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600000022

第22章 苏州人的哲学……(3)

很难想象,假如伯泰、仲雍兄弟二人不是因为谦让和忍辱负重,来到当时的江南湿地,“断发文身”,何来吴国的伟大纪元?何谓“断发文身”?就是因为当时吴地到处是荆蛮荒芜的水域之地,长发飘然不利于劳作,于是只能“断发”。而当时近靠大海的吴地水害常发,处在蒙昧时代的人们以为是“水怪”,于是在自己身上刺画花纹,打扮得像个怪物,企图以毒攻毒抵挡水怪的侵袭。伯泰、仲雍原是王室公子,也要“断发文身”并终日与百姓下地蹚水,流血流汗,足见其磨砺。传说仲雍有个小孙女叫女红,那一日恰在隔壁内房缝衣,听爷爷仲雍在与乡亲们商议如何减少因“文身”而引发的感染丧命的对策,不慎一针扎破了手指,血滴在衣料上,为了遮掩血迹,女红用丝线在血迹上绣了一朵梅花,岂料这一偶然事件使她顿生灵感:为什么不把刺在身上的花纹刺在衣裳上呢?女红被自己的灵感所感动,连续七天七夜用五彩丝线绣成了一件图案衣裳。这绣上花纹的衣裳试穿的正是她爷爷仲雍。穿上绣花衣的仲雍迫不及待地跳到水里看效果,据说水蛇等看到这美丽的“怪物”,吓得纷纷逃遁,于是仲雍高兴地下令勾吴全境推广这种绣衣,以替代文身,从此吴国兴盛刺绣,也再没有人惧怕潮起潮落的“水怪”现象了。最早的“苏绣”就是这样诞生的,以前的绣娘也叫“女红”。关于“苏绣”诞生史,还有一种说法在苏州的第一部地方志汉朝的赵晔所著《吴越春秋》中载道:“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忽然而卧。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此文道的是在伯泰、仲雍兄弟之前的大禹来到吴地为与土著人打成一片,不得不整天裸身奔走,苦不堪言,于是大禹不得不苦思冥想解决方案,有一日大禹谎称梦见一个上苍派出的使者是穿着龙纹绣花衣。迷信的远古者一听皆学天使从此穿起了绣衣,替代了以往的文身。看来无论是哪位发明的绣花衣取代文身,“苏绣”的诞生皆有一个血与泪的代价。

很难想象,假如伍子胥不是因受杀父灭族之痛、之耻,他身为一代名将而怎能落魂吴国街头当乞丐?也正是因为吴王重用,他才上书“欲立强国必先立城郭”,并用七年时间“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起了“周四十一里二十一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的“吴大城”,即古苏州城,亦叫“阖闾城”。历时2500多年的姑苏城,为什么依旧被当代人所惊叹欣赏与赞美为人间极品的“东方水城”?是因为它的设计充满了“能进能退”、“能攻能守”和便于生活、四通八达的建筑传世经典。伍子胥其实并不是建筑专家,但他内心的那份强盛吴国、复仇楚国的强烈心愿使他对苏州城的倾注程度远远超越于任何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的智慧与艺术。有兴趣者现在仍可在漫步苏州街头时体会到当年伍子胥建城时那种因势利导的高超艺术。“坊市棋立,桥梁栉比”。苏州老城的街坊与河道是并行的,一街一河,街、巷、桥、店、庙、宅、埠、衙等皆临街、临水布置,前门沿街,后门临河,前门御车,后门登船的“门前石街人履步,屋后河中舟楫行”的那种现在常听苏州人说的“双棋盘”格局的独特水乡景象。这种“双棋盘”格局的水乡建筑是中国惟一的,后来对苏州乃至整个江南水乡城镇建筑都起到过示范作用。“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古苏州城有八座城门,它们为抑制外敌入侵和通达四方济民强国发挥了极端重要的功勋。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乘舟向山寺,著履到渔家。

