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4000000075

第75章 科学家精神

“我上次跟她说买票去江汉看她,她说不用,燕京到江汉也挺远的,来回折腾,当时我们做的那个课题也挺忙,我就没去。”左瑞超开口解释,同时心想,这位小舅子,今天不会是过来兴师问罪的吧。

方哲对他的解释心感好笑的同时,也想起了自己的感情。

方哲前世没谈过恋爱,今生也才刚开始行动准备追对门的徐若琳,一则是徐若琳长得漂亮,让方哲跟大多数初哥一样,产生了所谓的“一见钟情”,男人嘛,先是畜生才是人;

二则是俩人之间奇妙的缘分,方哲前世在徐若琳住过的房子生活了六七年,除了她留下的不少家具不说,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她这个前任房客生活的痕迹,尤其是书桌墙壁上的八张便签,方哲现在依然记得它们上面的每一个字,也在猜测着,这些字的主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也因此,前世孤身一人近三十年的方哲,今生重新来过,选择了不再等待,而是去付诸行动,哪怕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恋爱,方哲也觉得值了,大好青春,感情总不该是一张白纸。

眼下,方哲也算明白了,看样子姐姐这位男朋友,是真的有点儿榆木脑袋,也怪不得上次姐姐说她再不来,这家伙就该在实验室孤老终生。

也怪不得,前世的时候,姐姐没考上华清,两个人会因此分手,他们两人中的感情,一直靠姐姐维系,可能分手的原因,就是姐姐觉得太累了吧。

方哲觉得,眼前的左瑞超,无论是相貌人品还是其他条件,都还算不错,要不然姐姐也不会看上他,这家伙虽然在感情上脑袋有些木头,但也能看出他对姐姐的感情是真的,这样的人,将来当自己姐夫,也算不错,而前世那个姐夫,方哲对他的感觉只是平平淡淡,今生他和姐姐还有没有缘分,那就看老天的安排了。

想罢,方哲开口说道:“你这两天忙吗?要不忙现在就买票去找她吧!”

“挺忙的!你别看现在是国庆节,该做的实验还得做,昨天晚上我们还”左瑞超说到这儿,看到方哲不太好看的脸色,又改口道:“反正现在是国庆节,怎么着老板也该给我们放假,我去磨磨他,尽量请假去看看你姐。”

很多研究生都喜欢叫自己导师老板,因为导师带他们做项目做课题,每个月也发一点儿生活补助费,看上去跟公司的老板没什么差别。

方哲又跟他交代了一下,让他去了之后,考考自己姐姐的英语水平,相信以他的智商,应该能看出来姐姐的英语需不需要加强。

俩人又随便儿闲聊了一阵子,方哲本打算离开,却被左瑞超叫住说要请他吃饭,可算他情商还没见底儿,还知道讨好未来的小舅子。

华清大学有十几个食堂,早年的时候食堂按数字排号,也就是一食堂二食堂之类的,06年的时候,不少食堂都改了名字,取名清芬园,听涛园,丁香园之类的雅名,也有几个食堂后来改作他用,左瑞超在这儿呆了一年多,对这些也算熟悉。

他带着方哲去了就近的清芬园,推荐方哲点了一道红油抄手面。

抄手是川蜀人的叫法,实际上也就是馄饨,华清大学作为全国最高学府之一,在吃上,也是一点儿都不含糊,十几个食堂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美食,而左瑞超跟李一飞一样,是川蜀人,口味好辣,原本他还想着帮方哲点一道麻辣香锅,被方哲以太辣为由拒绝后,才换了这道红油抄手面。

俩人边吃边聊,关系上却是比之前更近了一步。

“生物学是门复杂而又浩瀚的学问,如果说历史学是从人类有图刻文字记载开始的,人类学是从人类这个物种出现开始的,那生物学,就是从生物的诞生开始的。”左瑞超侃侃而谈自己的专业相关,一方面是方哲好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未来小舅子面前,建立自己高大的形象。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距今已经有30多亿年,而宇宙,更是诞生了130多亿年,这么长的时间,我不相信宇宙中没有其他生命。相比之下,我们人类短短的近万年文明,就像钟表上的最后一秒钟一样,非常短暂。

而这也是我选择生物学的原因,我就是好奇,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身体,思想,意识,又是些什么东西。”左瑞超的话,激起了方哲很大的兴趣,无他,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重生者,而除了自己的思想回到了从前,自己前世的身体,早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甚至于别说我,恐怕整个人类,到人类物种灭绝的时候,都不会有人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所以,你别看我是个搞科研的,实际上有些时候我也是信上帝的,科学解释不了的事,一句神是万能的就能搞定一切。”左瑞超吐槽着说道。

