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9300000014

第14章 许我向你看——1997年(2)

桔年的笑容顿时在脸上凝固。她重新抓起抹布,飞快地擦着灶台,大概是意识到孩子还伫立在原地等待她的答复,转过身指着表情怯怯的孩子,斩钉截铁地说:“谢非明,我再告诉你一次,他跟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不好意思。”

周日的黄昏,女孩握着她的羽毛球拍,欲哭无泪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一天天气很好,连夕阳都是红艳艳的,但对于她来说,显然并不是个美丽的日子。

早上非明就应该有所预感,她怎么都梳不好自己的头发,桔年姑姑新买的一个发卡夹住了几根发丝,扯得她很疼,旧衣柜里的裙子翻来拣去,没有一件可以让她看上去好一些,她虽没有李小萌那么多的漂亮衣服,但是同学到她家里做客,她不想让自己看上去像一只灰老鼠。

李小萌她们三个比约好的时间晚到了一会儿,非明伸长脖子在财叔的小商店门口等了很久,才盼来了她的“贵客”。正打算有模有样地像个主人似的把小同学往家里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她还来不及出言提醒,李小萌就一脚踩在了财叔门口的一堆流浪狗的排泄物上,漂亮的粉红色娃娃鞋上沾满了褐色的秽物。尽怪财叔一脸歉意,并且深表同情,但这并不能让李小萌同学的心里好受一些。李小萌接过非明急急忙忙递上来的纸巾,忍着作呕的欲望仓促地将鞋子擦拭干净,用叹为观止的语气对她的同学说:“谢非明,你住的是什么鬼地方?”同行的两个小伙伴想笑又不敢笑,非明一脸化不去的尴尬。

接下来,不愉快的事情一再发生,先是同学们很快地对非明家空无一物的小院子失去了兴趣,不管非明怎么强调,她们也不觉得那棵其貌不扬的枇杷树有什么意思。然后,她们几个挤在非明小小的房间里,没有电脑,没有新奇的玩具,一切都那么淡然乏味。非明努力地想说一些笑话逗她的朋友们高兴,结果她发现自己束手无策的样子本身就已经很好笑。

说好了要在她家吃午饭的,几个小女孩数着时间,枯燥地等待中午的到来。因为非明说了,很快,她的姑姑就会给她们带回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尽管如此,在班上的女生中最有影响力的李小萌还是不经意地流露出了克制的不耐烦,她虽然没说什么,但是那百无聊赖的神情让非明深刻感觉到自己做了件蠢事,她的家的确没有什么好玩的,反而浪费了同学们宝贵的一个周末上午。为了让大家看起来没有那么无聊,她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家里的相册,几个女孩传阅着,非明打起精神给她们解说着每一张照片的来历。

相册里的照片大多是非明自己的,她从小就爱照相,在镜头面前可以摆出许多美美的姿势。每一张照片桔年姑姑都按时间顺序认真地收集着,但是,厚厚几本单人照让另外几个同学审美疲劳的同时,也让她们提出了疑问。

“谢非明,你家里为什么没有别人的照片,都是你自己的单人照,多没意思,难道你就没有跟你爸爸妈妈合影过吗?”

“是啊,老听你说你姑姑,为什么都没有听你提起过你的爸妈?”

“你家里除了一个姑姑就没有其他人了吗?”

“我当然有爸爸妈妈,我爸爸是一个画家,有名的画家。但是他一年到头都很忙,经常到全国,不,全世界去采风,所以很少会在家。”这套说辞从小到大非明已经说过无数遍,纯熟到无以复加。

“是吗?那为什么你家里都没有你爸爸画的画。”一个同学看来并不怎么相信。

“因为……”

非明还没有找到好的理由,李小萌就笑着抢了一句:“非明啊,你爸爸那么有名,为什么还让你跟你姑姑住在这种地方?你爸爸真的爱你吗?”

