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4100000043

第43章 康成公

驾着小车领着蔡邕,孙策小心的穿过乐安进入潍县,这次出行,他冒了很大的风险,也瞒着很多人。

怎么见郑玄这是个问题,但对蔡邕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两人不仅是同时代的人,而且都对经学有深入的研究,对礼学也各有所长。

蔡邕传世的解经论著不多,其对《礼记·月令》的解读是经学方面唯一的著作。

而郑玄则不同,毕竟开创了一个学派。

然两人并没有见过面,可谓彼此之间神交久矣,蔡邕的到访,赢得郑玄大开中门,亲自迎接。

“不久前还听闻伯喈在长安,不想今日却出现在老朽面前,今日得见,足慰平生”

“康成公乃当世大家,后学末进理当前来拜见”

两人虽只相差五岁,可蔡邕仍旧把身段放的极低,可见两者地位之悬殊。

“最近听闻伯喈在编汉史,可有遇到什么问题?”根本不问你编到什么进度,直接问有没有遇到麻烦,有麻烦他郑玄可以帮忙。

“还好,目前正编纂到皇子辩,敢问康成公,某当如何记这董卓?”

“伯喈有何看法?”

“董卓虽恶贯满盈,但也为我党人平反,当记不当记?”

“记之则实,不记非虚,奈何?”郑玄这么说就有意思了,到底记不记,还是把球踢给回了蔡邕。

话说这党锢之祸,其实是外戚宦官与世家大族的争斗,当年郑玄也深受其害。

桓、灵时期,皇帝只顾玩乐,朝政由外戚与宦官把持,这两方势力,不仅搜刮民脂民膏,还操作官吏选拔。

自马融处毕业后,40多岁的郑玄,按道理是会被推荐或征召入朝为官的。

然而他曾做过杜密的官属,备受赏识,在党锢发生之后,和同郡的40余人俱被绝了仕进之路,断了他为官的念想。

这一断便是二十年,只得将心思花在郑学之上,再后来再有人想征辟他时,也只是笑笑而已。

事实上,党锢之祸其实是宦官与外戚斗争的产物,然而受罪的却是党人。

蔡邕明白了郑玄的意思,记不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觉得,有没有必要特意在史书中,为董卓增添一抹光亮“谢康成公教诲”

“这位小兄弟是?”

见蔡邕旁边一直跟着个年轻小子,既不像后辈,也不像书童,郑玄猜了个七七八八,方出言求证。

“小子孙策,见过康成公”

“孙策?有耳闻,可是那制戏棋,诛董卓的孙家儿郎?”

“正是晚辈”果然是有名望才好出来混,不然别人都不知道你是干啥的。

“老师,孙策现为讨逆将军兼乐安太守,蔡大家便在其麾下效力”

“哦?不知讨逆将军今年几何?”

“虚岁18”

“如此年轻?”

“宣父犹可畏后生,郑公怎可轻年少?”

厅堂内瞬间安静,针落可闻,这话意思是孔子曾经说过‘后生可畏’,你康成公凭啥认为年轻就不能高官?

“哈哈哈,这个小子,不仅年轻还气盛”乐呵呵的郑玄对孙策的言语并不在意,反倒有一丝欣赏的意思。

“尝闻讨逆将军有策符策词,实乃文武双全,老师何不考教一二?”

不知道这说话的人是谁,但既能称郑玄为师,而且常伴在旁,必有真才实学。

“原来讨逆将军还精通诗词,不知有何著作?”

“弟子听闻孙讨逆曾有,傲骨风高亮节,冬梅翠竹青松,这般佳作”

“不错,不错,清爽雅致”郑玄品了品觉得确实不错,又补充道“不知小友还有没有其它未面世之作,让我等品赏?”

“不曾有,不过若康成公想听,小子可以现场做”

郑玄不置可否,只是微笑道“小友且试言”

孙策来回想了想,再抱拳言道“请康成公出题”

这么一说就很现本事了,若是孙策随意说几句,那还可以说是他早有准备,然而让郑玄出题,就是另一回事,必须要有真水平。

郑玄面色兴奋至极“不若还是以老夫为题?”

