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双方的争执,毕夏显然早有预料,这本就是他留着的坑嘛!于是故作迟疑后金口玉言道:“冲球去的是合理拼撞,冲人去的叫犯规,犯规方的球权让给对方原地开球。”
这个答复算是不偏不倚,双方虽然都没有得到满意结果,但想一下也能理解和接受。踢球嘛,只要是对球不对人,身体上拼撞一下本就无可厚非,若是在无球情况下,还对着人来那么一个野蛮冲撞,那就不合理了,熟于犯规。
毕夏趁着一个死球的机会,让莫小三把双方队员叫过来把这条规则宣布了一遍。
接下来的比赛倒是有模有样起来,蹴鞠队本就棋高一着,在三刻钟的上半场时间里再连下两城,3比0领先。
中场休息一刻钟,队员们下来喝点水休息一下,禁军队那边可有点士气不振,程校尉可是大老粗,不会鼓劲,只会骂人,一班禁军们让他训得抬不起头。
毕夏见状过去指点几句,说什么不能只盯着球,要盯着人,对方带球时上去两个不要轻易出脚,要压迫他,还要防着他突破或传球,其他人防着对方位置靠前的几个,一对一盯防,别让他们轻易拿球,剩下来的人后撤一点,以防他们突破,要随时上去补位等等啰七八嗦一堆。
像这些排兵布阵之类的战术配合本就是禁军们老本行,他们平日一伍一什的小队训练也要求这些配合,像盾手,刀手,枪兵,弓箭手等哪个向前,哪个退后,哪个格挡,哪个刺杀都有一系列的训练内容,现经毕夏一指点,立马反应过来,原来踢球还能这样玩?也顾不上鄙视毕夏那粗糙的战术理论,一伙人埋头讨论起来。
蹴鞠队这边倒是个个都兴高彩烈,只是他们平时玩的都是篮球场那么大的小场子,一下子跑那么大场,不太适应,平时练的大多是技巧性的内容,体力上的训练没禁军那么严格和量大,一个个倒是有点气喘嘘嘘,不过才半场下来,体现得还没那么明显。
果然下半场一开始,禁军队就摆出了阵型,虽然是370这样的无锋战术,也让蹴鞠队的进攻连连受阻,只要蹴鞠队一拿球,马上有两个禁军上前逼迫,看他们的动作就好像手里拿着盾牌一样,整个身体压上去,要多别扭就多别扭,蹴鞠队员就像“嬲”当中无助的小姑娘。
除此以外,还有两三个人在周围游弋,像狼一样寻找机会,准备着随时上前补刀或捡漏,这点倒是与毕夏说的不一样,毕夏说得是盯人,禁军队员却更进一步,内线压迫。
这样一来,蹴鞠队员不管是带球还是传球都十分困难,他们习惯的小范围传接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只要他们的三人小组一拿球,周围马上有四五个大汉围上来,其他小组也有一两个虎视眈眈。
加上蹴鞠队员的体力跟不上,下半场的中段才过,就有两个队员倒下抽筋,只能一瘸一拐的蹦蹦跳跳当起观众。体力不佳还少人,让禁军队抓紧机会进了两球。
蹴鞠队的领班眼看煮熟的鸭子要诈尸,立马不干了,大声朝莫小三嚷嚷要换人,并叫蹴鞠队的人都去准备,看样子是要一口气换上一队人。
莫小三傻眼了,程校尉也傻眼了,好不容易才把蹴鞠队压着蹂躏,这一下子换一队的玩法,还个个有技术保障的,那不相当于全队满血复活了?不干,坚决不能同意,程校尉死活不让换人,为此让场下的禁军把蹴鞠队的人都围了起来,还振振有词的举例说,这要在战场上,死了就死了,那里还能爬起来换人的?
蹴鞠队领班急红了眼与程校尉对吼,说这不是战场,他们也不是死人。
于是又来找毕夏公断,毕夏略作沉吟,道:“五个,一场比赛不能超过五个。”之所以不是三个,毕夏自然是期待着,足球场上的冲突可以来得更猛烈一些。
面对这个双方都不满意的结果,领班与程校尉也只能认了下来,以“对方不能得逞就是成功”的借口安慰自己。
就这样,蹴鞠队通过连换五人成功的吊住一口气,没有继续崩溃下去。
随着比赛结束时间的临近,禁军队像疯狂的野兽一般,杂乱而又坚决的向蹴鞠队发起猛烈的进攻,看得下面的吃瓜禁军们热血沸腾而又频频叹惜,揪心不已。
终于,有心人天不负,一个意外的屁股折向入球让比赛画下了句点。
让禁军们可乐的同时亦深感庆幸,拼到最后,好几个禁军队员都快到虚脱的边缘,能站起来完全是意志的胜利。
他们由于技术粗糙,只能靠死缠烂打来遏制对手,所以他们的跑功范围与冲刺的频率都远远高于对方,比赛踢成这样那可是硬生生的死拼出来。
最终双方3比3打平,双方都意犹未尽,平了代表就没有胜利者,也就没有御膳,那比赛不就白打了?还拼成这副模样,虽然过程是相当的有谈资和吸睛,还让人热血沸腾冲动上火,可双方都不甘心啊!再次向毕夏求助,能否继续踢下去,分个高下。
以毕夏的尿性当然是不怕事大,巴不得越轰动越好,但也否决了他们加时的要求,看双方队员的状态,万一出个意外那毕夏的盘算岂不是白费了?尽管加时的金球规则也挺让人回味的,也就是俗称的“突然死亡”规则,加时时间内,哪队进球就结束比赛,不用踢完余下时间。
毕夏大手一挥,于是残酷的点球大战开始了,把规则讲一遍,前五轮双方踢成2比2。
蹴鞠队员有技巧,但体力不佳球,速不快。碰上禁军神射手,会射箭,躲箭的本领也高强,战场上历练下来的,不会躲箭的弓箭手坟头都找不到了。身材修长,身手敏捷,被进的两球实在是角度太刁。
而禁军队进的两个纯属运气,他们的射门势大力沉,就是准头不行,对上的守门员是个小个子,基本上能蒙到门框范围就能进,可惜的是禁军队员能踢正的没几个。
接下来是一轮一轮的单挑,更为激动人心了,把大家的小心肝都快要蹦出来,六,七,八轮蹴鞠队的点球都被扑出,神射手门将如有神助,禁军队的是没蒙对。
一直到第九轮才由神射手门将亲自主罚,蒙对部位,一脚把球轰进大门。
毕夏看得目露精光,兴奋的指着神射手门将大喊:“这个人朕要了,这个人朕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