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86200000094

第94章 千里驰援

吴富春下了高铁,徐信诚在站台上接他。

徐信诚发现,这些日子没见,吴富春的气色好像变得更不好了,精神也有些萎靡。

徐信诚要接过吴富春的包,被吴富春谢绝。他要自己拿。

徐信诚并不知道,TON公司的攻关团队已经“全军覆没”,只剩下“光杆司令”戴维一个人。吴坚的后备军也已全部替代就位,并拉开架势开始了工作。

他要反映的,正是TON攻关团队的设计问题。

没等他讲完,吴富春先做了个不用再讲的手势,接着又比划着翻书页,说道:“这事,已经翻篇了,那帮不负责任的老外,主动离开了。”

徐信诚注意到,吴富春说上面一席话时,显得有些吃力。

见他这样,徐信诚不好意思让他再继续工作,劝他休息一下再说。

吴富春拒绝了,他坚持先把工作安排好。

他给吴坚打了个电话,把徐信诚这边的情况告诉了他,要求他立即安排精兵强将,前来华东公司支持工作。

吴坚听了吴富春的要求,又详细询问了相关的细节。他考虑再三,决定自己亲自前往。

他清楚,华东公司这里面的技术问题,完全可以安排其他人前去支持。之所以亲自去,一是他想念爸爸,二是对爸爸的身体状况有些担心。

这段时间,吴富春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接连几次住院,每次都让吴坚捏了把汗。

他赶往到华东公司,除了见见父亲,如果有可能,还想陪着他,一起回中南过春节。

吴富春不想让吴坚过来,因为新的攻关团队刚刚成立,需要很多协调和衔接工作,他认为,那边离不开吴坚。

但吴坚坚持要来,他拗不过,只好答应。

负责跟吴坚对接工作的戴维,这位光杆司令,听说华东公司那边有些情况,也主动要求过来。

吴富春考虑了一下,答应了。

戴维正要动身,突然接到了总部的电话,要求他立即赶回去述职。

当团队集体辞职的事件发生后,戴维连夜向总部提交了报告,把所有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总部回复他,跟合作企业密切配合,做好善后,确保不要造成严重损失和不良影响。

戴维按照总部的要求,给予中高集团相关单位积极配合。由于中南公司有充分的准备和相应的应急预案,所以并没有造成很大的震荡和严重的后果。目前,顶替人员已基本进入角色。

以戴维对他们的了解来看,新团队按进度完成整改目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正当戴维信心满满,打算跟吴坚和他的团队大干一场时,总部突然让他回去述职。他知道,对他来说,回去的情况可能并不妙。

那些离职的员工回去后,并没有完全消停,有人给总部写了邮件,“检举”戴维的“不妥行为”。

由于离职事件事发突然,总部当时有些措手不及,而戴维在第一时间写回邮件说,他完全可以掌控局面,并把离职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这让总部颇感欣慰。

但离职员工的说法,让高层对戴维的工作又产生了疑问。

高层并不大相信,整个团队离职,还能保持工作进度不受大的影响。不过,既然戴维这样承诺,而中方合作伙伴也没有向总部这边提出异议,总部那边就权当平安无事了,只是悄悄画了一个问号。

看来,事情并不像戴维说的那么简单,也许还真有问题。于是急召戴维回总部。

戴维知道,自己目前是TON公司与中高在恒速箱项目上的唯一协调人,他能够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一旦他回国,许多工作就会受到直接影响。

于是,他迅速起草了一封邮件给总部高层,陈述自己目前正在做的工作,不宜立即回去,恳请总部允许他再多待一段时间,等相关工作告一段落再回去。

总部对他的答复,非常不满意,立即又发了一封邮件,仍然要求他回去。

此刻,戴维已经和吴坚坐上了前往华东的高铁,疾驰在铁路线上。

吴坚得知情况后,有些担心地对戴维说:“你这是抗命啊。”

戴维无所谓地摇摇头:“在这个项目上,我真的对不起你们,我们公司也对不起你们,但是我希望能够尽我的全力给予补偿,哪怕我个人的损失再大,也在所不辞。”

吴坚好奇地问:“如果总部让你回去,你坚持不回去,会出现什么情况?”