“善”

装模作样的走走停停看看,好像在酝酿,实则早就有腹稿,这么长时间以来,但凡他能想到几句名言警句,都会留个心眼,做好记录。

蔡邕自然不知道孙策胸有成竹,见他如此自大,又从未见过其咬文嚼字,不由得为他捏一把汗,心想这事要是搞砸了,可不能怨自个儿。

经过一番骚姿弄首,孙策放松面容,拜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龟虽寿,孙策只记得这么多,还是他冥思苦想的成绩。

“好!好!好!”三声好,郑玄一句比一句吼得大声,直至从位置上坐起来鼓掌。

“谢过康成公夸耀,不过却有些可惜”

“有何可惜?”

“此诗词小子做的匆忙,未曾有陪词,只能为段,不能成文,不知康成公可否为小子全文?”

这算是一个小小的反击,正常来说,像郑玄这样的大家,是不可能为无名小卒做陪词,因为这更是一个昭示,表达着他对这首词,以及词作者的认同,看重。

“有何不可?”

郑玄很干脆,没有半点犹豫,看来他的确很满意“可老朽不似讨逆将军,三天时间,一定给你个答复”

“如此,便谢过康成公,小子另外还有一事相求”

“人老了,精神头略显不足,讨逆将军想要的东西,老朽三日内定有答复”

郑玄老吗,孙策不知道,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老而不死是为贼,至少郑玄就是个贼精。

孙策在乐安,在干什么,干了些什么,想干什么,他其实都很清楚,送走孙策,郑玄问向旁边的人“子尼,这孙策,为师帮还是不帮?”

“老师,我们还是尽快去辽东吧?”

“辽东,青州,又有什么区别呢?同是汉家天下,在哪不是一样。子尼你也到了而立之年,跟着我这把老骨头…你明日便去替我回他吧”

“老师,您决定要帮他?”

“不是帮他,是帮百姓,百姓何其辜。孙策强迁百姓,虽是为了一己之私,不过好在他心底尚存一丝仁义,这丝仁义,将造就一个霸主”

“老师何以如此看好他?”

“子尼,这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之别,你自行斟酌,为师且去休息”

…“这么大一个人,怎么说不在就不在了?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回将军,小的确实不知,一觉醒来便这个时候”

“行了,公瑾,你也别为难这些下人,主公真想要走,几个侍卫哪能看得住”

“唉,汉升,你说伯符这会去哪?”

“既然主公能留下书信,还有蔡邕作陪,当无大碍”

“依我看,就是带着蔡邕才让人担心,你们想,蔡邕一老头,文不成武不就,这路上万一要是出点啥事,到时候到底是谁保护谁”

“行了,兴霸,让你回来是帮忙找人,不是给公瑾添堵的,依你多年游侠经验,我们该如何去寻?”

“寻?怎么寻,就一辆马车东出,如果在乐安,不用寻,下午就该回来,若是去了其它郡府,该从何寻起?北海蛾贼猖獗,东莱地处偏远,等吧,说不定此刻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文优,这到底有没有问题?”

一直没说话的贾诩和李儒,两人私下低语“无妨,已经回来了”

这便是当初孙策和贾诩讨论的锦衣卫一事,他需要一部分狼卫和鹰卫全天候跟在身边,还不能被发现,每晚亥时准时挨个单独向他报道,告知今日他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甚至说了什么话。

汇报的不满意的,换,被察觉的,换,若是直接被抓个正着的,立马逐出锦衣卫,这是他对贾诩和李儒的考验。

“你的狼卫情况如何?”

“唉,换了十三个,有一个还差点被抓住”

“看来咱们差不多,今天早上灰溜溜的回来了七个,算上昨晚的八个,到底是公子,要瞒他并不容易”

“可不是,一切的训练方式方法,都是出自公子之手,若真能瞒过他,可就算出师了”

“呵呵,言之有理”

“我说你们两个!公子失踪,你们却在这谈笑风声,是何居心?”

