

…………

前台气氛火热,油炸的惨叫、民众的呼喊汇在一处,让后面正和禽滑厘交谈的巫祝头目心乱如麻;也让禽滑厘占据了上风。

禽滑厘见适在前台已经做成、大势已成,便道:“我们啊,自有手段。”

巫祝一听,心中一动,似乎明白了什么。

禽滑厘说的是自有手段,似乎就是在告诉他,根本没有什么祝融血、金乌翼,而是和他们一样有一些密不外传的手段。

既是手段,便能学。

既说是手段,便是在说可以学。

只要条件足够。

否则事已至此又何必谈?

同类推荐
  • 大明王朝2

    大明王朝2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
  • 烟雨轻叩帘半卷

    烟雨轻叩帘半卷

    明朝弘治年间。富家少爷张行书,因亲戚得罪王爷而致家道中落,居无定所。无奈卷入江湖争端,南盘倭寇,北据鞑靼,盛世之下暗潮涌动。身边佳人如云,他却只中意那位身份特殊的女子。被迫成亲,妻子身份成谜,他又该如何抉择?
  • 唐盛王朝

    唐盛王朝

    理科男李乾承重生大唐,成为唐朝太子李承乾,将现代的东西一点一点搬到唐朝,削弱门阀,炮击外邦让唐朝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他的人生目标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疯狂的赘婿

    疯狂的赘婿

    赘婿也有情怀一卷:初识练气二卷:神道院争锋三卷:火神山秘境四卷:封号‘屠夫’五卷:巡天使六卷:人王墓七卷:天价悬赏八卷:葫芦岛风云九卷:守护者损落十卷:大结局他从艾府初识练气,进入暗夜森林奇遇连连,成为唐国最为牛逼的天才。而武道院一站,魔修现世,沈腾眼瞎身死。艾家举族避难。尸体被蛊族偷走欲练为僵尸,意外复活开启清光眼。前往大秦王朝寻找艾敏,进入武道院修行,争夺内院名额,历练,火神山秘境重塑肉身,封号扬名神魔战场。成为巡天使后血洗唐国魔修,使得唐国帝都六月飞红雪,人皇墓得到巨额宝藏,被成为人类的移动宝库。天价悬赏成为魔修第一必杀名单。葫芦岛一站成名,圣人损落,王朝内乱,力缆狂澜
  •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与探索

    本书是作者在担任具有百年历史的福建师范大学校长期间对中国大学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内容既包括大学的本质、使命、特色、发展方向这类探讨大学“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抽象理念问题,也包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开放办学和学校管理这些旨在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具体办学实践问题。本书融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于一体,综合应用于作者所任职大学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体现了知与行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大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本书对各类学校管理者,特别是高等学校的领导者以及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只够交付一次的爱

    只够交付一次的爱

    都说学生时代的爱情最浪漫,但伤害也最深,特别是对于用情至深的女生。路慕程的爱情就像绵延不绝的河流,不知何时才能走出来;莫子芮的爱情平凡而温暖,但却看不到结果;何浩然的爱情跌跌撞撞……或许只有等到一点一点删除了记忆,才能得到真爱。
  • 毒王走险

    毒王走险

    一九四二年的重庆。妓院集中的较场口,马路上丁丁当当驶来一挂三套马车。马威风凛凛油光水滑,弹簧座椅上的坐车人魁梧气派,引人注目:西服礼帽大墨镜,肩宽背厚腰板挺直。连车夫和吊在两边车门上的保镖一个个都那么精干利索,这么一挂马车跑在马路上,比一辆雪铁龙或者福特轿车还显得富贵堂皇。马车沿着较场坝兜了一圈。“吁——”车夫一拉辕马的口缰,回过头来问端坐着的主人:“大哥,去哪家堂子?”被称做大哥的人双手抱在胸前,头微微低着发闷,不答话。
  •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犹太人经商的奥秘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
  • 篮球高手

    篮球高手

    一个沉寂的篮球天才,偶遇一个神秘的教练,至此,潜力被激发,实力得提升,从此走上一条大杀四方的篮球之路,展开了一幅热血技斗的画卷。
  • 你的最后一个约定

    你的最后一个约定

    如果一切还能回得去,我身边可不可以再拥有一下你,即使结局不完美,
  • 宠妻九千岁:溺爱小悍妃

    宠妻九千岁:溺爱小悍妃

    别人穿越要么是重生,要么是魂传。本王招谁惹谁了既然穿越到一个本王神马都不知道的地方。校园,。逼得本王想用面条自尽女人,差点逼得本王用豆腐撞死。,还遇到了蕴含风靡全校的女吊死舒小荷,被逼无奈入住她家,成了她欺负。。的对象,想想堂堂王爷。风靡全国,风骚全校,既然不得不甘拜下风再她得麾下,但是这一切的种种,并不是老天给他开的玩笑,而是他这辈子应得的缘分,、、爱就像薄荷,一旦沾染上,这辈子都别想松开我的手--
  • 相公欠调教:惹上休夫娘子

    相公欠调教:惹上休夫娘子

    她美丽冷艳,冰冷无情却被身边最信任的人出卖,穿越之后竟然失忆。睁开眼那一瞬间,她爱上了他,江南世家少主,但,母亲却逼他纳妾,那日,她休了他。他,无殇宫宫主,异是冰冷无情,只有往外丢人却意外拣了从悬崖掉落下去的她回去。从此,另一段说不清的感情开始缠绵……一个是昔日的情人,一个是今日的恩人,一正一邪,水火不容,注定那一天的刀剑交锋!而她,又该何去何从!(纯属虚构)
  • 一生最爱纳兰词

    一生最爱纳兰词

    《一生最爱纳兰词》在历史的记忆里,纳兰性德有着许多传奇而浪漫的标签。多情的翩翩公子,善骑射,精搏击,满族正黄旗御前一品侍卫,而他武将的骨子里住着一个多情的文人。他经历过几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红颜知己,初恋情人,恩爱娇妻……她们纷纷走进他的生命里,又一一离去;他结交放荡不羁的布衣文人,纵享诗酒年华,恣意潇洒。这短暂的生命里,欢欣也好,痛苦也罢,都成了他诗词的养料。翻开《一生最爱纳兰词》,你将品味纳兰词的至美意境,感受纳兰性德的真情人生。
  •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韩少功作品系列》是该系列第五卷,收录作者六十四篇随笔。关于社会与历史、关于人生与道德,关于文学与文化等各方面,作者都有精到的见解和完美的诠释。作家中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转型期的现代中国进行多角度的反思与批判,对全球化时代众多尖端性的人文话题有广泛介入,颇具时代的厚重感与人性的震撼力。《文学的根》、《性而上的迷失》、《“文革”为何结束》等重要篇聿在境外评介发表,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同行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