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88800000011

第11章 远程武器

杀了建奴后,黄汉没有去追受惊跑得没影了的那匹战马。

鬼知道这匹蠢马一口气跑出十里还是二十里?追上了那支大部队也未可知。

不确定的东西别瞎琢磨,先把到手的利益收入囊中最现实。

黄汉动手扒建奴的装备,当然知道把那只断手和顺刀捡回来,铁臂手也不能丢弃,还有一件小装备尤其重要,黄汉在跟建奴交战的地方找了片刻才发现了。

这是一个鹿角扳指,射箭时没这玩意儿手指头可吃不消被弓弦磨。

一场纯属意外的遭遇战,让黄汉懂了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意境。

黄汉得到了这个建奴马甲的整套铠甲和他穿在铁甲内的棉甲,建奴的棉甲质量上乘,比自己身上的明军制式棉甲防御力和保暖性都强。

这不是大明的技术力量不如通古斯野人,而是由于大明上上下下人浮于事贪腐成风,导致工匠偷工减料造成的恶果。

野猪皮时代的建奴就最重视军队建设,对刀枪盔甲的质量达到了苛求的程度。

所有的战士都懂得爱惜自己的装备,精心保养盔甲,建奴的军纪甚至有这样的规定,战士临阵之时盔甲不光亮如新都会被杖责,被杖毙都有可能。

态度决定一切,大明对待军队的态度跟后金对待军队的建设有天壤之别,因此明军屡战屡败也就不稀奇了。

黄汉还从建奴身上搜到了火刀、火石和火绒,这下子再也不用为火种发愁。

这个建奴怀里还揣了十几两银子和一对金手镯,这应该是他祸害了哪个中农以上级汉人得到的抢劫成果,现在这对大概有三两黄金的镯子当然便宜了黄汉。

期盼的远程武器也得到了,建奴的复合弓质量顶呱呱,可以骑射也能够步射,用破甲锥箭头的羽箭,威力足以在三十步内破两层甲。

可惜由于建奴的战马跑了,黄汉没有能够缴获箭袋,现在只有射中自己后背的一支箭和落在地上的两支箭可以使用,也就意味着黄汉只能够进行远程攻击三次。

黄汉又有些后悔了,昨天怎么就没想着把射在皮盾上的那几支羽箭留下,随手扔了多可惜啊!

太阳下山了,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黄汉根本不管被扒光的建奴尸体,挥刀斩下留着金钱鼠尾的首级,用建奴的麻布内衣包着挑在缴获自建奴的虎枪上。

得胜后再次上路的黄汉心情舒畅,他哼着现代的曲调行走在古代的官道上。

这条汉子看上去很彪悍,大步流星的黄汉肩上扛着虎枪,枪杆上挑着一个捆扎得牢牢地大包袱和一个渗透了鲜血的小包袱。

他单手提着斩马刀,腰上挂着顺刀别着半截戚刀,背上背着皮盾和褡裢,褡裢的口袋里插着一张复合弓和三支可以破甲的重箭。

“娘的,什么都舍不得扔,老子是不是有些舍命不舍财?”黄汉自言自语自嘲道。

确实如此,黄汉太在乎装备了,不仅仅把从建奴身上扒下来的铁甲拿上,把棉甲穿上,连换下来的一件污秽不堪还有两个洞的明军制式棉甲也没有舍得丢弃,现在的负重恐怕有七八十斤。

有些遗憾啊!要不是那匹傻马受惊跑得了无踪迹,自己何至于肩挑背扛在荒原古道上瑀瑀独行啊!

