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3800000015

第15章 荷塘对决 (2)

兰利秀说罢脸色大变,手使长剑,双脚点地飞身下了荷塘。只见她脚踏荷叶挥剑向公孙大娘刺来,公孙大娘也不答话挥剑迎上。其实她们此时的“讨教”已变成了厮杀。然而这不足五亩的荷塘就成了她们的战场。她们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可见她们的武功不相上下。兰利秀此时恨不得一剑就把公孙大娘刺死在这荷塘,所以她对公孙大娘用的每一招都用了十分力度。也许女人恨女人不需要理由只要为一个男人就可以了。公孙大娘虽然也恨兰利秀做得太过份了,但是她还是不敢伤到她,因为兰利秀是安庆绪的原配,如果公孙大娘伤了她便是大错有对长不敬之嫌。当然如果兰利秀伤了公孙大娘也不好解释,但是兰利秀不想那么多了她想的就是怎么一剑刺死公孙大娘。只见她们在这荷塘上飞来飞去,刚才的暴雨和现在的湖水把她们的衣服、头发都湿透了。可是她们根本没有顾忌这些。依然是一对死敌,那从荷叶中伸出的荷花被她们的长剑削断了大半,那湖面上漂满了花瓣。虽然她们都没有受伤但是她们没有谁可以掉以轻心。

丫环下人们早就禀告了安夫人,安夫人带着段夫人和丫环来了。安夫人见她们正在荷塘拼命大声制止道:“你们还不住手。”

公孙大娘和兰利秀一听婆婆的命令都脚点荷叶上了岸,安夫人一见她们衣裳不整,头发散乱便生气道:“你们也太不像话了,我安家是由你们闹的吗?”

段夫人向兰利秀使了一个眼色,兰利秀会意便跪在安夫人面前伤心的哭了起来。道:“请婆婆为利秀作主,刚才公孙大娘险些要了利秀的性命。”

安夫人说着看了看公孙大娘,意思是想公孙大娘有所解释。公孙大娘正要开口,兰利秀便先哭诉道:“自公孙妹妹来安府利秀便以姐妹相称从无二心,就是庆绪娶了公孙妹妹为二房利秀也从无嫉恨之心,然今日公孙妹妹说要教利秀剑舞,利秀也万分高兴,可是没想到公孙妹妹借教利秀剑舞之机欲取我性命。”

兰利秀说罢更是大哭,公孙大娘那知道兰利秀会反咬一口。便开口解释道:“婆婆,姐姐说的并不是实情……”

段夫人看公孙大娘要解释便打段了公孙大娘的话道:“公孙大娘你还敢强词夺理,亏安庆绪对你情有独衷,你却不知满足,竟然想谋害兰利秀,不知你究竟是何居心?”

“公孙大娘绝无此意。”

兰利秀知道安夫人不会轻易相信她和段夫人的话,于是她想火上加油但又不便表露便委婉的擦着眼泪道:婆婆既然事情已经过去就算了吧.公孙妹妹再有不是利秀也不会在意,就怕庆绪在边关回来不明事理便以为是利秀挑起事端。”

“妹妹并无害姐姐之心,比剑之事也不是妹妹本意。”公孙大娘也不好说这一切都是兰利秀挑起的。

“好了,你们都不要说了。他们父、子回来你们都不要再提这档的事让它过去吧。以后你们谁先动手就别怪婆婆没提醒。”

“姐姐,就这样算了?利秀不是白受委屈?”段夫人见事情没搞大心有不甘道。

“那妹妹的意思是……”

安夫人早看出了段夫人的心事,故意不把话说完便等待她的意见。”

“哦,妹妹只是随口说说,姐姐向来处事公道妹妹岂敢造次。”段氏夫人见安夫人看出了她的意图便甘拜下风道。毕竟她不敢惹安夫人,虽然她得到安禄山的宠爱但是安禄山更尊重安夫人的意见。

“婆婆就是那把古琴利秀到时候不知怎么向庆绪交代。”

“什么古琴?”