“我觉得你就是心太大了,靠你自己一个人怎么可能研究清楚这些,那你不是比上帝还厉害,你还是安安心心做实验,顺便儿管好你和我姐姐的事儿就行了。”方哲从左瑞超身上,看到了自己心中的那种科学家精神。

小时候方哲也梦想过长大后做科学家,只是长大后才发现自己是没有那个智商的,相比于左瑞超崇高的科学理想,方哲倒觉着自己想创办一家跨国公司的梦想不算什么事儿了。

不过,等将来有钱了,倒是可以考虑资助一下自己这个“姐夫”,不说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人类做贡献啥的,起码能向着解开方哲心中重生之谜的困惑前进一步。而且,如果自己将来真的想把全息游戏变成现实的话,恐怕生物学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一门学问。

两人吃完饭后,左瑞超又专门在食堂窗口买了袋酸奶给方哲,这也算华清的一大特色,包括酸奶豆浆冷饮冰激凌之类的很多东西,包装名称上都是华清什么什么,产地都在华清校内,也是挺牛逼的。

同类推荐
  • 重生在现代修仙

    重生在现代修仙

    大二学生刘一鸣一梦回仙侠,修炼至大成,打破虚空,却跌落回现代世界。修行数百年修士重生回都市,弥补遗憾,扮猪吃老虎的故事。
  • 捡宝王

    捡宝王

    PS:开了新书,《妖魔哪里走》,请大家移步去看看。****爱黄金,爱白银,更爱星光璀璨的宝石。枪械,珠宝,还有贵金属,收藏家的世界怎么能少了古董?仓库拍卖,旧货交易,房产收售,还有淘金挖矿,其实要想赚钱那么寻找传说中的宝藏才是王道。麾下坐镇虎猫、苍狼和安第斯神鹰,身边还有忠心猎犬、暴躁巨猿和非洲愣子平头哥,谁说捡宝鉴宝只能靠人?!
  • 都市之镖行天下

    都市之镖行天下

    科技发展日异月新的今天,而刘子扬却肩负着重振“天下第一镖”的重任。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他能否守住“天下第一镖”这块招牌,将其发扬光大
  • 都市无敌剑仙

    都市无敌剑仙

    “没有什么事是一剑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么我的坟头已经长满了野草。”夏封站在紫禁之巅,看向远方的双眸中,是没有敌手的落寞。
  • 花都无敌仙王

    花都无敌仙王

    新书《长生仙王在都市》已发布!一世又一世的等待,终等到黎明的曙光!这一世,携美共长生,漫步在这尘世间,坐看纪元的起起落落,时代的变迁沉浮……
热门推荐
  • 大地的阶梯

    大地的阶梯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大地的阶梯》是著名作家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文章构思独特,笔风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随意与洒脱,又有着小说的生动与感人。在他的笔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文字与景色一样气象万千。
  • 我的超级悬赏金系统

    我的超级悬赏金系统

    原来,那遥不可及的东西,就在我触手可及之处!——吉恩·克洛尔·蓝·J·诺金罗德-------------强者,能更自由的活着,这就是我要的!
  • 说琴

    说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ey Natalie Jean
  • 美味主食花样600款

    美味主食花样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主食花样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

    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

    亲爱的朋友,你快乐吗?如果你快乐,希望本书能给予你更多的快乐;如果你希望自己快乐,马银文编著的《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也将借由许多富有哲理的的小故事,唤醒你分享快乐的能力。《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总结了快乐人生必备的9种心态,书中一个个蕴含哲理的经典故事,除了能使我们了解如何从内在释放压力、克服外界所引发的负面情绪之外,同时也能让我们用更积极的视野来重新看待这个世界,进而在待人接物上从容自在。
  • 鹅湖集

    鹅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离婚倒计时

    离婚倒计时

    身为上司的季莫泽最近有点捉急,自己的部下苏辞近来有些小忧郁,偷觑多年的小白兔终于有了离婚的念头,萝卜要挪窝,第一时间当然是要搬到自己家。身为部下的苏辞最近似乎与八卦结了缘,前夫闹复合,室友闹分家,上司要同居,大星期五的还有人送玫瑰,嘿,这婚还离不离了?
  • 我们的价值观:初中年级读本

    我们的价值观:初中年级读本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滋养;一个公民的成长,离不开价值的引导。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华民族,不仅要在经济建设上奋起直追,更要在精神文化上焕发出自己的精气神。人生需要信仰驱动,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党的十八大顺应世情民意,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用24个字提炼出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