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几十双眼睛注视着李智云。
大家也很好奇,李智云为什么知道这件事,却没有逃脱,反而来到这里自投罗网。
“我的父亲,作为一个伟大的隋朝臣子,起兵造反是为不忠!”
“杨李二家乃为亲戚,值此大隋风雨摇摆,陛下恩典,让我父亲保卫太原,但他不认恩典,反叛的行为,是为不义!”
“起兵造反对家人的安全采不管不顾,是不仁。”
“这样一个不忠、不义、不仁的人,李智云虽然年轻却不愿意跟随!”
嘘!
大厅里传来喘息声。
不忠!
不义!
不仁!
儿子骂父亲,如此尖酸刻薄的话,刀锋见血,每句话都可以刺痛人心!
大家都知道,这一次朝廷上,李智云的言论一经传出,就会对李渊产生了影响。
李智云也好不到哪里去,至少在不孝的名声方面。
李渊一旦成功,即使李智云是李渊的儿子,也唯有一死!
李智云已经没有退路了!
窦唯现在明白了李智云想做什么。
他偷偷地看着李智云,不由心里反讽道:‘真是个傻瓜,李家有这样一个书呆子,大隋这艘船快要沉了,还当了忠臣,哈哈真遗憾你太年轻了,孩子。”
窦唯知道关中世家的计划,李渊一旦出兵,就会直奔长安。
他不认为李渊会有失败的理由。
因为关中所有家族门阀都将与李渊合作!
杨侑看着李智云坚定的表情,对李智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智云是李渊的儿子。
但这种时候,如果李智云站出来反对李渊,对于李渊来说,也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巨大打击!
杨侑开玩笑地说:“你作为儿子骂父亲,不是不孝吗?”
“是!”李智云没有任何反驳,直接承认,随即,故意摆出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洪亮地说:“自古以来,忠孝不能兼得,智云只能选择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四个字,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这一次,每个人都不敢相信地看着他。
站在这里,大多数人都是门阀的代言人,他们只考虑门阀的利益。
对国家忠诚?
他们从来没有这个想法。
这种意识也从未进入他们的头脑。
杨侑有点感动。
李智云心中非常忐忑,他相信如果杨侑不信任他,他就是不会死在杨侑的手里,他也会死在李渊的手里。
“你将如何精忠报国?”阴世师犀利地看着李志云。
虽然李智云让他又惊又喜,但作为一名活了几十年的老将,阴世师并不相信李智云的话。
李智云现在知道关键的时刻来了。
他能否活下去,能否达到目的,现在就看他自己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大声说:“大殿中的消息对于李渊来说就是透风的墙,李渊出自世家,我想大殿中的大人不少都与李渊私交甚好,所以李渊应该马上会得知消息。殿下应该马上做好安排,集结兵马,在李渊起兵后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长安。”
“那该如何布置?”杨侑问道。
李智云回答说:“攘外必先安内!”
每个人都再次感到震惊,而其中一些人改变了他们的脸,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长安附近到处都是悍匪,所谓的安内便是消灭这些强盗,李阀在关中宿有声誉,一旦李渊造反,这些强盗很可能为了财富以及从龙之功投靠李渊,当我们在前线战斗,强盗可以从后面攻击我们大隋军队。”
窦唯低下头。他的脸变了好几次。
他不知道李智云会提出这样一个尖锐的策略。
长安境内的土匪,其实后面站着关中大族。
否则,这么长时间内都没被消灭是不可能的。
“小子,这些强盗可不容易对付。以现在势力最大的孙华为例,聚兵7万,一次又一次剿灭,反而越来越壮大了。”阴世师老实的提醒道。
此时,阴世师已经有点信任李智云了,李智云有可能真的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
李智云摇摇头说:“将军,只要你给我一千骑兵,15天之内,我一定剿灭土匪!”
窦唯听了李志云的自吹自擂,嘴角不禁露出了嘲弄的微笑。
在过去,一万大隋军都不能消灭孙华。
黄口小孩,一千骑兵想消灭孙华,真是荒唐可笑。
阴世师也冷笑了一声,摇了摇头,低头看着李智云:“小子。你知道什么是战争吗。如果孙华这么容易被消灭,他就不会发展壮大至此。”
“不对!”阴世师说着,眼睛突然睁得大大的,神光锐利如刀一般盯着李智云,冷笑道:“好,好,小子我几乎相信你了!演技真好,好样的!”
“你想借着剿灭孙华为名,从长安逃走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