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43200000075

第75章 八书·乐书

太史公曰:余每读虞书,至於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成王作颂,推己惩艾,悲彼家难,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君子不为约则修德,满则弃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海内人道益深,其德益至,所乐者益异。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天子躬於明堂临观,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故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而心淫。及其调和谐合,鸟兽尽感,而况怀五常,含好恶,自然之势也?

治道亏缺而郑音兴起,封君世辟,名显邻州,争以相高。自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於鲁,虽退正乐以诱世,作五章以剌时,犹莫之化。陵迟以至六国,流沔沈佚,遂往不返,卒於丧身灭宗,并国於秦。

秦二世尤以为娱。丞相李斯进谏曰:“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轻积细过,恣心长夜,纣所以亡也。”赵高曰:“五帝、三王乐各殊名,示不相袭。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欢喜,合殷勤,非此和说不通,解泽不流,亦各一世之化,度时之乐,何必华山之騄耳而后行远乎?”二世然之。

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令小兒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鳷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更,於乐府习常肄旧而已。

至今上即位,作十九章,令侍中李延年次序其声,拜为协律都尉。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多尔雅之文。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於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硃明,秋歌西昚,冬歌玄冥。世多有,故不论。

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曲曰:“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後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为歌。歌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中尉汲黯进曰:“凡王者作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马,诗以为歌,协於宗庙,先帝百姓岂能知其音邪?”上默然不说。丞相公孙弘曰:“黯诽谤圣制,当族。”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於中,故形於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搥,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

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乐者,通於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极味也。清庙之瑟,硃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性之颂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於内,知诱於外,不能反己,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彊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寡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故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诎信俯仰级兆舒疾,乐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袭,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术。作者之谓圣,术者之谓明。明圣者,术作之谓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於天地,然後能兴礼乐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驩爱,乐之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於金石,越於声音,用於宗庙社稷,事于山川鬼神,则此所以与民同也。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辨者其礼具。干戚之舞,非备乐也;亨孰而祀,非达礼也。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也;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也。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於乐,义近於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高卑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隮,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别则乱登,此天地之情也。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著太始而礼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云乐云”。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级远;其治民佚者,其舞行级短。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闻其谥而知其行。大章,章之也;咸池,备也;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也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烦,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一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

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闭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分,皆以礼终。

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所谓大路者,天子之舆也;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黑缘者,天子之葆龟也;从之以牛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别异,礼乐之说贯乎人情矣。穷本知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礼乐顺天地之诚,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

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草木茂,区萌达,羽翮奋,角生,蛰蟲昭稣,羽者妪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则乐之道归焉耳。

乐者,非谓黄锺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布筵席,陈樽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乐师辩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辩乎宗庙之礼,故後尸;商祝辩乎丧礼,故後主人。是故德成而上,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後。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後,然后可以有制於天下也。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风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

夫人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焦衰之音作,而民思忧;啴缓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经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暢交於中而发作於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也。类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於乐:故曰“乐观其深矣”。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育,世乱则礼废而乐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涤荡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以类相动也。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废礼不接於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於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然后发以声音,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旋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代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以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息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君子曰:礼乐不可以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者也。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於内者也;礼也者,动於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德煇动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乎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知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

乐也者,动於内者也;礼也者,动於外者也。故礼主其谦,乐主其盈。礼谦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礼谦而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故礼有报而乐有反。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诸声音,形於动静,人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於此矣。故人不能无乐,乐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纶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信,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齐,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齐矣。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魏文侯问於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子夏答曰:“今夫古乐,进旅而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合守拊鼓,始奏以文,止乱以武,治乱以相,讯疾以雅。君子於是语,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淫,溺而不止,及优侏儒,

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夫乐之与音,相近而不同。”

文侯曰:“敢问如何?”

子夏答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穀昌,疾疢不作而无祅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之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诗曰:‘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於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此之谓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与?”

文侯曰:“敢问溺音者何从出也?”

子夏答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趣数烦志,齐音骜辟骄志,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不用也。诗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诗曰:‘诱民孔易’,此之谓也。然后圣人作为鞉鼓椌楬埙篪,此六者,德音之音也。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所以献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此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长幼序也。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硜,硜以立别,别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讙,讙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鎗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

宾牟贾侍坐於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

答曰:“病不得其众也。”

“永叹之,**之,何也?”

