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000000015

第15章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生死恋 (2)

这一新鲜事很快传到临邛,卓王孙听到后羞得无地自容。他认为女儿在成都卖酒使他丢尽脸面。就在此时,卓文君的哥哥对父亲说:"爹爹,妹妹在成都卖酒也是为生活所迫。她背父招亲虽有违礼俗,但是木已成舟,我们不如顺水推舟,成全他们。再说相如才华出众,是难得的人才,将来必有飞黄腾达的时候。而且他又是王县令的好友,不看僧面看佛面,希望爹爹原谅他们,让他们回来。"

卓王孙觉得儿子说的话很有道理,转念一想,自己在处理女儿的婚事上确有不当之处,要不是他不准女儿改嫁,女儿也不会私奔。所以,他听了儿子的劝告,立即派人给卓文君送去了一百名家仆和两百两银子。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有了这笔钱,就在成都买房置屋,雇工经商,扩大经营。从此,他们不再为生活操心,司马相如可以安心做学问,卓文君也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公元前140年,汉景帝死,汉武帝登基。有一天汉武帝偶然读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读后惊叹不已。立即问身边的杨得意:"此赋是何人所作?"

杨得意说是司马相如。武帝立刻下召招司马相如入京。

司如相如接旨后要马上出发。临行那天卓文君正好生病卧床不起。她含着热泪做了一首赋说:

凄凄重凄凄,凤凰各东西。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司马相如懂得她的担心,也赋诗一首说:

既承相契,错受知音当炉苦依,便教新显贵,怎把旧盟违。

两人依依不舍,司马相如一步三回首出了门,青囊早已准备好行李和马匹等在门外。司马相如再三叮咛孤红,好好照顾文君,然后才跟随钦差去京。

司马相如入京后,汉武帝常要他写赋。他写的《上林赋》和《大人赋》特别受汉武帝的称赞。所以,汉武帝封他为"著作郎"。

夜郎将唐蒙,在封地犍为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百姓上奏朝廷,汉武帝封司马相如为中郎将,领兵回巴蜀调查情况,捉拿唐蒙回京受审。司马相如去犍为路过临邛,他的好朋友王吉善带着大队人马出城门迎接,场面十分壮观,使司马相如在临邛威风大振。卓王孙立即派快马去成都接文君。怎奈交通不便,等了一日文君仍未回到临邛。司马相如怕不能按时到达犍为受朝廷处罚,没有等卓文君回临邛就恋恋不舍地与好友王吉善告别走了。临行时他给岳父说:"我一旦抓住唐蒙,就回来与文君相聚。"为了讨好女婿,卓王孙立即当众宣布:"女婿和儿子一样享有我家庭财产的继承权,我要分一半家产给他。"

话说唐蒙听到皇上派司马如相如去调查他,就派人去贿赂司马相如,希望司马相如为他隐瞒罪证,让皇上放他一马。司马相如正言厉色痛斥唐蒙,使唐蒙对他恨入骨髓。唐蒙改变策略,派心腹潜入京城散播谣言说:"司马相如故意拖延时间,延误军机,贪污受贿,勾结土匪,图谋不轨。"

司马相如在京中的朋友听到谣传后,迅速派人通知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立刻派青囊去成都与临邛调查谣言的来源。

青囊还未调查出结果,朝廷已听信谣言,秘密派人进蜀,抓司马相如回京受审。幸亏青囊不在司马相如身边,才没有同时被逮捕。

司马相如被捕后,唐蒙又派人到临邛和成都散布谣言说:"司马相如被判处腐刑,关押在京城......"卓文君听到这些谣言以后悲痛万分。她虽然知道丈夫不可能犯罪,但是谣言重复千遍也会变成"真理",容不得人不信。所以,她成天只能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幸亏有孤红多方劝解与照顾,才使她挺了过来。

卓王孙听到女婿丢官,又产生出毁婚念头。他一方面骗女儿说:"我已经打听到相如已战死沙场,再也回不来了,望女儿节哀顺变,另做打算。"另一方面又传书给在成都的青囊说:"文君因过度悲痛而亡。"过了几个月,他又托人给文君说媒,要文君改嫁给田太尉。文君誓死不改嫁,卓王孙逼之过急,她只好带着孤红去峨眉山戴发修行。