下一次应该不会了,有了复合弓和三支可以破甲的重箭,黄汉甚至敢袭击两个建奴,如果甘冒风险袭击一个三人队也可以赌一赌。

不是黄汉自大得认为一个打三个能够完胜,而是在二十步左右偷偷的射出三支重箭最起码会导致一个建奴失去战斗力。

他自己在三层棉甲外罩上铁甲,举着皮盾,舞着斩马刀对付一两个被突然袭击的建奴获胜的机会大于五成。

为什么如此自信,当然是有了弓箭和装备增加了信心,最起码建奴采取曼古歹战术对付自己已经无效。

所谓的曼古歹战术用一言蔽之就是跟敌人拉开距离不断骑射扰乱敌人,当敌人队形混乱之时再全力冲阵破敌,对付一支军队时可以使用,一个战士对付一个敌人也大同小异。

在没有弓箭前,只要被一骑建奴或者鞑子发现只有一个选择,钻树林逃跑,因为敌人采取纠缠住不断放箭的战术,黄汉只有被动挨打没有还手之力,现在可以选择一战。

因为敌人骑马拉开距离射箭,黄汉可以用皮盾格挡,可以把敌人射来的箭射还回去,敌人是骑射哪有黄汉步射更加具备射程和威力,况且还可以连人带马一起射,目标大了,命中率注定要提高不少。

冲上前去肉搏的黄汉还有一次远程攻击机会,这是大部分明军都掌握的技能——投枪。

一般的投枪才二三斤重也叫做短矛,桦木杆材质顶端有铁质枪头,长度五尺左右,普通士兵可以投出三四十步远,要是骑兵借着马速冲刺投掷可达四十步开外。

虽然超过十斤重八尺长的虎枪用作投枪有些大材小用,还扔不了太远。

因为作为投掷兵器,它不太趁手不仅太重了还有些长,但是没有绝对的坏事,真的把虎枪投出去恐怕皮盾根本挡不住它的穿透力。

以黄汉的力气投出虎枪应该在二十步内能够把一匹战马扎穿。

黄汉为什么只换上了缴获自建奴的棉甲却没有把铁甲穿上,而是打包挑在虎枪上?

那是因为一个人穿戴精铁盔甲太不方便,许多要紧固的位置没有人帮忙太容易脱落,穿了铁甲要上树可不太容易,所以黄汉还是暂时选择了棉甲。

在官道上抓紧最后的一点天光争取多赶一段路的黄汉觉察到了异样,总有一种被窥视的感觉。没多久,黄汉就发现身后居然有人远远的跟着自己。

是敌是友不难分析,身后之人不可能是建奴或者鞑子。

因为建奴、鞑子就用不着靠双腿走路,他们都是骑马奔驰,洗劫了多地,现在连旗丁都有了马,拥有双马、三匹战马的披甲人屡见不鲜。

至于是不是山贼也被黄汉否决了,在后金军川流不息的地方,山贼、马匪早就远遁,不可能会出现一个贼骨头不紧不慢跟在自己身后。

况且崇祯初年的大明京畿之地,马匪、山贼还属于稀缺资源,总要等到崇祯十年之后才是遍地匪贼。

跟着自己的有可能是一个老百姓,或许是他一个人赶路害怕,蓦然要求结伴而行又怕对方不是好人。

他选择远远的跟着一个拎着大砍刀的壮汉,应该能够找到安全感。

同类推荐
  • 混在隋末的那些日子

    混在隋末的那些日子

    一朝穿越,混在隋唐……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将秦叔宝尉、尉迟恭打造成大唐全民追捧的偶像“门神”;将单雄信的非法组织“二贤庄”,改造成隋末最富有的民营企业;将穷乡僻壤的瓦岗寨,改革成隋末经济特区;将李世民的嫡系部队,训练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师;将潜力股李家二郎李世民,一手扶上帝王宝座;君臣同心,将帅同仇,北击突厥,西讨土谷浑、高昌,东征高丽;君臣携手,上下同德,改革科举,兴办书院,整饬吏治;发展农业,兴办银行,盘活商业;迎来万邦来贺,开创一代盛世伟业……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北汉简史

    北汉简史

    北汉与后汉王朝的关系,犹如南明永历政权与明王朝的关系,是中原政权在更小范围内的延续。要了解它的历史,还须从后汉说起。
  •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本书是响应习近平号召牢记历史的教训,中纪委推介的“2015新年第一书”,王岐山最新推荐!《中国新闻出版报》优秀畅销书榜总榜第一名!美国普利策奖获得者的传世经典,浓缩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独特见解!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这些精神遗产给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其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 古墓:打开古墓的机关

