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并没有给水稻脱壳的机器,所以被割好的水稻第二天被吕媭一起用电动三轮车送去脱壳。
中午刘盈终于把布织好了,刘乐和吕雉也把地里的红薯挖完,地里的土豆也挖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几天刘乐刘盈干活,吕雉开始制作红薯干、红薯粉条。
制作红薯干要先把红薯用刷子清洗干净,要保证上面不会有沙土的残留物,不然吃起来就是会有沙子会咯牙。
清洗干净以后用红薯的皮削掉,然后准备一个锅,把削好的红薯放进去,然后加入正好可以莫过红薯的水就可以了。
接着蒸红薯,大概蒸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了,蒸好以后把红薯拿出来,切成条。
准备一个屉笼把切好的红薯平铺在上面,要一片片的铺开才好晾干。
因为用的是晾晒方法,所以用的时间会比较久一点,等了五天红薯干才彻底晾晒好,不过味道还不错,干干的,硬硬的,很有嚼劲。
比起红薯干红薯粉条做起来就比较难了。
先将红薯洗净,多用水冲洗几次,以免有沙子附在红薯表皮;冲洗好的红薯放进借来的红薯机,把红薯榨成粉碎。
把粉碎的红薯用布筛出残渣,布下放置一个大的方木桶装布漏下来的水,筛好后将木桶静置12小时,目的是让红薯粉沉淀。
12小时后把桶里的倒掉,加入适量的净水,目的是清除杂质,如此间隔几小时反复这样做。
接着放置1天后,将水倒出,把红薯粉块捞出,用之前的布包住呈半球状,用以滴出多余的水分。
直至半球状红薯不滴水,已经比较干燥后从布里拿出,用玻璃瓶榨成粉状,将其晒干后即可用于做粉条。
将红薯粉倒进大缸,加入适量热水调成糊状,再用沸水边冲边搅拌约18分钟,粉糊呈透明均匀状,易于出丝时即为粉茨。
在粉茨内先加0.5%的明矾,再与湿淀粉混合,搅揉成无疙瘩、不粘手、能拉丝、均匀细腻的软面团。
把调好的面团放入漏勺中(架在距水锅水面约40厘米处),然后均匀拍打面团,使之成条状从漏勺中流入水锅,遇到热凝固即成粉条。
水开但不沸腾(水温保持在97℃左右),以保证粉条不易折断。
在热水锅旁放置一个冷水缸,粉条成型后从热水锅用长筷夹至冷水缸,粉条冷却些捞出,用竹竿绕成捆后放好。
最后将粉条放置在长竹竿上,并把湿粉条一根一根的分开后在阳光下晒制(这样粉条可更快晒干),太阳大的情况下晒3-4天即可全干,就可以收粉条装袋了。
刘乐和刘盈的办事效率是有的,等吕雉把红薯干和红薯粉条都做好,他们已经把地里的土豆、花生、芝麻、小麦都收了。
难怪三个人会有那么大一片地,这个身体的主人恐怕也是一个吃苦耐劳到了一种巅峰的人吧!
吕雉发现地里的农作物只要被收割掉田地第二天就会变成刚刚耕好的样子。
除了一亩还种着水果、蔬菜的地以外,现在家里五亩地都被空了出来,明天要重新种上农作物才行,不过要种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