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44200000062

第62章 憔悴

(求收藏求推荐)

“陛下昨夜遇刺身亡,长公主在宫中主事,得到邵君倩辅佐,济北王与三哥留在左右,夫人请得太后懿旨送我出城,数万禁军驻扎城外,原定今日随陛下亲征。”

楼础用几句话讲述东都形势,退到一边,等父亲做决定。

大将军将遗诏折好,放在自己怀中,问道:“刺客是什么人?”

“刺客当场自尽,据说原是梁国人,卖身为奴,混入三哥府中……”

“我知道了。”楼温看上去一点都不意外,甚至没有追问刺客与儿子的关系,“上车。”

大将军虽然战败,乘坐的车依然豪华,车厢宽大舒适,由八匹马拉动,在大路上行走如飞。

楼温有一会没说话,坐在那里喘粗气,刚刚消失的憔悴重回脸上,“你觉得接下来楼家该做如何打算?”

楼础没料到父亲竟会询问自己的意见,微微一愣,马上道:“进宫,谢罪,拥立新帝,请求以待罪之身镇压河工之乱,城外数万禁军,得之者得东都。”

“嘿。”楼温轻轻地笑了一声,再次发呆,良久之后才道:“难道我真的老了?年轻人做事我快要跟不上啦。”

“壮志未已,人心不老,父亲……”

“刺客是我派去的。”

楼础早有预感,听到大将军亲口承认,还是吃了一惊,“郭时风劝父亲做的?”

楼温点头,“他说你们三人制定了一个计划,所用之人都是那个姓马的找来。我觉得或许可行,于是派郭时风去找姓马的,结果他跑了,刺客还都在,郭时风继续推进计划,没想到真能成功。”

“郭时风没去秦州?”

“跟我出发一天,他就调头回洛阳,前天出京迎我,说是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没说会在昨天。”

“陛下昨天临时决定出宫,事先无人能料到。”

“嗯,所以郭时风建议他与梁升之带着太子提前回京时,我同意了。”

楼础还是不解,默默地看着父亲。

楼温也沉默一会,“太子受到惊吓,得了重病,郭时风说与其让太子死在我身边,不如……总之一切都太快。”

“父亲回京,原计划是要做什么?”

“我将你的那些兄弟、侄儿留在秦州,自己回来是要向陛下请罪,同时当面质问兰恂这个混蛋。如果郭时风的计划能够实现,我则必须及时现身,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楼温莫名其妙地变得严厉,“你是我的儿子,可是一直不向我说全部实话,反而是一名外人向我透露刺驾计划。”

“外人说实话,一遇到事却可能跑向别人,孩儿不说实话,无论怎样都跑向父亲身边。”

楼温嘿嘿笑道:“跑是跑来了,就是……可能晚了。”

“不晚。”楼础急切地说,“宫中有几天时间将会是妇人主事,母亲和公主在太后身边……”

楼温摇摇头,“我说的不是东都,是秦州。”

“秦州如何?”

“兰恂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秦州早已乱成一团,即便十万大军同时进入关中,也未必能够很快扑灭,朝廷以粮诱民、东边河工造反,更是乱上加乱。”

“父亲百战百胜,只要朝廷给予兵权……”

楼温依然摇头,“不同啦,不同啦。”

“秦州之败,乃皇帝暗中设计,以粮草引诱乱民,罪不在官兵,父亲何以沮丧至此?”

楼温在硕大的肚子上轻轻拍了一下,“还是老了,被人刺中一下,想当年,就是十槊、百槊,也到不了我近前,如今居然被无名之辈刺中。”

楼础大惊,“父亲……”

“一时半会死不了,无论如何,我会给楼家子孙安排一条退路。”

楼础心中依然不安,皇帝与大将军被刺中的地方都在腹部,冥冥中似乎有意如此。

“就按你说的做,先进宫谢罪,拥立新帝,然后再想办法争夺兵权……”

楼础觉得不能再隐瞒了,“昨晚的刺客令陛下受伤,是我和邵君倩、济北王世子张释虞……一同将陛下杀死的。”

楼温居然没有发怒,反而问道:“你们三个谁先谁后?”

