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48500000114

第114章 人情难做(下)

十一月初这段时间里,高俊感觉天塌下来了,周围的村庄居然没有一个人响应高俊的邀请,他们用可怕的精明侧身划过了一道道陷阱,避开了高俊的一道道布置,完全没有卷身于这场事件之中,对于高俊的邀请,他们礼数备至,但是不回复,对于退田的提议也毫不动心。

押剌百户的情绪也重新骚动起来,各种各样的谣言像野火般蔓延,村民道路以目,高俊两次抓到女奚烈东的儿子,都是打算跑到千户去报信。

千户倒不可怕,移马河千户等大小官员悉数战死在野狐岭战场上,全千户回来的只有高俊这一等人而已,至于山东路总管府、按察司等更是为前线军败而忙碌,在年底之前都未必能顾得上押剌百户的事情。

但是高俊绝对不会因此而麻痹,押剌百户的情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对手正在串联,如果高俊再找不着帮手的话,这群人就要动手了。高俊当然不担心自己手下的上百名军兵打不过对手,但是这也意味着押剌百户血流成河,元气大伤,那就不是高俊愿意看到的了。

“怎么办,怎么办?”高俊无助的躺在椅子里,近乎呻吟一样的问着何志也。

“多喝热水。”何志也这里永远不缺热水,他递给高俊一杯之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侧身倚在高俊对面。“理论上来说,咱们是给了他们好处的,但是他们不来,也许是因为惧怕吧,要么就是不了解我们。”

“但是有什么办法能快速熟络?时间恐怕不多了。”高俊用手捂着茶杯,感受那一点点热量。

“我也说不上来,但是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咱们不如挑一个村子,主动去看一下。”何志也慢慢喝着热水。“我想他们还不信任咱们,觉得咱们是有阴谋,要对付他们,要不然的话,谁会拒绝送上门的土地呢,咱们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这主意不错,你打算去哪个村子?”

“这次退掉的八千亩土地,涉及了附近三十多个村庄,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这个八白石村,足足有一千亩土地,咱们就先去这里吧。”

高俊好像很疲惫一样点点头,当天就派了三名军兵向八白石村文太公庄上下了拜帖。第二天,两个人收拾一下行装,重点向孙庭、张成武两个人交代了部队的行动原则,就带着李小七一块儿出发了。

天气愈发的冷了,两个人也都穿上了厚实些的衣服。三匹马儿轻快的跑着,在这两个多月间,高俊和何志也骑马都骑得比较熟练了,李小七其实学骑马比他俩还晚一些,但却是这三个人中最出色的驭手。

八白石村距离押剌百户并不是很远,三个人骑着马跑了小半天就到了,这个村庄在高俊眼里并不算十分破败,但是显得萧索没有生气。很显然,这曾经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庄,应该是承安年间那次扩地让它元气大伤了。

文太公的庄子在村子里极为醒目,院墙高大整齐,显示出这家农村地主日子过得还比较滋润。事实正是如此,文太公刚刚同意了两家人托身为奴,心里正高兴着,这两家人都是村里的人家,没了土地又欠了钱,只能托身投靠文太公。八白石村和河北、山东的很多村庄一样,已经不再是一村一姓、聚族而居的模式了,这两家人既不是文太公的亲戚,也不是他的朋友,用作奴婢毫无心理压力。

当然,金朝律法是禁止债务为奴的,但是文太公怕什么?承安年间,太公还是个年轻人的时候,贾铉山东括地,文家侵占官田200多亩,却硬是一分未动,到最后不全是村里其他人承担的吗?阳谷县大大小小的官吏,他文太公早就打点遍了,收留几个债务奴算什么?

兴致盎然的文太公破天荒的喝了两杯小酒,心情平静下来一些,随即一丝不快涌上心头。作为村里的头面人物,他的消息当然比其他人灵通的多,听说押剌百户新来了个叫高俊的亲管,分了地,放免了奴婢,还说要把括来的地还给我们,真是邪了门儿!

分地,文太公知道,猛安谋克最讲究平均,本来就喜欢重新匀来匀去的,但是听人说他这次分地可厉害,每家每户都一样,这就让文太公心里不大舒服。放免奴婢就更可笑了,最后还说要把括来的地还给村里,哪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反正我们家的地没有被括,还不还都不关我的事儿,我何必搅和你这摊子?

最郁闷的是,这个叫高俊的还给自己下了拜帖,说是今天就要来一趟,文太公好生头疼,挥挥手吩咐管家:“高百户来了,就说我不在。”

当高俊听到管家的回复之后,脸上的肌肉都有些微微颤抖,昨天就下了拜帖,难不成文太公刻意躲着自己?

“你听好了,我是朝廷授予的正九品保义校尉,押剌百户亲管高俊,回去禀告你们老爷。”

那名管家讪讪的回去,哪里会通知文太公,只不过在院子里虚走一遭,就又转了回来:“我家老爷确实不在。”

演技能不能上点心?要是真的以为人不在,你回去走一圈干什么?高俊心情本来就不好,上手就要揪住管家的衣领。

“高俊!冷静!”何志也赶紧拦住高俊,但是旁边的李小七早就出了手,一鞭子抽到了管家的脸上,这个满面油光的中年人哎呦叫了一声,赶忙退回到门里。

“高,高百户,我们家老爷说了,您是管押剌百户的,这里是阳谷县的地界,你们这么微服私访有碍官箴,他也不敢见您,您还是早些回去吧!”说罢,几个小厮一起动手,就把院门关上了。

高俊不得不承认,九品官的威慑力没他想象的那么大,文太公都敢给他吃闭门羹。正当他心情不快,打算砸门的时候,还是何志也制止了他。

“高俊,就算现在进去也不会知道什么,不如咱们在村子里走走转转,看能不能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