两人窃窃私语,没能逃过程昱的法眼,可见有些事他是不知道的,此刻有些吃味儿。

“仲德,你之后也会和我们一样头疼的”笑着拍了拍程昱肩膀,李儒从后排行至当前“各位不用担心,公子已经在回来的路上”

“你如何知道”截至今日,以前那我行我素,行事不拘一格的杨延昭彻底变了样,稳重大方,颇有杨业的风范。

“杨将军,主公麾下有一只队伍名叫锦衣卫,这是李某刚刚得到的书信,也请各位将军过目”

从这一日起,孙策决定将锦衣卫公之于众,至少核心团队需要知道他们的存在。

接过信来,虽然不是孙策亲手所写,但上面盖着孙策的印绶,当不会有假,要说这么久以来,还从未有人见过孙策的字,大多时候都是找人代笔,私底下,周瑜还问过是不是他字迹实在难入人眼,结果,还是没有结果…

“这确实是主公的印绶,文优可知主公现在在何地?”

“此刻当进入东安平”

“什么??胡闹!!”

“何不早说!!”

见黄忠和杨延昭愤然离去,李儒一脸的莫名其妙“这…”

贾诩也见事不妙,扯了扯旁边的程昱“发生什么事?”

“你们呐,成天不知在干什么,卢慎将寿光之围解了,此刻正赶着蛾贼往东安平而去”

“遭了!”

“岂止是遭了,要出个意外,你我三人可担当不起”

“什么三人?何时有老夫的事?”躺着也中枪,程昱更显得茫然,

“锦衣卫,你也有份”

…说孙策正赶着马车,唱着歌,就被一彪黄巾军给劫了,为首的还是一个一看便知杀过不少人的狠角色。

提着朴刀,绕着马车走了两圈,大汉问道“打哪里来,往何处去?”

“从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取经而去”

“什么?!”

不自觉的恶搞了一下匪首,孙策赶紧见好就收“从高密来,往东安平去”

“有吃的没?”

“就几个硬米饼”

“取来,给大爷我食用”

“哎哎,好的”

和蔡邕扮演的是父子,因为考虑过路上不太平,所幸换了麻布衣服,不然肯定会遭到仇富对待。

“义军从哪儿来?”

“寿光,妈的,官军够狠,三五两下就把老子人马打散了”

左髭丈八?孙策连忙用上小V,可惜并不是,小V无法探测没有留名的人物“听闻寿光不是正在招安吗?给房给田还给粮”

“谁信他官家之言,若真如此,早就降了,何必还跑到这来”

这就是大汉朝廷给百姓的印象,没有信誉,一个人没有信誉都很难有立足之地,何况是一个国家。

发现问题所在,大汉之言让孙策有了彻底解决乐安,齐国,济南国匪患的方法“不会吧,我以前也从过大贤良师,后来兵败被抓,降了之后那孙策不仅给田给粮,还给了这马车”

“你?还给马车?你以前是那个渠的?”

“卞帅麾下,在肥城兵败的”

“可你没有青州口音”

“我老家是长沙的,区星叛乱时父亲带着我来了兖州,才有了现在”

“你说的是真的?送田送粮送房?”

“当然,我给你保证,如果不是,你随时杀了我”

思虑良久,大汉痛下决心“…妈的,老子信了!要真是这样,我们兄弟们的苦日子便到头了!你跟着我们,一起去寿光”

就在这时,树林里突然窜出三十来人,不由分说将所有人围了起来,正是一路跟随孙策的锦衣卫,为了不被逮到破绽,他们只好与孙策隔了十来分钟的路程。

当然也算孙策运气好,没碰到左髭丈八“抱歉,我就不同你们去了,拿着这个,我相信孙县令会给你们最好的安排”

同类推荐
  • 无双国仕

    无双国仕

    大业十一年,征辽战役落幕,隋帝忙着北狩南巡。这是一个黑暗混乱、瓦釜雷鸣的时代,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这一年,李渊在太原剿匪,戏精王世充成了杨广头号小弟,山大王翟让聚义瓦岗,屌丝朱粲咸鱼翻身,鹰扬府的梁师都瞎折腾;这是一个风起云涌、豪杰辈出的时代,一批英雄枭雄开始搅动历史:李靖、程咬金、尉迟恭、秦琼、李密、窦建德……而此时,来自漠北的少年方黎却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 【无双群:153050783】
  •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形势,包括共产主义的发展和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法西斯起于德国,而后很快的传到日本等一些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些国家赤裸裸的展现了瓜分世界的野心。
  •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最适合初学者的门径,本书由此入手,为普通人入门、理解和掌握阳明心学,第一次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体系。心学绝非空泛的理论,王阳明最重“事上练”本书抓住心学要领,并以王阳明亲口所述的事例、譬喻乃至其本人的故事说理,娓娓道来地直抵心学思想根本。
  • 元代战争史

