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34000000003

第3章

运动会圆满地结束了,方队也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中秋和十一的假期来临,让所有人都兴奋不已。离家近的学生早已收拾好行李,坐上去往火车站的地铁;而离家远的只能望洋兴叹,留守学校。苏子扬显然高兴过头了,面临近十天的假期,他早就想好去哪里旅行。可是就在放假的当天晚上,他打球时不慎把脚崴伤,最后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

齐方域坐在回家的火车上,看着窗外呼啸而过的树木和房屋,想到再过几个小时就能到家了,就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这一个月是自己第一次完全脱离父母独自生活,总体上来说还可以适应。从开学时的懵懂到现在对大学有了一些了解,让他感受颇多。最主要的是还认识了那么多新同学,大家相处的也很融洽,宿舍内的集体生活更是他从未体验过的。但这一切还都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精彩,更加充满未知数。

手机铃声忽然响起。齐方域掏出手机,见屏幕上显示着张梦瑶的号码,心想这个时候她找自己做什么,于是接通了电话,“喂,学姐。找我有事吗?”

“我给你找了一项任务。今天是中秋节,我们要在公众号上发一篇有关中秋节的文章,字数不限,你能写吗?”电话那边的声音有些急促。

“我应该是能写的,什么时候交?”

“越快越好,最晚是一个小时之后。”

“不会吧?可我现在是在火车上。”

“反正这件事我已经和你说了,机会你自己把握。我还要告诉你,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在写,而是好几个人都在写,我们只会选出其中优秀的几篇发表。”张梦瑶语气很强硬。

“好,我会写的。”齐方域听见这话,也就没再犹豫。

“行,写完发到我的邮箱里。抓紧时间。”

挂断手机,齐方域开始进入了冥思苦想的过程。一提到中秋节,就能想到月亮。可是现在太阳还没有下山,又哪里有月亮?他又将视线移到了车厢内,车上有不少人,行李架上也放满了各种包裹。看起来这些人都是要回家过节的,他们脸上或平静或兴奋,但心中应该都充满了对家的渴望。毕竟那些人都是为了生活而出外打拼,与家人的团圆也只能是在逢年过节那短短几天。他又联想到了自己,说起来自己又何尝不是呢?高中时老师曾对全班同学说过一句话:你们现在能与父母朝夕相处的时间也只剩下这两年。当时他还不以为意,可现在才知道,真的是这样。自己的将来还是个迷,以至于根本看不到前方的路。能与父母家人相处的时间也一定会越来越少,珍惜当下也许就是最好的办法。

齐方域瞬间有了灵感,拿出手机洋洋洒洒写下了一篇文章,又校核了几遍,才给张梦瑶发了过去。他侧过脸,看见天空逐渐暗下来,心中竟多了一丝未知的惆怅。

他就那样愣愣地看着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张梦瑶向他发来喜讯:文章被选上了。这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可他也不知自己心中为何如此平静,甚至心跳的速率都没什么变化。回复了一句谢谢后,他觉得空调风吹得身体有些发冷,便披上了外套。

车到站了,齐方域双脚迈过站台与铁道之间的缝隙,行李箱立在他身边。两侧的人群从周围经过,他抬起头,感觉伸手就可以摸到那挂在天边的如玉盘般的月亮。站台两侧的楼上散着的红光是那样亲切,就连空气也显得如此熟悉。他戴上耳机,一阵悠闲而又自然的旋律渐渐充溢他的世界:

Almost heaven,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s,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rder than there,or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

Blowing like a breeze

Country roads,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where I belong

West Virginia,mountain mama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s

……

钱钟书曾在《围城》中写道: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性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朋友。

可是现在,这样的旅行恐怕是越来越少的。人们大都是趁着假期出外放松,至于人的本性,当然也就不会体现得那么明显了。

522的四个女生放假前商量了很长时间,最终确定要去北京。进京专线上的安保异常严格,她们的背包一个个被打开检查,这就耽搁了不少时间。上车之后找到了各自座位,又经过一系列调换,她们坐在了面对面的两个长椅上。与她们挤在一起的还有两个三十岁左右的姐姐。一个留着棕黄色短发,面目清秀;另一个戴副眼镜,瓜子脸,长头发。她俩都擦着粉底,淡红色的嘴唇,看上去很知性。