戴维说:“我不知道。但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已经打定主意,只要回去就会辞职。前提是,我只有完成好整改项目,才会回去。”

见到吴富春,吴坚微微吃了一惊,短短几天时间,吴富春似乎又老了一些,主要是憔悴了不少。

吴坚心里很不好受,开口就问爸爸的身体如何。吴富春不客气的打断他的话,把话头转向工作。

他对吴坚亲自前来感到不满,冷冷地问:“现在你那边的任务那么重,你和戴维都过来了,那边的衔接工作,有人做吗?会不会耽误?”

吴坚自信地说:“放心吧,由于我们早就有准备,所以衔接协调工作根本不是问题。还有,老戴同学这边也很给力,”说着他拍了拍戴维的胳膊,“爸爸我跟你说,TON总部那边,正在急招老戴回去,说让他回去述职,但是老戴坚持,要在完成整改工作以后再回去。对他来说,这样做担着很大的风险,弄不好要砸饭碗呢。”

吴富春看着戴维,问:“这个时候,总部找你有什么事?你是不是已经汇报过这边的情况?”

戴维说:“我已经详细汇报了这里发生的情况,并且向总部保证,我们一定会确保完成这边的整改工作,不会因为团队的离职,对工作造成影响。”

吴富春赞同道:“你说的对。我还想补充一句话,不怕你听了不高兴,其实,你的团队,他们走了更好,他们走了,可能我们的团队会干得更快,干得更好,你很快就会有感觉的。”

戴维接过话头说:“其实,我早就有感觉了,而且在交接工作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我的这种感觉更充分了。你们团队工作起来那种拼命的劲头,那种敬业精神,确实非常了不起。他们很专业,也很职业,方方面面,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们现在欠缺的,只是机会,等他们具备了更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他们的能力会非常的惊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们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作为行业中的合作伙伴,我对你们非常看好。”

吴富春点点头:“承蒙你对我们的厚爱,感谢你对的夸奖和鼓励。说起来,我们跟你们的差距,不仅仅在于经验和积累,我们的管理,我们的理念,我们在很多方面,跟先进企业,包括跟你们TON比起来,都是有差距的。但是我们不怕吃苦,不会止步,有这种劲头,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克服,我们也一定会不断拉近目前还存在的差距,成为货真价实的顶级企业,为大家提供优质的顶级产品。”

徐信诚得知,驰援前来的,有吴富春的公子,还带了整改团队负责人,那位叫做戴维的“光杆司令”。

他十分高兴,对吴福春提议说:“咱们还是老一套吧,老哥俩带着小哥俩,咱四个晚上一块喝点?”

吴富春叹了一口气,说:“我有点喝不动了,你们喝吧,我就聊聊天。”

傍晚,在徐信诚家里,吴富春,吴坚,戴维,围着桌子坐定。

嗯,这次喝得很奇特,每个人喝的东西都不同。徐信诚照例,喝的是白酒。吴富春说身体不舒服,没有喝酒,他喝的是茶。戴维作为老外,喝的是红酒。吴坚不喜欢喝白酒,也不喜欢喝红酒,他要的是啤酒。

喝着聊着,大家的话题转到了戴维和他的团队身上。

吴富春靠在椅子上,手里端着茶,看着戴维,幽幽的说:“戴维,你凭良心说,你们是不是觉得中国人都工作的特别累?说实话。”

戴维放下手中的红酒,说:“不错,我是这样认为的,我的团队也都是这样认为的。在这一点上,他们有一些,呃,有一些看不起你们。”

吴坚有些不解:“看不起?为什么会看不起?”