    元代战争史

    本书内容包括: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族战役、铁木真灭克烈部王军之战、铁木真灭乃蛮大阳汗之战等。
  • 三国刘备之妙笔生花

    三国刘备之妙笔生花

    调皮捣蛋在人间,起起伏伏具开颜。若能众生安好,名声何其渺小……
热门推荐
  • 甜田农妇很可餐

    甜田农妇很可餐

    成亲当日,新娘半路跟着别的男人跑了,众人都等着看他笑话。她却一身嫁衣,上了他的花轿。倾城之貌,众人羡煞。公婆吝啬贪财,兄嫂尖酸刻薄,财主刻意刁难,何妨?有夫如此,妻复何求?白手起家,一遭致富。逃嫁新娘想吃回头草?她笑:“不好意思,农药已打,想死趁早。”各方亲戚上门打秋风?他笑:“媳妇有旨,慢走不送。”“我只知道,与我拜堂成亲的是你,我疼着爱着的也是你,其他的什么,我都不在乎。”“我既然已经嫁给了你,本该与你同甘共苦,你疼我爱我,我便知足。”大嫂污蔑:长得就是一副狐媚样子,专门勾引男人,一看便知道不是清清白白的良家女子,谁知道是不是被人用烂了的破鞋。她却道:照这个说法,以大嫂的容貌,一定是世上最清白的良家女子了。二嫂忠告:都说男人一有钱就变坏,你家那口子你可得看紧点儿。她轻笑:我宁愿相信母猪能下蛋都不信他会对我变心。她问道:相公你会一直这样宠我爱我事事顺着我吗?他宠溺道:娘子请下旨,若是抗旨不尊,就地正法。
  • 男神找我闪个婚

    男神找我闪个婚

    “你……你冷静……”苏允蔓双手捂着胸口一步步往后退,惊恐看着如狼似虎的男人。“冷静?你告诉我,怎么个冷静法?”男人扯开领带,一步步紧逼。次日,苏允蔓一把辛酸泪地抓着被角,朝身旁的男人质问道:“不是说好的假婚吗?!”“我说的是闪婚,可不是假婚。”苏允蔓无言以对……这是一场以“假”为名的闪婚,更是一段“你从不曾知道的我爱你”……
  •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本社会之书,每一个孩子也都是一本生命之书。本书精选了许多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些故事贴近孩子的生活、切合孩子的心理。而故事以外的悟语,更像是一盏盏智慧的明灯,把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技巧、人生的建议通过妈妈之口娓娓道来,引导孩子去思索、去感悟。而且,本书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一篇文章的后都配有一个“妈妈锦囊”,为每一位妈妈提供切实的解决技巧。愿在那些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妈妈种下的是正直善良的品格种子,结出的是令人欣喜的美德之果,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 冤家的鞋子

    冤家的鞋子

    少女开杏和往常一样,与女伴们一起,坐在高高的谷草堆旁纳鞋底。女伴们一边飞针走线,一边又说又笑。只有开杏不言不语,低头纳鞋。她将又细又白的麻线在黄蜡上拉过,以便麻线在穿引的过程中更顺溜一些,然后一针一线在鞋底上穿去穿来。那银白色、又细又长的钢针可不是万能的,它要将麻绳牵过厚厚的、白白的千层布,还得需要略粗略长的锥子的引导,需要厚厚的铜顶针的暗劲。这种毛布底鞋子,做工很复杂,需要时间、精力,还需要眼到手到。而这样的手艺,开杏和小伙伴早已炉火纯青,驾轻就熟,她们在农忙的时候,和家里人一样下田劳动,农闲的时候,就让妈给她们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质地的布料,做出各种各样的布鞋。
  • 索拉拉的飞天扫帚

    索拉拉的飞天扫帚

    女巫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但这本关于女巫的童话故事却能让你笑,让你哭,让你感动,让你温暖,让你沉思……偷梦小妖,开心魔法,看夕阳的斑纹贝……必将在你的记忆中画下重重的一笔!长雀斑的女巫、会魔法的姐姐、骑扫帚的索拉拉……
  • 医品香女

