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火冒三丈,淑妃那边高兴的快要疯了,那可是徽帝的亲信啊,那背后带来的利益不可估量。
淑妃高兴的牵着大公主的手,笑着说,“真不愧是我的乖女儿啊!虽然不是嫡长子,但襄阳侯的嫡次子,也绝不会辱没了你,有着襄阳侯,你弟弟有了这一大助力,以后我们也不用怕太子了。”
“你要知道,只有你弟弟在你背后给你撑腰,襄阳侯府才不敢看轻你,如果没有你弟弟,到时候谁都可以欺负你。只有你弟弟好了,你才真正好!”
淑妃语重心长的给大公主灌输着要一切以二皇子为重,为的就是想让她笼络好襄阳侯,为二皇子铺路。
听到淑妃这天真至极的话,大公主在心里很是讽刺,但面上却没有任何表示。她只是微笑着面对着淑妃的得意。
二皇子会给她撑腰,别搞笑了。
她相信,只要她敢和襄阳侯府闹起来,第一个逼她低头的绝对会是她这个好弟弟。
在他的利益面前,亲姐姐都可以人,怎么可能会愿意为她遮风挡雨。
再说了,襄阳侯是徽帝的亲信,一个庸才怎么可能当的上亲信,那可是一只真正的老狐狸。
徽帝愿意把她嫁人襄阳侯府,这前提是相信襄阳侯能够镇得住她这个公主。
嫁入襄阳侯府,不过是徽帝看在安乐和他自己的面子上,选出来的最适人选,一旦她不识抬举,想为二皇子拉拢襄阳侯,别说徽帝不会放过她,安乐都一个就不答应。
襄阳侯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徽帝敢把公主给他,自然是信任他,同时给出一份荣耀于襄阳侯府,有着公主的侯府,同没有公主的侯府,其与帝王的亲近程度差了不小。
自请去尚公主是不可取,但是陛下主动赐予,那可是真恩赐。
再说了,我朝自有公主出嫁便会建公主府的道理,如果家中供不起这座大佛,还有个公主府在后头呢,到时候谁也不干谁。
公主说白了就是维系朝臣与皇家的之间的纽带,听起来尊贵,但是没有后台的公主真正有几个能尊贵的了。
大公主心里跟明镜似的,她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可不会因为淑妃的几句话坏掉了自己费尽心思得来的好姻缘。
要真算起来,二皇子对她这个亲姐姐,还不如五皇子平日里来得亲近,虽然五皇子是因为安乐,但最少人家该有的礼数半点不缺,一起的时候,安乐有的绝不会缺她。
她又不是个傻的,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她看得分明。
为二皇子拉拢权势,凭什么?谁能保证他会比太子对她还好?一个隔一层的嫡妹都可以去替她请婚,而他这亲弟弟却只会算计她的婚事。
这几年,她不动声色的去交好安乐,因为她也没抱坏心,不论是太子还是秋皇后,都不在乎她这点小心思,父皇甚至因为安乐的面子上,偶尔也有些她的赏赐。
因为安乐,父皇看到了她的乖巧懂事,虽有点小聪明,但是其心还算正,既然如此,当安乐为她说起婚事的时候,才会大手一挥,给了她一个天赐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