司马相如蒙冤下狱以后,日夜思念卓文君。但是千山万水,交通阻隔,人在狱中连通一封信都不可能。所以,只好朝思夜念,梦魂缭绕,期盼早日平反昭雪与文君重聚,共诉衷肠。

公道自在人心,好人终有好报。司马相如在狱中煎熬时,好友王吉善却官场得意,升为廷尉,调到京城。王吉善将司马相如的冤案报到刑部,刑部搜集证据,证明司马相如是被唐蒙刻意陷害。汉武帝知道后,立即下旨放司马相如出狱,而且官复原职。

司马相如出狱后听说文君为思念他而死,悲痛万分,成天用酒麻醉自己。

在司马相如情感最空虚的时候,一个出身茂陵漂泊到京城的女子主动去关心他。两人一拍即合,司马相如想纳她为妾。

司马相如没有死,而且已平反昭雪,官复原职的消息很快传回巴蜀。卓文君听说后十分兴奋。当她正要下峨眉山去京城找司马相如时,又传来司马相如纳妾的消息。卓文君十分生气,提笔写了四首《白头吟》,表示要与司马相如彻底断绝夫妻关系。诗曰: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头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她要孤红将《白头吟》送到京城,亲自交给司马相如。

青囊打听到卓文君未死,尚在峨眉山修行,费尽千辛万苦赶到峨眉山。他见到卓文君后,才知道司马相如已经洗刷冤屈,官复原职。但他听说主人背信弃义,抛弃糟糠之妻以后也十分气愤。他要求卓文君让他去京城说服司马相如,要他回心转意。文君见他一片忠心,同意他去,又写了两首赋,让他带给司马相如。

第一首是:

春华竟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伐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亲,嗟世之人兮,瞀于谣而不悟!

第二首是: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忘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司马相如看了赋以后才知道文君尚在人间,感到十分惭愧。从此他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陈皇后失宠以后,一心想挽回汉武帝的欢心。她知道汉武帝最爱歌赋,就要求司马相如给他作赋,然后她把那些赋拿去打动汉武帝。果然陈皇后重新得宠。陈皇后得宠以后为了报答司马相如,经常在汉武帝面前保谏司马相如,使司马相如的官越当越大。有了带家眷的能力,他就让青囊回成都接卓文君上京。

卓文君到京城后,将她们的爱情悲喜剧讲给陈皇后听了。汉武帝知道后,又要卓文君讲给他听。汉武帝听后十分感动,立即封卓文君为蜀郡夫人。青囊和孤红为主人的爱情呕心沥血,忠心耿耿,品德高尚,汉武帝封青囊爵百户,赏孤红牛酒。卓文君做主,将孤红嫁给了青囊。

晚年司马相如得了消渴病(糖尿病),根据他的要求,卓文君送他回老家茂陵,并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公元前117年司马相如与世长辞。

司马相如死后,卓文君做了一篇长长的赋祭。其文如下:

嗟嗟夫子兮,擅通儒。少好学兮,综群书。纵横剑技兮,英敏有誉。尚慕往哲兮,更名相如。落泊远游兮,赋《子虚》。毕尔壮志兮,驷马高车。忆初好兮,雍容孔都。怜才仰德兮,琴心两娱。永托为妃兮,不耻当炉。平生浅促兮,命也难扶。长夜思君兮,形影孤。步中庭兮,霜草枯。雁鸣哀哀兮,吾将安如。仰天太息兮,抑郁不舒。诉此凄恻兮,畴忍听余。泉穴可从兮,愿捐其躯。

这篇赋祭不仅甚赞了司马相如的才华,回顾了他们相知相爱的原因和人生挫折,而且写出了卓文君对司马相如的无限怀念与悲痛。

人们为了纪念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将邛崃卓家原用的水井命名为"文君井",在成都西通惠门建设了一条仿汉代建筑的文君街。

(史料出自《史记》、《古今情海》、《西京杂记》、《琴心记》等处。)

同类推荐
  • 大题小作

    大题小作

    内容正如书名《大题小作》所表达的意义,这是一本题目较为广大,言说较少的随笔集。正是作者主动采用了这种趋重就轻的,说大而言小的笔法,更显笔者论述之精辟。作者从文革到文学的跳跃式思维和不拘一格的阐述与表达,让我们看到一代大家的真实,同样也看到在世风日下的现在,同样是有人在思考,且是作着切肤而深刻的冷眼旁观式的理性思考。
  •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作者另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自己的独特视野和生活体验,对《红楼梦》一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逐一解读,既有青春与时尚气息,又有作者个人特有的敏感体悟。自称误读,实为特色,使《红楼梦》研究又有了一种解读的方向和可能。作者文风洒脱清新,见解独到精辟,洞悉人情世态。她的文字,能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阅读愉悦。
热门推荐
  • 我守你万千时光