戴维见吴坚的反应,大概觉出自己的措辞表达可能有些不妥,连忙补充道:“也许我的这个表达有一些问题,我调整一下。我不应当用‘看不起’这个词,应当是,‘不理解’。”

吴富春打断了他的话:“戴维,这个不用解释,你刚才的表述是准确的,就是‘看不起’,不单纯是‘不理解’。‘看不起’一定源于不理解,但‘不理解’,未必一定会看不起。”

戴维不再吭声,等着吴富春继续往下说。

吴富春接着说:“这种看不起,我是完全理解的,在你们眼里,我们只知道工作,只知道挣钱,而不知道去享受生活,甚至连假日都不休。在你们的观念里,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是不健康的,是愚蠢可笑的。我不否认,我们许多人确实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内心里,也埋藏着更崇高的使命,那就是,快一点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和美好。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奉献出自己的所有,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事情。”

戴维听了,深有触动:“听到这里,我想对我刚才说的话再做一次补充,我们之所以会‘看不起’,其实是拿自己的境界做对照,才得出的结论。如果真正能够理解,那就完全不是什么看不起了,而是需要仰视的问题。”

“当然用不到仰视,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达到那样的境界。不过,大家评本事赚钱吃饭,通过努力奋斗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一些,本身也无可厚非。我只是说,确确实实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人,是怀揣理想进行打拼的。我,就是其中之一。为了造福国家,造福大众,我是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的,这绝对不是吹牛皮的话。”

戴维端起酒杯,伸向吴富春:“我相信,我也很感动,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

同类推荐
  • 你是我青春最靓丽的风景

    你是我青春最靓丽的风景

    如果说回忆能化解心中久久未能冷却的记忆,那么我想,记忆中的光阴就属于那个专属于我的小世界!就像人海中的汹涌,记忆中的惆怅,回忆里的恍惚,仔细去观察,总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时候,我想那大概就是青春中最靓丽的风景!
  • 愿我活过二十五岁

    愿我活过二十五岁

    我是芦苇,没有根,风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 一曲诉离殇

    一曲诉离殇

    人生如水一般,在自然界中一个轮回,又归于水
  • 第三滴水

    第三滴水

    传说沙漠中,第一滴水救命,第二滴水救心,第三滴水就会让人有活下去的希望。失意的陆敏,偶然落入一个巨大的圈套,生活由平淡无奇突然变得波澜壮阔。这期间他意外深陷国外的监狱,在异国他乡结识了重要的人生导师,并且慢慢发现自己背后的圈套。回国后,虽然依旧身处圈套之中,但是,已有所察觉的陆敏一步步开始反击。最后,为了维护正义,陆敏和对手展开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较量。
  • 不甘的心

    不甘的心

    有人说“上帝造人时,把人分成两半,一半留在尘世,一半留给自己,让各自去寻找另一半”。面对选择,不确定因素存在的现实中,总是浑身解数,拯救着那颗不甘的心!巅峰,渴望着全然的自己在世俗里完美合并登顶。那颗“不甘的心”高喊“站起来!别怕!往前走”拖着苟延残喘的身躯,跌跌撞撞的向着目标前行。不在幻想,不在害怕,不在奢望,不在苟活,挺直腰,迈开腿,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能做的!成功,不在那么遥远,就在脚下,就在身边。当你六十岁的时候,还有人叫你起床,你可以懒懒的说一声“妈,我再睡会儿”。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什么样的成功?“不甘的心”再也不会不甘心了!
热门推荐
  • 我有两个系统我怕谁

    我有两个系统我怕谁

    自从李笑获得了一个系统,他就很牛了,可他却又获得了一个系统……
  • 铁甲雄师

    铁甲雄师

    《铁甲雄师》是一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长篇军旅大作,为我们全景展现了自解放初期始,我国西部第一支坦克装甲师在组建过程中不为人知的艰难历程。西部剿匪,铁血骑兵血洒西部;深水潜渡,突破高难战术课目;赴滇作战,革命忠骨永留红土;涉冰河、穿戈壁、翻雪山,三代革命军人不畏艰辛、忍辱负重,为了新中国坦克装甲部队建设事业,无怨无悔扎根西部。作者更以浪漫笔调,通过大漠沙狼的知恩图报、与木乃伊的亲密接触、穿越死亡城堡的惊悚之旅,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个颇具魔幻色彩的神秘西部。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第一次有奖励

