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兴平堡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一个来自永安河西边的小村落的六个奇克索人划着独木舟来到永安河码头,经过一个取名叫张小勇的印第安人的翻译,他们希望和穿越众进行贸易。
张小勇是被俘虏的奇克索人之一,由于他服从安排,干活老实。最重要的是他学汉语学的最快,最积极。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他基本能够流利的和穿越众进行简单汉语的交流,所以他很快的成了奇克索人中地位相对比较高,因为许多俘虏的任务都是由他发布到其他人手中。郑鸿宇也乐的如此,并给他取名张小勇,毕竟不会土语,许多事办起来分外的吃力。同样这样做容易减少俘虏对穿越众的敌视抵抗情绪,让他们从内分成几个派别,更加有利于对他们的管理。
根据张小勇的翻译,他们带来十几张牛皮,想在这里换取一些粮食,估计是他们村落里的食物不够了。
得到有奇克索人来兴平堡贸易的事。公司召开了会议,讨论怎么进行贸易,拿什么来和奇克索贸易,工业处的丁志军说到,“我们可以拿盐,五金制品和他们交易,毕竟我们储存的粮食数量也不多,拿去交易了,我们容易爆发食品短缺的危机。”
张文浩想了想说到,“交易方式估计还得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进行,毕竟我们没有金属货币,就算是有,估计他们都不承认,因为印第安人的贸易方式都是以物易物的。短时间内我们没有使用金属货币的能力,同样他们也不会接受这种贸易方式。”
李承泽皱着眉头说到,“我不同意,把长刀用来贸易,毕竟他们离我们太近了,如果刀大量的交易出去,我们周围村落的实力就会迅速的扩张,他们会很快有上扩张的道路,对我们的安全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我不希望看到他们拿着我们生产的刀来攻击我们。”
……
经过大家的商议,取消了用刀来交易的事,至少现在不能,等穿越者的力量足够强大后才可以拿刀来和印第安人做交易。决定拿出500斤大米和盐来和奇克索人交易。
经过双方的讨价还价,他们用十张牛皮换取了大概500斤的大米。用三张牛皮换取了30斤盐,并且通过张小勇告诉对方,他们可以用皮毛,兽脂,干果,玉石,等东西来换取盐。同时告诉他如果能告诉其他的村落来次交易的话,下次可以免费送他们十斤的盐。交易完后,前来贸易的六个人十分满意的划着独木舟走了,并且保证他们回去后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和他们交好的几个村落。
没过几天陆续有奇克索村落的人拿着毛皮,干果等东西来交换穿越者的盐,同时都告诉前来贸易的每一人,让他们告诉其他的村落,这里可以换取到廉价优质的盐,同时,穿越众也信守承诺的在第二次交易的时候免费送了十斤的盐。这让前来交易的村落都非常满意的交易完东西,回去之后把消息传的越来越广。
进入十月份,穿越众修好了砖石结构的永久码头,码头长120米,除了可以停泊永安号和兴号外,还可以剩一半的泊位,就等着造船厂的船下水了。
俗话说财帛动人心,在巨大的利益之下,有些村落对穿越众所拥有的巨大财富虎视眈眈。穿越众从特殊渠道得到有村落不怀好意的消息。
尤其是从十月底开始,在兴平堡的周围发现了许多鬼鬼祟祟的身影,这让负责安全的鸡李承泽压力有些大。为了大家生命财产的安全,不得不让所有护卫队的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加强巡逻的力度,小心防范周围奇克索人的偷袭。
就像故事里说的一样,天天喊狼来了,狼来了,如果一次不见狼来,两次不见狼来,第三次时大家再听到有人喊狼来了时,估计谁也不会当回事。
李承泽为了提高大家的警惕,只能加强思想工作,另外就是采取不定时的查岗。同时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公司决定把大丰堡的护卫力量增加到25人,并把临时送去了30把猎枪,50把猎弩。
这样一来,大丰堡里就有了75个人了,万一遇到什么危险,躲进堡里土著也一时半会没办法,毕竟,大丰堡当时修建是,按照可以住300人来修的,墙高三米,厚度为1.5米,以土著的攻坚能力,只要大家及时的进了堡内,并且关好大门,以75个人的力量,要想攻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穿越众在严密的警戒下提心吊胆的渡过了半个多月。可能是奇克索人探查到,兴平堡附近警戒严密不容易攻打,找不到偷袭的机会主动放弃。也可能是他们正在静静地等待着机会,在穿越众放松警惕的情况下,给他们致命的一击。总之,从收到有奇克索村落不怀好意的消息已经过去将近二十来天了,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放弃了对穿越众的采取的行动。
在大家紧张兮兮的过去大半个月后,穿越众渐渐地放松了警惕,其一是,他们在码头附近修好了五个炮台,虽然炮台上架设的是六磅炮,但是对永安河水道的控制力度比以前增强了好几倍。其二是,穿越众在兴平堡也修建了五个炮台,大大加强了兴平堡的防守力度。其三,自然就是在这种高度警戒的情况下,穿越众的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和周围村落的贸易,为了安全上的考虑,前来贸易的村落自然限制多,规定多,而恰恰大多数印第安人是一个极度追求自由的民族,所以复杂的规定,严密的岗哨,让前来贸易的村落的穿越众起了许多不大不小的摩擦。让穿越众在贸易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公司几个管理委员通过商议决定实行外松内紧的措施,尽快的恢复原有的秩序。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严密监控附近村落的动向。
十月份工业组的五金作坊取得了一项成果让所有的人喜出望外。就是由马永福卫帆组建的五金作坊,拿到从托雷斯探险船上买了三门六磅炮后,他们一门心思的把几乎把所有的尽力都花费在铸炮上。终于在失败了四五次后,在10月4日铸造出了他们自己的六磅火炮,重量为400千克,长1.5米,口径为90毫米,射程为900~1100米。
虽然六磅炮的各项性能都不是让穿越众十分满意,可是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为了自身的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九个人一致同意先用六磅炮在关健的位置修建炮台,等他们铸造出威力更大的炮后再更换炮台上的炮,所以一边修炮台,一边成从其他地方抽调人手,组建了火器作坊。并且一次为了奖励五金作坊的成果,给每人一次性50个工分的奖励,同时对铸造火炮贡献比较大的马永福,卫帆,韩建华三人每人70个工分的奖励。
这个奖励让其他的人都羡慕不已,毕竟一天辛苦下来最多才五个工分,他们一下子拿了50个工分,甚至马永福三人拿了70个工分。这让其他人都憋了一口气,大家铆足了劲都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突破,获得大家的认可,拿到别人羡慕的工分。
尤其是亲自负责造船作坊的徐志杰,卫帆是从他的木工作坊出去的,他这边没有搞出拿的手的成果,而卫帆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首先取得了傲人的成果,这让他面子上抹不开,同时更激起了他工作的积极性,除了吃饭睡觉,整天不是泡在资料室里研究,就是和一帮半吊子的木工在作坊里加紧造船。
说到木工,不得不说一下了,绝大多数人在穿越前在各自的领域有或多或少的技术或者是成就,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现代过的工具和机械的基础上的,没有了现代化的工具和机械,基本上所有人是理论一大堆,真正让他们使用最原始的工具和机械做出简单的东西的时候,那情况简直是惨不忍睹。没有一个人能做出以前可以轻易做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