苏州古城能够留给今人那种永远无法忘怀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便是一种永恒的物景文化与流动的哲学深意。它的每一条河流与每一扇城门及每一块街砖,都蕴含了深刻的岁月磨砺的痕迹与万象人世间的悲喜。

多数人只以为江南水乡的苏州只有水与桥,或者只有江河湖塘,其实苏州还有很多山峦,虽然这些山峦比不上神州五岳,但苏州的山几乎每一座山峦都充满了灵秀之感。如太湖边的吴山,虽不高,但却绵延数十里,由于它身伏太湖水域之边,常倒映于万顷湖水之中,仿佛是天造之画,难怪柳宗元叹言:“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名镇木渎的西北灵岩山可能是苏州境内的山峦之代表,它四周峰峦环绕,自北向西依次有天平、塞山、银顶、穹隆、香山、清明等山峦,自南向东依次有横山、黄山、狮山,楞伽山,可谓峰联岭属,或起或伏,而灵岩则居其间,独秀挺拔,故有“吴中第一峰”之称。

苏州的山有不少是在湖中水里长着的,比如茫茫八百里太湖中就有七十二峰。其美其妙,只有坐在湖船上欣赏或在晨暮之时静坐在渔坞旁观摩才可知其美不可言之妙。

有人把太湖的七十二峰比做浮于水晶盘中的一颗颗青螺,此乃绝佳和出神入化的比喻。试想一下,你坐在湖中的船舶上,再闭上眼睛,然后猛然睁开,但见蓝天白云下碧漪涟涟的太湖如同一只巨大的水晶盘,那一座座峰青翠翠的,大的如田螺,小的如螺蛳,这儿一颗,那儿一颗,吸附在这个盘子上,何等悦目,何等诗意!如果你能晨暮坚守,还会发现那“盘中青螺”是活动着的,是变换着的,忽而高顶穹空,忽而藏身于地面,忽而随浪波动,忽而凝固成湖体本身……

这就是苏州的灵峰妙山。它看起来默默无言,却时常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莫测变幻;它似乎沉静呆板,却突然间奔涌激情,让世界感动和震撼。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我的祖先这样品评苏州的山与水之间的关系,故而有“天下之山,得水而悦;天下之水,得山而止。”有山有水,山水相依,才能有醉人的胜境。

苏州的山正是如此。于是苏州的山让我想起了苏州的一位先人,当然是兵法创造者孙武。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其为孙子、孙武子。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在伍子胥到吴国前,孙武一直隐居在太湖边的虎丘一带的山林之中。后与伍子胥一起帮助吴王阖闾灭楚称雄于中华。但后来的新国君夫差不听伍子胥规劝,被越王勾践的十年卧薪尝胆而反灭。孙武冷眼时势,尤其是对好友伍子胥的惨死而痛楚不已,从此彻底隐居于深山数十年。也正是这样的孤独、清消的磨砺,孙武潜心对过去所写的13篇兵法重新修订,使其更臻完美,也使孙武自己成为中国春秋时代与孔子、老子齐名的三位最伟大的思想家而光耀千秋。

我常想,人们都说苏州人的性格是水做的,是水的柔性与地之肥沃及阳光的充足而熏陶出来的,似乎做什么事都能成功。难道真是这样的吗?其实否也,听了孙子的故事,也许你会有另一番了解苏州的聪明之处是何处而来。

《孙子兵法》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充满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着的,强调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这是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具有的何等高超的思想艺术!我们最熟悉的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和辩证法,不仅是军事学说,而且是能够运用于各种人类社会活动中的法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吉兹在《企业管理》一书中这样指出:《孙子兵法》中所揭示的许多原理原则,迄今犹属颠扑不破,仍有其运用价值。”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在《兵法经营大全》中指出:“采用中国的兵法思想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比美国的企业管理方式更合理、更有效。”自孙武传授兵法的几千年来,世界各国之间的军事、外交、经济、文化之间的各种争战,很多都是用《孙子兵法》来化解的实例。

