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900000011

第11章 为胡适发疯至死的女子 (2)

朱毅农这封信中提到的这位"树人",就是她的丈夫饶毓泰(字树人)。据说饶是胡适在中国公学的学生。他们结婚时,胡适夫妇曾双双作为证婚人出席。笔者查阅《民国人物大辞典》,知道饶毓泰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物理学家,曾留学美国,又在德国从事天文物理研究。归国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8年4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建国后曾任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学部委员。1968年去世,终年77岁。著作有《关于汞气中低电压弧及其与荧光关系的研究》、《对称型多原子的线性斯塔克效应初探》、《丁二烯光谱中的吸收带》等。又据其他资料得知,饶毓泰1919年留学美国时,曾与朱经农同住,在朱宅读到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十分佩服。他在致胡适信中称赞说:"时人著书多无精密之思,即稍能用思,又无胆量说出来,其能用思而兼有胆量者,尚有足下。"1933年胡适聘饶毓泰为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1946年8月又聘饶为北大理学院院长,可见胡适对饶的学识也十分赏识,并未因朱毅农之死而影响双方的友谊。

毅农与饶毓泰的结合,是她二哥牵的线。这有朱经农1925年2月5日致胡适信为证。

适之兄:

树人与舍妹订婚,我极赞成。他们两人相识,本由我介绍,我始终望这件好事成功。不过这事的成功要出于自然,不可丝毫勉强。我对于天津那个女子,至今有点放心不下。我对毅农和家兄都未将这件事说穿。不过我怕这女子未必能放下树人兄,又恐树人对她仍有留恋。如果事出勉强,恐怕树人将来追悔,可否请你向树人问个明白。万万不要勉强迁就吾家。我望树人和我家生亲戚关系,不过总要出于自然才好。望你和我农接洽一下。

拜托拜托

经农

一四、二、五

由此信可知,饶毓泰婚前曾与天津一位女子有过恋情。双方是否藕断丝连说不清楚。这个情况只有饶本人和朱经农、胡适清楚,而对毅农的长兄我农和她本人则没有说出实情。跟经农的态度截然相反,我农对毅农的这桩婚事毫不看好,甚至可以说是持反对态度。我农在致胡适的一封信说:"你晓得,我的家庭困苦,已够受的了。但是我这个顽固的脑子还挺得过去,小妹(按:即毅农)是不行的。现在我知道,她如和饶结婚,家庭之间,决不能美满。我不愿让她再受这个苦......不过小妹是个好面子的人,不愿使人说她三心两意,她就决定宁可牺牲幸福。这是她的拙憨老实之处,但是我不能让她受这种苦。我和经农,虽所受不同,已受够了。树人这个人,甚不会体谅人,只会责备人的,且傲慢自夸,不通世故人情,愚而好自用,万万不能使小妹快活,是不但我早就看出,就是小妹自己也知道......我觉得他根本尚不知爱不是爱,因为她这是第一次交友。

如果是真爱,不是这个样子。并且饶始终未有真实的爱表出来。除了勾心斗角,来使小妹着急发气,一切不如意外,对于一切事务,完全不负责,而对于我主张的明年结婚一层,他都不肯自己出面和我说,偏要用手段逼迫小妹向我说。这种中国官僚性的行为,我实在看不入眼......小妹如定要和她结婚,是她的自由,我决不干涉。但是我必须必消极的完全不过问,等到他们不相容的时候,我再出来接小妹回家。......小妹自从和饶树人相识以来,不知道加了多少的痛苦,订婚后痛苦可加,将来如果不幸结婚,那她就落在网中了。"写此信三天之后,朱我农又给胡适写了一封信,提到经过胡适劝阻,他没有寄出斥责饶毓泰的信,但他进一步预言了饶和毅农结合必然酿成悲剧:"因为小妹略有神经病,如果长此下去,树人时时气她,玩她,必定要成疯癫而后止的。这不是我过虑之谈,也不是我的乱断。"日后事态的发展,证实了我农的预言的确不是杞人忧天。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自然不能把朱我农对他妹夫的看法当做对饶毓泰的客观评价。但从中可以概括出毅农发生家庭悲剧以致发疯致死的三个原因:一、毅农婚前体格并不见佳,且有精神障碍,时而抑郁,时而狂躁。二、毅农跟饶毓泰结合的感情基础并不牢固,而且饶婚前另有所恋。他们的结合,看来是经过友人或他人的撮合,并屈于舆论的压力。三、胡适始终是朱毅农内心世界里的一道阳光。有了这束阳光她就可以奇花绽放,失去这束阳光就会变成冰川世界。