隔了一个过道,她们斜对面的座位上有一位中年妇女,她腿上还坐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看上去应该是母子。那妇女脸色发黄,没化一点妆,两腮还各有一片红晕,应该是长年风吹日晒而形成的,头发染成棕色,刘海整齐的排在粗粗的眉毛前。她身上的穿着也很破旧,粗布的衣服,一双布鞋还显得脏兮兮的。可她腿上的小男孩却看起来完全不同,白嫩的脸蛋,衣服也很整齐。

火车向前开去,赵蕊和马晓媛不知道在小声嘀咕什么。吴若雪有些困意,靠在椅背上休息;孟奕涵借着窗外照射进来的阳光,静静地看着手中的书。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孟奕涵觉得头有些发沉,看来也累了,闭上眼睛刚要睡着,却听见一阵尖锐的哭声。她不情愿的睁开双眼,见吴若雪也被吵醒了,几个人一同向声音的来源望去。

是那个小男孩,此时他已经站在地上,双手不停地向那妇女的衣襟抓去,一边抓还一边哭着喊:“妈妈,我饿了!我饿了!”

那妇女见周围的人都把目光投向自己,一把抓住她儿子乱抓的双手:“我告诉你别闹了,再瞎喊信不信我打你。这在火车上我去哪儿给你找吃的,忍着点吧。”

“妈,我真饿了!”男孩还哭喊个不停。

那妇女有点急了,向他胳膊上拧了一下。可男孩哭的更凶了,声音也越来越大。

孟奕涵看得心乱如麻,她叹息一声,从书包了拿出两个巧克力派,走到那对母子身前。她蹲下去,把手里的巧克力派塞到了小男孩手里,“吃吧,别再哭了。”

那男孩正饿着,看见手里的东西眼神都放光,更何况眼前还蹲着一位如同仙女般的姐姐。他立刻就不哭了,正想打开包装袋,却被他妈妈一把抢过,“这可不行,这可不行。你别给他吃的,他不饿。”说着,她又把东西硬塞回孟奕涵手中。

孟奕涵这才看清那妇女的双手。宽大的手掌上全是粗糙的皮肤,如同木棒般的手指弯曲着,厚厚的蜡黄色的指甲差不多占满了整个指节。若是单单看这双手,孟奕涵一定猜不出这竟来自一个女人。她急忙站起来,又把东西放回男孩手里,“没关系,反正我也吃不了。这就给他吧,不要推辞了。”

那妇女这才同意,她立即又把手搭在男孩肩膀上,对他说:“快点,快说谢谢。”

小男孩抬起头,充满感激地说了一句:“谢谢阿姨!”他声音清脆,又说得很大声,几乎整节车厢的人都听见了。

马晓媛要是当时在喝水,肯定会喷前方的人一脸。她都快笑抽筋了,“阿姨?哈哈……”吴若雪和赵蕊也不住地笑。

孟奕涵鼓着腮帮子,气呼呼地回到座位。看着那男孩正大口吃着自己的零食,一句话也不说。她刚才还觉得那男孩挺可爱的,可现在是越看越不顺眼,大有一种想把零食抢回来的冲动。

男孩妈妈知道知道自己儿子说错话了,脸羞得发红,不时用眼角余光瞟着孟奕涵,也不敢正眼看她。

笑声过后,坐在孟奕涵旁边的短头发的姐姐接了一句话:“你要成了阿姨,那我们岂不是要当奶奶了。”

孟奕涵讪讪一笑,“我没有不高兴。”

“你们四个是一起的吗?”

孟奕涵点头。

“真好。你们应该还是学生吧,这是趁着放假出来玩?”

