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长张学礼的安排下,二十多人很快被分散到了各家。个人物品被自己带有,公共物品,被统一放到村里的仓库里面。
说起仓库,这是每一个定居点都必须有的东西。里面主要用来存放枪支,火药,公粮,工具等公共财产。在村子受到安全威胁或者是训练时,由村长打开仓库给大家分发武器,火药等物品。有村民需要用到仓库里的工具时,向村长申请报备后可有偿借用,当然了,损坏的必须要按照原价赔偿。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村民可以每年一成的利息借用仓库里的粮食,这对刚取得公民的人来说是最总要的一点,也是管理委员为了保证,他们能够在获得自由安然渡过最困难一段时期的支持。
当然了,村里修建水渠,公路,池塘等设施时,也要从仓库里支取粮食等相关物品。
刘平家里被安排了两个欧洲裔的移民。通过简单的了解他们是来法国的,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子叫安德鲁,还有一个叫马丽娜的女子,十八九岁的的样子。
根据他们的说法,安德鲁由于家里兄弟比较多,活不下去才想到来新大陆试一试运气。不过根据他说他是幸运的,虽说给老爷们干了五年活,但是现在他自由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以前他想都不敢想的东西。至于马丽娜是看起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比较沉默不怎么喜欢说话。帮刘平在厨房做了一顿简单的晚饭后,由于明天要早起干活,大家都没怎么聊,回放休息了。
第二天,天一亮,丰驿村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了。至于村名是村长张学礼起的,一个是村子紧靠大丰河而建,另外一个就是,以前从兴平到大丰,运输队物资的时候,运输队渡过大丰河后,会在河边修整一下。运输队来往的多了,逐渐的就在河边的林地里砍出一块空地。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人搭了几个茅草屋,用来过夜或者是暂时存放容易受潮或者是怕雨淋的物资。后来,随着队大丰河流域的勘探,狩猎组不断经常到达此地。运输队的队长孙大海乘机向管理委员会提出,在大丰河东岸建立驿站,以方便大丰到兴平的物资运输,同时也有利于队狩猎组的勘探工作,对以后大丰河流域的开发做好准备。
当时没有人愿意来一个荒芜人烟的地方,并且手底下撑死也就十来个人。在农业组的张学礼,不顾好友和妻子的反对。顶着巨大的压力,带着十来个人来到大丰河东岸。
他们在大丰河渡口的空地上安营扎寨,一点点的把北边的一处地势相对比较高的地方清理了出来。经过两年的发展这里从一开始的十几个人的驿站,发展成了八十多人的村庄。
随着,径海,安北,芦陵三个定居点的设立和兴安线的修筑。美洲华夏公司的开拓方向,逐渐的从向外扩张变成了巩固现有的地盘,丰驿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位不断地提高。
管理委员会加大了对丰驿村的支持和投入,这是今年分来的第二批移民。
当然了,随着丰驿村的扩大,这里成了开发大丰河流域的集结地,粮食,木材,工具等物品不断地运到这里,又分散到其他的地方。
张学礼,打开仓库发放工具等物品。之后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来到村子的南面,开始平整土地修筑地基。
由于兴安线的修筑和大丰河修桥,村里面种了许多蔬菜,最近村民经常往工地输送自己家种的蔬菜,好多菜地都已经空了。至于还有菜的地,把菜拔了就是,不管是自己花点力气送到修桥的工地,还是卖给运输队送往修路的工地,都是非常方便的。
在众人的努力下,靠近村子南边的菜地很快就清理了一大片,之后就是夯实地基,以户为单位划分宅基地。
虽然说,宅基地的面积一家为一亩,可以说是非常的大。除非你要把家修建成带花园水塘的大宅,不然一亩地怎么也够了。除非你像旧大路一样四世同堂,一个家族居住在一个宅院里。
当然了,这对现在的美洲华夏公司来说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哪一家,家里都没有这么多人。那么以后呢?