“就是刚才在秋风亭被公孙妹妹摔碎的那张古琴啊。”

公孙大娘一听这话气得脸色发青道:“那张古琴明明就是姐姐自己摔碎的,怎么反倒说是公孙大娘所为。”

“妹妹是你摔的就你摔的。你何必血口喷人,况且这些下人都看到。”兰利秀说道然后眼睛瞪着那个知内情的丫环巧灵接着说,“你说那把古琴是不是公孙少夫人摔的?”

巧灵知道她要想在安府呆下去她只有向着兰利秀否则她定会大难临头,再者公孙大娘是新来的不敢对她怎么样。于是她吞吞吐吐的说道:“那古琴是……公孙少夫人……摔碎的……”

“公孙大娘,这如何解释?”安夫人严肃的问道。

“公孙大娘没有摔古琴。”

公孙大娘知道此时所有的解释都是多余,在安府谁会听她的呢?连巧灵都会昧着良心说话她又能怎样呢?她很伤感,很孤独,她看了看兰利秀及眼前所有的人包括安夫人。再抬头看了看此时已晴朗的天空,再回头扫视了一下安府眼前的一切,公孙大娘把眼睛一闭,右手中的长剑握得更紧。尽管兰利秀和段氏夫人还在和安夫人说着什么她都没听见,然后公孙大娘打开眼睛长出了一口气对安夫人道:“婆婆我走了。公孙大娘本就是江湖中人四海为家惯了,如果庆绪从边关回来了就烦请婆婆转告他,就说公孙大娘在安府住不惯走了。”

公孙大娘说罢径直就走。

“慢!公孙大娘堂堂的安将军府岂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

“婆婆,公孙大娘难道要离开安府都不行吗?”

“别忘了你已是安府的人。”

“不,我依然是闯江湖的公孙大娘。”

“可是你已是安庆绪的妻子。”

“兰姐才是庆绪的妻子,公孙大娘只是安府多余的人。”

“如果这样婆婆也不勉强你了。等会到账房拿些银两做盘缠吧。”

安夫人说话间显得万分无奈。

“不用了。谢谢婆婆的好意。公孙大娘走了”

这时段夫人走上前挖苦道:“公孙大娘,不要以为你在皇上面前表演过剑舞就了不起呀!要走就走吧!别太娇情了。”

公孙大娘没有理会段夫人的嘲讽毅然回房收拾行囊。家丁和丫环虽然都会念及公孙少夫人的好内心都想挽留公孙大娘,但是谁又敢表态呢?巧灵见公孙大娘真的要离开安府,她止不住泪流满面。兰利秀见公孙大娘终于要走了,她总算可以放松了,虽然她以前没有恨过公孙大娘但是现在她没办法不恨公孙大娘。因为有公孙大娘就没有她兰利秀。公孙大娘走了,她就放心了。

公孙大娘背起行囊,拿着长剑正要跨出安府府门就见一彪人马飞驰而来,公孙大娘定眼一看原来这彪人马竟然是安庆绪领着随从从边疆归来。如果是平常她马上迎上去了,再为他卸甲更衣,可是今天不同了她不敢再看安庆绪径直快步走出安府,她这一切主动被安庆绪看在眼里。安庆绪大吃一惊大声喊道:“公孙姐姐怎么了?”

“是不是兰利秀欺负你了?”

“没有……我想出去……走走……”

“究竟出什么事了姐姐要走。”

……公孙大娘不知怎么回答,因为她有太多的委屈她不知道要怎么说,此时她只是想早点离开安府再入江湖。现在她才发现曾经她想要的生活和所爱的人实际都是不现实的。可是当安庆绪出现在她面前,她还是止不住眼泪直流。安庆绪顾不得拍去身上的尘土便把马缰绳扔给随从挡住了公孙大娘的去路,他眼睛盯着公孙大娘深情说道:“姐姐你不说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在外面就担心你会受气,你不要走!”

“庆绪,你不用担心我离开这我心情会好点。”

“不,你不能走。”

“走了就走了吧。”这时段氏夫人和兰利秀听说安庆绪回府便来看望,没想到正好看见安庆绪和公孙大娘在说话,段氏夫人便毫不客气的说道。

安庆绪没有理会二娘段氏,仍然和公孙大娘在说着什么,兰利秀见此情景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嫉恨,她走到安庆绪面前面带微笑温柔的关心道:“庆绪回来了。先进府里吧!”