马晓媛说:“嗯,我们刚大一。反正在学校肯定是无聊的,还不如出来见见世面。”

“这话我同意。换一个地方呼吸,换一个经纬度睡觉,总不是坏事。至少可以加深一下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短发姐姐把头发拢到耳后,这好像是她的习惯。

面目很亲切的长发姐姐这时也张口说话了,“行了,你就不要给人家上课了。还是好好考虑你自己的事吧,都快三十了,连个男朋友都没有。”

“要你管,姐是单身贵族,自由着呢。”她不屑地说。

“话说回来,二十岁的旅行和三十岁的旅行真的是不一样。至少心境不同。”长发姐姐话题一转,言语间瞧见她们四个略显稚嫩的面庞和肆意的欢笑,心中无限感叹着青春的美好。

“心境为什么会不同?”吴若雪有些疑惑。

短头发的姐姐莞尔一笑,“你们旅行是为了丰富自己,而我们却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抵挡一下生活中的疲惫与不如意。”

太阳渐渐西去,几个人东拉西扯的时间里,车也要到站了。四个人辞别了那两个姐姐,穿过人潮,走出车站。找旅店是首要的任务,她们迅速离开车站,因为那里人员繁杂,时间长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订房间的时候出现了分歧。马晓媛认为只订一间就可以了,多了浪费;而吴若雪则认为那样实在太挤,她无法想象四个人睡在一张床上会发生什么,再说,既然是出来玩,就不应该在乎这么一点钱。选择权落在了孟奕涵和赵蕊身上。赵蕊这个时候显现出来她的机智,直接弃权,两边不得罪。孟奕涵忖度一下,最终决定支持吴若雪。二比一,马晓媛也不便再说什么。四个人把没有用的东西都放在了旅店,又简单吃点东西。晚饭的时间都已经过了,她们决定今天就不去景点了,在街上随便逛逛。

北京的共享单车业的确很发达,她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在大街上各找到一辆。十月初的北京秋意正浓,几阵风吹过,树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长安街那宽阔的马路两旁满是高大精致的建筑,她们目不暇接,有时停下仔细观察。马晓媛不住感叹:“这里的房子别说是买了,就是住上一天的钱也得够我吃上一年的。”

十字路口旁还有许多树雕,它们被雕成花瓶、圆盘或是巨大花卉的模样,在路灯的映射下别有一番风趣。在经过天安门城楼时,她们下车,隔着马路向对面望去。原本绛红色的漆有些发暗,使正中间***的画像更加明显,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分列两旁。由于天色已晚,城楼上的建筑看得不是很清晰,但她们还是在那里看了好一会儿。感觉有些疲惫了,她们才返回旅店。

两间房紧挨着,她们彼此交流起来还算容易。孟奕涵和马晓媛住在一间房中,洗漱完毕,她俩靠在床头商量明天的行程。原本之前已经商量好的,第一天要去爬长城,可是马晓媛不停地翻着手机,眉头紧锁,最终她先改变了主意。

“给你看一个视频。”马晓媛举起手机,递给孟奕涵。

孟奕涵接过,只见手机屏幕的里全是人,一个接一个的不停向前挪,后面也堆满了人,都没有办法移动。不时还能听见人的叫喊声:

“前面的人快点走一走,后面堵住了。”

“当心,可千万别掉下去!”

看得孟奕涵密集恐惧症都快犯了,她放下手机,问道:“你给我看的是什么?”

马晓媛嘴一撇,轻轻冷笑道:“这是今天网友在长城上拍的视频。”

“我的天呀,这人也太多了。”

“谁说不是,在这视频里我都没看见长城是什么模样。”

“那我们明天还去吗?”孟奕涵也打起了退堂鼓。她不太喜欢人特别多的地方,尤其是上了大学之后,这种感觉愈加强烈。

“我再考你一句英文。”马晓媛没直接回答她,“‘毒死你’用英语怎么说?”

“To poison you.”

“错了,应该是‘welcome to Beijing’。你知道明天的空气中PM2.5有多少吗?我看天气预报了,感觉明天出门都可以戴上防毒面具。”

“那还是不要去了。”孟奕涵转过头,“可我们明天也不能在旅店了坐一天啊。”

“当然不能。我想好了,明天咱们去国家博物馆、故宫那边,那里至少是在室内。等天气好再来室外活动。”

孟奕涵同意,国家博物馆也一直是她想去的地方。她们又和吴若雪、赵蕊商量了一下,马晓媛把原因和下一步的计划都说了。最终,她们达成了共识。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发黄,从街道上行走竟无法看清远处挺立的建筑。人们大都戴上了口罩,她们也不例外。这是多亏了吴若雪,来北京之前就已经给她们准备好了。