“当然!”非明合上了相册,大声说道。同学们的置疑刺伤了她的自尊,“我爸爸当然爱我,比爱所有的人还要爱一百倍!这里是我姑姑的家,不是我爸爸家,我只是暂时住在这里,不用过多久,我爸爸就会回来把我接走的。”

“是不是真的啊,谢非明,该不会是家里的大人骗你吧?大人们都喜欢对那些孤儿说,他们的爸爸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电视里都是这么演的哦。”

“你才是孤儿,我不是。我说过我有爸爸,比你们的爸爸都要年轻,而且很帅很帅。”非明愤怒地反驳,她已经顾不上要跟同学搞好关系了。

“既然你爸爸那么帅,为什么不找一张相片给我们看看?”

“找就找!”

非明忍着泪冲进桔年姑姑的房间,拉开抽屉,打开箱子,愤怒地寻找。她祈祷着,让她找到点儿什么吧,一定要找到点儿什么,她不能让同学们看了笑话。

不知道是不是天上的那个神仙听到了她的呼唤,在桔年姑姑抽屉的最底层,非明找到了一张有点儿变了颜色的旧相片,上面四个年轻的少男少女一身运动打扮,拿着各自的球拍站在校园里简陋的领奖台上,手里还各捧着一本红色的荣誉证书,似乎是某场校园羽毛球比赛结束后获奖者的留影。

站在最左边看着镜头露齿而笑的那个是桔年姑姑,虽然姑姑那时看起来年纪还很轻,但是除了头发,没有多大的改变。姑姑右边是一个头发短得出奇的男孩子,他也笑得一脸灿烂,但是眼睛却凝视着自己手里的拍子,好像那才是他的骄傲。最中间的女孩也跟姑姑年轻时一样,有一头很长的头发,像个洋娃娃一样面容精致,乍一看上去,比姑姑更漂亮醒目。她嘴角微微上扬,眼睛直视前方,那种神态,十岁的非明还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汇。最最重要的是最右边的男孩子,微微向左倾着身子,眼睛不知道看向左边的什么人或是什么东西,他的鼻子挺挺的,眼睛很好看,是他!非明觉得就是他了。

她抓着那张照片,旋风似的冲回自己的房间,把它献宝似的展示在另外三个女孩面前,指着最右边的男孩子说:“看见了吗?这个就是我爸爸年轻时候的照片。”她心里有些害怕自己的鼻子会像说谎的匹诺曹一样变长。

“真的吗?谢非明,这是你爸爸呀?哇,他年轻的时候看起来很酷哦。”

“本来啊,非明长得也很好看啊。”

非明的脸红了,自豪的感觉冲淡了她说谎的罪恶感。

李小萌也不由得捧起了那张照片细看:“谢非明,你爸爸学生时候羽毛球就得过奖,难怪你的球打得不错。”

“还好啦。”

“咦,不对哦。”李小萌转过照片的背面,看着上面的一行小小的字,慢慢地念道,“许——我——向——你——看。1997年……谢非明,1997年的时候,你爸爸还是个中学生,这也太扯了吧。哈哈,说谎也不打草稿!”

“我看看我看看。”另外两个女同学都凑了上来,“是啊,谢非明,你也太好笑了,随便找一个人都可以做你的爸爸?我看你是没有爸爸吧。大话王。”

非明用力拨开她们,一言不发地抢回照片,却怎么也找不到语言为自己开解。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了桔年姑姑打开铁门的声音。

“我回来了,比萨也回来了。”桔年一手提着购物袋,一手捧着比萨走进来,就看到了这混乱的一幕,个子比另外三个女孩都小的非明似乎下一秒就要掉下泪来,手里紧紧捏着一张旧照片。

桔年愣了一下,很快就笑着对小朋友们说:“真对不起啊,公共汽车比往常晚了一些,大家过来吃东西吧。””

“阿姨,谢非明说谎,她说照片上的人是她爸爸。”追求真理的李小萌不依不饶地说道。

“有吗?我看看。”桔年伸手去拿非明手里的照片,非明不知道赌的是什么气,死死不肯松手,桔年笑着用了几分力气,才把已经变得皱巴巴的照片拿了过来。她用很认真的样子看了一会儿,“哎呀,是有点儿像,不过非明啊,你爸爸比照片上的人要帅一点点吧……比萨闻起来不错啊,过一会就凉了。”

