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200000004

第4章 辉煌的寻梦之旅:中国新诗研究所二十五周年熊辉 (3)

在繁复的诗歌历史、诗歌流派、诗歌创作、诗歌鉴赏以及诗歌文体的研究中,以吕进为代表的"上园派"摒弃了传统派"狭隘的民族意识"、封闭型的诗学构架以及静止的传统观,摒弃了崛起派的偏激性、反叛性和诗学根基的不稳定性。他们采取务实和兼容的态度,以对新诗的宽容和变革为出发点,主张"坚定地继承本民族的优秀诗歌传统,但主张传统的现代转换;大胆地借鉴西方的艺术经验,但主张西方艺术经验的本土化转换"。从而,在多元并存的语境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有学术性和生命力的诗学建构体系,该研究思路"具有开阔而厚实的诗学基础,也使其诗学主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今天,很多学者围绕着中国新诗的诗体重建、诗歌精神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卓有成效地开展着学术研究,《中外诗歌研究》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张扬了中国新诗研究所乃至全国有相似诗学主张的学人的学术思想。

《中国诗歌年鉴》是中国新诗研究所出版的集诗歌作品、理论、史料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诗歌年鉴,创办于1993年,由吕进、毛翰主编,一共出版了5卷,每卷年鉴包括三部分:创作部分、理论部分和资料部分。其中创作部分又包括新诗、歌词、散文诗、旧体诗等文体样式的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当年的诗歌创作成就。理论部分主要选取了该年度有影响力的诗歌理论研究文章,及时反映出了诗歌发展的最新动态。资料部分主要是选取了当年的诗坛大事,海内外诗歌报刊目录,年度出版的诗歌作品、论著目录,年度诗歌索引、诗坛赛事以及诗人逝者。为后来的诗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储备,由于经费和人员的限制,该刊出版5期后就停刊了。

但是它在海内外诗坛产生的影响却很大:比如台湾《世界论坛报》报道了《中国诗歌年鉴》1996年卷出版的消息:"吕进教授主编、毛翰副教授执行主编之一九九六卷《中国诗歌年鉴》出版,由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印行,二十五K本精装,四九六页。对海内外华文诗坛的重大事都有收集记载,是值得珍藏的史记式年鉴。......中国新诗研究所能在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做出成绩来,很令人敬佩。"国内著名学者古远清的《吕进、毛翰主编的〈中国诗歌年鉴〉略评》、吴开晋的《为雅文学的繁荣做贡献--读〈中国诗歌年鉴〉》、邹建军的《客观·厚重·权威的诗歌编年史--评〈中国诗歌年鉴一九九三卷〉》等文章对《中国诗歌年鉴》的出版进行了高度评价。

《诗学》是2009年创办的学术辑刊,每年出版一期,由吕进和熊辉担任主编。该刊有固定的学术栏目,比如"现代诗学"、"抗战诗歌研究"、"格律诗研究"、"现代诗学新著选萃"以及"重庆诗人访问记"等栏目先后刊登了引起广泛好评的文章。《诗学》在学术思想上延续了中国新诗研究所的思路,吕进先生在第一辑卷首语中说:"《诗学》的办刊宗旨是:学术性,在场性,地域性。"熊辉先生在第二辑卷首语中阐释道:"学术性体现为《诗学》对学术立场和学术质量的坚守。学术立场决定学术刊物的旨趣,也是凝聚学术队伍的精神轴心。......对中外诗学的研究与反思,对诗歌文体规律的学术抽象和提升,对新诗运行轨迹的勾画以及对新诗史上有艺术成就的诗人的批评等构成了中国现代诗学的'上园道路',也是《诗学》学术性的具体展现。"《诗学》出版以后,海内外诸多诗人和学者给予了真诚的祝贺和学术的肯定。

二十五年的光阴很容易被茫茫的时间潮流湮没,唯有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会散落在记忆深处,成为日后人们想起这段诗学嘉年华的历史碎片。正因如此,中国新诗研究所创办的学术刊物才具有更大的诗学研究价值。

从"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到"华文诗学名家

国际论坛":新诗所学术交流二十五周年

中国新诗研究所自建立之日起,就十分注重对外学术交流,吕进先生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其中,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诗学名家来所进行学术研讨、举办学术讲座,或者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以及派遣本所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学术交流等,由此加强了对外学术宣传和学术交流。