苏州人是孙武的后代,他们对先人留下的兵法之道是最能吃透、理解和熟用,掌握了这样本事的人群,即使碰到再大的困难,也会战无不胜。

我还想起了另一个苏州的伟大先人,他就是宋代改革派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大清官范仲淹。

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去朝圣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整个城市轰动,人们争先恐后去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同学见状呼他:“快去看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这位埋头看书的学生随口说道:“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只管继续读他的书。果然第二年这位学生得了进士,见到了皇帝,他便是后来成为宋朝一代名相的范仲淹。范仲淹是苏州人,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吴越国朝中的官员。由于父亲早逝,范仲淹小时候生活十分艰苦,在襁褓时就随改嫁的母亲到了山东。寄人篱下的小范仲淹进取爱学,后来当官后一直不忘百姓之苦,并力主改革旧端和根治国家之弊病,所以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理想与胸襟,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人品和闪光思想在那篇传世之作的《岳阳楼记》中淋漓尽致地得到了扬洒……

吴国之地的苏州,历史上出过无数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产生与存在,注定了这块沃土的富饶与强大、丰收与壮美。

继承,可以使并行者比别人多一份智慧和聪明。而不断的创新与追求更使同行者有比他人更多超然的本领与持之以恒的耐力和勇气。苏州人属于这种人,属于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因此总比别人走得快些,攀得更高些,并且永不歇劲地奔走在前面--几千年来始终如一……

不像二三十年前从京城回一趟老家要走一两天,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抵达,借助手机和网络、电视的帮助,如果想了解故乡的每一天情况和每一个进步与业绩,极其方便和快捷。因此像“小安小富,不满小胜,不守不成”这样的话,我常能在这些年中听老家的干部和群众说。何谓“小安小富,小满小胜,不守不成”?言下之意是:现在的苏州是追求的大富、大胜和大成。

呵,大富、大胜、大成者苏州也。

呵,大富、大胜、大成者自然是苏州,自然是我的那可爱、可敬的父老乡亲!

然而有谁将苏州人的大富、大胜、大成者的品质与品质来源真正挖掘与总结出来了呢?

有。但似乎又很不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苏州的发展与进步举世瞩目,有人也对此总结和提炼出了诸如“苏南模式”、“苏州精神”、“苏州之路”等闪耀之词,可什么是真正的“苏南模式”、“苏州精神”和“苏州之路”的灵魂与核心呢?又是什么东西真正形成了这种“苏南模式”、“苏州精神”与“苏州之路”呢?

答案更加小了。

我是苏州的儿子,苏州是我的故乡,我想寻找这种答案,寻求故乡进步与发展的灵魂与血源--

同类推荐
  •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甲斐的野望

    甲斐的野望

    公元1557年,已经36岁的武田信玄喜得一子取名武田源八郎信谦,一位穿越而来不存在于正史中的人,他将会给武田家带来希望还是毁灭?
  • 棋盘胜斗

    棋盘胜斗

    言和原本以为,是他穿越了,可是翻查了史书,这个世界似乎不是他所认识的三国。制衡荆州的刘表,统领江东的孙坚,雄踞中原的曹操,还有突然冒出来的西凉秦政……(非完全历史向,架空历史类小说)
  •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是一部简明介绍闽侯历史的通俗读本,面向青少年读者以及文史爱好者。记述时限,上溯远古,下迄1949年。按历史编年体例,划分若干发展阶段,分专题纪事。本书记述重点是史事及其相关人物,包括各时期重大政治活动、军事事件、经济贸易与文化成就等,并根据地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特点而有所侧重。本书由曾江主编。
  • 魏晋原来是这样

    魏晋原来是这样

    《历史中国》是有史以来最全的中国断代史,每卷从50个角度观照该段历史,用50篇专题文章,深度阐述历史知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并融合了当前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成果,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讲述远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每卷末附录该时间段的详细年谱,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历史中国》是一部中国历史精品之作、“中国人都能看懂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热门推荐
  • 大知漾的情感论