这一场风波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掩盖过去,但是比萨大餐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好。桔年匆忙之下,只记得薯条不要买番茄味的,却忘记了比萨馅里还藏着许多番茄。大家看起来都好像没有什么胃口,草草吃了几口,同学们就提出告辞了,桔年挽留了几句,倒是非明紧紧抿着嘴一言不发。

桔年把小朋友们送走,回到家里,还没进门,已经听到非明的哭声,她趴在桌子上,伤心得好像没了整个世界。

“你骂我吧,你为什么不骂我?”非明冲着收拾桌子的桔年喊道。

“你帮我收拾收拾,我就不骂你。”桔年笑着说。

“我是个大话王,没有爸爸妈妈的大话王,你为什么不说出来?”

面对小女孩发泄的哭闹,桔年试着去摸了摸她的头发,被她哭着避开。

“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不管他们在不在身边。非明,就像你希望的那样,说不定他们在某个地方想着你,只是他们有不得已的理由。”

“他们不要我了。我恨你们!”

桔年咬了一口盒子里的比萨,苦笑了一声:“我恨这块比萨。”

非明在桔年回房换衣服的时候,就抓着她的球拍出了门。她知道自己的脾气毫无道理,走到姑姑的房间门口,举起手想敲门,可那句道歉怎么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她并不知道,隔着一块薄薄的门板,她的桔年姑姑沉默地抚平了照片上的褶皱,嘴里低至无声地喃喃。

“你说,我该怎么办?跟我说句话吧,一句就好。”

从家里出来,非明一直是沮丧的,跟财叔的一对儿女打了一下午的羽毛球,把别人打得铩羽而归也不能让她心里好过一些。最让人气恼的是,某次接球的时候,她的拍子扫到了一旁居民晾衣服的铁杆,那把桔年姑姑买给她的35块钱的羽毛球拍拍杆居然折弯了。

就这样,她呆呆地握着变形的球拍在财叔商店门口坐了好一阵,直到财叔提醒她天快黑了,才慢腾腾地往回家的方向走。短短的一段路,她觉得自己走得无比孤单,仿佛全世界都抛弃了她,比卖火柴的小女孩更可悲。

接着,她听到有人对她说:“你的反手杀球姿势不错。”

同类推荐
  • 穿堂风

    穿堂风

    一月弯的深夜,王子丹脱掉上衣,倚着父亲的墓碑坐下,用力抵着,直到父亲的名字以浮雕的形式出现在他白皙“臃肿”的背上。然后,他把胳膊别到背后,用手指抚写父亲的名字,王舟。之墓,两个字每次都会跟着父亲的名字出现在他手指最容易摸到的地方,但他极少去抚写它。他只写父亲的名字。就像小时候和父亲常做的那样——睡前,父亲在他光溜溜的脊背上用手指写字让他猜。写得最多的是他俩的名字。王舟。王子丹。或王舟的儿子王子丹,王子丹的父亲王舟。父亲有时写得很慢,有时写得很快。不管快慢,王子丹都能猜对,猜对字的王子丹会在父亲的笑容里骄傲地睡去。
  •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本书收录了12个福尔摩斯短篇探案故事。其中包括《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身份的确证》、《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杀人的桔子核》、《歪唇男人的人命官司》、《谜样的蓝宝石》、《致命的斑点带子》、《工程师大拇指案》、《失踪的神秘新娘》、《绿玉皇冠之谜》、《铜山毛榉案》。全书故事惊险刺激,情节跌宕起伏,12篇故事各有风格,或神秘,或诡谲,或恐怖,或蹊跷,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英伦背景下,带领读者拨开迷雾,直面真相。"
  • 黄大仙儿

    黄大仙儿

    东北的黄大仙儿也就是黄皮子成精,一部讲述东北出马仙的恐怖故事,原汁原味的东北故事。最接地气的东北灵异故事。
  •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