“孩儿最先,邵君倩、张释虞随后。”

“不愧是我的儿子,也不愧是吴国公主所生,你们母子总算亲手杀死一位天成皇帝,该满意了吧?”

楼础无言以对。

“如果是在太平时候,我第一个杀你以谢朝廷,可现在——太平就要结束,楼家需要一个能在乱世中活下去的儿子,你三哥不行,其他兄弟也不行,或许你能行,或许。”

“父亲,天下尚未大乱,一切仍可挽回。”

“你若是亲眼见到那些乱民,就会明白……说这些无用,别跟我争,我想休息一会。”

腹部的伤虽不明显,却对大将军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积累多年的雄心壮志,无可遏制地外泄,当年的金戈铁马,仿佛一场属于他人的梦境。

车辆突然停下,一名校尉在外面道:“大将军,前方有圣旨。”

楼温动动身子,“让他过来宣旨。”

楼础掀起车帘,跳到车下待命。

一名宦者跑来,见大将军仍坐在车上,不由得一怔,没敢提出要求,反而向大将军跪拜,然后起身取出圣旨。

圣旨写在绢布上,非常正式,不像楼础带来的遗诏,乃是临时写在纸上。

宦者正要开口,大将军道:“别念了,拿来我看吧。”

这样的要求不合规矩,宦者犹豫一下,乖乖送上。

楼础接过来,转交给父亲。

楼温看了一遍,笑道:“太子已在柩前继位,第一道圣旨就是命我留在驿站,不许进城。回去告诉新皇帝,就说……老臣遵旨。”

宦者应是,匆匆跑开,生怕再被叫回去。

“离驿站还有多远?”楼温问随车校尉。

“已经过了,要往回走几里。”

“嗯,那就调头吧。”

楼础上车,“父亲真不进城?这道圣旨绝非太子……新帝之意。”

马车慢慢调头,楼温道:“别急,等郭时风的消息。”

“郭时风惯于见风使舵,他与梁升之一起,更不可信。”

“嘿,他可是你的朋友。”

“他不算我的朋友,是马维拉他入伙……”

“想闯进城是不可能的,先住进驿站再说,让我安静会。”

楼温闭目养神,楼础心中却安静不下来,反复思考眼下形势,越想越不安。

到了驿站,士兵进去安排食宿,楼础先下去,伸手要去搀扶父亲,楼温却递来一件东西,放在儿子手中,“这是我的私印,你带在身上,立刻去往禁军营地,求见湘东王,随你许诺,事后我全认,总之要争得湘东王的支持。”

“湘东王……”

“我与湘东王有些旧交情,又刚刚联姻……你一定要说服他,只要我能进入禁军,楼家不倒。”

“西征大军不是还有八万人在潼关吗?”

“远水不解近渴,而且那八万人分别由不同将领掌控,不都是我的人,调派起来比较麻烦。湘东王虽非禁军统帅,但是在军中颇有几分声望,如果宫里重用济北王,湘东王很可能会不满。”

“明白了,父亲,我这就出发。”

“等等,带上乔之素。”

幕僚乔之素跟在队伍最后面,额头受伤,样子颇为狼狈,楼础请他来见父亲,大将军交待道:“乔先生多多指点我这个儿子。”

乔之素深揖,“十七公子聪慧过人,我跟随左右,拾遗补阙。”

大将军挥手,示意两人离开。

两人骑马前往军营,乔之素执缰拱手,“惭愧,我一直以谋士自居,却没料到朝廷竟会……唉,陛下行事实在是出人意料。”

楼础简单将形势又说一遍,当然不提自己就是刺客之一,最后道:“乔先生此前就曾让我接触湘东王,可我一直没能做到,也很惭愧。”

乔之素道:“十七公子受困宫中,自顾不暇,也是我想得太简单。不过,这次劝说应该会成。”

“湘东王与济北王不和吗?”