"'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新诗所学术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由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9月5日在西南师范大学拉开帷幕。会议历时4日,举行了多种活动。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中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研究华文诗歌的知名人士一百一十多人。中国大陆的代表来自十八个省市。他们中有十五所大学的知名教授、八个省的作家协会主席或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他们当中有朱先树、古继堂、张同吾、任洪渊、吴欢章、葛乃福、潘颂德、董耀章、阿红、姜耕玉、刘祖慈、袁忠岳、吴开晋、耿建华、孙基林、桑恒昌、章亚昕、鹿国治、骆寒超、龙彼德、王光明、弘征、陆耀东、张厚明、邹建军、杨光治、熊国华、黄淮、梁如云、吉狄马加、叶延滨、张新泉、杨本泉、傅天琳、凌文远、梁上泉、杜承南、培贵等人。

海外应邀与会的近三十位代表中,有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叶维廉,日本九州大学教授岩佐昌暲、及秋吉收、章欣,韩国忠北大学教授金正雄,香港岭南学院教授梁锡华、香港诗人晓帆,台湾著名诗人文晓村、洛夫、刘菲、金筑、张朗、杨平、白灵等。《台湾文学选刊》、《葡萄园》、《台湾诗学季刊》等十家海内外有影响的刊物的主编也出席了这次盛会。研讨会是一次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会议,可谓群英荟萃,嘉宾云集,对世界华文诗歌的促进与推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讨会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每个论述者从不同的视角来打量、抚摸着诗歌,他们用精辟的语言剖析大家共同关心的诗歌的发展。这种交流的机遇对每个与会者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收获。"'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以后,在海内外华文诗歌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华社播发了对外通稿,《文艺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新闻汇报》、《诗刊》、《海外文学选刊》等对研讨会盛况进行了报道。"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一种用诗歌的力量去凝集全世界华人为一体的典范,它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诗歌之外。

1997年11月9日至10日,由重庆市文联和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97中国新诗现状研讨会"在西南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重庆市文联主席陆棨、党组书记蓝锡麟和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吕进主持,梁上泉、傅天琳、李钢、余薇野、张继楼、石天河等近百位重庆诗人、诗评家出席,这是直辖后的重庆诗歌界的第一次大聚会。一些外地诗人闻讯也专程从成都、深圳赶到重庆与会。研讨会对新诗现状、新诗发展、新诗的诗体重建等诗坛关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时有交锋,提出了不少新见。"大家一致认为,诗是民族的良心,它应当表现时代精神,表达人民心声,同时给读者以诗美享受。

拒绝诗的美学使命,就是拒绝诗的生存和发展。"研讨会上还提出"当下的关键是诗要出精品,并积极尝试与音乐结合,与广播、电视联姻,有效地利用现代传媒去赢得读者。应当注意到,诗体重建已成关系新诗兴衰的不可回避的大事。吕进认为,80年代以来的新诗,诗潮多样,而诗体一直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自由诗,而且诗缺乏应有的诗美规范,因此,诗体重建是当前中国新诗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余见等为此呼吁人们关注现代格律诗,重申新诗的无限多样的格律化主张。穆仁、蒋人初和邹雨林等在会上大力倡导微型诗。林彦则认为,微型诗应该是诗微型,不管长、中、短、微,应该首先强调诗质"。在讨论会上,就先锋诗歌和"后现代"话题,黄淮、石天河等诗人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文化全球化的诗学语境,整合华文诗学资源,和海内外华文诗学名家建立起稳定持久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新诗研究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两年(后改为每三年一届)举办一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三届。

"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于2004年9月19日至23日在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亚洲、欧洲、美洲、澳洲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澳门等地的约110位华文诗学名家出席了本次论坛,他们围绕"倡导中国新诗的二次革命,推动中国新诗的再次复兴"和"华文诗歌在全世界的整合与繁荣"两大主题,在五次综合论坛和三个专题论坛("现代诗学理论研究"、"中国大陆新诗与诗学研究"和"台港澳及海外华文诗学研究")上展开了自由活跃的学理性对话与研讨,并在诸多诗学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新诗二次革命"的理念引起了广泛的方向,吕进、骆寒超、许世旭、陆耀东、非马、袁忠岳、朱先树等学者分别就此阐发了很有价值的见解,并一致认为:新诗二次革命的目的是要让新诗摆脱当前的困境,促进新诗的再次复兴;是要继续新诗开创者一次革命未尽的事业,并革除一次革命的偏颇,促进新诗诗体重建、诗歌精神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本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的主题在海内外诗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推动新诗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于2006年9月24日至28日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著名诗歌理论家、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吕进教授担任论坛主席,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蒙古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位诗人、学者出席了论坛。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提出的"新诗二次革命"已经成为诗歌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吕进先生的大会主题报告《三大重建:新诗,二次革命与复兴》是阐发"新诗二次革命"的纲领性文章,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诗歌传播方式重建是新诗二次革命的路向和主要内容。