从地铁口出来,经过了几道严格的安检,她们才得以站在国家博物馆的门口。这是一个方形的建筑,正门前矗立许多跟粗大的柱子。里面的大厅视野开阔,有时会传来人说话的回音。由于刚刚开馆,人不是很多,她们从绪论部分开始,一层一层地走过。从几百万年前逐步穿梭,就像是走在时空隧道里。一件件展品从眼前略过,她们走走停停,不时拍照。这里有许多东西她们是见过的,只不过那是在历史课本里,现在真实的东西就展现在眼前,有些和印象里的相同,有些却差别很大。就比如四羊方尊,孟奕涵看到它时就感觉这比自己想象之中要小许多。

在参观的过程中,四个人分成了两队。孟奕涵和吴若雪每看到一件展品必将解读部分看完才继续向前走,所以速度上相比那两个人差了不少。马晓媛和赵蕊开始时还在仔细看,可过了一个多小时,她们的兴趣逐步减弱,也只是挑自己感兴趣的认真看看,剩下的就是走马观花了。

大概过了两个多小时,马晓媛和赵蕊已经将整个博物馆走遍了,可孟奕涵和吴若雪才刚刚从绪论里出来。四个人碰了一次面,商量决定分兵两路。孟奕涵和吴若雪继续在博物馆里参观,马晓媛和赵蕊要去附近逛一逛,两个小时之后再会面。

她俩出了博物馆,直接奔向了王府井。虽然今天天气不好,可那里却很热闹。随便走进一家商场,来往的人群就像是鱼一样,从这个入口走向那个出口,又从这家店面奔向那家店面。现在正是秋装上市的时候,放眼望去,就跟走在百花园中似的,花红柳绿,令人眼花缭乱。

逛了不一会儿,马晓媛和赵蕊就发现已经找不到来时的路了。她们索性到处乱逛,反正最后肯定能出去。她们走进一家卖衣服的小店,也不知道店门前挂着的是什么牌子的商标。店内横竖摆放几个衣架,人也不是很多。赵蕊随手拿起一件米黄色的上衣,站在镜子前比量了一下,感觉还不错。无意之间发现了价格标签,她翻过来一看——2340元。吓得赵蕊吐了吐舌头,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件衣服来到马晓媛身边,压低声音说道:“你看,这衣服真值这么多钱吗?我怎么感觉和我平时穿的差不太多。”

马晓媛也在来回扒拉衣架,看见赵蕊递来的标签吸了倒一口凉气。但她没有马上回答,因为她看见离自己不远处一个售货员正冷冷地看着她们,眉眼之间好像充满了嘲讽。这也难怪,她们两个连妆都没有化,一看就是乳臭未干的学生妹;再瞧瞧衣着,别说是富二代了,恐怕连个中产都不是。

马晓媛心中暗自问候了那售货员的八辈祖宗,故意抬高了声音,“这太便宜了,我们去别的地方再看看。”说完,她拽着赵蕊出了那家店面。

赵蕊问道:“你干嘛呀,这么着急出来。拽得我怪疼的。”

“你没看见那售货员吗?这店又不是她开的,神气什么?”马晓媛愤愤地说:“记住这家店,等以后我有了钱,非把它买下来不可。”

赵蕊想笑还不敢笑,又问道:“咱们还继续逛吗?要不回去?”

“逛!为什么不逛?看看又不花钱。”

而此时,孟奕涵和吴若雪仍然在博物馆里。在她们面前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黛青色的鼎身布满了奇形怪状的纹路,四只足浑圆挺立,上面的两片耳向上空延展。它就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幽深而又空灵,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周围所有人的目光。这个神秘的物件已经出土了几十年,但它向世人展示更多的还是它的未知性。就连它表面的花纹,除了几千年前制作它的人外,剩下的人都不会知道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然而就是这份未知,才让人惊叹。

她们在这里看了很长时间,心中却没出现一丝杂念。最后,孟奕涵轻轻拉了一下吴若雪的衣襟,“走吧,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她们这才离开那里,去往下一个展馆。

下午,四个人再次集合,去往天安门和故宫。登上天安门城楼附身向下望去,对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纪念堂就在不远处,长安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回回从面前经过。