安庆绪一听兰利秀说话的声音便回过头来,他那双眼睛像有两团怒火一样向她烧来。而且安庆绪怒气冲冲的对兰利秀说道:“兰利秀,你最好不要自做聪明。”

兰利秀本来一看到安庆绪对公孙大娘那么依依不舍就来气,她也就没好气的回答道:“我兰利秀怎么了?我兰利秀做错了什么?我知道在你心目公孙大娘永远是对的。”

“难道公孙大娘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吗?”

“没有。但是她来安府就是她的错。”兰利秀并不示弱道。

“所以你就想她走?”

“对,对,对……”兰利秀近乎发疯似的说道。

安庆绪一听这话气得一巴掌打在兰利秀的脸上,兰利秀的脸上立即紫了一大块。段氏夫人见状忙大声解围道:“庆绪你也太恨心了吧!难道兰利秀不是你的妻子吗?”

“二娘,你不要管她的事。”

“二娘不管谁管呐?”

此时兰利秀气得浑身发抖,只见她突然在腿间拔出一把匕首刺向公孙大娘,幸好安庆绪在她们之间使兰利秀的匕首刺偏,刺中了公孙大娘的左肋顿时鲜血直流。安庆绪见公孙大娘受了伤大怒,一脚便把兰利秀手中的匕首踢落在地。兰利秀退了几步飞身上了房然后狂笑道:“安庆绪,我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就不在乎?为什么你心里只有公孙大娘?为什么?为什么?……“兰利秀,你太狠了。”

“我狠?你们就不狠吗?安庆绪你还是照顾好你的公孙姐姐吧!”说罢兰利秀飞身走了。

安庆绪顾不得多想抱起公孙大娘就进了府把公孙大娘抱回房,再为她包扎伤口,段氏夫人见事情变成这样也不敢再乱说而是也关心照料公孙大娘。对这件事情安夫人也是始料未及的。可是公孙大娘自受了伤后很少说话,甚至连安庆绪的话她都不想理。可是安庆绪依然守在公孙娘的身边希望她的伤快点好起来。安庆绪总是说没想到兰利秀会那么坏真后悔当初娶她做妻子,每逢这时公孙大娘都会说是自己不懂事,兰利秀没有错错的是她自己。

人一旦孤独和受伤生病的时侯就会想到亲人。公孙大娘也不例外,只是她没有亲人,所以她此时最牵挂的就是义弟段木子了,段木子究竟在那呢?他过的怎样呢?他是不是还是孤身一人?……公孙大娘不停的想着段木子,期望他们姐弟能早日见面。

蹉跎间八年过去了,公孙大娘和安庆绪也有了一个孩子取名安良。可是公孙大娘仍然没有义弟段木子的消息,段木子究竟怎样呢?请看下章分解。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明辰幻境

    明辰幻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胜者成王,败者为寇,是不可更改的变故。同样,故人去世,敌方死亡亦有真情假意存在。处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却又不知疲倦。到底是一将成名万骨枯,还是在劫难逃?是背叛;是离愁;是真情;是命运。究竟能否做到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时间,也许会回答。喜怒哀乐的交加,悲欢离合的故事,意想不到的结果,究竟是人定胜天,又或是人算终不如天算。
  •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在明朝的历代皇帝中,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的个人素质并不算太差,他好学勤政、严于律己,也非常能干。但他生不逢时,正好赶在一个不利于实施统治的时代,登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作为一个统治者,他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固执多颖又刻毒残酷,性格上的这些缺陷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无限放大,反过来又导致大明王朝更迅速地走向灭亡。最终,回天乏术的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吊死煤山,延续二百多年的明皇朝也就此灭亡。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戊戌前后的痛与梦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戊戌前后的痛与梦

    本书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
  • 总有沙雕想害朕

    总有沙雕想害朕

    主角杨绝,被“皇帝养成系统”选中,然后不慎手贱,选了地狱模式。在系统的一句“努力活下去”中,杨绝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穿越。……“什么?你刚刚说我父皇是谁?”“回禀太子殿下,您的父皇,当今天子,正是英明神武的甝武皇帝陛下啊!”“汉武皇帝,汉武帝?历史上杀太子的汉武帝?”“回太子殿下,是甝武帝,不是汉……唉?太子殿下,您怎么了?您不要吓老奴啊!来人啊!快穿太医!”
热门推荐
  • 厉害了,平头哥