    医品香女

    穿越前,她是轰动世界的天才,年仅17岁的香水皇后,古医世家的唯一传人。她性格彪悍,医术惊人,外加植物控。她有点狡猾,有点呆萌,有点狠毒,有点记仇。传闻,她自幼病弱,被亲生父母抛弃,却被一对夫妇收养。又传闻,她亲手弑父,仍然能逍遥快活,狠毒、绝情!穿越异世,她是东楚国温婉动人,聪明善良,勤劳孝顺的锦绣城第一美人。结果,在一个月内,她踹飞了自己的童养夫,掌掴了自己的亲婶婶,还把当朝国师那个老神棍给打了个屁滚尿流。当有点狡猾,有点无赖的她遇到比她跟狡猾,更无赖的他…是会乖乖臣服还是越挫越勇?到底是她征服他,还是他征服她?什么?要问男主是谁?自己看文去!P:本文一对一。*狗血片段:1某女:“他们说我忘恩负义,嫌贫爱富抛弃了自己的童养夫傍上了大款。”某男:“这叫有追求。”某女:“他们说我上打当朝国师,下打至亲长辈。大逆不道,六亲不认。将来嫁不出去。就算嫁出去也会遭公婆厌,没有好日子过。”某男:“我娶你。”某女:“那你爹娘不喜欢我呢?”某男:“放心。我爹娘能生出我这么有眼光的儿子,眼光自是不会差。”某女满足了,笑得无比开心。2某女:“好吧,看在你们和‘小一’一样可爱的份上,本小姐就大发慈悲收了你们兄弟两个。以后你们就叫‘小二’‘小三’吧!”某兄弟俩两眼放光,点头如捣蒜:“谢谢老大!”“嗯,那好,咱先来列个队。”“小一!”N秒后,某只小狼崽屁颠屁颠跑进来,前蹄离地,笔直地站立:“汪!”“小二!”N秒后,无人应答。“你们不会站?呐,跟小一一样立正站好。以后你们还有很多要向他学习。”某兄弟俩扶脸擦泪。为毛,排在咱前边的是某只!而某只则是一脸鄙视的望着他们。先来后到地知道不?
  • 纨绔狂妃:腹黑魔帝,来硬的!

    纨绔狂妃:腹黑魔帝,来硬的!

    现代佣兵女皇一朝穿越,成为毫无修为,肌肤漆黑干瘪豆芽菜的小废柴?那是你们无知,姐本是绝世天才好么。当丑陋容颜退去,换上那张雌雄莫辨逆天绝色之姿时,顿时令天下男女为止疯狂。修炼进阶,顺便虐渣渣,生活好不惬意,但某个大胆女人脑子一抽,调戏了某个正在沐浴的绝世美男,从此被纠缠,掐掉朵朵桃花。自此遇上邪傲美男,欢喜冤家双宿双飞……
  • 经过考验的友谊

    经过考验的友谊

    门开了,门口的所有人拥上前,你一句,我一句地问:“怎么样了……”“我女儿怎么样了?”“我妻子怎么样了?”“医生你一定帮帮她……”……场面乱作一团。“安静……”医生提高嗓门喊道。“谁是家属?”“我……”全部异口同声地喊道。“我是她妈妈。”“好了,好了,这么说吧,孩子没有事,但是大人情况不是很乐观,现在请家属签字,我们会全力抢救的。”医生说着拿出几页A4纸。此时谁也顾不上医生长什么样,这几页纸里面写了什么,只知道签完字,医生就可以帮忙救人了。门再次被关起来,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大家的心悬在了嗓子眼。
  • 老残游记(精装典藏本)

    老残游记(精装典藏本)

    《老残游记》是小说家刘鹗的代表作,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后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进行深度开掘,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 你是我忘不掉的那个人

    你是我忘不掉的那个人

    一辈子很长,总会让你等到一个爱她(他)胜过爱自己的人;一辈子很短,很幸运能让我在有生之年遇见你。我想陪你白头偕老,却只能将你从我身边推开;我爱你,所以愿意包容你的一切,包括你和他之间的故事!原本觉得我的一生会是悲伤可怜的,你们却用爱把我变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所以我变得贪婪,变得谁都不愿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