故宫的建筑大都相似,金色发光的琉璃瓦和红色的主建筑体成了最主要的景致。转过一圈之后,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豪华,可能是现在的条件太过优越,普通人的生活都可堪比过去的帝王。

晚饭时间,她们去了一家自助餐厅,大吃了一顿。回到旅店,四个人都感觉双腿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也不知道今天走了多少步,反正累得不行。不仅如此,她们脸上、头发上全是灰尘,甚是讨厌。于是洗过澡后,匆匆睡下,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早上起来,天气好转,碧蓝色的天空一扫昨日的阴霾。她们起身前往颐和园。不出所料,里面的人比树都多,到处都能看见举着小旗的导游带领一群游客。她们挤在人群中,浑身冒着热气,广播里不时响起寻人启事,加上人声鼎沸,早就没有多少心情去观看景色了。

下午圆明园的情况大致相同,但人相比颐和园要少一些。由于早就从书中看过圆明园的照片,孟奕涵清楚的记得在那片废墟上有一个白色的拱形大门,她之前一直觉得那应该是圆明园的入口。可真正去了才发现,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但是当她站在那片废墟前时,却又感觉似曾相识。有那么一个瞬间,她忽然意识到其实许多事情都是如此,事实总是想象的影子。

晚上商量行程时,马晓媛又提议明天去大观园和陶然亭公园。孟奕涵问道:“你看过《红楼梦》吗?”

“没有,所以想去看看嘛。”马晓媛理所当然地说。

孟奕涵当然没什么意见,《红楼梦》她看过不止一遍,对里面的情节还算是熟悉。她也想着有一天能走进书中那个充满喜怒哀乐的大观园。当她步入到园中,踱在假山和红墙间时,心中无疑有些失望。尤其是走到怡红院和潇湘馆,这种感觉越发明显,虽然这里大致上和书中描写的相同,但总是觉得差点意思。

马晓媛的表现却完全不同,左看看右看看,瞧见黛玉的塑像就仿佛是看见亲人一样,指手画脚,不亦乐乎。吴若雪看出了一点问题,就问马晓媛:“媛姐,你该不会只知道林黛玉这一个人物吧?”

“当然不是,我还知道贾宝玉和王熙凤。刚才看见贾宝玉了,一会儿去看王熙凤吧?”

吴若雪和孟奕涵相视而笑,有些无语。

最终,她们还是没能去长城,一是被怕人太多了,二是因为房费涨价。所以她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坐当天晚上的火车返回学校。

又来到了火车站,看见那苍劲有力的“北京站”三个大字依然放出耀眼的红色光芒。她们挥一挥衣袖,没带走这里的一片云彩。

同类推荐
  • 陪着你们看尽世间繁华

    陪着你们看尽世间繁华

    这是一个悲伤逆流成河的故事……这是一个屌丝和几个女神之间的爱恨情仇……很多朋友说故事的主角是活在现代的韦小宝……可现实真是这样吗?在这个故事里你会隐约的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一丝淡淡的喜悦……一丝淡淡的哀愁……一丝淡淡的满足……还有稳稳的幸福…………
  • 玫瑰志

    玫瑰志

    书中的珀斯生就是舒稳、安逸的,与幸运儿相同,是受阿兰贝尔所眷顾的一份子,关于这类人并没有太多话题,仅是不断重复讲述的故事中的某个角色,而她却有份绝妙之处教人为其着迷吸引,为了在美突发的心中的愿想,她经由爱情、抉择、生存,最后因一桩抢劫越狱事件名声大噪,此君名字很快随玫瑰花喻,在西部间流传。故事以美国旧西部臭名昭著的女强盗珀尔.哈特PearlHart的经历为蓝本改编。
  • 红锈

    红锈

    人生就这样平凡了吗?不不不,平凡之下还有深渊。方生平从小到大一路中规中矩,一脚迈进中年,突然掉进霉运的深渊,崩坏的生话如何修补?是抛妻另娶还是追妻前行?红锈:颜色美好,内腐外脆。难溶于水,惰性强。
  • 嘘,我在秘密生长

    嘘,我在秘密生长

    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娓娓讲述了她身边人的种种变故以及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巨大变迁。
  • 目所难及之处的真实

