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22700000097

第97章 天子巡游始作传

适是个始终如一的人。

半年前他就曾提起过在大城巨邑广泛传播墨者之义的想法,那时候时机不成熟。

没钱、没机会、没有切入点、草帛没有做出、墨者还没有尝试过以文传义。

现在重新提及这件事,却避而不提书秘吏在组织管理这件事上的职责。

似乎只是单纯提起要趁这个机会大肆传播墨者之义,在别家还没有学会用纸之前先让墨者成为世间显学。

他既做出了《劝学》,又声明此文非自己所作,那么他想要的也就不是名声。

用一篇可以标榜千古的雄文,去做什么“诱饵”,众人都知道他想要钓的东西必然沉重无比。

于外,墨者是一个整体,所以要广播名声;于内,墨者是不同的个人,所以要想办法获取更多的权限。

墨子考虑了适的提议后,认为这件事不是小事,是需要七悟害全部在场墨者大聚的时候才能做出决定。

由谁来负责这件事,也必须要到时候才能决定。

适对此并无意见。

墨子既然重视,也就意味着墨子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也意味着这件事将要涉及到墨者内部的权责分配问题。

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权责分配。

对外宣传、让更广泛的人接触墨者这件事,由谁来掌握?

补充墨者之义、完成书面传承这件事,由谁来掌握?

那些隐藏着不被外人知道的墨者,谁有资格知晓?他们的名单又由谁来记录?

这都是些需要考虑的事。

墨子便让适先准备一些“新奇、怪异、能够吸引人”的故事或是传闻,亦或是如同《劝学》一样的雄文,一旦到时候做出了决定,便立刻可以实行。

他自己也需要花出半月时间,来修饰适写的后半段《劝学》,至少读起来能够抑扬顿挫,不至于出现众墨者读完之后哄然大笑都说这显然不是一人所作的情况。

墨者平日的事务,就全部交由禽滑厘代为处置,距离葵花开花还有一段时间,并不着急。

适领取了百张纸,闷在屋子内,琢磨着写些什么。

雄文他知道不少,可是此时能抄的不多。

先秦文章中,庄子的太逍遥,自己一篇《劝学》都抄不明白,更何况庄子的那些想象力都飞出天际的文章。

汉晋时代的文章,太浮华,花团锦簇,但却恰恰是先秦诸子看不上的文章。

再到后面的诗词,他记得倒多,可这时候抄出来毫无作用。

墨家的文章,则完全没有抄的必要。不是说不好,而是听起来完全像是理科课本:排成一行的全是各种定义,要么就是论文式的论证。

这东西绝对不可能吸引到大量的人。一篇《劝学》的前半篇可以引起市井轰动,一篇《墨经、经说》的杠杆原理和镜面反射定律肯定会把大多数人听得昏昏欲睡。

拿着毛笔和炭笔,感慨着这些笔锋锐利的先秦诸子的文辞,琢磨了两日,终于想到了两篇可以用来“篡改”的文章。

大喜之下,将纸分为两半,提笔写下了第一篇文章的名目。

《穆天子传》

他对《穆天子传》的了解,也就仅限于天子八骏、见西王母、和盛姬的爱情这三件事。

但此时《穆天子传》并未成型,要到战国中期、稷下学宫兴起之后,才会完成这个故事。

所以他可以抡圆了胡诌附会,而这两件事正是他所擅长的。

每天写出来一些,就拿出来念给墨者听,不几日的功夫墨者们都沉迷进去。

他们没有见过正统的竹书纪年中的《穆天子传》,可是穆天子东征、西游、哭盛姬的故事却已经有所流传。

于是他们听到的穆天子西游的版本是这样的:

却说造父驾车,前往极西之国,其国名为埃及。

国有大河,自南流北,每年泛滥,淤泥铺地,河两岸皆膏腴之土,撒籽其间亩收三石。

埃国司星观天,井宿天狼起于地平时,河必泛滥,于是以井宿天狼为纪年,历法不与中原同。

其国车万乘、善射之士极多,其王号“法老”,意为羲和之孙,太阳之子。法老专管戎祀,不假他人。

法老乃学伏羲女娲事,兄妹通婚,不与外姓相配,是故子嗣多夭,长相奇特。

凡法老死,则以砖石为墓,高百丈,状如金。以秘药涂身,以致千年不腐,藏于陵寝。

其国有异兽,猫身而人面,传闻此异兽好吃人,吃人之前先问别人问题,如答不上便吃掉。后一人解开谜题,此异兽化为石雕,蹲伏于陵寝之前。

却说穆天子来到此国,见此地富庶,文化不与中原同,大为赞赏。他于中原是天子,这里却不属九州,埃国有心刁难,便以两题相问穆天子。

其一:何物幼时四条腿、长大后两条腿、老了后三条腿?

其二:何物早晨长、中午短、傍晚又长?