“唉——”高俊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感觉事情比他想象的艰难。

同类推荐
  • 我不仅仅会整形

    我不仅仅会整形

    付纯真是一个整形科医生,她在一个心事失佳的夜晚穿越了,她从小背熟的历史在这里一点用也没有,在那里一切都是陌生而又熟稔地存在着。
  • 大唐逆天狂少

    大唐逆天狂少

    李临本为名将李靖之子,一场春秋大梦,魂穿蓝星,历经百年沉浮。一朝梦醒,誓要颠覆命运,打造一个煌煌盛唐!
  • 极品明君

    极品明君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职责,我们是专业的斗士,我们要与皇帝抗争到底。”专业斗鸡大队大明文官集团唾沫星子横飞地如是说道。“这帮子傻冒,老子两根手指头玩死他们,他们交给我。你们专斗外敌就成。”斗志昂扬,气冲斗牛的大明皇帝对一脸黑线地军方集团如是说道。他是我们大明帝国最有为的君王,他是一位功勋足以让华夏无数帝王逊色的皇帝,没有他,就不会有如此强盛,如此伟大的大明帝国。老师们对学生们如是说道。“虽然他极力地想要掩盖历史的真相,美化并粉饰那血腥的一幕幕,但是,时间终将撕开他伪装的面纱,露出他真实的一面,他是一个邪恶的独裁者,更是一个可怕的,洞悉人性弱点的思想家,演说家和政治家。在他的蛊惑之下,让那个以德服人,以诚感人,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模板而延续了数千年文明古国,转变成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是仁恕,什么是廉耻,眼中只有赤裸裸的民族利益和帝国利益,充满了侵略性与攻击性的可怕帝国……
  • 围观历史之政变

    围观历史之政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变之举,不绝如缕。先秦汉唐,俯拾皆是;宋元明清,代代皆有;魏晋南北朝,“禅让”相替;五代十国,兵变迭兴……为了皇位,上演了多少互相残杀的惨剧。在权力的漩涡里,一切,从来就没有常理。本书以风趣的语言将自夏商至明清各朝的大小政变娓娓道来,引领读者回到那些阴谋与颠覆的年代,静静围观嗜血皇冠导演的一场场血腥的权力演变,让读者在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政变之中,看清权力、利益与生命的关系,于风趣、有味之中体悟更加真实的人生。
  • 世纪阴谋

    世纪阴谋

    故事阴谋始,亦由阴谋终。一书荒唐史,真真假假中。假托妄史,虚构玄妙,若诸君有感似曾相识,不过是巧合罢了,切莫当真。此书所写乃一孤儿之事。家族因奸人之阴谋而惨遭灭门,而后远遁异域蒙故人相救,从而开启了别样的人生。一段传奇,就此展开!
热门推荐
  • 国际猎场的猎杀

    国际猎场的猎杀

    莲花正在做晚饭,忽听门外有狗不是好声地嚎叫,好像是自己家花脖的动静。花脖进屋自己会开门,干吗这样叫?她心里打了一个战,慌忙去开门。门一推开,她不由得“啊”地一声惊叫,手里的饭勺掉到了地上。门口躺着的真是她家的花脖。花脖的后腿受了伤,屁股上沾满了血,看样子它是挣扎着爬回来的,身后的雪地上断断续续地跟着一趟血迹。花脖是丈夫英夫的铁杆儿跟屁虫,整天形影不离。今天一早跟主人出了门,现在它自己回来了,还受了这么重的伤,莲花知道丈夫一定出了事。
  •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 我的头上长植物

    我的头上长植物

    在这衰败不堪的世界,我的头上却绿意盎然。
  • 趟过女人河的男人

    趟过女人河的男人

    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在风风雨雨的坎坷生命进程中,先后经历六个女人的情与爱,大喜与大悲,坚忍的品行操守,执著的幸福追求,在物欲泛滥的命运抗争中,谱写出人性的道德力量。
  • 名门暖婚

    名门暖婚

    初次见面,她遭这个妖孽般的男人强吻!再次见面,她竟成了他的私人助理!她遭房东扫地出门,他出手相救,却趁机霸道将她强留身边,一步一步攻占她的人,她的心!他说:珞珞,十五年前你保护了我,以后的人生由我保护你!”
  • 侠道至终

    侠道至终

    江湖上侠客众多,但他们能带来什么?只需要轻轻的一个动作,故事就会偏离原本的轨迹。谁能笑傲江湖,中土九界任人纵横。一个过客,将会留下自己的印记。
  • 古列女传

    古列女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斩魔者

    网游之斩魔者

    有人说他是来自地狱的天使,可更有人说他是来自天堂的魔鬼;有人认为他是一无是处的庸人,可更有人认为他是无所不能的智囊;他看若无钱无势,却又仿佛家财万贯、权倾当世;他貌似柔弱无力,却又好像身怀绝技......
  •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It was as a poet that Samuel Beckett launched himself in the little reviews of 1930s Paris, and as a poet that he ended his career. This new selection, from Whoroscope (1930) to 'what is the word' (1988), describes a lifetime's arc of writing. It was as a poet moreover that Beckett made his first breakthrough into writing in French, and the Selected Poems represents work in both languages, including the sequence of brief but highly crafted mirlitonnades, which did so much to usher in the style of his late prose, and come as close as anything he wrote to honouring the ambition to 'bore one hole after another in language, until what lurks behind it - be it something or nothing - begins to seep through.' Also included are several of Beckett's translations from contemporaries - Apollinaire, Eluard, Michaux, Montale - in versions which count among his own poetic achievements. It is edited by David Wheatley.
  • 悬解录

    悬解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