从现存朱毅农致胡适的25封书信来看,婚后的毅农对胡适仍充满了深情:胡适是她的老师,兄长,又是可以坦诚内心隐秘的朋友,而对于丈夫则略有微词,流露出双方感情的冷淡。最早的一封写于1925年2月5日,内容是请胡适调解她跟二哥的矛盾。3月20日的信为病中书,当时毅农刚能坐起,"心口仍旧有些微痛,写字手仍发颤"。7月25日的信谈到两个星期前曾把自己给丈夫的两封信和丈夫给她的一封信都转寄给胡适看--"我那时神经多么错乱,什么话都告诉你,你们不笑我么?"可见她对胡适能吐肺腑之言,已无隐私。

9月10日的信是写给胡适夫妇,当时饶毓泰到南开大学教书,已在天津安家,特意留了一间小客房,欢迎胡适夫妇到他们风景优美的新家来读书。她当然知道胡夫人江冬秀基本上不识字,绝无"读书"的雅好;她又在信中特别申明,她的客房太小,"一次只可容一位客",那么在胡适夫妇当中,她到底盼望谁来就不言而喻了。1926年5月21日的信,说她跟丈夫身体都不很好,每天各忙各的事情。1926年7月胡适去英国参加中英庚款委员会全体会议,临行前给毅农写信并寄英文小说集,供她创作小说借鉴。毅农万分感动,在6月9日信中称胡适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先生"。1929年2月1日的信,说她"近来精神还是不十分强健",丈夫"久无信来,殊令人不解"。充分暴露了两人之间的感情危机。后来毅农的长兄把她接回家,住进一处专为她租的"疯人院",表明她已走进了情感的穷途末路了。

以史解诗文--胡适研究新路径

笔者梳理胡适与朱毅农交往的史料,着眼点当然不是为了增添一点文坛八卦,聊供读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因为这不仅是胡适生平传记中不应抹去的内容,有助于呈现胡适血肉丰满的的形象,而且对于重新阐述胡适的相关诗文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中提到:"前几年,我的一位女朋友忽然发愤写了一部六千字的自转,我读了很感动,认为是中国妇女的自传的破天荒的写实创作。但不幸她在一种精神病态中把这部稿件全烧了。当初她每写成一篇寄给我看时,我因为尊重她的意愿,不替她留一个副本,至今引为憾事。"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在《小论陈衡哲》一文中,曾推测这位"焚毁断痴情"的人是胡适女友陈衡哲。

我在《胡适与陈衡哲》一文中也沿袭这一说法。现在看来纯属臆断。这里所说的"一位女朋友"就是朱毅农。她焚毁的这部书稿叫《去影》。她创作的目的不过是描写中国新旧过度时代男女交际的状况,因为素材完全是取自自己的经历,所有胡适视为"自传"。饶毓泰根本不看这部书稿,但胡适却看得很认真,且给予好评。毅农因此颇为得意,她说,"胡适的恭维话,不过是和我以前的一位国文老师给我的'雷霆敏锐,冰雪聪明'的批语,同样的用意。"她在信中问胡适:"凡是对于神经质的学生,普通教授法大概如此。哈哈!我猜对了吧?"此时,毅农已有作品在《南开周刊》发表。不久,毅农又为《去影》这个书名而懊恼,因为书名容易引起读者对她和她家庭产生联想,"可是已经改不得了"。

《去影》完成后,朱毅农松了口气,但又有诸多顾虑,发誓今后再写小说要做到四点:一、不写自己的事。二、不写关于爱情的材料。三、不多写。四、得好好写。因为《去影》谈及朱毅农的诸多隐私,所有她再三拜托胡适不能跟任何人说。以上情况见诸朱毅农给胡适的最后一封信,日期不详,信纸右侧写了"付火"二字,就是要胡适阅读焚毁。"付火"二字的右边还加了两个圈,表示强调。从上可见,了解胡适与朱毅农的这段情缘,不仅有助于正确解读《四十自述?自序》,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在中国现代自传体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胡适与朱毅农是相互促进的。