    厉害了,平头哥

    野生动物园有这么一只蜜獾,每天只是睡睡觉,望望天,偶尔对着失望的游客感叹一下人生......简直就是平头哥中的一股清流。直到有一天,一颗流星划过,一切都不一样了。———————————————————“各位,我只想整死你们,或者被你们整死。”方修看着面前的狮群,如是说道。Ps:立个flag,这次成绩再差也不太监,太监直播切丁丁!!!!!
  • 重生之李白修仙记

    重生之李白修仙记

    本是一名即将毕业的高材生,却在即将毕业之时与女朋友分手。心灰意冷他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忽然一辆客车驶来。。。。。再次醒来,已物是人非。“日,老子穿越到了唐朝”“他们叫我啥?李白,我穿越成李白了?”从此,大唐'诗仙'开始了另一段不一样的故事。。。“哈哈哈,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高力士,把我的鞋子脱下来我就给娘娘做诗。”。。。。。。。。
  • 原罪之源

    原罪之源

    一位在城市当保姆的妇人,因不满一辈子做乡下人,把自己的亲孙子偷换了她主家的小孩,从而引发了二个孩子不同的命运,并且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 农家炊烟起

    农家炊烟起

    她,穿越到陌生朝代,虽家境贫困,仍努力奋斗。田商养家,绣技无双,指点江山,茶香满园,小山村中的日子依旧红红火火。而他,则贵为当世太子,掌生杀,控权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只对她一人温柔。一个渴求自由,另一个却步步紧逼。究竟是谁俘获谁已经不重要,在爱情中,你我都是输家。十里桃花,江山如画,与子偕行,笑看繁华。====================================================①读者群450545520,欢迎大家的到来~②全文已经完结,请大家放心跳坑~③古言《宁王妃:庶女策繁华》火热连载中,超肥,求支持!
  • 谈天

    谈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孩子生了病,妈妈怎么办

    孩子生了病,妈妈怎么办

    刘海燕医生是一位热爱医学事业并且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同时她也是一位13岁孩子的母亲。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不同与一般家长的感知。因为她是一名医生,所以她有着多于常人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但她也是位平凡的母亲,也有着和大多数妈妈一样的育儿烦恼。于是,在海燕眼里,为小患者诊治不单单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更是从一个妈妈的角度关怀着每个小患者的心灵。
  • 末世奴役系统

    末世奴役系统

    张青一个年轻的特种兵,末世来临的是,无意被一块叫做奴役系统的芯片认主。从此之后,奴役一个又一个的潜力人物,而奴役系统,却不仅仅只是奴役那么简单,更多的功能等待这张青去触发,去开启。丧尸,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张青带着自己奴役到的得力手下,萝莉,淑女,御姐,大傻男,等等一众人行走在各个城市之中。各种丧尸种类......
  • 有关于你的秘密

    有关于你的秘密

    写刈戈的时候,我不知道会把她写成什么样,只是我想大概,每个女孩的青春都应该被温柔对待。
  • 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象的权力

    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象的权力

    从蒋经国到奥巴马,从俄罗斯的严冬到阿拉伯的春天,在这个改变的时代,张铁志的写作为所有期待改变的人们带去希望。在本书中,来自台湾的多面手评论家张铁志,以一贯的睿智理性的批判笔调,挑战既成的政治、商业与文化权力,强调个人抗争和参与对时代改变的作用与意义。本书前半部分是有关台湾民主化历程及其当代问题的回顾与评论,尤其关注台湾公民社会成长的曲折与艰难,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视角厘清大陆对台湾转型的部分误读;后半部分将视野推向世界,既反思民主与市场的政治经济结构,也关注反叛文化与社会运动的结合,无处不在探问时代正怎样改变,以及我们如何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 蒙学故事(上册)

    蒙学故事(上册)

    《蒙学故事(上册)》本书囊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十多种经典蒙学读物之精华,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小读者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便能了解有关品德、修养、志向、求知、为人处事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