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这般想着,又听另外一个喽啰来报,回禀了关于青州城内最近的小道消息。
这几日那青州城内,竟是沸沸扬扬地流传着前不久十万生辰纲被劫一案的某些不为人所知的细节。
酒井茶坊,酒楼勾栏,俱是些好事之人在议论纷纷,有些竟然还将此事叙述的活灵活现,像是亲眼见过似的,大抵在说那为首犯案七人至今未被抓捕归案,俱是因为一个郓城县的小吏所致。
要说那郓城县小吏近些时日也算是江湖中有些名望之人,往常也惯于散些钱财,救济些些落魄好汉,落得个及时雨的美名。
往日谈论起此人,均是津津乐道,暗道这世上竟是有如此慷慨大方之人,若是此生能够结识一二也是十分有幸了。
众人皆知此人乐善好施,但却只晓得那人只是个郓城县做押司的,家底并不丰厚,却不知晓那人金银的来处。此番与了那生辰纲一事联系在一处,心中俱是明了。
原来此人竟是平日里惯常利用手中全职之便欺上瞒下,私下与那为首贼寇晁盖,原郓城县东溪村晁保正私下里交好,又时常给其引荐些不能摆在明面上的私活然后从中分成获利,再利用这些金银在外博得一个仗义疏财的朗朗美名。
这也就罢了,但万万想不到,此人不但精于经营江湖关系,还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常故意泄漏某些不为人所知的江湖私密以图个获取某些朝廷上大人物的青睐,进而进爵官位。
此次又是在那生辰纲上故技重施。
先是在前来追捕缉拿疑犯的何观察处,不失详细地介绍了关于那东溪村晁盖的具体情况以及庄中各种布防设施,以示全力辅助朝廷捉拿疑犯;又趁机言语稳住了那何观察,再偷觑趁机给晁盖等人通风报信,以在晁盖那处落得个舍命相救的天大恩情。
此事本是做的两面滴水不漏,各拿了几分的好处,但却不曾料到最后竟是马失前蹄,大意地栽在一个外宅妇人之手。见此事被那妇人知晓,慌乱之中几刀捅死了那妇人,然后便仓皇出逃。
而郓城县县令一众人只知晓那押司犯事,只是因为被那妇人带了绿帽子而大动肝火误伤人命,却只是下了三等批捕文书,并为放在心上,但殊不知这背后竟是隐藏了这般复杂的弯弯道道。
不知此事是如何迅速流传开来的,只不过在这之后,青州府尹连夜地审问了几个流窜在此地界处的贼寇,这贼寇原是在那晁盖庄内讨生活的心腹庄客,后又随着晁盖上了梁山落草为寇,吃不住几下酷刑,便竹筒倒豆子似的全都吐了出来,那宋江的确与那晁盖称兄道弟,关系非同一般,间接证实了这小道消息,竟不是空穴来风!
“直娘贼!被我家族几代人拼了一腔热血护佑着的大宋朝廷,有朝一日俱将毁在这等藏奸纳垢的小人之手!”
听完归来喽罗回禀的杨志一改往日落寞的神情,眼角眦裂,整个人看上去暴怒焦躁不堪,咬着牙道,“这厮到底姓甚名谁?!”
众人见他满面愤恨,却俱是闭口不语,心中只叹他实在是命运乖舛,时运不济,撞上这等倒霉透顶之事,又害得他如此凄惨,要说是仇龇也不为过。
只听那喽罗回话道:“是个叫宋江的”
“嗯?竟是此人?”
坐在首位上,一直沉默不语的鲁智深顿时面露诧异之色,略微皱眉,似是想起了什么,“莫不是前些时候,那梁山水泊派人过来询问的甚么,宋江宋公明的那个宋江?”
那日也合该凑巧杨志不在二龙山上,只留下鲁智深一人坐镇寨中。
听闻这个寻人的喽罗口中说,那宋江与那梁山头目俱是有着天大的救命恩情,听闻那宋江身上背了人命官司,便欲要报恩寻了此人,接去梁山好躲避官府的缉拿,只是不知此人现在何处安身,只得四处派了喽罗打探。
“那来自梁山的汉子,在洒家面前,口中不住地直赞那宋江乃好生之德,乐善好施,仗义疏财的直性好汉。但今日一瞧,此人当真是如此两面三刀的做派,只怕也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辈”
“大哥休要再提梁山那些个不义之人!那些个来自梁山泊的鸟人居然还有甚么脸面大声称赞那姓宋的是个仗义疏财忠义的好男子!”杨志目光中似是滴血,双拳紧握,面上青筋凸起。
“与那些鸟男女混迹一处的又岂非是甚么忠义之人!拿着朝廷的俸禄,私下却行着这等不齿勾当!这等小人往日惯会做表面功夫给那些不明事理的世俗瞎子们看,人心却是早已喂了狗!”
说到激昂之处,嗓音也微微发颤,极力握着拳克制着才没有当场发飙。
他们现在虽是为了活命,无可奈何地在二龙山落草,偶尔也会为了生计在外“借走”部分当地人的米粮财物,但心中却俱是十分清楚,不管说的有多么冠冕堂皇,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强盗勾当,真的没那厚面皮声称自己是属于正义的那一方。
而梁山那一众人竟然还厚着面皮,对外口口声声说甚么劫富济贫,甚么仗义疏财,甚么为民除害!
统统都是狗屁!
其实就是他们自己想私吞了那十万贯金银珠宝而已!!
潘玥见众人面上俱是显露出对那宋江宋公明的鄙弃神态,心中微微一叹。
想必那日在青州城内,趁人不备,故意遮了面孔寻了几个当地的泼皮拿了银钱散播了这等言论,今番终于如愿地生效了。
黑三郎啊黑三郎,不是她心中不能容人,只是因这人往后的为人处事的手段太过腹黑,实难聚拢相处。若是任由宋江在江湖上积攒下数不清的赞誉名声,只怕这二龙山,她唯一可以依仗对抗未来战乱的天险之所,往后也会被他设计挖坑攻陷或是吞并进了梁山,成为了他封妻荫子加爵官位被踩在脚下牺牲的一枚棋子。
那宋公明虽说之前对梁山晁盖众人有着过命的恩情,但在她刻意之下做了微调后,那变了味道的故事从无私的牺牲变成了刻意的获利行径,却是不再那么光鲜亮丽,令人心生感动了。
而她所做的,也只不过是早些让世人窥见一丝,在那满面仁义道德面具之下的宋江的真实面目。
借刀杀人,借的是官府的刀,借的是大众舆论的威力之刀。
不仅要削掉他未来日渐上涨的名望,也要削去他未来的左膀右臂。
而那花荣,若是目前开始对那宋江书信相邀过来清风寨小聚,那就必会被这黑厮所连累。
以那清风寨刘高正知寨的秉性来猜测,此人必会想法设法除掉花荣,又怎会放过这一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