了解胡适与朱毅农的这段情缘,对于重新阐释胡适的诗作也很有裨益。除了本文开头援引的那首《三年不见他》之外,至少还有一首《杜鹃》。

1928年4月4日,胡适跟友人和长子祖望从上海出发游庐山,返沪后写了一篇《庐山游记》。文中有一首七言绝句,写的是从海会寺到白鹿洞途中观赏的花草树木:

长松鼓吹寻常事,

最喜山花满眼开。

嫩紫鲜红都可爱,

此行应为杜鹃来。

后来这首诗分别以《杜鹃》和《游白鹿洞》为题,收入《胡适诗存》、《胡适手稿》和《胡适选集》。《庐山题记》是一篇以考据而不是以文采取胜的作品,但其中偏偏加入了这首绝句,令人深思。

在这首绝句的众多读者中,只有朱毅农读出了弦外之音。1928年5月10日,《庐山游记》,胡适连同由新月书店出版的《白话文学史》一起寄给了朱毅农。毅农回信说:"我看了你的《庐山游记》,觉得非常有趣。其实我也会考证这玩意儿。比方你那首绝句,就有考证的必要。你看我下面的考证如何?中华民国的胡适,是提倡白话诗的人,为什么在民国十七年又忽然作绝句呢?难道他是复古吗?不,同时他有一学生做了一本小说名□□(按:指《去影》),里面有段讲到做绝句,做的太死了,所有他特意做一首给她看。还有,他这首诗不是说花的,是说一件事的。(可以细看篇末的几句话。再把他弟子的信一对):第一句是说一个人类的言语;第二句是说一个人类用功做工作;第三句是说工作的结束;第四句是他为了保全一个工作出游。他的目的,要看血汗的作品,不要看假的作品。你说这样可以说是考证吗?我的方法对吗?......"

由于我们未能读到朱毅农《去影》一书的原稿,又未看到她提到的胡适那封信,因此不能断定她的理解是否绝对正确,但至少她提供了一种阐释方式。自古以来"诗无达诂"。比如鲁迅散文诗《蜡叶》,一般人都作写景状物之文来欣赏,只有许广平道破了她规劝鲁迅戒烟戒酒,以免变成"病叶"的隐秘。

爱情与文学从来就结下了不解的姻缘。恋爱的方式虽然各有不同,有的侧重于躯体,有的侧重于精神,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但无论如何,都是作家记忆空间中最为刻骨铭心的那一部分。创作则是将这种平面性的"个人情感体验"转换为立体面的富有想象空间的"人性的感情"的过程。因此,能够包容从情爱角度研究文学现象的社会是合理的社会,能够正确理解爱情,而不至把情爱等同于肉欲的时代,是人性健康发展的时代。

同类推荐
  • 魏晋风骨化沉香

    魏晋风骨化沉香

    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
  •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

    书的题记中说:“小时候,幸福很简单;长大后,简单很幸福。”诗集以一个平凡的“我”为主角,以城市为背景,用清新的诗笔,抒写平淡的日子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抒发了对民生的关注及对生活的热爱。简洁的文字,简短的篇幅,简单的表达,是本书在写作上的特色。抒情,哲理,内在音乐性,充分展示了散文诗之美。
  •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本书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

    《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

    本书系学界第一部对鲁迅300多万字文库全部译作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作者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中外文化语境中考察鲁迅译作的选材特征、译介策略和翻译方法,揭示了鲁迅译作在现代翻译史上的重大价值,具有鲜明的学术创新性和理论意义。本书对鲁迅早期翻译的20多万字深奥难懂的文言译作的阐释尤可见出作者的功力,它对于广大青年学子阅读理解鲁迅译作中的宝贵遗产将有所裨益。
  •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面对当下普遍存在的躁动与迷茫,网络作家花千芳用尖锐、犀利却又不失温暖的文字,讲述着他眼中的中国与世界。他对家国兴衰、前路命运的时代思考,有着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从未因自己的草根出身而畏于对公共事务发言,热情执著地歌颂祖国的进步与光明,希望给这个时代提供更多的正能量,照亮更多的中国人。
  • 桃源记之凡尘