为了在当前多元化语境中进一步认识到"新诗二次革命"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对此进行了再探讨。与会学者大都从建构新诗的立场上正面阐释了"新诗二次革命"的有效性。诗体建设是"新诗二次革命"的主要内容,也是本届"华文诗学国际名家论坛"与会者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作为"新诗二次革命"的主要内容,诗歌传播方式重建的提出是基于网络诗歌的勃兴,这是信息时代对诗学提出的新的理论要求。诗歌精神重建也是本次论坛讨论的重要问题,不少学者认为当前的商业化语境和网络传播手段是导致部分诗人和诗评家精神萎缩的主要原因。总之,这次论坛深化了对"新诗二次革命"论的认识,与会学者通过讨论,普遍认为应该加强新诗诗体重建和诗歌精神重建,应该认识到重建网络化时代新诗的传播方式和存在样态的重要性,在整合华文诗歌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新诗的良性发展。

同类推荐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战栗

    战栗

    余华的经验使他写作可以不断地去唤醒其记忆,他相信这样的记忆不仅属于我个人,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世界在某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烙印,那是无法愈合的疤痕……《战栗》便是他其中一个小说集。《战栗》中收入了余华的三篇中篇小说,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品。《偶然事件》揭示的是命运的偶然性与重复性;《一个地主的死》展示的是走向不归途的命运;而《战栗》中,一个被命运捉弄的诗人,无奈地用痛苦的方式表达欢乐……这些关于命运的故事,既有现实的,也有内心的。
  • 钟表成长之歌

    钟表成长之歌

    我就像是一只游·走在时钟上却并不甘于流逝和遗忘的指针,在时间中留下了书面的证据。或许每一个人都会如此,在若干年后的追忆中,发现更多的不是填满时光的一幕幕往事,而是大量无从记取的空白。然而人生或者生命的指针是一直有规律地运行着的,从未漏失过一分一秒。
  • 龙与少年游:江南随笔精选

    龙与少年游:江南随笔精选

    这是江南写作12年来首部集结出品的叙事散文集,讲述江南本人所见多年来的身边故事。一个作者哪能写尽世上的所有人呢?写来写去,写的还是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无论孤独还是野心,都有自己人生某个侧面的写照。这是我的局限和浅薄,但也是我的真诚。——by江南
  • 红唇与领带

    红唇与领带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起来有忧伤,有畅快,有愉悦,有悲戚,有坚韧……
热门推荐
  • 网王之穿越时空遇见你

    网王之穿越时空遇见你

    爱,大概是某个无意识的瞬间闪念,在相伴的日子中变成深入骨髓的牵挂惦念;青春,大概是渴望翱翔天际的自由自在,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与网球相处的日子中演化成共同的梦想与追逐……前世从未体验过的青春时光和深刻爱恋,今生都已补全,她曾以为这只是上天给她的弥补遗憾的机会,她曾以为她只是想要陪他走过那段最无助的日子,她曾以为她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总会消失,然而她却发现,她在这里找到的友情、爱情、梦想和希望……让她再也割舍不下。
  •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仙道纪元:第一金仙

    仙道纪元:第一金仙

    人仙,气血冲天,阳气纵横九百载。鬼仙,一念万千,阴德绵延三千岁。神仙,调合天地,阴阳相和九千年。地仙,坐拥福地,坐看红尘一万年。天仙,凝聚洞天,俯仰天地三万载。传说有真仙,可得永寿,唯天地浩劫可见。为何会有万年一次的天地浩劫!天地浩劫拉开帷幕,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流传以久的真仙为什么消失于世?那一句,“恨天难借吾一载。”的第一真仙究竟魂归何处?哪每次一浩劫征伐乱域妖魔的人仙为何尽数消失?本书被社会主义大刀砍中要害,不幸进宫!
  • 重生之嗜血魔医