    第一次有奖励

    彗星爆炸?不存在的!得到第一次系统的秦轩,当时是懵逼的。“第一次呼吸,肺活量:+999”“第一次走路,健步如飞:+999”“第一次上厕所,…………”人生有太多第一次,每个第一次都有奖励!“走上人生巅峰难么?”秦轩嘴角上扬,“真的不难,我只要开公司,就能成为世界首富!”
  • 公司就是你的船

    公司就是你的船

    本书精选了世界500强企业所推崇的职业理念和员工行为规范,内容涵盖主动、敬业、热情、忠诚、责任、企业家精神、优秀员工的特质培养等员工励志方面的精彩内容,无论您是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还是基层的员工,相信透过书中的经典案例和最新职业理念,都可以获得积极有益的启示,并找到合理的行动方案。
  • 垫底网红校花

    垫底网红校花

    冬日图书馆,何俊熙红着脸对梨野说:“我喜欢你,我想让你跟我考上同一座大学。”“你走吧,我不喜欢你!”除夕夜,梨野发消息问何俊熙。“怎么确定喜欢一个人?”“我对你的喜欢你感觉不到吗?”“我感觉你比以前更讨人厌了!”女神节,梨野把一支红玫瑰递给何俊熙,“生日快乐!”何俊熙惊喜接过,梨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别误会,我只是拿不要钱的花凑数。”何俊熙无奈叹息,撩不到心上人怎么破?在线求支招!
  • 不解风情的年头

    不解风情的年头

    李雷是在21岁生日的第二天闯的祸,他在河堤上玩车技将运输队的铁斗车开到大运河里。空的铁斗车在扎入护坡的紫穗槐灌木丛时侧翻,硬拽倒了一大片灌木,留下惨不忍睹的现场。工友们将血淋淋湿漉漉的李雷抬到医院时他一声痛苦的呻吟也没有,医生问人是怎么从河里弄上来的,李雷不等别人开口就抢着说是自己爬上来的,矮他一头瘦他半边身子的医生摇摇头说:“身体好的人敢跟石头和钢铁碰。但结果呢,你们看见的……”边上的人注意到,这个医生的手重了起来。李雷硬铮,一声不吭,眼看着有黄豆大的汗珠在额头上渗出来。
  •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本书分哲学遐思、文化断想、读书札记、思想对话、学术演进等,主要内容包括:哲学的位置在哪里;哲学的作用是什么;哲学思维的特点;历史哲学:在哲学和历史学的交叉点上等。
  • 黎明之鹰

    黎明之鹰

    废村枯井中的骷髅,城市底层的弃儿,步步逼近的杀人蜂,回到现代的恐龙,心想事成的笔记本,还有身份神秘的大学同学……在六个短篇故事里穿梭时空,踏上一次超现实的旅途。信任或背叛,援助或欺凌,善心或恶意,过去或未来……诡谲与奇幻交织,现实与虚构错杂,你猜得到故事的结局吗?
  • 多响

    多响

    熊样。这是多响的一句口头禅。多响。什么多响?听起来是说一个响器。是啊,多响总是一口一个熊样,好像他就是一口钟,还不是一口好钟——因为他的舌头有点大,说话有些呜啦,就是生产队里挂在饲养院门口的,一敲咣咣咣地,催社员上工的那块犁铧尖嘛。比如,生产队长到他家派工,说,多响,你今天套上拉排到圆山疙瘩拉红灰去。多响说,熊样。队长也不多言喘,剜上一眼,走了。多响手里正端着半碗拌面汤喝,就说,队长,你吃点饭。队长头也不回地说,快些吃毬了,上工吧!熊样。多响应着队长的话,同时急死呼啦地扒完了碗里的汤,且连声说着,熊样,熊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