    我守你万千时光

    慕容泪染用了三年的时间把自己强大起来。却在三年后遇见他的那一刻失去了所有盔甲。她本想假装不认识他默默复仇。可一切都不按她的计划走。一次枪战,她妥协了。“辰哥哥,对不起,原谅我……”可是当一切回归正轨,他却变了。“女人,想收买我的姐姐帮你上位?做梦去吧!”一切,不应该是这样。当最爱你的人变得厌恶你,慕容泪染又该怎么办?后来他们才知道,幕后黑手,原来是……
  • 旋风少女2

    旋风少女2

    刚强坚韧的跆拳道少女戚百草,因为养父&师父旧时的比赛丑闻而一直受排挤,又因为揭穿全胜道馆馆主在表演时作弊的行为而被赶,失去居所的百草在好友的帮助下到了松柏道馆寄居,遇见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少年……用勇气淬炼坚强,用纯真磨砺爱情,在青春与梦想的舞台上,百草以最单纯勇敢的心灵一步步成长,一路绽放她独一无二的耀眼光芒……
  • 说话艺术模板

    说话艺术模板

    本书就是为人们在提高说话水平方面提供一种有资可鉴、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基本套路,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一个说话讲究艺术的人,常常是说理切、举事赅、择辞精、喻世明;轻重有度、褒贬有节、进退有余地、游刃有空间;可陶冶他人之情操,也可为济世之良药;可以体现个人的雄才大略,更能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因而。一个人能否把握说话的艺术,对其人生的成败是非常重要的。
  • 信贷风险和资产保全案例选

    信贷风险和资产保全案例选

    本书通过梳理近年来金融系统重大信贷风险事件的典型案例,以分析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与教训。在分析信贷风险案例的基础上,通过以债务重组、诉讼追偿等不良资产处置的九个专题案例。
  • 萌女倒追帅老公

    萌女倒追帅老公

    暗恋18年,煮熟的鸭子怎能跑了?她爱他、他却避她如蛇蝎;而她坚信爱情不会从天而降,既然看上就要果断下手!表白、倒追直接无视,过程再艰辛都可以丢到九霄云外只要追到帅哥一切都是浮云!女追男第一步: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既然面前只有一层纱何不直接扑过去?女追男第二步:同住、同吃、同爱好,24小时相处没有爱情才见鬼!女追男第三步:爱要大胆、追求手段要勇敢、表白更要每分每秒停不下!女追男第四步:利用帅哥政策不断刺激他各个神经,让他知道没有你的日子没法活!女追男第五步:突然抽身离开让他痛不欲生,回想你的好对你渐渐萌生爱意!女追男第六步:守得云开见月明,抓住帅哥不撒手!
  • 如约而至

    如约而至

    警员遗孤徐约与冯宇忠谈着自以为细水长流的恋爱时,遇到一个“离谱”的人,名叫李朴。在徐约莫名其妙被绑架和被人侮辱以及深夜独自抓贼等等经历的时候,竟然都是李朴及时的出现帮她解决这些事情。而他与自己的好友伊夏竟是初恋,无意中得知了伊夏与李朴之间天大的误会导致分手……可是两人都已开始新的生活,而且她的生活不知为什么总是状况百出,竟然还有黑社会牵扯进来,冯宇忠和李朴可都是高干子弟,徐约到底跟黑社会有什么关系?
  • 重生成女配宋氏

    重生成女配宋氏

    宋琴默的一缕幽魂因怨气被束缚了整整三百年,经历了朝代更替,当最后一丝怨气消失之时,宋琴默本以为自己可以喝上那碗孟婆汤重过新生,却未曾想一睁眼竟然重生了!重生了的宋琴默并不想在过前世那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只围着一个男人打转的日子了,却始终躲不过命运的安排,当她下定决心为了自己前世那两个夭折的女儿奋起之时,却发现这一世的李氏与前世的李氏不是一人,竟是来自三百年后的穿越女!
  • 答陆澧

    答陆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抠脚大汉变男神

    重生之抠脚大汉变男神

    作为一个成功的抠脚大汉,重生回了学生时代,重新经历一遍高考就够悲惨了,为啥连自己引以为傲的胸毛腿毛都不见了,还变成了一个弱鸡小白脸,这日子没法过了。二宝已经完结的书《咸鱼翻身的正确姿态》二宝新开的书,都市分类《我只能穿越一半》,现实分类《民国草根》这两本书都很有意思,喜欢的可以去收藏一下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