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9800000014

第14章 百团大战 (1)

1940年8月20日,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彭德怀等将领的指挥下,于华北敌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破袭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歼灭了日伪军5万余人,缴获枪支6000支,摧毁敌据点2900多个。这场战役后来被命名为"百团大战",日本人哀称此役为"挖心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然而,这场打得日本人心痛的大胜仗却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争议最多的军事战役,对它的评价亦大起大落,指挥此役的彭德怀也遭到暴风骤雨般的批评。

百团大战的酝酿和决策

1940年上半年,德国***军队横扫欧洲,英、法军队陷入被动,意大利趁机对英、法宣战,企图夺取地中海的霸权与北非的战略要点。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帝国主义急谋解决中国问题、迅速南进和夺取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欲望。

为此,日本一面扶植汉奸汪精卫傀儡政权粉墨登场,并派人与蒋介石政府代表进行代号为"桐工作"的秘密和谈,加紧对国民党的政治诱降;一面于6月至7月逼迫法、英相继关闭了滇越(南)铁路和滇缅(甸)公路,切断了中国的西南国际交通运输线;侵占了沿长江入川的重要门户宜昌,直接威胁并猛烈轰炸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还声称要进攻西安,企图切断中国西北国际交通线,从而在军事上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一时间,国统区大后方人心躁动,中间派对时局悲观,亲日投降派又异常活跃起来,造成中国国内空前严重的妥协投降危机。

同时,日军继续以主要兵力打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尤其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作柱、公路作链、碉堡作锁"的"囚笼政策",使八路军控制的完整县城由1939年春的103个,到1940年夏时锐减至几个山区小县城,而且八路军活动地区和物资供应日趋紧张。

中国战局的发展和华北敌后抗日战场的严重敌情,引起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和左权等的极大忧虑。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的妥协倾向,争取华北时局的好转,朱德、彭德怀于1940年2月7日告诫八路军各部指挥员:"敌人的筑路行动有战略上和战术上的重大意义,丝毫不能忽视,要提醒大家从总体上来认识和对付敌人的阴谋。"从此,一个大规模的以交通破袭战为重点的进攻战役,开始酝酿。

与此同时,朱德、彭德怀要求八路军各部队,要详细侦察日军筑路的起止地点、方法和沿路设施及兵力部署等,并从4月10日起,发动一次对日军交通线的总破袭战。但由于需分兵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反共摩擦,因而各部分散出击,未能形成统一的战役。

1940年4月中旬,朱德奉命离开山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经洛阳、西安等地,于5月下旬返回延安。这样,八路军前线指挥的重担,就落到了彭德怀的肩上。但八路军总部发出的命令和指示一般仍由朱德领衔,与彭德怀、左权共同签发或下达。

4月底,左权受彭德怀之托,来到山西黎城县谭村第一二九师师部,与刘伯承、邓小平和尚在此的聂荣臻等,集中讨论了华北敌后形势,分析了敌情,研究了对策。大家一致认为:横贯在晋察冀和晋冀豫"两区间的正太路是日军控制山西、河北的交通命脉,也是阻隔我两区联系的重大障碍。要是切断正太路,既可使日军在山西的运输补给失去可靠的保障,又有利于我两区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互相支持和帮助"。同时,"提出聂和刘、邓可以一个负责破袭东段,一个破袭西段"。

经过几个月对敌情的观察和深入思考,大规模破袭正太铁路的决心日渐形成。彭德怀认为:日伪军"深入我根据地后,普遍筑碉堡,兵力分散,反而形成敌后的敌后。主要是交通线空虚,守备薄弱,这对我是一个有利的战机"。7月中旬,八路军总部召开军事会议,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出席,正式决定:发起破袭正太铁路战役,切断日军由平汉铁路通往山西的运输补给,并逐步将太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7月22日清晨,由朱德、彭德怀和左权签发的破袭正太铁路《战役预备命令》(以下简称《预备命令》),通过无线电波,传给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指出,关于情况和任务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路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有于8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消息。似此,一大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更加动摇、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同时,"敌寇依据各个交通要线,不断向我内地扩大占领地区,增多据点,封锁与隔截我各个抗日根据地之联系,特别是对于晋东南,以实现其'囚笼政策',这种形势日益严重。"因此,"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

关于参加战役的总兵力,《预备命令》要求:"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之总兵力应不少于22个团。计:聂区(冀中在内)应派出10个团;一二九师派出8个团;一二○师派出4至6个团;总部炮兵团大部、工兵一部。"《预备命令》还要求参战部队于8月10日前完成战役准备工作。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和左权,向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发出了《战役行动命令》,作出了战役部署。《战役行动命令》还规定:"上列各集团及总部特务团统由总部直接指挥之。"同时,"限8月20日开始战斗"。

8月20日22时,"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各路突击部队简直像猛虎下山,扑向敌人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接着一处,响彻正太路全线"。同一时刻,平汉、同蒲、德石、沧石等铁路和公路干线上,枪炮声、炸药的爆破声震撼着华北大地。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晋察冀军区、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等,向日军侵占的华北主要交通干线,展开了全面攻击,一场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声势浩大的交通总破袭战打响了。

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

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究竟是多少个团?这虽然是一个事实问题,但长期以来在党史、军史界和八路军、国民党军的部分指挥员中说法不一。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在《战役预备命令》中,规定八路军参战的兵力不少于22个团。8月8日,在《战役行动命令》中,要求各参战集团的兵力略有变化,但总兵力没有变动。然而,在战役发起后,实际参战的兵力,骤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03、105和115个团等多种说法。在百团大战期间,较为一致的说法,是105个团。第一次认为105个团的是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王政柱。1940年8月22日即百团大战发动的第三天,他向彭德怀、左权报告:"正太路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邯郸至济南公路线3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段4个团,北平至大同线6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线7个团,宁武、岢岚、静乐公路线4个团......共计105个团。"彭德怀说,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好了!从此,正太战役改称为百团大战。