答曰:“恐不逮事也。”

“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

答曰:“及时事也。”

“武坐致右宪左,何也?”

答曰:“非武坐也。”

“声淫及商,何也?”

答曰:“非武音也。”

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

答曰:“有司失其传也。如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

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

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则既闻命矣。敢问迟之迟而又久,何也?”

子曰:“居,吾语汝。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陕,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四伐,盛威於中国也。分夹而进,事蚤济也。久立於缀,以待诸侯之至也。且夫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後於蓟,封帝尧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後於杞,封殷之後於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禄。济河而西,马散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桃林之野而不复服;车甲弢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苞之以虎皮;将率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散军而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税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於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悌也。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子贡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

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直己而陈德;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志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志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诗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诗者,见利而让也。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木,居中矩,句中钩,累累乎殷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子贡问乐。

凡音由於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

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驩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

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於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於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於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原遂闻之。”师涓鼓而终之。

平公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平公曰:“可得闻乎?”师旷曰:“君德义薄,不可以听之。”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原闻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再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平公大喜,起而为师旷寿。反坐,问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昔者黄帝以大合鬼神,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将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原遂闻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於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听者或吉或凶。夫乐不可妄兴也。

太史公曰: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正教者皆始於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乐所以内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琴长八尺一寸,正度也。弦大者为宫,而居中央,君也。商张右傍,其馀大小相次,不失其次序,则君臣之位正矣。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夫礼由外入,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於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於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於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故君子终日言而邪辟无由入也。

乐之所兴,在乎防欲。陶心暢志,舞手蹈足。舜曰箫韶,融称属续。审音知政,观风变俗。端如贯珠,清同叩玉。洋洋盈耳,咸英馀曲。

同类推荐
  • 无可奈何桃花落

    无可奈何桃花落

    等若三生桃花源,自现桃花缘第一世:张白宇x许容第二世:张白宇x陈阿娇第三世:张白宇x许容一位冰心如玉壶,长像不凡纯情少年。一位坚韧不拔,逆境成长清秀姑娘。一位千古一帝,助攻皇帝……(现已更第一世)
  • 萌·日本史

    萌·日本史

    本书是以经典日本动漫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日本历史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历史读物。其中收录的日本经典动漫都是曾经整整影响过中国一代人的动画片,而熟知的动漫背后,又有着怎么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呢,我们大概都很陌生。作者正是通过这一话题,引导大家去了解日本、了解日本历史。文字洗练、幽默风趣,可读性非常强。而且,此类历史故事最受年轻读者青睐,也适合大多数读者休闲阅读。极具时尚畅销书品质!这是最动漫的历史,历史是用于自强的一帖良药,动漫则是让人感到甜甜的糖分,把药和糖拼凑在一起,也就是传说中的梨膏糖吧,谨以此,献给爱动漫爱历史的你。
  • 中国美学通史4(隋唐五代卷)

    中国美学通史4(隋唐五代卷)

    《中国美学通史》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美学思想的发展史。美学是对审美活动的理论性思考,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所以这部美学通史不同于审美文化史、审美风尚史等著作。 这部《中国美学通史》是由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由汤凌云著,叶朗任主编。 这部美学通史共有八卷,分别是先秦卷、汉代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现代卷。
  • 崛起1608

    崛起1608

    一群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的普通中国人。意外的来到十七世纪初的北美洲,辽阔富饶的中央平原,海盗横行的加勒比海,披荆斩棘让华夏文明在新大陆上立足崛起,成为大航海时代的弈手。
  • 我是崇祯帝

    我是崇祯帝

    穿越成了明末崇祯皇帝!(无系统,无金手指。)到处是饥民,天灾,后金,流寇,皇帝还非常的穷,明末地狱的难度啊!(崇祯帝):朕既然受命于天,天降朕于大明,朕一定要做一位圣明的天子,爱百姓,爱大臣,爱国家,简称三爱。(众大臣):呸,这皇帝脸厚心黑,还忒不要脸。(众富豪):俺们赶快捂紧钱袋子,装穷的走起!(众宦官):皇帝陛下?呵呵,一言难尽。……(崇祯帝):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朕思之所极,也皆是我大明的国土,朕乃世界大皇帝!(众大臣):臣等一脸懵逼,陛下您咋不上天啊?
热门推荐
  • 都市之我的神级抽奖系统