    本书辑录了郁达夫的经典小说篇目《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彩石矶》《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等。郁达夫以惊人的取材与大胆的描写,开创了一个自我暴露的新的题材领域和中国浪漫抒情小说的先河,笔调新颖,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与现代精神。
  • 狗狗走了

    狗狗走了

    小院满满当当都是太阳光,一抬脚一转身,太阳光忽悠悠晃动,晃得人眼花缭乱。狗狗圪蹴在屋檐下,手托红花大海碗,呼噜噜往嘴里拨拉着炝锅面。炝锅面拌了白菜萝卜豆腐干面筋之类,香喷喷蒸腾着他一张粗糙的大脸,太阳光里也多了一股香喷喷的炝锅面味道。狗狗额头冒汗,两扇黄棉袄一左一右敞开来,露出酱紫色的胸膛。对狗狗来说,不管妻子党容做啥饭,他都是这副不要命的吃相。这时党容正斜着身子,靠在院中间的一株小枣树上,津津有味地看男人吃饭。看男人吃饭是她最大的一件开心事,男人呼噜噜的声音,是对她最大的奖赏。
热门推荐
  • 生存法则

    生存法则

    我叫吉尔。我身处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要去的目的地更是让你难以想象。如果你认为我是因为喜欢才会到这般境地,那你一定是个疯子。其实疯的是我。你——或者你们——是永不可能读到这些文字的,可我手边有纸、有铅笔,还有时间,用不完的时间。因此我会把所发生的一切都记下来,并尽量做到如实而详尽。一句话——为什么不呢?一天早上,我早早出去觅食。单身女性凌晨时外出才最安全。这个时段,拉帮结派的毛头小子已然睡下,因相互打架而倦极入眠。城里的垃圾车还没来,虽然这意味着前一天的垃圾已经被层层挑拣,但也意味着难民营中的大多数人不会此时出来搜寻。
  • 冷酷只为你融化

    冷酷只为你融化

    本书正在修改中,请从100章以后开始阅读,非常感谢
  • 东陵帝凰

    东陵帝凰

    前世眼瞎,有幸亲身经历一场梦魇缠身。得神灵眷顾醒来之后,身为帝女的子曦智商上线,微服去西陵,帮那个爱她爱入了骨子里的家伙掐灭烂桃花,挡机关凶险,解阴谋诡计……待身边清净,主天下,生死相依,白头偕老……谁敢来破坏他们的幸福,一个弹指,叫牛鬼蛇神通通灰飞湮灭……这就是一个强大女主护男主,后期男女互宠的江山权谋虐狗文。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写历史的人很多,这样写历史的人很少!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
  • 御用太子妃

    御用太子妃

    他不会让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所以,他封她为太子妃,太子地位悬空的太子妃,他,是当朝皇帝,她,是被禁足的王爷之女。乱世的喧嚣,兵荒马乱的尘埃,都会落尽,最后的盛世,却是相残的帝位之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坐怀不乱

    坐怀不乱

    遇见楚岳之前,李想觉得作为一名律师,必须得思维敏捷、逻辑清晰。遇见楚岳之后,她顿悟,原来内心强大到能随时承受暴风雨般的毒舌打击才是最重要的。李想:“我还不想谈恋爱。”楚岳:“不是说好了要做彼此的天使吗?”李想沉默良久:“你有病吧?”楚岳同沉默:“你给治治。”
  • 咒魅经

    咒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

    徐叶和彭静在深圳认识,两人在离别之时,互留了联系地址。分别之后,徐叶一直想念着远方的彭静。彭静因为工作的原因,到了徐叶所生活的地方,彭静在陌生的城市认识了郭辉阳。郭辉阳对彭静一见倾心,两人日久生情。而刚刚创业的徐叶却得富家女的垂青,在富家女的帮忙下,公司越来越壮大,两人最后因情走到一起。
  • 重生之家有一姐

    重生之家有一姐

    性转重生,这一点都不好玩。好吧!我收回前面的话。
  •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

    《在细雨中呼喊》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小说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在细雨中呼喊》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忆记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