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7200000068

第68章 六十八:麒麟戏蜀

葭萌关本来没有歌乐,但从刘阐来了后,一支陪同在他身边的乐队也跟随。

当然,最让人瞩目的,还是那道倩影。

“你说的替我报仇,是什么意思?”晚宴结束后,马超紧跟在言和身后,他第一次感觉到,这个美的不像话的女子,不一般。

仿佛奸计得逞,言和露出笑容转头回答:“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二人沉默地对视着,良久,马超道:“无聊的女人。”

便转身离去。

“机会就在你面前。”言和高声提醒:“别忘了,马氏一族是如何被秦政屠杀的。”

“......”马超转过头时,那脸上的杀意释放,吓得言和内心狂跳,马超道:“别拿我的家人事情来提醒我。”

“......”

言和像女子一样抚摸自己的柔发,道:“那也比秦政做的事要好的多。”

“......”

马超这次再也没有搭理言和,返回到了自己准备的房间。

反而是留在现场的言和喃喃道:“马超和秦政吗?”

得到益州援军的补充,以及马超统帅的西凉铁骑一同驻守,葭萌关的防御力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从探子回话......

“大都督!”

如今刘阐升为益州都督,下属们自然改口,看到刘阐还在饮乐,便立刻后退不敢说话。

刘阐却还算清醒,叫退歌女们,道:“说吧。”

“张鲁降秦政后,秦政已率大军直奔葭萌关!”

“秦政有多少兵马?”

“一望无际!”探子道:“前锋尽是骑兵,属下数了一天方才见到中军的步兵......依照估计......”

探子的沉默让言和明白了,但是刘阐还是道:“说!”

“至少有二十万......”

“二十万......”刘阐被吓到了,蜀中将领也被吓到了,二十万!这秦政......

望向马超,只见他英目失神,颓废的低下头。

“那又如何?”刘阐道“我有蜀川天险!葭萌关兵精粮足,他秦政二十万大军又能如何?”言罢刘阐站起:“众将厉兵秣马,准备迎战秦贼!”

只是,蜀中将领不知道,有一人正在冷笑的看着他们。

......

“驾驾驾!”

在清晨,葭萌关迎来了一队哨骑,是从成都来的信使。

是刘璋的命令。

刘阐接下信后,惊愕了一下,大怒道:“刘循!”

言和甚至没有看,就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只是他带着看戏的目光看着刘阐,看他,如何面对这一次的冲击。

信的内容只有一件。

交马超给秦政,与秦政结好。

刘阐带着愤怒的脸色将信给予众人看,也包括马超,道:“这就是我的好兄长提出的建议。”

蜀中将领兵精粮足,这次却又是不战自降,马超来投,结果秦政追杀过来,自己便交人,这日后谁还敢投奔川蜀。

刘阐是次子不假,但是论权术,言和深信,刘阐远胜于其父和其兄。

但亦若天下对他言和言子云的评论,最难操控的是人心,最懂人心的便是他言和。

......

张家的府衙内,张肃一脸严肃地问:“什么时候的事?”

“从克复襄阳的时候。”张松得意道:“兄长,不出三年,我川地,便可迎来一位明君呐!”

“你!”张肃愤然站起:“你这个吃里扒外的混账,主公待你不薄,你为何伙同外人,背主投敌!”

“待我不薄?”张松冷笑一声:“岁岁朝朝,在外磕头求和尽是我等臣子去做,他刘季玉则在府衙里赏酒品月,这也叫待我不薄?”

“刘家恩厚我族,你这是叛国!”张肃大怒回答,结果张松进亦是怒喝:“叛国的是曹操!是不思进取,不思救君的刘璋。而不是我!”

张肃明白了......自己这个弟弟,已经是铁了心。

“可惜是我蜀中才俊。。。竟然主儿三人,被一个女人玩弄在鼓掌间,不对,她......不是女人吧?”

“不错。”张松道:“他是大汉的定武侯,言和言子云!”

“麒麟。。。吗?”张肃彻底认了,而他们的认命,也宣告了葭萌关的事态。

刘阐拿过令牌给马超,道:“你拿过我的令牌,火速穿过蜀中各关隘,出巴东走秭归,前往荆州吧。”

马超几乎感动地看着他,道:“刘...刘公子。”

“记住,我不是为了你,而是因为马家世代忠良,我是希望你能为大汉而效力!”刘阐说完,同时给底下将领:“各军做好准备。”

这让言和出乎意料,他一直算计着刘家父子的走法,本来以为刘阐会直接带着马超反叛,从此蜀中,秦政皆在消耗,这就给在一直在秭归练兵的齐林机会。

这次,他终于认真地观察回这个年纪轻轻的刘阐都督了。

放跑马超,既成就了他刘阐忠义之名,赢取蜀中将领支持,又同时对刘璋与秦政交差,可以说这步棋,既在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

不过......