    都市之我的神级抽奖系统

    阴差阳错之下成了校花的保镖,从此走上了一条护美的道路。被打成致命伤?不要慌,我有仙豆在手。觉得异能不够用?没关系,来一颗恶魔果实。什么!一大群人想围杀我?他奶奶的,让你们见识一下神罗天征!【另有百万字完结老书:重生都市之神级主宰,欢迎品阅!新书:都市之妖孽仙帝,欢迎观看】
  • 公主斓曦

    公主斓曦

    当今天下四分,东临、北周、西凌、南江各占据东南西北,四国国力鼎盛,其他小国难望其项背,尤以西凌野心勃勃,意图一统天下。传闻北周嫡长公主凤斓曦天生羸弱,从小被送往云芜山静养,一朝回朝,百官朝凤,北周皇帝赐封号“安定”,寓:安邦定国。天下大笑,病公主不知道能活到多会儿就一命呜呼了,还能安邦定国?朝臣大惊,莫非皇帝老糊涂了,竟然把安邦定国交给一个未出阁的公主身上?后宫乱了,公主斓曦虽是病秧子,但她双胎哥哥可是掌控兵权的,难道皇帝要传位给老六?《北周政史传》记载:安定公主自册封日起,暗掌北周公主令和蟠龙令。天圣末年,统领虎啸营平定北周内乱;启德二年,废帝顺文;正昌三年,安定公主顶替睿王统领三军暴露,天下大惊,赞安定公主乃当世“第一女子”,华安帝怒,欲以欺君罪赐死安定,后威胁安定公主赐婚丞相之子,安定从。成婚前晚,丞相子亡。三个月后,东临二皇子慕容焰求婚安定公主,安定拒。从此一生未婚,孤独终老。《安定公主传》记载:西凌世宗凌子烨于北周天圣四十三年泰成帝寿宴上求婚睿王凤辰墨,实则求婚的是当初顶名统领边关大军的安定公主,当时身份未明,凌子烨作罢,后公布北周七大罪,撕毁合约进攻北周,意在逼迫安定公主就范。《北周野史》曰:安定公主和曾经的东临二皇子,后来的建德大帝情投意合、私定终生,后由于北周内乱、西凌太子凌子烨虎视眈眈作罢。传闻建德大帝一统四国却为了安定公主一生未娶,后传位于外侄。正剧、架空、小虐、女强、男强,不喜误入。
  • 黑山传奇

    黑山传奇

    民国三十五年春天,一架从贵阳飞往昆明的军用飞机在滇黔交界的老黑山上坠毁,大地主张道成的两个羊倌目击了那次空难。那羊倌一个叫孔老三,一个叫二狗。那天他们把羊群赶到一片洼地里啃着草芽,找地方燃起一堆篝火。突然听到闷雷似的隆隆响声,蓦然之间,厚厚的云层里钻出一只银灰色的巨鸟,朝着附近的山头斜栽下来。失事的是一架小型军用飞机,孔老三在后舱里发现了一只密封的铁皮箱子。他们埋好箱子回到洼地,篝火早已熄灭。孔老三把跑散的羊赶到一起,带着二狗向另一处牧场转移。山路旁出现一眼窟坑时,孔老三眼珠子骨碌碌转几下,对二狗说:“你看窟坑。”
  • 傲娇总裁宠妻狂

    傲娇总裁宠妻狂

    苏博恒紧紧的拉着叶小晴的手,眼睛充满血丝的说着:“小晴,跟我在一起!不要和顾逸辰走,跟着他只会让你痛苦……”顾逸辰眯着眼,微微的勾起嘴角:“女人?你以为你能逃掉我的手掌心?”
  • 快穿之抱歉我在等人

    快穿之抱歉我在等人

    不知从何时起,主神空间最高难度任务小组:夙愿组的001编号被人长期霸占了。传闻那个女人的任务完成率永远是100%,传闻她只爱着一袭红裙罩薄纱,传闻她喜欢躺在院子中央的那棵梨花树下……于是又不知从何时起,主神空间夙愿组的任务者开始不约而同的穿起红裙罩薄纱,将居所改为了四合院,再从院中央种起了梨花……
  • 神魔逆尊