    重生之嗜血魔医

    前世,苏婉清看着挚友为了保护自己惨死在自己面前,自己却无能为力。重来一世,发现好友惨死不是意外而是阴谋。她发誓,自己一定会手刃仇人。从此,江湖上多了一个性情古怪神秘莫测的魔医,人人都说魔医冷酷无情,残忍嗜血。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世自己经历了什么……直到有一天,他说: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情有义的人。
  • 前夫请滚开

    前夫请滚开

    嫁入豪门,三年不孕。在她终于治好不孕症准备为他生下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竟然高调地带着怀孕的小三登堂入室,“既然生不出来,你就滚蛋,难道你想让我们莫家绝后”。她的婆婆无比恶毒地骂她;“我已经签字了,你想通了就走吧!”,她的老公无情地将一纸离婚协书甩到她的脸上。后来听说夜城有两个男人为了抢回他们的妻子,在广场上赤手空拳、大打出手!而另外一边是两个宝宝为了争夺妈咪,在地上纠缠厮打!
  • 重生青梅杠竹马

    重生青梅杠竹马

    袁梦一生做过很多的事,有对也有错,但是最不可原谅的就是自己的叛逆,最后悔的也是自己的叛逆。可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却最怀念叛逆的日子。袁梦的一生有过很多的人的参与,最难忘的是顾渊越,最想忘的也是顾渊越,最爱的是他,最恨的也是他。短暂的一生,有过快乐,有过痛苦,爱过,也恨过,值了。再次睁开眼睛,自己竟然回到了刚出生,这一次她收起了叛逆,决心让父母过上幸福生活。
  • 互联网+:营销与创新

    互联网+:营销与创新

    早一步开始自己的移动互联网个性服务布局,就能早一天收获丰硕的果实,无论是企业经理还是个人,如果你还没有对“互联网+营销”引起重视,那么你就很可能从互联网的世界OUT。
  •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报告!你的毒舌竹马已上线

    报告!你的毒舌竹马已上线

    儿时的相遇于她不过是一场游戏,于他却似一场救赎。年龄的相隔斩断了他们的联系,时间使她忘却,却使他更加牢记,想去抓紧不曾舍弃。 九年之后再度相逢,上演的是抢厕所的竞争。他是她的顾客她忘了他,却活得更加张扬。 顾客等于上帝?老子送你去见上帝!看的不爽,照样是眼神杀! 片断一: 冯雨诺客套开口:"何先生还没带侄子回家啊!" 何远萧一脸犯贱,"怎么?诺诺倒是很在意我啊!不过我并未打算回你这个问题……" 冯雨诺脸黑:“随意,告辞!”直接甩袖走人。 片段二: 冯雨诺洗盘子,何远萧走进,贱贱开口:"多时未见,不知诺诺可有想在下?" 冯雨诺讽刺回击,"哦!是吗?是小哥的脑子有点儿不好使吧!这分明就只过去了两个小时而已。还望这位脑子有病的小哥哪凉快那待着,不要热的病情加重为好!"冯雨诺:人生中最美好的事也许莫过于留下遗憾。这样能更好的让记忆的大门封锁住美好的一切,让时间不会那般容易将它们掠夺。何远萧:是你闯入我的生命中成为我的幸运草,如今丢失的记忆外加分离的八年光阴,我来拿一生弥补!【彪悍逗比女】+【腹黑嘴毒男】=【欢喜冤家】撕逼的火花照亮天【本文1v1,非小白,属诙谐幽默、搞笑型正剧】
  • 门道

    门道

    陈平(?--前178)一生的谋略战绩令后人叹为观止,他屡以奇计佐刘邦定天下,辅汉文帝理乱世。他不如同期的张良深沉,却比张良多急智。二人虽同宗黄老,可思想上又有很大差异:张良晚年恪守“无为”之教;陈平则终生锐意进取,兼具纵横家的风采。陈平的择主三仕也很具有启发意义,他称职中矩,将一己融入别人,遍入大我之中,同时扩大自己,成就自己。虽表相上地位较低,但韬光隐晦,涵养人格,公忠辅弼。在蜿蜒起伏的人生途程中,陈平以过人的智慧励驾命运之舟,遇难而不困,有险而无危,终于建立了凡人不可及的丰功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