乔之素想笑,结果牵动伤口,变成一个古怪的表情,“两王虽为叔侄,交往不多,倒是没有恩怨。湘东王与太后——现在应该是太皇太后了——曾经定过亲,可太后最后嫁给先帝,中间发生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那湘东王应该很支持太皇太后。”

乔之素摇头,“恰恰相反,她还是皇后的时候,就曾力劝先帝除掉湘东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被先帝压下去。当今天子——啊,也是先帝了——登基之初,太后又闹过一回,陛下没听,命湘东王就国镇守南方。如今新帝年幼,济北王乃太后所生,很可能会掌权,也很可能顺从太后心意。”

楼础终于明白父亲为何要联络湘东王。

“秦州之战很惨烈吗?父亲受伤之后,好像……有些失落。”

乔之素挤出笑容,“按理说这些话不该我讲,可是……讲就讲吧,都这个时候了。是十七公子的那些兄弟子侄,他们本是大将军身边的亲兵,遭到伏击的时候却最先陷于混乱,各自逃亡,以至军心溃散,连大将军也阻止不住。好不容易逃回潼关,大将军想亲手斩杀几人,最后却没下得去手。大将军失望至极,常说楼家没有栋梁,怕是要倒,可是对十七公子,大将军还是十分看重的,否则也不会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十七公子。”

“如果大将军不能重新振奋,即便说服湘东王,怕也无济于事。”楼础喃喃道,发现怎么也没办法用名实之学解释父亲的变化。

同类推荐
  •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一书,是作家冉云飞有关巴蜀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书中主要以明末清初红苕入川为开端,试以时间为线索,将看似微渺的个体事件一以贯之,见微知著,倾力于揭示近代文明与蜀地之间的冲撞,并进一步以蜀地为缩影,反映中国的特殊历史境况。本书叙事虽平实,情感却激荡;虽力图掩饰内心之扼腕叹息,却时刻流露出作者历久弥深的乡情,以及对时代之“不得已”的种种挣扎。作者对故乡沦陷实质力透纸背的见地,异于文人单纯慨叹工业文明冷却农耕文明的质朴乡情,而更多着墨于地情国情,氤氲历史气息,落墨之处,尽显对家国历史的反思。
  • 汉骑

    汉骑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李信来到了明朝末年的辽东,这个时候大凌河之战即将爆发,皇太极随时领军南下,围困大凌河城;在中原,李自成声势越来越大。明朝内部,贪官污吏横行。江山随时倾覆。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且看李信,自囚犯而起,一人一骑,纵横关外,周旋于后金、明朝之间。此刻江山如画,豪情万丈。金戈铁马之间,国色天香,美人倾国又倾城。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 明史

    明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8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秦汉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秦汉

    《谷园讲通鉴》是在视频网站爱奇艺和音频网站蜻蜓FM上播出的国学励志脱口秀节目。目前已播出近两年,累计近百期,单期观(听)众超百万次,是爱奇艺历史人文类最热播的节目之一;在蜻蜓FM上的粉丝超过40万人。内容以《资治通鉴》1362年的史料为主,注重经史结合,把历史上的牛人、酷事儿、经典智慧和极致的精神,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从头到尾讲出来。该节目有趣、有料、接地气,适合当今人们的口味,尤其深受年轻人喜爱
热门推荐
  • 错觉心理学

    错觉心理学

    人们总是凭借直觉认为,自己所见和所感的都是真实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生活中、社会上、职场里经常会出现哪些错觉?为什么错觉无法避免?我们该怎样利用这些错觉,让生活更幸福而非更悲催?本书将一一为你揭晓。
  • 火影之不祥之人