    目所难及之处的真实

    一个学生,在一次意外中遇到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造化弄人,他们都死了。又在另外的地方,共同经历了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究竟是他们铸就了结局,还是结局选择了他们,这一切,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你,有答案吗。
热门推荐
  • 轻捧一份守望

    轻捧一份守望

    人生若只如初见,而我却仿佛穿越时空看你深情目光,深邃亦空洞。你陪我走,我亦与你牵手。。。。。。。电影中我成为超体,无处不在,对啊!生命不过若此,今生却为何要继续挣扎?。。。。。。或许你我都有自己的那份守望吧。最后,我们真的在一起!无助的人,Justbelieveyouself,don'tbeshy!
  • 支教老师的故事

    支教老师的故事

    “老师,这个字怎么读?”“支,支教的支。”“老师,你会离开我们吗?”“老师会看着你走出大山的。”“老师,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我吗?”“老师记得,那时候的你,班里最调皮了!”这是一个大孩子伴着小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长大的身体不代表成熟的心智,不经历,如何成人。
  • 安静的美国人

    安静的美国人

    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成长的文学巨作,被《纽约时报》誉为“每个记者都应该人手一本”的著作。两度改编成电影。2002年版由迈克尔·凯恩主演,获得奥斯卡、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多项提名。如果你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那就试着去勇敢面对。本书是格林对政治、战争、爱情的探讨,讲述了一个天真无知的理想主义者的破灭,一个渴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抉择。如果你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那就试着去勇敢面对。二战结束后,性格安静的美国人派尔来到越南,与英国战地记者福勒结识,并喜欢上了福勒的情人凤。与此同时,派尔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制造多起恐怖事件。在得知派尔的疯狂行动后,原本想置身事外的福勒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中。
  • 瓶粟斋诗话四编

    瓶粟斋诗话四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异世:拐个兽夫来种田

    穿越异世:拐个兽夫来种田

    陆依依发誓,她只想在21世纪的中国好好的挖地打洞,而不是被一群那个什么当做神使,绞尽脑汁改善生活的日子很是辛苦的好吧!而且杯小器大,还要夜夜劳作,她可以申请不要么?
  • 农门医香之田园致富

    农门医香之田园致富

    大龄剩女一朝睡醒,主任医师变成身了未知时代的软包子村姑。得了极品后娘,还有同样软包子憨实的老爹,下还有聪明的妹妹以及可爱萌娃的弟弟。更惨的是还有一个等着娶亲的断腿未婚夫。家里穷的四面徒壁,就快断粮,面对恶毒的后娘,还有瘫在床上,天天板着棺材脸,活像别人欠了他百八十两的便宜丈夫。且看软包子村姑如何翻身做主,靠着一手精湛的医术,还有源源不绝的致富点子发家。打倒恶毒后娘,给弟妹当靠山,将黑面神的丈夫照顾的服服贴贴,最后成为富甲一方的女富商,以及一代人人称赞的神医。
  • Israel

    Israel

    Fleeing persecution in Europe, thousands of Jewish emigrants settled in Palestine after World War II. Renowned historian Martin Gilbert crafts a riveting account of Israel's turbulent history, from the birth of the Zionist movement under Theodor Herzl through its unexpected declaration of statehood in 1948, and through the many wars, conflicts, treaties, negotiations, and events that have shaped its past six decades—including the Six Day War, the Intifada, Suez, and the Yom Kippur War. Drawing on a wealth of first-hand source materials, eyewitness accounts, and his own personal and intimate knowledge of the country, Gilbert weaves a complex narrative that's both gripping and informative, and probes both the ideals and realities of modern statehood.
  • 重生甜妻请签收

    重生甜妻请签收

    新书《傅总,重生娇妻已上线》求收~“什么感觉?”手被他攥紧按在轮廓冷硬的俊脸上,“我是说脸。”重生后她洗心革面,紧抱未婚夫不撒手,两人齐心虐渣,狗粮遍地。容城顾少,最权势滔天,最矜贵高冷,却独独将她捧在手掌心。婚后,她最苦恼的事情:老公太宠太能粘人怎么破!
  • 纯阳真人浑成集

    纯阳真人浑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任尔东西

    任尔东西

    你走的每一步,都会是回家的路。请相信,我一直在等你,请不要再犹豫。我带着宝宝,一直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