    古墓:打开古墓的机关

    1599年,意大利西西里岛巴勒莫嘉布遣会的修士在一座修道院下发现了一些地下墓穴,在墓穴中有一些制作木乃伊的完整工具。于是,他们决定在刚刚去世的一名修士身上试试这种技术。从那时起直到1880年这种行为被禁,制作木乃伊的风气一直在西西里岛上盛行。时至今日,人们还可以在当地看到身着各时期服饰的,腐烂程度不一的,高高悬挂着的尸体。
热门推荐
  • 阅读父亲

    阅读父亲

    本书所要告诉你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烈士,牺牲时他的儿子才出生48天。年轻美丽的母亲对儿子隐瞒了他的身世,一瞒就是十八年。十八年后,父亲的战友们和母亲一起向儿子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儿子从此知道了父亲的名字,也知道了父亲曾经为自己起过的一个名字。 这是一个装满了父亲遗物的铁皮箱。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这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箱子,看到了父亲留下的文字。从未谋面的儿子只能通过这些来感受父亲的气息,只能通过阅读来亲近父亲,解读父亲。本书分别从儿媳、儿子的叙述进入,引导读者一同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那些生前身后的人和事…… 一位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完整形象在充满深情的解读中被复原。
  • 诸天反派之旅

    诸天反派之旅

    穿越斗破世界,成为魂族少主。从这里开始,魂风的目标是征服、征服、再征服......(斗破、斗罗、吞噬星空、天行九歌、武庚纪...)
  • 若爱来的刚刚好

    若爱来的刚刚好

    他也曾是大好男儿一枚,他是稳重强势的钻石王老五,他也曾在商场上与她并肩而立,叱咤群雄,可是,终究在情字上面,栽落在尘埃,粉身碎骨。却偏偏,那个人是她的好友,是他的爱人。别人的弃如敝履是她的求而不得。她跟他保持了两年的暧昧关系,却被那个人的一朝回归,分崩离析。商墨是俞纪蓝是最灿烂的两朵姐妹花,一个因为易唐盛开,一个因为易唐凋零,一夕之间,姐妹花反目成仇,爱人背离而去,商场风云变化,昔日情人变得陌生,陌生男人变成贴心男友,一个企业几番更替,背后到底是谁在操作?
  • 神迹

    神迹

    在埃拉菲斯大陆上,盛传着一个关于天灾的预言,暨维持大陆平衡的“七大元素之灵”会在某一天发生暴乱,引起天地倾覆,生灵涂炭。乌托邦组织的诞生,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它继承了曾经救世于水火的乌瑟托的救世信念,汇集了大陆上最有潜力和资质的数名精英,意图于天灾到来之际将其消弭。
  • 古老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古老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揭示人类文明之谜,需要科学严肃的态度,需要建立在丰富的知识与缜密的思维的基础上。如果只是对科学一知半解就断然下结论,那将是幼稚可笑的。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读者,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待种种神秘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更接近真理,查清真伪,破解宇宙间未知现象的真实本质。
  • 第一义女