    大知漾的情感论

    这里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在某个时刻,可能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其实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就只是单纯的突悟,想要表达的自己内心想法的念头十分急切,而过后可能又会很迷茫,面对这样的自己,我只能慢慢等待。
  • 读帝王悟经典人生

    读帝王悟经典人生

    一部古今中华史,兴衰得失尽殊同。读罢掩卷无言语,常使诸君叹时空。在帝王离我们日益远去的今天,帝王之道也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内涵,这将是从政、从商,处世的为官之道、为商之道乃至成功之道。本书精选我国古代帝王的优秀统治思想,并将其归纳成九种经典思想,以飨读者
  • 九尾天狐之恋

    九尾天狐之恋

    一只狐妖,在渡天劫时,不幸被天雷击中,奄奄一息,然而,在她万念俱灰时,一位少年救了她......
  • 萌宠逆袭:短腿也要修成仙

    萌宠逆袭:短腿也要修成仙

    当夺舍失败变成狗的赵四儿,遇上了精分男主杨二郎,于是,两人打打闹闹的修仙路就此开始……何为短腿?赵四儿举起爪子:我就问你柯基的腿短不短?!何为精分?赵四儿:你见过白天卖狗玩,晚上被狗卖的深井冰男主吗?!……修人不易,修仙更不易!
  • 回到原来的世界时

    回到原来的世界时

    当她再次醒来时,不再是修真的世界了,而是回到了自己本来的世界。接下来她该做些什么呢!?
  • 知知与终生

    知知与终生

    2050年,上大学的沈知知的母亲去世,不久,一个叫终生的男子带着母亲的信物找到她,并说受她母亲嘱托带她去安全的地方。起初,沈知知只当他是神经病,直到另一拨身份不明的人的出现,让她的安全受到了威胁,她才发现自己卷入了巨大的迷雾中。原本的生活被颠覆,甚至连父母也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那么,她到底是谁?随着一系列的危险不断发生,她开始逐渐接触到真相。她和他在重重危险与陷阱中从陌生到熟悉,从相斥到相吸,一路携手战斗。然而,就在沈知知以为一切都将结束时,却迎来致命一击,原来,她自己就是真相。
  • 你想企业长寿吗?

    你想企业长寿吗?

    《你想企业长寿吗(从世界五百强的兴衰轨迹看百年不老企业打造规律)》是一本提供给企业家一点启发、格调新颖、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书中从企业的决策、执行、责任、考核、人才、管理、机制、资金、文化、品牌、员工等11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揭示了企业长盛不衰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的规律。本书由刘战主编。
  • 观音义疏记

    观音义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1977年10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在无数人彷徨的身影中,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一度前途灰暗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1977年12月,全国各省十三届高中毕业生——570万人涌向了高考考场,踏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征途。1977年的寒冬,考场上却散发着郁郁勃发的生气,数百万考生正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未来的轮廓。第二年春天,27.3万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在高校停止招生的十年寒冬后,终于等到了春回大地。1978年9月,新一轮的高考再一次拉开帷幕,前后两届共1000多万的考生,重新燃起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激情。
  • 重生,废后庶女要翻身

    重生,废后庶女要翻身

    她柳落雪十六岁嫁于安莫翎,整整四年,她上刀山下油锅,为他出谋划策为了他,她周/旋于太子和其他王子中间,阴谋诡计,行次暗杀,只要有危险,她都毫不犹豫的替他挡在前面,只为保他平安。四年后,她终于帮他夺得帝位,他曾经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谁曾想,他不过是利用她,他心里一直爱的是她的姐姐柳如雪。她姐姐断她手脚筋,从此东宫变冷宫,十年里她过着蝼蚁般的生活,好不容易等来他,等来的却是他凌迟处死的圣旨。她眼睁睁的看着利刃刺入自己的肉里,一刀刀剜下自己的肌肤,每刀落下,森白的骨头便多暴露一分。再度重生,她发誓,一定改头换面,绝不心慈手软,她要让他们xue债xue偿,她一定将所有的屈辱一点点全部向他们讨回来!属于她的东西,她要全部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