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吴德志对楚忆桓还是相当满意的,这么多年来,开馆收徒,辨人识物,自认有一定的眼力。
其容端,身正形立,表为根骨之基。其神聚而内敛,里为悟性之相。再者,端行持礼,不卑不亢,不骄不躁,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良才美玉。
至于周怀义周老爷子,那肯定是十分满意的,这一点自不必多说。
“这个我来讲,我来讲。”柳老自告奋勇道。
“这天下名山大川,皆乃气运之所汇,先人开山辟林,设洞天福地,古有姬氏轩辕,姜氏神农,一为武者强身道,二为药农祛病法……”
吴德志眉头一皱,打断道:“停停停,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扯那么远做什么,跟个说书先生似的。”
师父年轻时候,喜欢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华国名山大川,见闻不凡。后来闲暇时候,就喜欢讲给弟子们听,其中就数老二听得最认真起劲,百听不厌。
一边听,还一边摇头晃脑的嘀嘀咕咕,活像个卖唱说书的。
“忆桓,还是我给你讲讲国术流派势力的一些情况吧。”吴德志觉得还是讲这些比较实在些。
楚忆桓点点头,不过心里却有些好奇柳老摇头晃脑说的那些,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子虚乌有,又或者半真半假。
吴德志娓娓道来:“大部分国术拳法,都是近现代发展崛起的,由古武术演变而来,国术流派的特点是,多而杂,小而敛。”
“国术流派甚多,除了著名的三大内家拳,其它诸如通臂拳、咏春等等,还有腿法流派,棍法流派不胜枚举。”
……………………
“可惜,如今国术势弱,再这么下去,恐怕……”说到后来,眉眼低垂,有些唏嘘,有些感伤。
楚忆桓心有所触,仿佛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不过也没冒失的询问。
从这一番介绍中,楚忆桓了解到很多信息。首先国术拳法确实存在,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
只不过,每个派系自成一个圈子,虽然人数不多,但比较封闭,普通人基本没有接触到的可能。
甚至,其中提及到的古武门派传承,有佛宗少室山一脉,以及武当太虚宫一脉,还有一些家族式古武传承。
只是,这些古武门派与国术拳法流派不一样,他们大多有各自的山门宫府,不常与外界接触。所以,民间的一些传闻,自然多有偏差之处。
从实力来讲,就国术流派而言,达到抱丹境界的武者,即可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代宗师,称之为国术高手,为一方人物,名气不俗。
而进一步凝气成罡,那才是真正的强者,足可支撑起一个流派势力的擎天之柱,威震一方。
至于搬运气血,洞悉人体奥义,结出中腑血丹,也就是所谓的第二心脉,即可成就古武先天神话之境,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了。
吴德志收敛心绪,正色道:“你既然能将自然真意融入雕刻之中,证明你的自然意境已经有了一定的火候。”
接着,语气一转:“但是,如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真意拳法,终究不是正途,不入门道……你且看好了。”
话音未落,人已一步跨出,来到内室中间位置,马步微沉,起手式起,施展出自然真意拳法。
柳老在一旁解说道:“这套拳法,是师父当年,潜心摸索多年创造出来的,融汇自然真意,成真意拳法。”
楚忆桓心中一凛,没想到师祖竟是这等能自创拳法的奇人异士,自然真意本就自然无形无意,相比其它形意拳法,意境更难参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别说将这种真意融会贯通,创出一套拳法来,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吴德志每一步每一拳,都流畅无比,自然随意,尽管内室之中空间有限,气息有所收敛,但比柳老在公园那次打的拳法,意境可要高深了不少。
吴德志打完拳,收功站定,气息归拢,这才走过来,缓身坐下,喝了一口茶水,教导道:“国术拳法,需要配合独有的呼吸法门,不然是无法搬运气血,凝练气劲的。”
“至于呼吸法门,比较复杂,一般刚接触的人,短时间内很难掌握,日后让老二代劳,慢慢教你就可以了。”
不过,楚忆桓剑眉微皱,疑惑道:“这套拳法,确实是搬运气血,凝练气劲的,可是……”
“可是,我体内凝练的是内气,这套拳法好像并不适合我。”
稍稍一顿,微微摇头,有些无奈的说出了自己的情况与想法。
瞬间,内室之中,安静得诡异,落针可闻,甚至空气都好像有点凝固的样子,就在楚忆桓感觉气氛不对劲的时候……
“你,你说什么?你说你凝练出自然内气?”
吴德志急切的询问着,甚至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忆桓,你可不能开玩笑啊!虽说经书中确有记载练气的法门,可你知道即便是师父当年,一生所求,耗费无数心血,都未得入门,凝练出内气。最终不得已之下,这才创出了这套自然真意拳法。”
周怀义面容严肃认真,慎重无比的道。
楚忆桓有点懵,看着几位老人这般郑重其事的模样,好像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情一样,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认真的点点头,肯定道:“我确实凝练出了自然内气,这事儿没必要骗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