穆天子顷刻回答,其一为人、其二为影。

四座皆惊,均知传说中那猫身人面异兽凭此二题食人无数,竟不想东方之天子顷刻能答。

此时埃国之法老乃一女子,见穆天子思维敏捷相貌昳丽,又在席间多听了些九州趣闻、山川壮丽,心中懵懵。

此国亲贵又好御车而斗,赌注颇大。该国大司马见女法老似对穆天子有心动之意,心怀不满,回去后与人密商。

其隶属进言:明日可赌御车,那东方天子若输,定颜面扫地……

大司马由是大喜,连夜准备,第二日便于国都之内邀天子赛车。

穆天子见此国风俗与九州不同,不便拒,于是乘车,以造父为御。

造父何等样人?

自小便学驾车,精通养马之术,曾于桃山三年,风餐露宿,入蛇蟠之川,闯虎穴之沟,终于获良马两匹,便是骅骝﹑绿耳。

且不提他,便是他的侄孙,也以养马有功得封秦地,何况与他。

他虽不知对方计谋,但一旦上车便专心致志。

一则造父御术高超,二则有赤骥﹑盗骊﹑白义﹑逾轮等九州名驹,对方如何能胜?

见不能胜,埃国大司马心生毒计,拈弓搭箭欲射穆天子。

穆天子时常涉猎,焉能不知?眼见对方拉弓,心道:“天子箭若射,便是宣战,此国距中原四万里,征伐不易,不可轻动。”

于是只做不知,待箭飞来,伸手一抄将箭捻在手中,还射回去,正中那人雕弓,从中断作两截……

后女法老愈加心喜,多邀饮宴,其心可可,穆天子亦无心国政,多有好逑之心。

不料徐偃王反,淮夷大乱,造父劝谏,这才归国。

归国之前,女法老以诗相祝:“白云在天,山?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穆天子如何不知其心思?可想到诸夏国政,只好回诗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十年,将复而野。”

女法老无奈,相送至海边,泣涕唱道:“比徂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法老,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十年之约,君不可忘。”

不想徐偃王反,震动东方,三年方平,荆楚又乱,后作《吕刑》,天下为重,终究不能履十年之约。那女法老亦终身未嫁,传法老之位于其侄……

等这故事讲完,第十五天也已经过去。

这是第十四天和十五天的故事,在之前还有穆天子从宗周出发,经过流沙、草原、两河流域等等一系列的故事。

取了与《左传》相似的传为名,实则像是起居注,仔细琢磨像是话本小说,但实际上却是一本西域地理文化简易介绍。

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事,适觉得市井人会喜欢这个“扬诸夏之威”的故事,然后便会广为流传。总有人会想要去亲眼看看书中描绘的那些地方。

此时虽无民族的概念,可是原始意义上的“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的概念已经存在,并且广为流传,只不过上层都不怎么遵守就是了,该和犬戎合力欺负周天子的也不会因为这句话就觉得自己是罪人。

里面的重要配角又是造父,乃是秦、赵的姓氏来源,想来这个故事也不会引起这几国的反感,说不准还可能流传到各国的宫廷之中,某位贵姬还要为穆天子与女法老的事落几滴泪也说不准。

竹简的珍贵,导致此时并没有话本小说的概念。

这篇篡改过的《穆天子传》足足有十七八页纸之多,如果换成竹简可能要几十斤,没有人会把珍贵的文字写成这么长只为在市井流传的东西。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配图。譬如骆驼、狮子、狮身人面像、金字塔、简易的地图等等,画的都不怎么好,可连同文字配在一起也算是破天荒了。

公造冶熟悉市井中人,听完这个故事后,便称赞道:“配上那篇《劝学》,再把这篇《穆天子传》分为十余次传出,恐怕明天北到燕、南到楚,市井间讨论的都是这两件事。墨者之名,必然大传天下,他们未必知道墨者之义,但想来好奇的多了,总会有人问。”

众人都认同、回味的时候,墨子一人在琢磨适写的第二本“纸质书”,很多字他不认得,要靠适每天去讲。

对于第二本书,他认为比第一本还要重要,但不知道该不该给墨者们看。

因为第二本书的名字叫《山海经》,而且是适篡改后、完全没有原本神异色彩的《山海经》。

同类推荐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考古:解密考古的悬疑

    考古:解密考古的悬疑

    古代亚历山大帝国的伟大统帅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马其顿国王菲烈特二世的儿子。他于公元前336年即位后,便率兵大举侵略东方。在10余年里,东征西伐把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的广阔土地划归为自己的版图。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只有一些民间的传抄本,并且与一些史籍中的记载又矛盾重重,而且带有极浓重的传奇色彩。由于历史的久远,人们无法得到更多,所以考古及历史学家把希望寄托在对陵墓的发掘上,然而人们未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证据。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主干,从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等角度表现了历史本身的多姿多彩,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余更能品鉴人类文明的醇厚之味。
  • 泰山王

    泰山王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从河东逃出来的秦风,以外……
  • 我要做门阀

    我要做门阀

    西汉中期,民生聊困,国势日衰。无数士大夫名士,纷纷高呼:张生不出,奈天下何!?于是,谚曰:张与刘,共天下。本书扣扣群:73927047
热门推荐
  • 念念不忘那年青春