言和在卧室把玩着棋子道:“赢得了威望,还会引来猜忌。世间安得双全法呢?”

同类推荐
  • 宋春归

    宋春归

    周南,一个普通职业者,无所谓宋粉,只是比较喜欢北宋那个繁华风流的、“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朝代,却在一次旅行中被穿越到了即将灭亡的辽国。耶律家大公主偏偏文静如处子,宋徽宗的小公主却桀骜如小马驹……经历种种曲折困苦后,终于扭转乾坤,在靖康耻的黑暗前夜,让北宋走向了另一条路,创造了一个更辉煌的巅峰盛世。
  • 革宋

    革宋

    天下非赵氏天下,乃华夏之天下。吾起兵,也非夺回赵氏江山,而是要光复华夏江山。
  • 史事讲将

    史事讲将

    三国群雄、元明末初、隋唐征战、汉末争霸、两宋风云,这里有你所不熟悉的历史人物传记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 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最深入最独家最劲爆的中国历史悬案!正史的态度,野史的范儿,秘辛、传说、野史、杂闻,绝对满足你的好奇心!
热门推荐
  • 闲云词

    闲云词

    本书收作者的词作近三百首,有:“关中吟(二十六首)”、“韶山行(十四首)”、“新疆吟草(四十八首)”等。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冰儿

    冰儿

    讲述的是一个平凡、努力追求一种朴实生活的男人李慕唐偶遇一个火焰般的女孩冰儿,并被她和徐世楚之间轰轰烈烈的爱情行为所折服。而冰儿就象一位晶莹剔透的“仙女”,闪亮夺目,却又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李慕唐的感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经受一番不平凡的体验后,李慕唐最终决定继续过平凡的人生。说是风就是雨的冰儿,徘徊在风流倜傥与稳重忠实的两位男人之间,她愿纵身悠游于浪漫的世楚的眸海中,还是收拾起童心,依偎在如保护神的慕唐的臂弯里?她疑惑了,她真的疑惑……
  • 泐史·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傣族史书 白族史书(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泐史·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傣族史书 白族史书(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泐史》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始于傣历五四二年(宋淳熙七年,公元一一八〇年),终于傣历一二二六年(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时间跨度近七百年,详细记叙了西双版纳傣族各世领主的姓名、生卒年、在位时间及其配偶、儿女、封地、俸禄等,对于制度、历史大事及与泰、老、缅等邻邦关系,也有所涉及,是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地方史和傣族史的重要史料。《白古通记》(有名《白史》)与《玄峰年运志》为云南白族古代史书,原书均系白文、作者均不详,且都早已失传。此次所出《白古通记》与《玄峰年运志》由王树武据群书索引辑出,是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 马尔菲公爵夫人

    马尔菲公爵夫人

    悲剧作家约翰·韦伯斯特所作的《马尔菲公爵夫人》恐怖而令人心碎。该剧的故事充满了血腥。寡居的公爵夫人,因与管家秘密结婚,惹怒了她的兄弟斐迪南德公爵及主教。他们让公爵夫人受尽精神和肉体折磨后将她杀死,并掐死了她的两个儿子。最后,公爵发疯,一位曾经参与折磨公爵夫人的仆人幡然悔悟杀死了主教。
  • 霸宠冷狂毒医

    霸宠冷狂毒医

    “冷爷,目标现在XX大厦,69层,697房间。”耳机里,属下的汇报声传来,她没有作出任何回应,只是调整了一下伏卧的姿势,然后端着狙击枪移动了一点位置。从瞄准镜中能看到,她此次行动的目标,正独自一人在那房间外面的阳台上呆着。危险即将到来,那作为目标的中年人,却仍然是恍若未觉,一脸的焦躁,对着手机说着什么。她面色冷漠,准星不差丝毫的瞄准了目标,然后手指一……
  • 王的女人

    王的女人

    不想独霸皇上恩宠的妃子,绝对不是个好妃子!我要做的,就是朝着独占恩宠、横行六宫之路进攻!
  • 苍穹武帝

    苍穹武帝

    荒古时,指尖可藏日月星辰,眸中可葬一世乾坤。言出可成法,意动可代天。万载后,一界灿烂,百界凋零,须弥大陆已是末法。谁能继武道,谁能破神禁?少年从下界走出,左手武道,右手符印,一路打上灵虚……
  • 锦绣山河不如你

    锦绣山河不如你

    尘归尘,土归土。宇宙中最孤独的星球,终于有外来访客,你确定不是来耍我们的?
  • 宋明理学概述

    宋明理学概述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乃至于王阳明之学术盛世。本书成书于1953年,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分五十六目,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