8月26日,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转述了朱德、彭德怀的电报,指出:"百团大战除第一一五师主力及山东部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余均参加","共百零五个团"。8月27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转报八路军兵力部署时指出:"百团大战除职部之一一五师主力、山东部队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一二○师、一二九师、晋察冀军区各部主力及决死队之请示参战,部署计一○五个团。这是华北抗战以来空前未有之积极主力(动)向敌进攻。"9月20日,朱德在延安庆祝百团大战胜利暨九一八事变九周年大会上,第一次公布了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也是105个团。他说,这次大战,还没有包括八路军的全部,山东方面的部队未参加,参加的只是在晋察冀绥的八路军和决死队,一共105个团。"

百团大战结束后,则出现了103和115个团之说。1944年8月上旬,彭德怀在向美军观察组介绍八路军7年来在华北抗战的情况时,指出:百团大战使用兵力达103个团。1945年3月,八路军政治部在《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一书中写道: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出动115个团发起了百团大战。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身处逆境的彭德怀回忆百团大战时说:共有104个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关于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仍有多种说法。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二卷"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一节中记述为105个团。持105个团之说的还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袁旭认为,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同的说法,是因为以往的统计把参战团次算做参战团数,以至出现误差,百团大战"实际参战部队约80个团左右"。周小宁就此提出质疑,发表《百团大战参战兵力究竟有多少》一文,认为:"袁文关于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计算,既有重复,也有遗漏、疏误的问题,应该是共计105个团。"

综合上述说法,可以认为,叶剑英于1940年8月27日向蒋介石的报告和朱德于9月20日的讲话中,均认为是105个团,这种说法,是在当时战役刚刚开始且尚在进行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可信的,应确定为105个团。

百团大战结束的时间

同类推荐
  • 传家风(成风化人)

    传家风(成风化人)

    “成风化人”系列丛书,从机关作风、家教家风、行业行风、学校校风四个角度,记录了和平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承载了和平人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和平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榜样力量,发挥了讲述和平好故事、传播和平好声音的文化引领作用。
  •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本书用大开大合的笔法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呈现出来,并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以上这段历史加以回顾和剖析,将其中所隐含的背后规律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未来的中国找出一些启示。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说:“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中国的新格局。”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热门推荐
  • 以生死之名

    以生死之名

    在一个下位面,叶一以捡破烂为生。为了成为一方霸主,他踏上强者之路。此大陆,唯神独尊。不成神,终为神仆。
  •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

    本书从工业化与生态风险的关系、生态风险治理思想及其借鉴意义、中国工业化面临的生态风险及其治理等角度,根据风险社会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风险治理思想等现有理论,剖析了传统工业化破坏环境的本质,批判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污染转移,关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本书从工业化的本质与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两方面,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 禅歌遗梦

    禅歌遗梦

    “师父,我,都是您一人的,永远!”一个冰凉又火热的吻,向落寰尘写满错愕的英俊脸庞移去,覆上他干涩的嘴唇……在他的身上烙下她的印记,即使被封印了三千年记忆,在永不相见的未来,她也能将他追寻。
  • 超级大妈系统

    超级大妈系统

    系统:就算穿越到古代,也要牢记一名大妈之自我修养。跳舞,做饭,面朝广场,喜笑颜开。陆远:遇到敌人怎么办?系统:你可以跟他尬舞啊。陆远:被人怼的时候呢?系统:你可以唱首小曲儿给他听啊。陆远:有人抢我的位子呢?系统:拿出你的老人卡,有礼貌地请他让个座儿。陆远:???系统:还可以学著名大妈的特技哦。陆远:谁?系统:雪姨啊,容嬷嬷啊.....陆远:不,我要走向人生巅峰,我要封侯拜相!系统:小伙子,人生的路还长,慢慢来。我这里有件高开叉旗袍了解一下?
  • 萝莉月老:浮生若梦,愿醉其中

    萝莉月老:浮生若梦,愿醉其中

    作为一枚月老,腹黑小萝莉无忧的生活并不单调。……“爱,就是我愿为你改变一切,直到变成你喜欢的样子。”这是夜棠对无忧的深情。“以后我就是你的姐姐,谁欺负你,告诉姐姐!本王让他投不了胎!”这是泠月对无忧的许诺。“徒弟只有一个,若是挂了,我们还怎么安心过二人世界?”这是流云、花颜对无忧的疼爱。
  • 苇碧轩诗集

    苇碧轩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所失必有所得

    有所失必有所得

    人生来有一种占有欲,喜欢“得”而讨厌“失”,其实“失中自有得”,而“得中也有失”。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其结果等于零,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至生命终结,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
  • 从零开始的魔法帝国

    从零开始的魔法帝国

    宅男穿越到一个魔法世界,好在他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竟然混得有声有色起来,金钱,美女,荣誉,权势接踵而至,甚至还有点儿想要输出革命……
  • 铁剑之兽灵契约

    铁剑之兽灵契约

    自太古时代就已统治天地的神兽、异兽、妖兽,在一场神秘的不期而至浩劫中化为传说。一介放牛娃自小便身负异兽旋龟之灵,悬崖秘洞中收获奇缘,长大后踏上旅程,开启了一段不世传说。而当此时,天下三分,天龙帝国的战矛早已觊觎水月、镜花两大王国,战争一触即发。兽灵与宿主、骑士与国王、帝国与教会,一双双眼睛隐藏在黑暗处观察和推动着世界的变革……
  •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