    第一义女

    ◆大郢王朝凤丞相之义女,一无是处、臭名昭著。因为一场赐婚风波,终于在‘有心人’的算计暗害中魂归九天了。凤落,二十一世纪的极品特工,一个戴着小白兔面具的恶魔,看似纯良无害,实则危险至极。一朝穿越,竟成了个浑身是伤、惨死荒野的小丫头。野种?废物?讥笑?凌虐?谋杀?抛尸荒野?一连串混乱的画面涌入脑海,很好很好,凤落干白的嘴角勾起一抹恶魔的微笑。凤凰涅槃,凤落回归。一袭惊艳长裙,狂傲张扬;一双冷漠犀利的瞳眸,睿智幽深;疏离的微笑始终挂在嘴角;“伤我者必杀之,杀我者必让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当被天下耻笑的无能蠢女人华丽翻身,惊艳重生,那些曾经欺辱鄙视她的人,纷纷傻了眼、失了魂儿......★☆★☆★☆★☆★☆★◆皇商少主【肖倾尘】————白衣胜雪、清贵无暇,惊才绝艳、天下无双,待人接物温雅谦和、谦恭有礼,本性却是遗世独立、淡漠疏离。桃花树下的邂逅,惊鸿一瞥,那沉睡千年的淡漠孤寂的心却烙上了毕生不可磨灭的倩影,此情,上穷碧落下黄泉......◆大郢御王【百里御】————睿智深沉、铁血腹黑,当那一纸婚约终于被废,这才发现原本那弃之如弊履的白痴小姐竟是如此光芒万丈、风华绝代!望着曾经痴缠自己的女子翩然转身,深沉的心却陡然刺痛!幡然醒悟,原来,我百里御等待的那个能与我并肩睥睨天地的女子——竟是她!◆太傅公子【段逸风】————风流不羁、玩世不恭的表面下隐藏着一颗沉稳玲珑的心。庶子的尴尬身份,使他尝尽家族的冷血残酷。以山水诗酒风花雪月韬光养晦掩藏锋芒,处处隐忍谨慎的他,却甘愿为她摒弃面具放手一搏,只为换取红颜一笑!◆幻剑少主【凌之寒】————世人皆知幻剑少主嗜血残忍、狠辣无情。素来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夺命阎罗,却三番两次隐忍某个女人的放肆和挑衅。自从遇到她之后,那双习惯了见血杀戮的寒冰妖眸却总能不经意间流露出宠溺和柔情,冰封已久的心正在逐渐似火燃烧......◆此文,女强、男强,强强碰撞,PK不断!各色型男、美男缤纷登场,YY无限,炮灰无限!◆清依的读书群【澜沧*依依】:110337462欢迎亲们加入闲聊!◆喜欢本文的亲们请【收藏】、【投票】、【留言】,亲们懂得,嘿嘿…清依长揖及地,“多谢多谢!”【注】:清依本人懒,很懒,码字喜欢字字斟酌,所以龟速。亲们看文要有耐心,依不能保证速度但绝对保证质量,绝无烂尾太监之恶习。
  • 凤勾情,弃后独步天下

    凤勾情,弃后独步天下

    穿越成一国弃后,皇上视她如蔽履不说,还高调迎娶白莲花,日日夜夜秀很爱。雾草,辣眼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晴初北巷

    晴初北巷

    她是那个家族的千金,他是沐家的继承人,他帮她一步一步回归家族让她变成了万人敬仰的存在
  • 重生之风华女帝

    重生之风华女帝

    前世死在爆炸之下的护国公府七小姐戚嫣,重生为大楚嫡长公主风燕璃,面对前世的夫君变成了亲弟弟,风燕璃表示自己的压力很大……说好的复仇呢?怎么变成了相爱相杀,当命运之手将前世的真相一层层揭开的时候,她的选择是?凤燕璃:重活一世,要的就是肆意洒脱,快意恩仇,什么忍辱负重委屈求全,通通都滚犊子。总有贱人想害本宫,对于这类人,本宫的原则是,有仇一定要当场报了,能打死绝不打残,能打残绝不逼逼,能直接动手绝不讲道理。总之,这个公主狠残暴,狠纨绔,狠嚣张……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
  • 凌叔华文集:古韵

    凌叔华文集:古韵

    描绘了生长在清末民初官宦人家中的一个小女孩整个童年的生活体验及所观所感。这个复杂的旧式文人的大家庭中,有威严的父亲;美丽聪慧又哀婉的五妈;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三妈和六妈;还有自己那位贤良无争的母亲;十几个兄弟姐妹;远近亲姑妈等等及佣人仆妇无数。她从小就见惯了姨太太为争宠幸、地位而争风吃醋的场面。书中还为读者讲述,叔华随了花匠老周,出门去逛隆福寺,买花肥,看曾给慈禧太后管理颐和园的花匠朋友;当那位精通六国语言的辜鸿铭来访时,叔华站在一旁,看爸爸和他一起赏竹,争论国事,等着吃云片糕;年少时留学日本,体味樱花开时绚烂之极的快乐和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