    桃源记之凡尘

    痴痴寻觅数年的梦中圣境,便如此轻易地降临了。桃源美景,世间再无其二,旷世祥和,天地别无它处。是何缘由嫉妒与欺诈在圣境之中滋生,贪欲和杀戮于三源之地蔓延?在恶兽天灾横行的逆境之中,唯有智慧与爱是永恒不灭的黎明之火,是挽救万世的惊鸿之剑。致敬,烂漫凄美的爱情,矢志不渝的恋人。
  • 亿万特奖

    亿万特奖

    霉运接霉运的官二代杨通逸,因为霉运,上司厌恶同事挤压,人见人嫌。公司一次大单运作中,他又撞霉运,路上遭小车祸误了期。上司恶毒谩骂,让他忍无可忍,愤然反击,准备离职重新开始。因为想重新开始,买一单彩票,五点八亿的特奖砸中他。从此,世界变了,变得精彩。中大奖,这是一个亿万掏钱买彩票者的梦。杨通逸实现了,便有不同的人生!
  • 何不潇洒走一回

    何不潇洒走一回

    正在蒙特利尔写钟道新的智慧人生,万里外传来钟道新遽然离世的消息。《何不潇洒走一回》是早已拟定的题目,它与写赵瑜的《天降大任于斯人》构成姐妹篇。“拯救”与“逍遥”历来是宗教、哲学,也是文学功能的命题,是人类生命价值和生活方式的两极取向。谁曾想,一句状写钟道新人生理念生存哲学的话,竟成为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悲叹。颇有了曹操诗句“人生几何,对酒当歌”的意味!说来有些离奇,有些匪夷所思。我在电脑上写作,使用的一直是“汉王笔”。
  • 精准沟通

    精准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跟人沟通。坐车的时候跟售票员沟通,买东西的时候跟售票员沟通,回家的时候跟父母沟通,工作的时候跟同事沟通……可以说,生活处处离不开沟通,本书就是从这一点入手教读者该怎么和别人精准沟通。
  • 开缘纪

    开缘纪

    每一个世界有每一个世界的传奇。神谕界,各大势力驻足天下,掌控着这片世界的发展。人人都向往修行之路,觉醒神魄,你就能成为一名修行者,踏上属于自己的道路。从小生活在大山里的野孩子“白渔潇”初入修行界,且看他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通天大道!
  • 工作六十年

    工作六十年

    1958年6月下旬,我从部队转业来到算是第二故乡的太原市。到市人事局报到,接待我的军转办干部征求我对分配单位的意见。由于我在早两年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认为是缘于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学校工作所致,渴望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当时,全国已掀起大跃进和大炼钢铁运动序幕,各行各业单位都急需增加人员,我提出希望分配到太原钢铁公司当工人。军转办干部让我先休息两星期,在家等待分配。未分配工作前,我住在二哥家。当时二哥在山西省公路局工作,但仍住在原来工作单位华北工程局的职工家属宿舍。是一座解放后新建的三层楼房,是该局科长以上干部的家属宿舍。
  • 星星是有颜色的吗?

    星星是有颜色的吗?

    《最给力的科学书:星星是有颜色的吗?》向孩子展示了生活中的种种奇迹:多彩的植物家族、缤纷的动物乐园、神秘的天文奇观、美丽的地球家园、奇妙的人体世界。无一处不蕴藏着科学的奥秘。这些奥秘既能帮助孩子拓宽眼界,又能让他们在愉快的阅读中插上奋飞的翅膀。
  • 女生理工宿舍

    女生理工宿舍

    汇集当前高校女生理工宿舍最惊奇、最不可思议的事件。不到最后一秒,你一定无法知晓真相。风门鬼村,通灵梦的故事是诡话连篇,还是真实事件簿?游园惊魂,第三教研室的秘密还能掩盖多久?被毁坏的头颅、永不消逝的电波,女生理工宿舍夜谈实录再次拉开帷幕。
  • 契约前妻:慕少的99次求婚

    契约前妻:慕少的99次求婚

    他是出了名的花心大少,桃花眼惹眼撩妹技能高超!三年后的一次意外,两个人偶然相遇,再也没办法让自己逃出他的掌心。“慕连觉,我们已经离婚了。”“一夜夫妻百日恩,我们昨天还一起滚床单了。”“那只是一个意外。”话还未说完,人已经被拦腰抱起。“乖,别闹,我可以让你每天都给我检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