    火影之不祥之人

    鸣人在主角光环下肆无忌惮地开着嘴炮,迪达拉在偏远的岩隐村喝着北风吃着土。到最后,反派掐着主角的脖颈,抵着墙壁一点点把他提了起来。“为……什么……要开战。”“听,鸣人。”迪达拉歪过脑袋哼笑一声,另一只手轻轻夹住风吹来的落叶,鸣人看着被缚在一起奄奄一息的五影悲哀地闭眼。“什么?”“你真的没有听到吗?那是象征着自由的角声从天外而来,打破了这个世界的规则,革命的烈焰会从木叶开始燃烧,彻底颠覆天命给我们的结局。”ps:1、慢热。和原著会有出入。毕竟主角是反派,通篇反派视角。2、会虐主,不虐怎么黑化啊(笑)后面彻底走上反派的路线时你们可别骂我……【对手指,作者玻璃心】
  • 星辰炼体诀

    星辰炼体诀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金为太白,木为岁,水为辰,火为荧惑,土为镇。五星亦为五行,交相辉映。古有大能者观五星而定天命,然天命难测,瞬息风云,变化无常。今有叶浩引无尽星辰之力,炼万古不朽之躯!
  • 全球巨星从练习生开始

    全球巨星从练习生开始

    陈敏昊发现自己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华夏,还成为了一名偶像练习生。他凭借自身努力驾驭智商、情商、颜值三辆马车,从练习生一步步成为流量明星,最后成为征服全球唱演两栖的全球巨星。书友群:826787479非韩娱!陈、敏、昊三个字都是汉字,是我从我舍友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
  • 鬼谷四友志

    鬼谷四友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箭堂述古

    圣箭堂述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冷大叔,宠妻无度!

    高冷大叔,宠妻无度!

    【1V1,强女、强男,爽、宠、甜!】他高冷薄情,视女人为无物,独独将她捧在手心。他睥睨众生,从不假人颜色,偏偏对她无可奈何。京城有句童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宁与阎王爷动刀,不碰裴云轻一根汗毛!”重生前,她怨他、恨他,躲着他;重生后,她撩他、护他,缠着他。自始至始,唐墨沉都只有一个想法:宠她,宠她,好好宠她。
  • 取悦你自己,才是正经事

    取悦你自己,才是正经事

    这是一本心灵励志书。以当下最流行的励志题材为主基调,在都市生活的大背景下,辅以锋利文笔,告诉人们该如何奋斗,如何去爱,以及如何去生活。整本书以“取悦自己”为独特视角,宣扬不迎合,不攀附,不将就,不求全的生活理念。针对18—35岁的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注入强心剂。
  • 大漠谣

    大漠谣

    西汉武帝时期,小狼女玉瑾被西域匈奴单于帐下的一汉人救起,跟随他学习诗书武艺,并与单于的王子们一起长大。匈奴一场政变,小玉被迫来到长安,路上先后遇到温文尔雅的孟九和和英姿勃发的霍去病,一场爱情故事拉开帷幕。随着玉瑾与他们的一次次偶遇和纠缠,所有幕后纠结跃然纸上。有情窦初开的初恋情怀,有畅快淋漓的爱情长歌,更有宫廷斗争的漩涡搅扰……谁能最终抱得美人归?请随桐华一起快意阅读!
  • 祝你幸福

    祝你幸福

    电脑前面放着一个用红色的闪着珠光的玻璃纸包装精致的小盒子,中午的时候,乔小乔打开看,盒子里面是一个红木的笔筒。这是坐在隔壁办公室的主管李锐送乔小乔的礼物,连同礼盒还有一张小卡,里面用黑色的油笔写着:祝你幸福!签名的地方,没有名字,也是用黑色的油笔画了一个笑脸,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带着眼镜的笑脸。同事都知道,这个标志是李锐的,乔小乔当然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