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哥在京城“落户”了。和徒窦每天同进同出,他出家门我想着得连着看的书,他向左转,我向右转,小米小面她们时常跟在身后帮我拿着钱袋。
鹧鸪天离京城不算远,只是这里很少听到京城话,市集上的饰品也都有着相似的风格,有点像是一脉相承的图腾印象。
新的诗集还没有上市,便到另一条街上的饰品店逛了逛,也不知道这些饰品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涵义,只看了看。
听说城南的山景秀美,一直没得空专程到城南的山上望一望,听说那里的路很宽,衙门每天都派人守着一个小城楼,没有官府的公文是不能通过那座小城楼的。
因为离家不近,车马费用得节省着用,所以就没有到城南专程去探寻。
想着徒窦应该也拿不到通过小城楼的官府公文,还是提醒他城南有那样一座山,听说山景不错。
徒窦笑着说,别总盯着一座山头,多看看平坦的街道两旁的人和事。江湖不易行,并不是到不了的远处的山才叫做江湖。
诗集里言辞委婉的词句,每一句都是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崇敬。江湖不是梦,一屋一舍,一箪食一瓢饮,行遍草木茂盛,走遍世间路途,厚土与俗事,情重于孤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过两天再到那家书店看有没有新出的诗,如此勤劳地每天拜访,若是真的认识那些诗人,指不定会收到怎样的眼神,感慨万千也是需要捋一捋思路,仔细想想怎么写出来才合景合意。
傍晚小薯前来寻我,在街上走了走,没成想天色已经这么晚了,也不是我斤斤计较,只是这晚饭该吃什么我还没过问一下,家中的厨子在京城时偶有身体不适,到了鹧鸪天虽说没多走几步路,抬脚就到的地界,却没缘由地得了看似有些严重的水土不服症,早年我家在念奴娇迁往十里堡时家中还有很多详解这个问题的书籍,只不过书看过了,为减轻行李的负累便把那些书都留在了念奴娇家中的书房里……
一时得空享清闲,得赶紧回家看有没有凉菜需要准备,我也好给点意见。
家中看着有些忙乱,徒窦急急地走到我身边问我是有什么事情还没了结?
我自然回答还有新出的诗没拿到手,徒窦没说什么,指了指院里的诸位忙人旁差不多整理好的行李,说:“半个时辰前翰林院的公文到了,今天就得启程前往京城,你准备准备,晚饭就……到了京城再说。”
整理好行李才发现只有我的行李是最后搬上马车的,只是一刻钟的时间,家中人就整装待发动身回家。
问徒窦有没有知会哥一声,徒窦说书信应该送到了。
那就好,这样就稳妥了。
筱仙小朋友和小声她们在一辆马车上,一直都是她们在看护他,搬迁的事情,也不算什么大事,就当做平常小事,坐坐马车,动一动小手,一转眼也就到家了。
这两日筱仙小朋友已经会走动了,不过年纪太小,马车指不定还会颠簸,在里面坐着总比站着稳当些。
还是得下车看一眼,不然总归他年幼,不照看两眼心里过意不去。
于是在分叉口附近吩咐车队暂停前进,大家都走下马车,在路旁稍作休息。徒窦把筱仙小朋友从车厢中抱出来,筱仙小朋友便在马车附近转了转,喝了几口水。
知会小薯和小声她们等会儿坐马车一定得多帮着点筱仙小朋友,他还小,还不懂得怎么坐马车。
问徒窦那晚饭在哪里吃?反正车队已经停下了,不然吃点干粮当做晚餐?
徒窦只说休息一刻钟就上路,家里的饭菜应该备好了,我们来时是这么多人回京城自然还是我们几位,家里的饭菜肯定是为我们准备的,不会清减。
理是这么个理,那就再转一转然后动身。
前几个月刚来鹧鸪天时我就在想这次调动像是为完成已经决定好的任务而调动,不像是官衔的变动。通常事成了,升官有望了,官衔也应该会随着变动。不知道徒窦这次的任务有没有什么大的立功机会,这样说不准就真的能升官呢。
年轻有为总是备受夸赞。
徒窦已经坐好,把筱仙小朋友抱到马车上,他很顺从地坐到小薯身边,笑着和我挥挥手,转身坐好。然后我坐回马车内,马车开始前行。
傍晚京城的街景一如这座城市的政治地位,舒朗明媚,唯美也厚实。少年一样的容颜,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明黄色的基调颜色向来客讲述着千年风过从前的阳光照在地面上宛如街边的灯亮起来了,柔和的光线就那样守着灯雕,好像神兽在看家护院一样。
隐隐约约彰显着帝王之家的风度和气势,就算披着斗笠徒步行走在这样的地方,只看看灯雕也觉得这是帝王家又准备大赦天下了。
情深义重的意思应该是讲:对面的朋友,你好让人觉得感动啊。
江山如画,跋涉不停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京城的夜,静谧,还没到壬时,街上来往的马车已经很少了,没多会儿就到家了。
哥招呼院里的伙计们前来搬东西,有条不紊地把马车上的包裹往房里搬。
没到一刻钟我们就把行李全放置整齐了,于是厨房开饭!
紧凑的节奏哒哒地伴着碗筷碟轻触的声音,饭菜转眼就都放在饭桌上,好像有点像是夸奖我哥行动如流水,一气呵成。
这要是从前,家中的厨师还会问我晚饭吃什么,如今一转眼,家里人这么周到总让我有些始料未及。
从鹧鸪天出发时我刚收拾好行李,收拾行李前我刚从街上疾步回家,回家前我还在街上悠哉地看店铺里有没有合心意的东西,半天的时间我总觉得有点刚好事事接合无间歇,大概今天确实事多。
晚饭是仿照京城的人们迎回远客的必备餐点准备的,口味多样,没有侧重与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