    念念不忘那年青春

    你的青春有没有过这样一个人为了她,他改变了自己她却为了他,接受别人质疑的目光还有人为了他,赴汤蹈火,最后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生命有人说,青春就是这样哭过,笑过,也闹过但却复杂有趣,让人念念不忘……和言壹,一起走进他们念念不忘的那年青春
  • 总裁大叔别来无恙

    总裁大叔别来无恙

    16岁时,顾念心中住进了一个男人,他英俊潇洒,温润如玉。18岁再见,因为侄子,他对她厌恶至极,却在某个夜晚,化身为禽兽……顾念觉得,萧漠北是爱她的,哪怕只有一点点,直到一个意外杀人案,她被他送进监狱……她绝望而死,他追悔莫及。几年后,那个本已死去的人赫然出现在他眼前,冰封多年的心还未来得及跳动,就见她瘸着腿,挽着另一个男人从他身边经过。婚礼上,他强势来袭,抓着她的胳膊:“念念,跟我回家!”顾念:“先生,我们认识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都市童话

    都市童话

    也许青春留给我们的仅仅是一场舞蹈、一次演唱落幕后的感慨,在长大后的日子忆起那人、那歌、那梦,恍然如昨。仿佛一粒尘埃入眼,让你自然地落下一滴疼痛的泪。生活就是灯光迷乱的舞台,其实打动人的并非是出众的容颜、靓丽的服饰以及美妙的嗓音,而是那颗用真情演唱的心,不管是掌声如雷,还是知音难寻,这真情演绎的过程自然流淌成一曲精彩的歌。
  •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

    本书包含三个章节:诗词、诗歌、小文。本书以江南的笔触宋词的底蕴,展示了生活在喧嚷都市中一种独具本色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修筑一处心灵的桃源地,描摹与万物遇见离散的悲喜、眷恋、怅惘、苍凉、虚无……在自疑与释疑中轮回,追逐一种从内到外的本真,析透出当下社会人文、自由、延展的精神向度。
  • 经年情深:总裁非你不可

    经年情深:总裁非你不可

    天干物燥,小心幽少!路颜躲了五年都相安无事,结果在大哥婚礼上被那个男人撕了裙子,泪崩!幽均霆:“颜儿,欠我的孩子什么时候生?”路颜怒:“生什么生?你当众撕了我的衣服,让我在中州颜面扫地,我们就此扯平了!”男人邪魅一笑,将她打包带回国:“小家伙是不是太会算账?我也是你能框的人?”……整个叶城都在传路颜不但是幽均霆50万买来的情人,还说她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为上位对幽少的未婚妻动了刀子!第二天,放出谣言的人全部从叶城消失。兄弟调侃:“没想到你也会是个宠妻狂魔。”男人只苦笑:“我欠了她的,宠她一辈子也还不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将门嫡女不好惹

    将门嫡女不好惹

    一朝穿越,她成了将军府中的嫡长女。却是祖母厌弃,姨娘算计,庶妹伪善,还有一群极品亲戚。不给点颜色看看,还真以为她好欺负?祖母厌弃?谁在乎你了!姨娘算计?免费送你一打野男人!庶妹伪善?那就抢了你喜欢的男人!还有极品亲戚?那本小姐就让你们倾家荡产!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人若欺我,我定奉还!*某女:自大男人我不要!某男:娘子,那不是自大,是自信!某女:我讨厌大男子主义的男人!某男:没关系,娘子看着看着就会顺眼了!某女:本小姐最讨厌麻烦,你就是个大麻烦!某男:娘子,为夫太优秀,有麻烦在所难免!*【片段一】一男一女对峙。“我贪财!”“本王以名下所有资产为聘!若你嫌少,本王立刻抢了国库!”“我好色!”“本王的美名,天下皆知!”“我讨厌处男!”某王脸一红,万分羞涩的说道:“你记得吗,很早以前,你就毁了我的清白!”某女:“……”一失足成千古恨呐!某女捶胸顿足!*【片段二】“王爷,王妃要拆了镇国公府!”某王皱眉不悦。侍卫暗喜,王爷终于要发怒了!“拆就拆了,随王妃高兴,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侍卫绝倒:王爷,那可是您外祖的府上啊!“好生照看王妃,少了一根汗毛,为你是问!算了,还是本王亲自前去!”侍卫吐血三升,倒地不起!*PS:文风轻松,各种阴谋,各种算计,各种JQ,轮番上演,敬请期待!
  •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 元朝:那些钩心斗角,那些风生水起

    元朝:那些钩心斗角,那些风生水起

    公元1294年农历四月,元朝最强悍的皇帝之一忽必烈心有不甘地死去,元朝的皇位继承却出了问题。因为没有太子——太子真金在九年前就悄悄地死掉了。好在真金生前留下了三个儿子。经过反复考虑,忽必烈在他去世前一年决定,把太子之印交给真金的小儿子铁穆耳。忽必烈死后一年,铁穆耳当上了元朝的皇帝,即元成宗。这个男人后来的表现的确像忽必烈生前所预测的那样,他孝敬母亲和其他长辈,对没能当上皇帝的哥哥也是优待有加。当然私下里他也爱喝点儿酒,喜欢摆摆大场面,以彰显大元盛世的宏大。
  • 华严经吞海集

    华严经吞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