    神魔逆尊

    神魔不两立,大战一起,人间必定生灵涂炭,人族虽卑微,却也终有逆天而行者。
  •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后的养生食谱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后的养生食谱

    食典、食经、品宫廷养生文化;益身、益心、传华夏强健秘方。想知道皇后是如何养颜、养气、补血的?书中汇集萧皇后、吕后、慈禧太后等历史上有名的美女皇后的保养秘方,一探皇家养生秘笈。
  • 爱恨之约

    爱恨之约

    总是会做一个很悲伤的梦,梦见你很爱我——许浮生五年牢狱,重见天日时却是旧爱订婚日,她冷漠出现,掀开A市波涛序幕。许浮生,一个时至今日依旧会令旁人津津乐道的名字。她乖戾孤僻,她冷漠孤傲,可这些却远远比不过五年前她因妒恨开车撞死旧爱心头肉的惊骇新闻。自此,许浮生三字,成为狠毒的代名词。……蒋绍霆,一个代表着神秘的名字。有关他的传闻数不胜数,权势贵胄的背景色令无数女人趋之若鹜。可‘克妻’的恐怖传闻却也令她们望而却步。他翻手云覆手雨,将一切玩弄于股掌之上。却因着一个女人的意外出现彻底打乱了步伐…………“总裁,现在是下班时间,并且……你的儿子还在隔壁。”许浮生望着光影交汇处如同蓄势待发野兽般的男人,清冷开口。“许浮生,跟我结婚。”热气喷洒在脸上,令人见血封喉般窒息。却见许浮生沉默从他腋下取出体温计。“嗯,你发烧了,39°2!”……当她顶住所有人不屑嘲讽的冷眼与冷言终于鼓足勇气为他身披婚纱那天。她从良时等到黄昏,因着敬畏他权势被邀请到现场的宾客一位位离开。只有她固执的等待着,等待着他的到来……而最后,她等来的却只有…………“蒋绍霆,你们是不是以为我是钢筋铁铸的?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不会痛?你们是不是以为……”我真的能够再被伤了一次次之后,不会对爱绝望?……许我浮生,还君一梦*****简介无能,请点进正文阅读,友情提醒,进坑请勿站错队,男主素蒋大少*****
  • 狐妃驾到,王爷快跑

    狐妃驾到,王爷快跑

    矜乐怎么也没想到她会给一个叫黛纾的青楼女子续了命。 她可是个活了六百年的二尾狐仙 ,是狐帝的掌心宝。 这到了人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为了活命,她不得不招惹那个弋殇城都畏惧的禁忌。 人前:他是不近人情城府极深的冷面王爷 谁知人后:他画风一转,步步紧逼,只为与她夜夜笙歌 矜乐扶着腰:“王爷,不要…” (甜宠1V1,欢迎入坑)
  • 先生请让路

    先生请让路

    君美悦没想到在她闭眼睁眼的一瞬间自己居然能脱胎换骨就这么成了另一个人,还没接受这个晴天霹雳,君美悦就被镜中那肥壮的身子吓得跌坐在地上。万般没想到她君美悦也能成为白富,美她是没有了,但是她富啊,难道这还不是资本嘛,前一秒钟君美悦还可怜巴巴的揣着兜里那几张票子想着如何度过这个月拮据的生活,但是木有想到啊,就这么前后一秒钟的时间她就成了一个身价百万的大小姐,这可真是一个做梦都会笑醒的美事呢!“先生,麻烦您让一下!”君美悦觉得她这个肥硕的身子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每每出门都不能走寻常小路,当然宽敞大道她也要分行人数量才能安稳走过,终于在被人嫌弃了数月之后君美悦下定决心要甩掉身上这累赘的肥肉,但是据回忆这累赘跟着自己不是一年两年了,不过没关系谁叫自己现在有钱呢,减肥么那简直太简单了,老娘非要在半年内瘦成一道闪电,但是,那位在她成为闪电之路上老是阻拦他的那位先生,您老到底是几个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