以后就更不可能形成巨大的家族了。因为从美洲华夏公司的土地政策可以看出,一家最多只能有一百亩地,而这一百亩地能养活的人是有限的。按照这个时期每亩地三四百斤产量来说,一家靠土地最多也就能够养活十几个人。不分家你绝对过不下去,要想过的好一点,只能分家。分家了才可以领取管理委员赠送的五亩土地,你才可以自己拓荒或者是购买土地。
就这一条就从跟本上断绝了在美洲华夏公司内部出现数百人甚至数千人的大家族的可能。同时也大大减小了宗族对底层的影响力,再怎么说,亲兄弟明算账,毕竟分家之后各自会为自家的利益考虑,在一些事上很难达成统一的意见。这不仅对管理委员对底层的管理更加有效,也更加的简单,考虑问题时不再需要考虑当地宗族的意见,这再旧大陆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因为不管旧大陆还是远东的明国,最底层的管理都是依靠当地的地主士绅来完成。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当地的大族就是土皇帝,肆意的欺压良善私设刑法为所欲为,宗族的规矩甚至比国家的法律还管用。
今天早上,黄德彪起了个大早,急匆匆的就这馒头喝了碗粥。在老婆的絮絮叨叨的叮嘱下,拿了一些换洗的衣服出了门。
由于今年下半年以来,美洲华夏公司开拓大丰河流域,大部分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都投向大丰河东岸,安阳湖,大丰湖(马里波湖)北岸。主要还是一线两堡,就是兴平线,芦陵堡和安北堡。
这三个多月来,郑鸿宇和唐尚明两人轮流的在一线进行指挥。终于在前几天把兴平线修到了芦陵,工程已经算是完成了一半。
作为农业组负责人的黄德彪一听到修到芦陵,就抓紧时间安排完农业组的事。决定亲自前往大丰河流域和芦草河流域,对当地的情况做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于来年能够在这一区域尽快的展开农业生产。
这三个多月的施工,不仅对建设组的唐尚明和伐木组的郑鸿宇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对农业组和运输队也压力也不小,如果明年还是像现在一样,绝大多数的物资要往里运的话,农业组和运输队明年压力绝对不小。
黄德彪准备和孙大海一起延着兴安线走一遭。当然,孙大海不是专门护送他的,他只是搭一个顺风车,和运输队一起走,以便于在路上有个照应。
在兴平东门,黄德彪一行十来人等了大概半小时,就看到孙大海一行人。
“孙队长,这一路上可得麻烦你们了。”黄德彪迎了上去,略带歉意的说道。
“黄老哥,你太客气了。咱们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忙活,说啥麻烦不麻烦的事。眼下最要紧的事,还是赶紧上路,咱边走边聊。”孙大海赶紧回道,毕竟他们运输队的工作也要黄德彪好好配合,不然他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黄德彪听了,就高兴的说道,“好,哪我们边走边聊,顺便你也说说芦陵和大丰河流域的情况。毕竟你们经常出入,可比我这个没去过的人知了解的多。”
“说起来,我每次也是匆匆忙忙的,也没有仔细的了解过。估计也提供不了啥太好的意见,我就给你说说我知道的东西吧。”
“孙队长你太谦虚了,咱有啥说啥的好,这么客气来客气去的怪别扭的。”黄德彪斟酌了一下,就开门见山的说道。
孙大海听他语气不是敷衍,就开玩笑说:“都说农业组的黄组长不好说话,看来事情不是大家说的那样啊。”
黄德彪有些尴尬的笑着说,“看来我在外面名声不怎么样啊。哎,说起来都是为了各自的工作,既然大家信任我把农业交道我手里,我得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做出点事来,不然怎么对得起大家的信任。”黄德彪有些感慨的说道。心里不由的吐槽,这还不是你们逼得,整天费尽心思的来农业组抢人。不然谁他妈愿意整天绷着个脸,你以为我愿意啊。如果好好说话,农业组还不被你们弄散了。
当然了,那是前几年的事了,现在的农业组比以前好多了。虽说其他的小组偶尔也会到农业组来打打秋风,不过情况好多了。毕竟,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组织与分工相当的粗糙,很多人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只能待在农业组。经过几年的发展,美洲华夏公司的分工越来越明确,每个人只要有心,都可以物色到合适自己的岗位。要么去事管理,要么继续从事以前的行业,以他们的文化水平,不管是去那个小组,或者是到哪个定居点,都不会让他们像几年前一样,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了。
一路上,黄德彪虚心的向运输队的队员了解芦陵和大丰河流域的情况。并且时不时的乘大家休息的时间,亲自带人采集土壤样本,记录动植物的种类以及生长情况。
当然了,这直接影响了运输队的速度,但是谁也没有去说什么。孙大海经常亲自带着农业组的人钻林子爬山,尽可能详细的把他知道或者听说过的都给黄德彪他们一一说来。
他们也希望,在芦陵地区能够在来年种植部分农作物,以减少他们的压力。哪怕是芦陵地区解决蔬菜的自给也行。不然什么都要往里面送,他们压力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